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新版科学三年级上册《6.观察云》教案
【教学目标】
1.根据云的形状一般可以分为积云、层云、卷云三大类。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天和阴天。
3.学会通过图文记录对比资料,根据云的形状判别云的三类形态。
4.根据云的多少区分为晴天、多云天和阴天,并用简图进行记录。
5.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
6.意识到天气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
1.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
2.根据云的形状判别云的三类形态。
【教学准备】
教师:选择有云的天气上课;多媒体课件,准备各种云的图片和视频。
小组:1个硬纸板制成的圆面(直径约30厘米)、一些薄的白纸。学生课前对云进行观察,学生活动记录册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提问:今天天气怎么样?是晴天、阴天还是多云?
2.提问:你们认为晴天、阴天、多云是由什么决定的?云是怎么形成的?(预设:云是空中的小水珠或者小冰晶。)
3.提问:怎么观测云呢?揭示课题:观察云(板书)。
二、云的分类和云量
材料准备:学生课前观察云的记录纸。
1.课前布置学生观测云,并且画了观察到的云的形状,让学生分享自己曾经观察到的云。教师将学生画的云贴在黑板上。(建议:如果学生作品过多不便分类,教师也可事先对作品进行挑选。)
2.学生根据不同形状的云的照片,尝试给云进行分类
3.教师通过投影介绍各种云的形状、特点,重点介绍三类云:大团堆积的云(积云)、均匀成层像雾的云(层云)、纤维或羽毛状的云(卷云)的形状、特点,并了解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教材中没有出现积云、层云和卷云的名称,为了表述方便,跟科普读物对应,教学时应该可以使用这三个名称。
4.将学生画的云进行分类。
5.介绍区分云量多少的方法: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 1/4,就是晴天;如果云量不超过 3/4,就是多云;如果云量超过 3/4 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以上要通过估计的方法来区分。)
6.教师通过投影展示几种天空,让学生试着判断它的云量。
7.把学生带到室外观察云,注意提醒学生不要直视太阳。用简图记录云的形状,和教科书中的图片进行比对,初步判断它是哪一类云。(建议可以指定一块天空的区域进行记录,方便学生后续的讨论。)
8. 室外观测云量,在活动记录册中记录云量。
三、实验发现
1.展示记录的云图,试着给今天观察到的云进行分类。
2.小组讨论:今天云量如何?属于哪种天气?
3.云的变化和天气变化有什么样的关系?和人们的生活又有什么样的密切关系呢?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