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31 22:0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1课 鸦片战争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
1840
1856
1860
1842
1851
1864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这是一个过程
(开始于鸦片战争,结束于新中国成立)
半殖民地:相对于殖民地而言,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但实际上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具体表现为政治上丧失了部分主权;经济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文化上“西学东渐”。
半封建社会: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状态已经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19C中期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1848年《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诞生
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
1861年美国内战
俄国农奴制改革开始
四次侵华战争 主要条约 影响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
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程度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
工业革命: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
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法等西方列强,为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把侵略扩张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通过发动两次鸦片战争,英、法等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俄国也大肆进行领土扩张,趁机吞并大片中国领土,中国历史进入近代时期,逐步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与封建统治阶级相互勾结,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社会危机。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持续14年,席卷大半个中国。这是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战争背景:
战争根本目的:
战争影响:(1)
(2)
引发
内忧外患的时代
完成工业革命,商品经济发达
中国
英国
政治
封建君主专制
资本主义制度
经济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外交
闭关锁国
殖民扩张
鸦片战争前中英情况对比
欣欣向荣
危机四伏
1.背景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背景
正当中英贸易
茶叶、生丝等
正当中英贸易中
呢绒、布匹等
大畅销!
大滞销……
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处于入超地位。
论织布,我们是专业的,哪里用得着上街买……
正当的不行,我们还有不正当的……
清朝
英国
英国企图通过大量走私鸦片,扭转贸易逆差
2. 鸦片的危害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奏折
①经济:导致大量白银外流,影响国家财政;
③政治军事: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下降。
②社会:侵蚀民众身体、败坏社会风气;
林则徐虎门销烟:
清政府当朝对于鸦片形成了“弛禁”与“严禁”两个派别。
道光皇帝
严禁派
代表人物:林则徐
“如果听任鸦片泛滥,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查鸦片。
弛禁派
代表人物:许乃济
“鸦片难以禁绝,不如允许纳税进口。官兵吸食,依例严惩;百姓吸食,听其自便。”
林则徐,福建侯官人。为官正直清廉,任湖广总督期间,在汉口、长沙等地捉拿烟贩,收缴烟土、烟枪,设禁烟局,配制戒烟药丸,勒令吸食者限期戒烟,取得明显成效。在广东禁烟期间,认为民心可用,发动民众抵抗英国侵略。1842年8月被充军去新疆伊犁途中,吟诗一首留别家人,其中写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后人传诵。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人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时间 主要人物
地点 意义 广州虎门海滩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1839年6月3日至25日
相关史事:虎门销烟的办法是林则徐经过多次试验后总结出来的。他命人在海滩挖两个大池子,灌上水,撒上盐,然后将鸦片投入池中。浸泡半日后,将生石灰抛入,顷刻池水便沸腾起来。再用铁锄、木耙来回翻搅,直到把烟土化尽。退潮时开启涵洞,销毁的鸦片随海浪被送进大海。
阅读课本第5页和视频,完成虎门销烟的信息
林则徐、道光皇帝
1987年6月,联合国在奥地利首都召开部长级禁毒会议,与会代表一致通过,将国际禁毒先驱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结束日—1839年6月26日这一天,定为国际禁毒日。
纽约·林则徐广场
虎门广场销烟标志
两个强有力的拳头,把一根笔直的烟枪折断成“人”字形,这是虎门的标志性雕塑,由雕塑家潘鹤父子创作,正式名字为《较量》。该雕塑取材于虎门销烟壮举,体现了虎门人追求和平自由,不畏强权,敢于斗争而取得胜利的品质。
远离毒品 珍爱生命
英国人义律报告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称中国政府禁烟“乃是陛下政府对于过去搜收一切损失取得补偿的最好理由”,也是扩大对华贸易“最有希望的机会”。
——《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信件)
1840年1月16日,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在议会演说,声称中国禁烟使英商蒙受损失,并影响英王尊严。4月10日,英国议会通过了对华用兵军费案和“英商在中国的损失,须达到满足的赔偿”的协议。
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1.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2.原因
(1)直接原因: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
(2)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马嘎尔尼
1840的6月,英国舰队封锁广东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
1.鸦片战争爆发原因
2.爆发过程:
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和英军谈判。
1840年6月,英军抵达广州,发动战争。
封锁珠江口→浙江定海→天津
清政府战败求和,签订《南京条约》。
强占香港岛→虎门→广州四方炮台
再次北上,厦门→定海→宁波→吴淞→镇江→南京下关江面
跪与不跪: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思考:为什么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结束?
19C中叶 中国 英国(世界)
政 治 君主专制 民主政体
经 济 小农经济 工业革命
思 想 文化专制(程朱理学) 思想解放(启蒙思想)
军 事 军备废弛 船坚炮利
外 交 闭关锁国 殖民扩张
综 合 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1)清朝:
①政治: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败,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
②经济:经济落后;
③军事:军事落后,刀、矛、弓箭和旧式的抬枪、火炮抵挡不住英军新式的步枪和大炮。
结果:中国战败
(2)英国:综合国力强大,完成了工业革命,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力发达,政治制度先进,军备优良,准备充分。
(3)根本: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道光皇帝(1820-1850在位)
(大清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鸦片贸易史》(1858)
《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
什么叫不平等条约?
①缔约形式、程序不平等
②条约内容不对等,即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不平等。
《南京条约》
条款 主要内容 危害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便利了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割香港岛给英国
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2100万银元
使清政府财政更加困难,加重了人民负担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破坏了关税主权
五口通商
割地
赔款
协定关税
最能体现英国目的
特点:屈辱、不平等。
地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内容
【读图练习】
依据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练习。
1.写出《南京条约》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并且从地图中圈出来。
2.写出地图中A处的地名。
A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香港岛
阅读课本第8页,除了签订《南京条约》之外,清政府还签订了哪些条约,其签订国家、内容和危害分别是什么?
其他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时间 国家 条约 内容 危害
《虎门条约》
《望厦条约》
《黄埔条约》
1843年
中英
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为列强建立租界提供了借口
1844年
中美
中法
领事裁判权,指外国侨民在中国犯罪或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不受中国法律管辖,只受本国领事依照本国法律审判的特权。
美国、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其他侵略权益
最惠国待遇,指国际条约中,缔约双方互相享有对方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条约权利。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侵略者并不将此项待遇给予中国,所以说他们所享受的最惠国待遇是片面最惠国待遇。
鸦片战争的影响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
阅读教材第9页和材料,鸦片战争给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①社会性质变化: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社会矛盾变化:此后,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③历史任务的变化: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④历史分期的变化: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的开端。
思考: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
社会性质
主权
社会经济
社会矛盾
革命任务
思想观念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独立完整
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传统的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逐步解体,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半殖民地:国家形式上独立,但在各方面受外国列强控制和
压迫,丧失了部分主权。
半封建:国家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也有了
少量的资本主义因素发展。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反对封建统治
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天朝上国、闭关锁国;鄙视西方
开始向西方学习
林则徐: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林则徐(1785-1850年)
《四洲志》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魏源(1794-1857年)
《海国图志》
了解外国历史的“百科全书”
徐继畬(1795-1873年)
《瀛寰志略》
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是书何以作 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
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
——徐继畲《瀛寰志略》
开眼看世界
课堂小结
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打开中国市场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1842)
《南京条约》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