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专练(一)
1.黄铁矿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
A.FeS B.FeS2
C.Fe3S4 D.Fe2S3
2.按物质的组成进行分类,Na[Al(OH)4]属于( )
A.酸 B.氧化物
C.碱 D.盐
3.下列仪器中,常用于“固液分离”操作的是( )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玻璃 B.聚乙烯
C.汽油 D.过氧化氢
5.反应SiO2+2CSi+2CO↑的还原剂是( )
A.SiO2 B.C C.Si D.CO
6.下列气体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
A.SO2 B.CO C.NH3 D.Cl2
7.下列物质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
A.H2O B.NaOH
C.Na2O D.CO(NH2)2
8.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乙烯的结构式:CH2CH2
B.甲烷的球棍模型:
C.硝酸电离方程式:HNO3H++N
D.氨的电子式为H
9.下列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正确的是( )
A.与为同一种物质
B.C60、C70、金刚石、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CH2OH2OH2O互为同位素
D.CH4与CH3CH2CH3互为同系物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导纤维和陶瓷都是硅酸盐产品
B.NaHCO3溶液加热分解生成Na2CO3、CO2和H2O
C.干燥的氯气和氯水均能使鲜花褪色
D.工业上通过电解MgCl2溶液制取金属镁
11.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W
X Y Z
A.原子半径:WB.工业上,常用焦炭与Y的氧化物制得Y单质的粗品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Z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12.国产电动汽车的发展,减少了氮氧化物的排放。NO2是典型的氮氧化物,危害人体健康。下列关于NO2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有毒气体
B.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C.N2与O2可化合生成NO2
D.属于酸性氧化物
13.如图为一套气体发生、干燥和收集装置,则下列气体不能使用该套装置制备的是( )
A.Cl2 B.CO2
C.NH3 D.O2
14.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结构如图),推断它不应具有的性质是( )
A.可以和NaOH溶液反应
B.能和新制的Cu(OH)2反应
C.能和金属钠反应
D.能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15.下列实验操作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通过观察镁片和铝片与同浓度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比较Mg和Al的金属性强弱
B.配制500 mL某浓度的稀盐酸,定容时仰视读数,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C.焰色试验时需用稀硝酸洗净铂丝,并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
D.丝绸与纸张可以通过燃烧闻气味的方法进行鉴别
16.CH4消除NO2的污染原理为CH4(g)+2NO2(g)N2(g)+CO2(g)+2H2O(g),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表示正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
B.用CH4和H2O表示的正反应速率相同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NO2能完全转化为N2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能增大反应速率
17.锌—空气电池(如图所示)适宜用作城市电动车的动力电源,该电池放电时Zn转化为ZnO。则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n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B.Zn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H2O-2e-ZnO+2H+
C.OH-向石墨电极移动
D.氧气在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18.下列职业与职责不对应的是( )
选项 职业 职责
A 水质 检验员 对天然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等的物理、化学及生物性质进行检验和评定
B 电池研 发人员 了解食物的化学成分,关注各类营养素对健康的影响,熟悉食物营养和食品加工知识
C 环境保护 工程师 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
D 科技考古 研究人员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分析古代遗存,再结合考古学方法,探索人类历史
1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 g甲烷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4NA
B.1 mol Fe与过量稀硝酸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C.0.5 mol/L NaOH溶液中,含有Na+的数目为0.5NA
D.标准状况下,2.24 L乙醇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A
20.某温度下,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3X(g)+bY(g)cZ(g)+
2W(s),12 s时生成Z的物质的量为0.8 mol(反应进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 s时,Y的转化率为40%
B.0~2 s内,W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L·s)
C.化学计量数之比b∶c=1∶2,且v(Y)=2v(Z)
D.图中两曲线相交时,X的消耗速率等于X的生成速率
21.下列有关糖、油脂、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又叫做皂化反应
B.糖类、油脂、蛋白质均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
C.饱和硫酸钠溶液可使蛋白质凝聚并失去生理功能
D.成熟苹果的汁液中含葡萄糖,可在一定的条件下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2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铁及其化合物知识时,做了如图探究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现象1有淡红色,说明有少量的Fe2+被氧化
B.现象2溶液变红色,说明Fe2+被氧化为Fe3+,同时H2O2被还原为氧气
C.现象3红色褪去,说明发生了反应:2Fe3++Fe3Fe2+
D.由现象4可推测加入过量的H2O2可能将硫氰酸根离子氧化生成了气体
23.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和SiO2)为主要原料得到绿矾(FeSO4·7H2O)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1废气中含SO2
B.过程2试剂a为稀硫酸
C.过程3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S+4H+
D.过程4将溶液加热到有较多固体析出,再用余热将液体蒸干,可得纯净绿矾
24.NaCl在水中溶解和电离的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存在氯化钠分子
B.氯化钠的电离过程需要有外加电场的作用
C.上述过程可表示为NaClNa++Cl-
D.水合离子中,水分子取向都应该是氧原子朝内
25.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现象和实验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 溶液褪色 SO2具有还原性
B 将SO2通入H2S溶液 产生淡黄色沉淀 SO2具有氧化性
C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 蔗糖膨胀变黑,溴水褪色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D 将淀粉与稀硫酸混合加热后,加入少量新制的Cu(OH)2,再加热 无砖红色沉淀生成 淀粉没有水解,或水解后没有葡萄糖生成选择题专练(一)
1.B 黄铁矿的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亚铁,故选B。
2.D
3.B A项,图示为坩埚,常用于固体物质的灼烧,不能用于固液分离;B项,图示为漏斗,可以组装过滤器,常用于固液分离;C项,图示为分液漏斗,可用于不互溶的液体分离,不能用于固液分离;D项,图示为量筒,溶液体积的量器,不能用于固液分离。
4.D 玻璃由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组成,属于混合物,A不符合题意;聚乙烯是由n不同的 CH2—CH2 组成的混合物,B不符合题意;汽油是由不同烃组成的混合物,C不符合题意;过氧化氢是纯净物,D符合题意。
5.B 在反应SiO2+2CSi+2CO↑中硅元素化合价降低,SiO2是氧化剂,碳元素化合价升高,C是还原剂,故选B。
6.B 酸性气体SO2可与碱石灰反应,A不符合题意;CO与浓硫酸、碱石灰均不发生反应,B符合题意;碱性气体NH3能与浓硫酸反应,C不符合题意;Cl2能与碱石灰发生反应,D不符合题意。
7.B H2O只含有共价键,A不符合题意;NaOH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B符合题意;Na2O只含有离子键,C不符合题意;尿素只含有共价键,D不符合题意。
8.C 乙烯的结构式为,A错误;甲烷的球棍模型为,为甲烷的空间填充模型,B错误;硝酸为强酸,电离生成H+和N,C正确;N最外层有5个电子,其中有2个电子形成1个孤电子对,另外三个单电子与H形成三个单键,氨的电子式为H,D错误。
9.C A.两个结构简式均表示邻二甲苯,正确;B.C60、C70、金刚石、石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正确;C.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同位素关系存在于原子之间,题目给的是三种分子,错误;D.CH4与CH3CH2CH3的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2个CH2原子团,两者互为同系物,正确。
10.C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不是硅酸盐产品,A项错误;NaHCO3固体受热分解生成Na2CO3、CO2和H2O,B项错误;因干燥的氯气遇到鲜花生成次氯酸,氯水中含有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所以鲜花褪色,C项正确;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MgCl2来制取金属镁,D项错误。
11.D 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由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W位于第二周期,X、Y、Z位于第三周期,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设X最外层电子数为a,则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2,则有a+a+2=8,解得a=3,可知X为Al,故W为N、Y为Si、Z为P。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W12.A NO2为有毒气体,A正确;NO2中氮元素的价态为+4价,B错误;N2与O2化合只能生成NO,C错误;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只生成酸,而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不属于酸性氧化物,D错误。
13.C 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氯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正确;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可以制备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可以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B正确;氧化钙与浓氨水反应生成氨,氨可与浓硫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因氨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也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故C错误;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后可以生成氧气,氧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D正确。
14.D 分子中含有酯基和羧基,都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羧基有酸性,可以和Cu(OH)2反应,也可以和金属钠反应,因为分子中不含羟基,不能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故D项符合题意。
15.C 硝酸盐沸点较高,焰色试验时需用稀盐酸洗净铂丝,不用稀硝酸,故C错误。
16.D CH4(g)+2NO2(g)N2(g)+CO2(g)+2H2O(g)正反应放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A错误;CH4和H2O的化学计量数不同,且均表示正反应方向,B错误;可逆反应有一定的限度,反应达平衡时,NO2不能完全转化为N2,C错误;催化剂能增大反应速率,D正确。
17.D 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石墨电极是正极,锌电极是负极,A项错误,D项正确;锌作负极,碱性条件下,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O,B项错误;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即OH-向Zn电极移动,C项错误。
18.B B项中描述的是营养师的职责,故B错误。
19.A 16 g甲烷的物质的量为1 mol,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C—H极性键,所以1 mol甲烷中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4NA,故A正确;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氧化为Fe3+,1 mol Fe与过量稀硝酸反应,转移3NA个电子,故B错误;没给出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Na+的数目,故C错误;标准状况下乙醇是液体,不能根据n=进行计算,故D错误。
20.A 12 s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为0.5 mol/L-0.3 mol/L=0.2 mol/L,则Y的转化率为×100%=40%,故A正确;W的状态为固体,通常不用其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故B错误;12 s时,Z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为=0.4 mol/L,两者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之比,则b∶c=0.2 mol/L∶0.4 mol/L=1∶2,故2v(Y)=v(Z),故C错误;图中两曲线相交之后,X、Y的浓度继续变化,此时反应继续正向进行,则X的消耗速率大于X的生成速率,故D错误。
21.D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又叫做皂化反应,A错误;糖类有单糖、二糖和多糖,其中二糖和多糖可以水解,而单糖不能水解,B错误;饱和硫酸钠溶液可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该过程为蛋白质的盐析,不会使蛋白质失去生理功能,C错误;成熟苹果的汁液中含葡萄糖,葡萄糖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可在一定的条件下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D正确。
22.B Fe3+与SCN-反应溶液显红色,现象1有淡红色,说明溶液中有少量Fe3+,说明有少量的F被氧化,A正确;现象2溶液变红色,说明F被氧化为F,同时H2O2被还原为水,B错误;现象3红色褪去,说明铁离子被铁还原为亚铁离子,即发生了反应2Fe3++Fe3F,C正确;含Fe3+的溶液显黄色,由现象4溶液变为黄色,说明溶液中含Fe3+,SCN-被H2O2氧化,且溶液中有少量气泡产生,说明过量的H2O2可能将硫氰酸根离子氧化生成了气体,D正确。
23.D 由制备绿矾的流程图可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和SiO2)高温煅烧后废气中含SO2,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和SiO2)溶于稀硫酸,溶液中含Fe3+,过程2过滤除去二氧化硅,过程3滤液中通入足量SO2,将铁离子还原成亚铁离子,过程4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析出绿矾。根据分析可知,过程1废气中含SO2,故A正确;因绿矾的酸根离子为硫酸根离子,则过程2最好用硫酸来溶解烧渣,故B正确;过程3中二氧化硫将铁离子还原生成硫酸亚铁,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S+4H+,故C正确;过程4将溶液加热到有较多固体析出,再用余热将液体蒸干,蒸干时绿矾受热失去结晶水,得不到纯净的绿矾,应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故D不正确。
24.A 氯化钠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里,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不需要通电,故A正确、B错误;氯化钠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NaClNa++Cl-,故C错误;从第三张图可以看出,水合钠离子中,水分子取向是氧原子朝内,但在水合氯离子中,水分子取向是氢原子朝内,故D错误。
25.D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SO2将KMnO4还原为Mn2+,溶液褪色,SO2被还原,说明SO2具有还原性,A正确;将SO2通入H2S溶液,发生反应SO2+2H2S3S↓+2H2O,产生淡黄色沉淀,说明SO2具有氧化性,B正确;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炭化,所以蔗糖变黑,脱水炭化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在加热条件下浓硫酸将碳氧化为CO2,浓硫酸被还原为SO2,生成的气体使炭化的蔗糖膨胀,SO2有还原性,能将溴水中的Br2还原为Br-,使溴水褪色,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C正确;将淀粉与稀硫酸混合加热后,加入少量新制的Cu(OH)2,再加热,无砖红色沉淀生成,不能说明淀粉没有水解,或水解后没有葡萄糖生成,因为含醛基的物质和新制的Cu(OH)2反应需要在碱性溶液中进行,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