部编版历史(2024)八年级上学期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历史(2024)八年级上学期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0.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31 16:3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历史(2024)八年级上学期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检测题
一、选择题
1.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
A.陈化成 B.林则徐 C.魏源 D.邓世昌
2.某班举办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主题故事会,讲述了戚继光抗倭、义和团廊坊阻击战的故事,在这次活动中还可以讲述的故事有(  )
①郑和下西洋 ②李自成起义
③林则徐虎门销烟 ④邓世昌英勇抗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下列不属于中英《南京条约》内容的是(  )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③增开天津为商埠 ④赔款白银4.5亿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关天培在虎门悲壮殉国,定海三总兵血战六昼夜为国捐躯,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军。这反映了(  )
A.中国的独立主权遭到破坏 B.农民阶级反帝救国的强烈愿望
C.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腐败 D.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
5.19世纪中期,在广东地区流传着“百姓怕官、官怕洋鬼、洋鬼怕百姓”的民谣。该民谣反映的社会问题是(  )
A.各种矛盾的交织 B.清朝统治的崩溃
C.自然经济的瓦解 D.革命思想的传播
6.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导致圆明园被焚毁
C.促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引发瓜分中国狂潮
7.19世纪中后期,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强迫清政府开放一系列通商口岸。以下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南京 ②天津 ③重庆 ④上海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②①③ D.①④②③
8.圆明园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华,举世闻名。1860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然后纵火烧毁。英法联军这一暴行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9.研究中国近代史所需部分史料当中最可信的是(  )
A.陈天华的《猛回头》 B.北京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C.《瓦德西拳乱笔记》 D.淮海战役亲历者的口述
10.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期间,俄国趁火打劫,共割占中国领土(  )
A.60万平方千米 B.80万平方米
C.120多万平方千米 D.150多万平方千米
11.“这把火胜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与这则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甲年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诗句“男将女将尽持刀,同心放胆杀清妖”描写的情景出现在
A.三元里抗英运动中 B.义和团运动中
C.维新变法运动中 D.太平天国运动中
13.有学者评论道:作为当时国内最为完整和先进的近代化纲领,它代表着19世纪60年代以前国人在探索近代化道路方面的最高水准。这一评论提及的“近代化纲领”是指(  )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明定国是”诏书
14.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B.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15.“这次叛乱的唯一良好后果,就是……使他们觉醒,意识到需要有一个新国家。后面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正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次叛乱”指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6.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了一份纲领,该纲领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这个纲领是(  )
A.《资政新篇》 B.《变法通议》
C.《国闻报》 D.《天朝田亩制度》
17.“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这一条款应出自(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8.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敌侵略而组织的战役不计其数,下列战役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平型关大捷 ②镇南关大捷 ③黄海海战 ④天津保卫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②①③④
19.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中国领土(  )
A.60多万平方千米 B.44万多平方千米
C.150多万平方千米 D.7万多平方千米
20.八年级某班的同学在讨论“清政府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这一问题时各抒己见,最后归纳为以下四点。你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清政府武器落后 B.战备不足
C.清政府妥协退让 D.封建制度腐朽
二、材料分析题
2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加以探究。
材料一:“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夺取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耻辱的印记,我没有到过圆明园,但我感到灼伤的痛楚,我听见你在低泣。夜夜召唤我,在梦里,用你的声音……。”
——张晋松《我没有到过圆明园》
材料二:
材料三:①西方侵略势力最早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②允许该国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进行反帝活动④中国关税自主权开始遭到破坏⑤旅顺大屠杀
材料四:资本——帝国主义以各种方式入侵,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的历史灾难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军事上,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政治上,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反抗;经济上,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索取赔款,抢掠财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文化上,在传教的名义下,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材料五:清中叶以后,封建制日趋衰落。进入近代以后,社会制度没有根本改变,相反却更加腐败。腐朽的清王朝统治者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总是把防止人民的反抗放在首位,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以后危及自身的统治。宣扬“防民慎于防寇”,常常压制、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导致反侵略斗争失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材料六:进入近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而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局面没有改变,经济总量较小,经济技术的落后,又使中国在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列强。这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材料一中“绅士的洗劫”、“文明的大火”发生在哪场战争中?是谁怎样夺去了圆明园的美丽?在这场战争前后共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是哪个国家?
(2)A:图一、图二、图四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是《   》《   》《   》。
B:三个条约在内容上的共同点是都有    。
C:三个战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一步步沦为    社会。
(3)图三是创作于20世纪初的时事漫画,它反映的史实是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掀起了什么狂潮?1899年美国向英俄等六国提出共同宰割中国的照会是什么?
(4)请将材料三史实序号分别填到下面对应的相关战争的空格内。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5) 请你根据材料四,概括近代列强在侵华方式上表现在哪些方面?
(6) 请阅读材料五、六,概括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原因。
(7)综合以上探究,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22.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
——摘编自《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与唐代的均田制一样,在太平天国的法律下,妇女与男人同等地获得土地....尽管太平天国的思想带有平等和民主的锋芒,但(起义者)在贯彻他们的愿望甚至试图贯彻他们愿望的时候,却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摘编自石约翰《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
材料三:这一文件的空想性质和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程度都决定了其用.心规划的土地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它的价值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农民的大同模式。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材料二:一八四二年八月间,中英《南京条约》签。割给英国香港岛,赔款两千一百万。英商货物税协商,一八四三年获特权。领土主权遭破坏,中国近代史开端。
(1)材料一中的“运动”“战争”指的是哪两个事件?有人说,没有这场“运动”就不会有这场“战争”,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2)结合材料二,分析《南京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3)读完上述两则材料,你有何感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2.【答案】D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林则徐禁烟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及影响
3.【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4.【答案】D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
5.【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6.【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7.【答案】B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8.【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9.【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10.【答案】D
【知识点】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11.【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12.【答案】D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13.【答案】C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14.【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15.【答案】A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16.【答案】D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17.【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18.【答案】B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太平天国运动;正面战场的抗战;平型关大捷
19.【答案】C
【知识点】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20.【答案】D
【知识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21.【答案】(1)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
(2)①南京条约;②马关条约;③辛丑条约;④巨额赔款;⑤半殖民地半封建。
(3)瓜分中国,门户开放。
(4)④;①;②⑤;③
(5)军事上:发动侵略战争;经济上:勒索赔款、抢掠财富、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等;政治上:控制中国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反抗等;文化上:传教、殖民奴化等文化侵略。
(6)清政府封建统治腐朽;经济技术落后。
(7)落后就要挨打,要想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不断提高综合国力。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中国领土;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辛丑条约》及其危害;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22.【答案】《天朝田亩制度》平均分配土地,带有平等、民主思想,建立理想社会,反映了千百年来农 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 作用;但是绝对平均主义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在实践中难以施行。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23.【答案】(1)这动"指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战争”指鸦片战争.不同意。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政策,这场战争尼英国资产阶级保护鸦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林则徐虎门销烟仅仅是个借口,即使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美国也会发动战争,只是时间早晚和借日不同而已。
(2)《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割止香兆岛使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巨额赔款,加重了人民负扣;/11通商、协定关税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落厅就要挨打;要想保持民族独立就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科技。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