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专练(九)
1.亚硫酸钠的化学式是( )
A.Na2S B.Na2SO3
C.Na2SO4 D.Na2S2O3
2.按物质的组成进行分类, Na2O2属于( )
A.碱性氧化物 B.碱
C.过氧化物 D.盐
3.“钠在空气中燃烧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4.(2024·七彩阳光联盟期中)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A.稀盐酸 B.液氨
C.熔融的KCl D.SO2
5.在TiO2+2Cl2+2CTiCl4+2CO反应中,还原剂是( )
A.Cl2 B.C
C.TiCl4 D.CO
6.下列物质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A.CO2 B.NaHCO3
C.KNO3 D.Al2O3
7.(2024·杭州期末)下列有关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煮沸FeCl3饱和溶液可以制得Fe(OH)3胶体
B.1 mol FeCl3溶于水形成的胶体中含有的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NA
C.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都呈透明的红褐色
D.FeCl3溶液是呈电中性的,Fe(OH)3胶体是带电的
8.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乙炔的结构式为H—C≡C—H
B.NH3分子的球棍模型为
C.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D.N2的电子式为N N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烯、金刚石和C70 互为同素异形体
B.16O2与 18O2互为同位素
CUUU是同一种核素
D.相同条件下,HD、HT、H2密度相同
10.(2024·七彩阳光联盟期中)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叙述不正确的是( )
A.SO2可用于杀菌消毒,还可用作食品添加剂
B.某些铜盐、钠盐可用作烟花增色剂
C.医疗上可用碳酸钠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D.家庭厨卫管道堵塞时,可用主要成分为NaOH和铝粉的一种固体作管道疏通剂
11.(2024·七彩阳光联盟期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如表所示,其中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X Y
Z W
A.Y元素与短周期最活泼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均只含离子键
B.W元素的单质能与Z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反应生成单质Z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较:W>X
D.原子半径:r(Z)>r(Y)
12.下列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一水合氨的电离:NH3·H2ON+OH-
B.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Al3++3OH-Al(OH)3↓
C.盐酸与小苏打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HCCO2↑+H2O
D.工业制备粗硅的化学方程式:SiO2+2CSi+2CO↑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增大制取H2的反应速率,可用98%的硫酸代替2 mol/L的硫酸与Zn反应
B.氮化硅陶瓷、石英玻璃、水泥都属于硅酸盐材料,都具有优良的耐高温和抗氧化性能
C.高纯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和光导纤维
D.工业上可用Na2CO3溶液吸收,或NH3催化还原的方法处理氮氧化物,防止污染
14.已知反应:甲()+乙丙()+H2O,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乙物质为甲醇
B.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C.甲和乙都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
D.甲、乙、丙都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
15.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KI和KBr溶液分别与少量氯水反应,根据现象可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性强弱
B.碱不慎溅到手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2%的硼酸溶液
C.配制一定体积某浓度的稀硫酸,浓硫酸稀释后直接转移至容量瓶,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D.向煮沸的NaOH溶液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
16.一种环保型燃料——丙烷,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O(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火炬燃烧时化学能只转化为热能
B.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会伴随着能量变化,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反应
C.1 mol C3H8(g)和5 mol O2(g)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3 mol CO2(g)和4 mol H2O(l)所具有的总能量
D.丙烷完全燃烧的产物对环境无污染,故丙烷为环保型燃料
17.贮备电池具有下列特点:日常将电池的一种组成部分(如电解质溶液)与其他部分隔离备用;使用时电池可迅速被激活并提供足量电能。贮备电池主要用于应急救援和武器系统等。MgAgCl电池是一种可被海水激活的贮备电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
B.正极反应为Ag++e-Ag
C.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
D.若将镁换成锌,同样可以构成贮备电池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气在氯气中可以安静地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B.铁的化合物应用广泛,FeCl3、FeSO4常用作净水剂
C.地震发生后,灾区急需大量消毒剂,其中SO2可用于环境杀菌消毒
D.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19.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 L 0.5 mol/L Na2CO3溶液中含有的Na+的数目为NA
B.18 g的D2O中含有的电子是10NA
C.将1 mol N2和3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NH3数目小于2NA
D.常温常压下,16 g O2与O3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8NA
20.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气体M和2 mol气体N,生成气体P和固体Q,产物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测得第7 min时容器内剩余0.2 mol 气体M和0.4 mol气体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2N(g)4P(g)+8Q(s)
B.5 min后,反应停止,正、逆反应速率均为0
C.升高反应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条件下气体M的最大转化率为80%
21.人类活动已经离不开各种化学材料,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金中由于原子层之间的相对滑动困难,因此纯铁的硬度比生铁小
B.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碳材料,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有着很大的差异
C.棉花、麻与羊毛、蚕丝都是天然高分子也是天然纤维,但燃烧时产生的气味不同
D.依据绿色化学核心思想,生产各种材料时最好选择无毒无害原料
22.(2024·江苏徐州期中)某兴趣小组利用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还含有少量SiO2、Al2O3等杂质)设计制备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Ⅰ)和步骤(Ⅱ)中一定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漏斗、玻璃棒、烧杯
B.步骤(Ⅰ)获得的滤液X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Mg2+、Al3+、H+
C.步骤(Ⅱ)中获得Mg(OH)2沉淀,说明Al3+不与NaOH溶液反应
D.步骤(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MgO+H2O
23.(2024·北京顺义期末)工业上将电石渣浆中的S2-转化为S,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Ⅰ中,Mn(OH)2被还原
B.过程Ⅱ中,S2作氧化剂
C.该流程中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D.将10 L 480 mg/L S2-转化为S,理论上需要O2 0.3 mol
24.科学家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25.(2024·七彩阳光联盟期中)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或操作
A 测定“84”消毒液的pH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许“84”消毒液滴在pH试纸上,变色稳定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B 检验淀粉是否水解 淀粉和稀硫酸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少量新制的Cu(OH)2,加热,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C 比较氧化性: Cl2>Br2>I2 向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再加入淀粉KI溶液
D 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向2支盛有2 mL 5% H2O2溶液的试管中同时滴入2滴1 mol/L FeCl3溶液,盛有热水烧杯中的试管产生气泡的速率大于盛有冷水烧杯中的试管选择题专练(九)
1.B Na2S为硫化钠;Na2SO4为硫酸钠;Na2S2O3为硫代硫酸钠。
2.C 3.D
4.C 稀盐酸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液氨溶于水后能导电,则一水合氨是电解质,液氨是非电解质,B错误;熔融的KCl可以导电,则熔融的KCl是电解质,C正确;SO2溶于水后能导电,则亚硫酸是电解质,SO2是非电解质,D错误。
5.B
6.C C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NaHCO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Al2O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
7.B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操作为向沸水中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当溶液呈红褐色时应停止加热,即得氢氧化铁胶体,A错误;氢氧化铁胶体是粒子集合体,所以1 mol FeCl3溶于水形成的胶体中含有的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NA,B正确;氯化铁溶液呈棕黄色,C错误;氢氧化铁胶体是呈电中性的分散系,D错误。
8.D N2中氮原子之间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每个氮原子周围8个电子,其电子式为N ,故D错误。
9.A 16O2与 18O2是两种分子,不是核素,不能互称为同位素,故B错误UUU是同一种元素的三种核素,故C错误;相同条件下,HD、HT、H2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密度不相同,故D错误。
10.C 二氧化硫可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且还具有还原性,适量添加可用作食品添加剂,如用作葡萄酒抗氧化剂,A正确;由焰色试验中铜元素产生蓝绿色,钠元素产生黄色,可将某些铜盐、钠盐用作烟花增色剂,B正确;碳酸钠的碱性较强,不能用于中和胃酸,应选氢氧化铝或小苏打治疗胃酸,C错误;氢氧化钠溶液和铝发生反应生成氢气,产生的氢气能使管道内压增大,可用作固体疏通剂,疏通堵塞的管道,D正确。
11.A Y为短周期元素,则Y位于第二周期,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电子排布为2、6,则Y为O,故X为N、Z为S、W为Cl。Y为O,短周期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Na,形成的化合物Na2O中只含有离子键,但Na2O2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A错误;W为Cl,Z为S,非金属性Cl>S,氯气能与H2S发生置换反应生成S和HCl,B正确;X为N、W为Cl,非金属性Cl>N,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HClO4>HNO3,C正确;由分析可知,Y为O,Z为S,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则原子半径S>O,D正确。
12.B 氢氧化铝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生成Na[Al(OH)4],故B错误。
13.D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98%的硫酸与Zn反应生成SO2,A错误;石英玻璃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不是硅酸盐,B错误;单质硅能做太阳能电池板,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错误;氮氧化物可与碳酸钠反应,因此可使用Na2CO3溶液吸收氮氧化物,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变为氮气,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D正确。
14.D 根据原子守恒,乙的化学式为CH4O,根据甲和丙的结构可知,乙为甲醇(CH3OH),A正确;该反应为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正确;甲结构中的—COOH和乙结构中的—OH均能与Na发生反应生成H2,C正确;甲、丙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都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乙不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
15.B KI溶液、KBr溶液分别和少量氯水反应,可证明Cl与Br、Cl与I的非金属性强弱,不能比较出Br与I的非金属性强弱,A错误;配制一定体积某浓度的稀硫酸,若用浓硫酸稀释后直接转移至容量瓶,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根据热胀冷缩原理,热溶液体积比冷却后的体积大,因此最终溶液总体积会偏小,导致溶液浓度偏大,C错误;向煮沸的NaOH溶液中滴
加几滴饱和FeCl3溶液时,生成的是氢氧化铁沉淀而不是胶体,故此反应和制备胶体无关,D错误。
16.A 火炬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等,A不正确;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物质的“三态”变化也都伴随能量变化,B正确;可燃物的燃烧属于放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C正确;丙烷完全燃烧的产物为CO2和H2O,无污染,D正确。
17.B 放电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A正确;电池放电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gCl是难溶物,电极反应式为AgCl+e-Ag+Cl-,B错误;镁是活泼金属,镁能与水反应,所以能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C正确;锌为活泼金属,若将镁换成锌,也可构成海水原电池,D正确。
18.C SO2是一种有毒性的气体,会污染环境,故不能用于环境杀菌消毒。
19.B 1 L 0.5 mol/L Na2CO3溶液中含有的Na+的数目为1 L×0.5 mol/L×2NA mol-1=NA,A正确;18 g的D2O中含有的电子是×10NA mol-1=9NA,B错误;氮气与氢气合成氨为可逆反应,将1 mol N2和3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NH3数目小于2NA,C正确;O2与O3的最简式为O,常温常压下,16 g O2与O3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8NA mol-1=8NA,D正确。
20.D 从图中可以看出,M、N为反应物,P、Q为生成物;反应达平衡,容器内剩余0.2 mol气体M和0.4 mol气体N,则参加反应的M为0.8 mol、N为1.6 mol,生成P为1.6 mol、Q为0.8 mol。M、N、P、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2∶1,则化学方程式为M(g)+2N(g)2P(g)+Q(s),A错误;5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但并未停止,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均大于0,B错误;升高反应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会增大,C错误;该条件下气体M的最大转化率为×100%=80%,D正确。
21.B 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碳材料,它们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结构不同,导致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因为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故化学性质相似,B错误。
22.C 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还含有少量SiO2、Al2O3等,加入足量盐酸,过滤,滤渣是SiO2,滤液中含有氯化镁、氯化铝,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氯化铝和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过滤出氢氧化镁沉淀,滤液Y为四羟基合铝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镁灼烧生成氧化镁和水。步骤(Ⅰ)和步骤(Ⅱ)为过滤,过滤一定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漏斗、玻璃棒、烧杯,A正确;步骤(Ⅰ)获得的滤液X中含有氯化镁、氯化铝和剩余盐酸,所以阳离子主要有Mg2+、Al3+、H+,B正确;氯化铝和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C错误;步骤(Ⅲ)是氢氧化镁灼烧生成氧化镁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MgO+H2O,D正确。
23.D 由流程可知,CaO与硫酸锰反应生成Mn(OH)2,通入氧气生成Mn,涉及反应为2Mn(OH)2+O2+4OH-2Mn+4H2O,Mn与S2-反应生成S2,进而与氧气反应生成S,可用于制备CaSO4·2H2O,以此解答该题。过程Ⅰ中,Mn(OH)2通入氧气生成Mn,Mn(OH)2被氧化,A错误;过程Ⅱ中,Mn与S2-反应生成S2,S2作氧化产物,B错误;该流程中,CaO与硫酸锰反应生成Mn(OH)2不涉及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10 L 480 mg/L S2-含有n(S2-)==0.15 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0.15 mol×8=n(O2)×4,n(O2)=0.3 mol,D正确。
24.C 根据能量—反应过程的图像知,状态Ⅰ的能量高于状态Ⅲ的能量,故该过程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根据状态Ⅰ、Ⅱ、Ⅲ可以看出整个过程中CO中的C和O形成的化学键没有断裂,故B错误;由状态Ⅲ可知,生成物是CO2,具有极性共价键,故C正确;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反应的过程,故D错误。
25.D “84”消毒液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定其pH,A错误;淀粉水解产物需要在碱性条件下检验,故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先用NaOH溶液调至碱性再加新制的Cu(OH)2后加热,B错误;向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l2和Br2,两者均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无法比较Br2和I2的氧化性,C错误;该实验中温度为单一变量,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