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31 21:5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部编版八上第一单元
第二次鸦片战争

2

【学习目标】:通过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等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的主要史事,以及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初步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鸦片)战争结束后,当得知英军已经撤出长江,道光皇帝的第一个反映就是下令沿海各省撤军,清政府的军政大员弹冠相庆……历史的悲剧在第一次降临时,人们往往漠然盲目,只有在悲剧重演时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摘编自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复兴之路 千年局变》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
1.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
2.生活方式,习惯,文化差异
3.白银外流造成贫困,无能力购买
中法“马神甫事件”
中英“亚罗号事件”
导火线
马神甫”即马赖,法国天主教神甫。他从广州非法潜入广西西林县,为非作歹,1856年2月被当地官员逮捕处死。这就是所谓的“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
1856年10月8日,广东水师逮捕窝藏在中国商船“亚罗”号上的2名中国海盗和10名有嫌疑的中国水手。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借口该船曾在香港注册,硬说其为英国船,无理要求两广总督叶名琛立即释放被捕人犯,向英道歉。而实际情况是该船被捕获前,已有6天没有挂英国旗了。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根据课本第8-9页内容,完成下列内容。
主凶:英国、法国
帮凶:美国、俄国
贪心不足:发动侵略战争
第一阶段(1856-1858年)
英军炮轰广州
1856.10
1857
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1858
英法联军,攻陷大沽,逼近天津
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分别签订《天津条约》:1、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2、增开汉口、南京等数十处为通商口岸。
3、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贪心不足:发动侵略战争
第二阶段(1858-1860年)
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1860.8
1860.9
咸丰命其弟奕 任议和大臣,留守北京,自己携妃出逃
1860.10
英法联军对圆明园大肆抢劫后,放火烧毁。
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
时间 条约 签约国 内容
1858年 《天津条约》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中俄中美中英中法
中美中英中法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势力范围由东南沿海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侵犯了内河航运权)
④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天津条约》和《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方便干预中国内政)
观察图片,思考,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通商口岸变化有什么特点,表明了什么问题?
广州
澳门(萄占)
九龙司
香港(英占)
琼州
淡水
台湾
厦门
福州
定海
上海
镇江
南京
九江
汉口
烟台
北京
营口
黄 海








汕头
天津
宁波
汉口
营口
烟台
镇江
南京
九江
琼州
淡水
台湾
广州
宁波
福州
厦门
上海
汕头
天津
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数量上:
范围上:
地域上:

广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签订国:
清VS英、法、美
内容:
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问题思考:
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
答:会的,因为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只不过是他们的借口而已。
买卖我合法啦!
增开通商口岸和鸦片贸易合法化,第二次鸦片战争就结束了吗?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英、法再次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控制北京城
签订《北京条约》
第二阶段 时间:1860年
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火烧圆明园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圆明园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华,举世闻名。园中收藏了不计其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
清代宫廷画师郎世宁的圆明园铜版画真实再现圆明园内景
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里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和稀世文物不计其数,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然后纵火烧毁。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升腾的浓烟弥漫北京城上空,遮天蔽日,久久不散。
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做法国,另一个则叫做英国”
—[法]维克多·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火烧圆明园
结合材料及所学,谈谈你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感受。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材料研读 P10
在地球上某个角落有着一个人间传奇: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作法国,另一个则叫作英国。……我希望解放了的法国、洗涤了污泥浊水的法国一定会把这笔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劫过的中国的中国,这一天是一定会来到的。
——[法]维克多 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感受。
①英法联军的野蛮行为,导致了人类文明的巨大损失,是对全人类的犯罪。
②这是中华民族的耻辱,暴露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侵略者的野蛮和凶残
③警示国人,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条约名称 地理范围 面 积
《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 《勘分西北界约记》 《改订条约》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西北地区
共计150多
万平方公里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不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最多!
俄国趁火打劫
影 响
①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 地区,沙俄 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②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分类比较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和目的 战争性质 战争过程 侵略力量
侵略时间
侵略范围
战争危害和影响 开放口岸和割地
主权遭到破坏
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英国
英法两国,美俄帮凶
1840—1842年
历时两年
1856—1860年
历时四年
主要在沿海地区
从沿海深入到内地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
主权进一步丧失,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开五口岸
割香港岛
增开十一口岸;英割九龙,俄割150多万平方公里
课堂小结
继 续
扩 大
总结: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俄《尼布楚条约》
B
2、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指两者( )
A.根本目的相同 B. 性质相同
C. 方式相同 D.结果相同
A
3、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这主要体现在( )
外国商品大量涌入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领土与主权进一步丧失 D.资源进一步被掠夺
C
课堂巩固
1、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日本 D. 俄国
D
2、清末民初平民教育家陈荣衮的白话教材《妇孺三字书》中写道:“到咸丰……第十年,英 法国,打京城。圆明园,放火烧。”从中可知,火烧圆明园的刽子手是( )
A. 英美盟军 B. 反法联军 C. 英法联军 D. 八国联军
C
本课小练
当堂练习
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
A.要扩大中国市场 B.“修约”交涉失败
C.使公使进驻北京 D.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A
2.《天津条约》的内容不包括 ( )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开天津为商埠
C.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经商 D.给英、法赔款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