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专练(五)
1.下列物质属于烃的是( )
A.甲烷 B.乙醇
C.乙酸 D.葡萄糖
2.按物质的组成进行分类,二氧化硫(SO2)属于( )
A.盐 B.酸性氧化物
C.碱性氧化物 D.碱
3.在实验室配制100 mL 1.00 mol/L NaCl溶液时,下列实验仪器不需用到的是( )
4.医院里做心电图时,在仪器与皮肤接触部位擦的一种电解质溶液是( )
A.氯化钠溶液 B.医用酒精
C.葡萄糖溶液 D.碘酒
5.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H2SO4→BaSO4 B.Fe3+→Fe2+
C.CuO→Cu D.Mn2+→Mn
6.下列为含有共价键的盐的是( )
A.KCl B.H2SO3
C.KOH D.NaClO
7.无色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H+、Mn、N
B.Na+、Mg2+、S、Cl-
C.Na+、H+、C、S
D.Ca2+、K+、HC、OH-
8.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Cl
B.Na+的结构示意图:
C.氧化钠的电子式:Na+]2-Na+
D.HCl的形成过程为
9.下列关于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素异形体、同位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酸与甲酸甲酯(H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BCl与 Cl互为同位素
C.氧气与臭氧互为同素异形体
D.丙烯与聚乙烯互为同系物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铝热反应可冶炼高熔点金属
B.可用葡萄糖制镜或保温瓶胆
C.红酒中含有一定量的SO2,其最主要作用是调节红酒的酸度
D.单晶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用于制造半导体器件、太阳能电池、芯片等
11.现有4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Z和W,相关信息如表所示。
元素 相关信息
X 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5
Y 与X同周期,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相等
Z 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W 最高化合价为+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W,原因是X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分子间存在氢键
B.与Y同主族的第三、四周期元素对应的单质可作半导体材料
C.简单离子半径大小关系:Z>W
D.W、Y两种元素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Y
12.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向碳酸钠稀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C+CO2+H2O2HC
B.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MnO2+4HCl(浓)Mn2++2Cl2↑+2H2O
C.亚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HS+OH-H2O+S
D.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2H2O+Cu2+2Na++Cu(OH)2↓+H2↑
13.如图所示:甲瓶中盛放的是浓硫酸,乙瓶中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若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紫色小花不变色;若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紫色小花( )
A.变红色 B.变蓝色
C.变白色 D.不变色
14.关于有机物(CH2CHCOOCH2CH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5H8O2
B.含有2种官能团
C.可发生加聚反应
D.能分别与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15.我国是陶瓷、玻璃生产、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国。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B.玻璃生产过程中加入一些金属氧化物或盐可以得到有色玻璃
C.水晶和陶瓷都是硅酸盐制品
D.由石英砂制备高纯硅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16.甲烷与氧气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CH4(g)的能量大于1 mol CO2(g)和2 mol H2O(g)的能量总和
B.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与该反应的能量变化相同
C.若破坏1 mol O2(g)中的化学键需吸收热量493 kJ,则破坏1 mol C—H需吸收热量415 kJ
D.1 mol CH4(g)在O2(g)中完全燃烧生成2 mol H2O(l)向外界释放800 kJ的能量
17.人工光合系统装置(如图)可实现以CO2和H2O合成CH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为原电池,且铜为正极
B.电池工作时,H+向Cu电极移动
C.GaN电极表面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
D.反应CO2+2H2OCH4+2O2中每消耗1 mol CO2转移4 mol e-
18.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工生产中提高能源利用率,使用无毒、无害原料等做法符合绿色化学思想
B.为了保障农作物产量,可以大量施用化肥和DDT等农药
C.为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允许向食品中添加规定使用量之内的防腐剂
D.没有医生处方长期服用安眠药或镇静剂属于滥用药物,危害巨大
1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有的原子数为5NA
B.6.4 g Cu与足量的浓硝酸或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0.2NA
C.1 L 0.1 mol/L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4NA
D.32 g O2和O3混合物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20.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和O2在容积为2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g)+O2(g)2NO(g),如图表示该反应过程中N2的物质的量n(N2)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反应达到平衡时,O2的转化率为40%
B.10 s内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N2)=0.1 mol·L-1·s-1
C.10 s末N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D.A点对应的化学反应速率:v正(N2)=v逆(NO)
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亚硝酸钠、山梨酸钾、三聚氰胺都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B.非处方药的包装上印有“OTC”标识
C.绿色化学的核心思想就是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和做法,实现从源头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
D.利用化学反应冶炼金属时,该金属元素一定发生还原反应
22.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FeCO3等物质)为原料制备MgCl2·6H2O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溶”时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2H+ CO2↑+H2O
B.“氧化”步骤中,Cl2的作用是将Fe2+氧化成Fe3+
C.“沉铁”后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Mg2+、N、OH-、Cl-
D.该流程中涉及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23.硫和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说明NO2是酸性氧化物
B.SO2能使KMnO4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C.因氨具有还原性,所以可用作制冷剂
D.以H2O、NH3、CO2为原料可以制备NH4HCO3
24.碳酸铜(CuCO3)和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均可溶于盐酸,转化为氯化铜。在高温下这两种化合物均能分解成氧化铜。溶解284 g上述混合物,消耗1 mol/L盐酸500 mL。煅烧等质量的上述混合物,得到氧化铜的质量是( )
A.35 g B.30 g
C.20 g D.15 g
2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2丁烯(CH3—CHCH—CH3)气体与少量Cl2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后黄绿色褪去 2丁烯与Cl2发生了加成反应
B 将盐酸滴入硅酸钠溶液产生白色胶状沉淀 非金属性:Cl>Si
C 如图装置中:若a是浓盐酸,b是浓氨水,倒扣的大烧杯中出现大量白烟 浓氨水、浓盐酸易挥发,NH3有碱性
D 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SO2的水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SO2具有还原性选择题专练(五)
1.A 乙醇、乙酸、葡萄糖中都含有氧,不属于烃。
2.B
3.A 配制溶液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故A错误。
4.A 氯化钠为电解质,其水溶液可以导电,故选A。
5.D Fe3+→Fe2+的转化过程中,Fe的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故B不符合题意;CuO→Cu的转化过程中,Cu的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故C不符合题意;Mn2+→Mn的转化过程中,Mn的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D符合题意。
6.D KCl只有离子键,A错误;H2SO3属于酸,B错误;KOH属于碱,C错误;NaClO属于盐且ClO-中含有共价键,D正确。
7.B Mn在溶液中呈紫色,A错误;H+、C不能共存,C错误;HC、OH-不能共存,D错误。
8.D HCl为共价化合物,其形成过程为H·+·,D错误。
9.D 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聚乙烯中无碳碳双键,结构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故选D。
10.C 铝具有还原性,发生铝热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利用铝热反应可冶炼高熔点金属,A正确;葡萄糖含醛基,可发生银镜反应,可用葡萄糖制镜或保温瓶胆,B正确;红酒中二氧化硫的作用是杀死有害的细菌,防止微生物污染红酒,还能防止红酒内的物质氧化,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C错误;单晶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用于制造半导体器件、太阳能电池、芯片等,D正确。
11.B X为F,Y为C,Z为Na,W为Cl。热稳定性由共价键的强弱决定,与氢键无关,A错误;与Y同主族的第三、四周期元素是Si和Ge,可作半导体材料,B正确;简单离子半径Cl->Na+,C错误;W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有HClO、HClO2、HClO3、HClO4等,只有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Y,D错误。
12.B HCl是强酸,在离子方程式中拆开,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B项错误。
13.A 若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则CO2气体通过浓硫酸被干燥,干燥的CO2没有酸性,紫色小花不变色。若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潮湿的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即小花变红色,选A。
14.D 有机物CH2CHCOOCH2CH3分子式为O2,A正确;含有碳碳双键和酯基2种官能团,B正确;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C正确;与酸反应生成丙烯酸(CH2CHCOOH)和乙醇,D错误。
15.B 手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单晶硅,A错误;水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硅酸盐制品,C错误;由石英砂制备高纯硅过程中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16.C 1 mol CH4(g)与2 mol O2(g)的能量总和大于1 mol CO2(g)和2 mol H2O(g)的能量总和,A错误;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为吸热反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能量变化不同,B错误;破坏1 mol C—H需吸收热量为 kJ=415 kJ,C正确;1 mol CH4(g)在O2(g)中完全燃烧生成2 mol H2O(g)和1 mol CO2(g)向外界释放800 kJ的能量,D错误。
17.D 该装置中,根据电子流向知,GaN是负极,Cu是正极,负极反应式为2H2O-4e-4H++
O2↑,正极反应式为CO2+8e-+8H+CH4+2H2O,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由以上分析可知该装置为原电池,且铜为正极,A正确;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装置中的H+向Cu电极移动,B正确;GaN是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C正确;根据反应CO2+2H2OCH4+2O2可知,每消耗 1 mol CO2转移8 mol e-,D不正确。
18.B DDT已经禁用,为了保障农作物产量,可以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B错误。
19.B 标准状况下CCl4不是气体,A错误;6.4 g Cu与浓硝酸或稀硝酸反应都生成Cu2+,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0.2NA,B正确;溶液中除了硫酸钠还有水,水中也有氧原子,氧原子数目不止0.4NA,C错误;假设32 g全部为O2,则分子数为NA,假设32 g全部为O3,则分子数为NA,则混合物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介于 NA~NA之间,D错误。
20.C 由图可知,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氮气的物质的量由5 mol变为2 mol,氮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和化学计量数相等,则氧气的转化率为×100%=60%,故A错误;由图可知,10 s内氮气的物质的量由5 mol变为4 mol,则氮气的平均速率为=0.05 mol·L-1·s-1,故B错误;由图可知,10 s内氮气的物质的量由5 mol变为4 mol,由化学方程式可知,10 s末一氧化氮的浓度为=1 mol·L-1,故C正确;由图可知,A点时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则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由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2v正(N2)=v逆(NO),故D错误。
21.A 三聚氰胺不可作为食品添加剂,故A错误。
22.B 菱镁矿首先用稀盐酸酸溶,将碳酸镁和碳酸亚铁等物质转化为离子进入溶液,通入氯气将Fe2+氧化成Fe3+,然后加入氨水将Fe3+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除去,再经过一系列分离提纯操作得到产品。碳酸镁在离子方程式中写成化学式,不能拆开,A错误;“氧化”步骤中,Cl2的作用是将Fe2+氧化成Fe3+便于后续除去,B正确;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沉铁”后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Mg2+、N、Cl-,C错误;该流程中不涉及分解反应,D错误。
23.D 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不是酸性氧化物,A错误;SO2能使KMnO4溶液褪色,是SO2的还原性,B错误;氨易液化,所以可用作制冷剂,C错误;向氨水中通入过量CO2可以制得NH4HCO3,D正确。
24.C 由题意知,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为0.5 mol,根据氯元素守恒,则CuCl2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 。根据铜元素守恒可知,原混合物中含有铜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煅烧等质量的题述混合物,得到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则m(CuO)=0.25 mol×80 g/mol=20 g。
25.C 黄绿色褪去也可能是发生了取代反应,A错误;非金属性比较应用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对应的酸,盐酸应改为高氯酸,B错误;出现的大量白烟为HCl和NH3反应生成的NH4Cl,所以浓氨水、浓盐酸易挥发,NH3有碱性,C正确;只有氯气通入AgNO3溶液,也会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不能说明SO2具有还原性,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