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31 19:2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根据图片及文字信息,猜猜它们分别是历史上的哪次农民起义?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东汉黄巾起义
明末李自成起义
均田免粮
太平天国运动
--天国之子和他的世俗王朝
Movement Of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第一章
洋人欺,世道乱
时迫天兵义金田
1840-1850年,广东、广西和全国许多地区,水灾、旱灾、蝗灾,连年不断,广大农民家破人亡,陷入绝境。农民反抗斗争多达110次。特别是两广地区,由于受到鸦片战争的直接冲击,社会动荡更为激烈。
“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因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爆发?
外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内因:剥削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洪秀全,广东花县人。农民家庭出身,做过乡村教师。道光年间屡次科举不中,1843年在广州从传教士手中得到一部布道的小册子《劝世良言》。在该书启示下,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洪秀全创 立“拜上帝会”,并模拟《劝世良言》写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书,作为该会教义,同时又制定了宗教仪式与会规。自称是上帝的次子,受命下凡来铲除妖魔,拯救百姓。同时劝说同学冯云山和族弟洪仁玕率先加入。后来,洪秀全由于反对儒家的偶像崇拜而失去乡村教师的位置,遂外出传教,发展反清力量。
出身农家
创拜上帝
屡试不第
传教反清
时势造英雄:洪秀全
四次考试以落选告终
萌发了信仰上帝、追求众生平等的思想。创立了 “拜上帝会”。
准备: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天神托梦,
打倒“阎罗妖”
天下一家,
共享太平!
人人平等,
处处平均
民间宗教色彩
基督教思想
儒家大同思想
农民平均主义
小天堂
二、经过
一个华丽的起点
1、金田起义
时间
人物
地点
建号
1851年1月11日
洪秀全
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太平天国
2.永安建制
永安建制
1851.12
金田起义
1851.1
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
意义: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洪秀全
杨东萧西
冯南韦北
第二章
定天京,现西征
天朝田亩北伐兴
金田起义(1851)
永安建制
围困桂林
全州之战(冯云山牺牲)
长沙之战(萧朝贵牺牲)
攻克武昌
定都天京
定都天京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也。
——郭毅生《太平天国经济制度》
1853年3月,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同年,太平天国颁布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天平天国想通过此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局限性 《天朝田亩制度》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
积极性 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
评价:
结合材料分析书本P15页,《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其对未来社会做出了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的设想,由于这一设想是建立在小农生产的基础上的,因此不能实现。
北伐西征
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北伐
西征
一个气势磅礴的队伍
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1853年5月,李开芳等率2万多人北伐,企图挺进华北、攻取北京。北伐军一度逼近天津,但奋战两年后全军覆没。
1853年5月,太平军自天京溯江而上西征,历时3年获胜。有效地屏蔽了天京,保证了粮源。
第三章
湘淮犯,洋夷乱
天京亡于萧蔷祸
一个迅速腐化的盗匪巢穴
天京事变
材料一:
天王府以原两江总督府为基础扩建,刚完工即失火被焚,于是再度重建。新建成的天王府方圆十余里,比明故宫大数倍。洪秀全爱好壁画艺术,于是天王府内以泥金彩绘壁画,以绸缎裱糊窗户,处处饰以精美的雕刻,十分富丽堂皇:“盘龙骞凤,重规叠矩”“穷极侈丽”。
——王彝寿《越难记》
复原的天王府大殿
4.变局中的广西
材料二:
(太平天国)因囿于农民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它却不能对由于环境和地位的改变而出现的阶级斗争新形势,作出清醒的判断和处置。建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处于封建主义的包围之中,无时不面临着封建地主阶级意识形态的侵袭……政治上的倒退和生活上的腐化,必然导致组织上的宗派主义和离心倾向。
——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根本原因: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洪秀全
石达开
韦昌辉
杨秀清
“国中无人”、“朝中无将”
陈玉成:英王
李秀成:忠王
洪仁玕:干王
重建领导核心
“天父杀天兄,总归一场空,打打包裹回家转,还是做长工”
——太平军内顺口溜
“共两万多太平将士丧生”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1)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
(2)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编》。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巩固措施
结果: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陈玉成、李秀成等协同作战,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所谓‘以法法之’者,……如纲常伦纪、教养大典,则宜立法以为准焉……
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准富人请人雇工
……兴车马之利……兴舟楫之利……百万家财者兴银行……兴器皿技艺……兴邮亭……兴医院……
——摘自《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背景 处于强盛时期 处于衰落时期
目的 建立“四有二无”社会 振兴太平天国
内容 ①土地分配;②产品分配 ①政治;②经济;③文化;④外交;
评价 ①革命性;②落后性;③空想性; ①革命性;②进步性;③空想性;
结果 无法实行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湘军
淮军
清军
英法联军支援
天京陷落
慈溪
上海
安庆
汉口
武昌
三河镇
天京
1860年,湘军包围安庆,安庆陷落
1861年,李秀成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反扑。
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李秀成救援失败
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材料四:“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引自《洪仁玕自述》
材料一:脱离实际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虽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上主张。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材料二:享乐腐化,争权夺利。天京事变,手足相残。
材料三 :太平天国北伐西征并举。北伐军一直打到天津郊区,震动京师。清政府急忙从各地调集重兵,围攻北伐军。由于孤军深入,北伐军浴血奋战两年,最终失败。
战略失误
纲领不切实际
统治集团内部腐朽
主观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客观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启示
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探究与分享:结合材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
材料一:太平天国的出现使原本就已经行将就木的清王朝的统治力量进一步削弱,不得不起用汉族士大夫的力量来维持其最后几十年的国运。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鱼宏亮
材料二:太平天国占据了清王朝大片江山。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这就使西方列强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坚持反侵略斗争的结果。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太平天国成为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灵感来源。12岁时就立志做洪秀全第二……甚至他的革命理论——“三民主义”也是受太平天国理念的影响。
——徐中约《中国的奋斗》
阅读材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①性质: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②它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②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客观上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同中国古代农民群众的反抗斗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有何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反帝反封建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旧民主主义革命
利用外来基督教思想
①起义背景新——
②起义形式新——
③治国方案新——
④担负任务新——
⑤失败原因新——
⑥所属范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