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力
第一节
力
A组
人推车前进时,人推车的力: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举重运动员用力举起杠铃时,
是施力物体,
是受力物体。
当用手向上提水桶时,受力物体是
,施力物体是
。同时手也受到桶向下拉的力,此时受力物体是
,施力物体是
。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简称
,国际符号为
。这个名称是为了纪念牛顿而命名的,他是英国的科学家。
仔细观察图7-1-1,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力的大小、方向有关,还跟力的
有关。
林虹同学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背着书包的肩膀上感觉到了压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肩膀
B.路面
C.地球
D.书包
物理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课本受到的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
)
课本
B.地面
C.桌面
D.以上都不是
人用手抓住绳子提起一条鱼,鱼受到向上的拉力,这个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地球
B.手
C.绳子
D.鱼
下列叙述中手作为受力物体的是(
)
用手将排球打出去
B.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C.手将石块举高
D.手将铁丝弄弯
10.1N的力大约等于(
)
拿起一支钢笔所用的力
B.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C.提起一个书包所用的力
D.拉动一辆人力车所用的力
“孤掌难鸣”的道理是(
)
一个巴掌的力太小,难以发出声音
B.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
C.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发生力的作用
B.
小孩用力推墙,他同时也受到墙的推力
C.
人坐软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
足球运动员顶球,球运动方向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3.关于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B. 物体受到力作用,运动状态一定变化
C. 施力物体一定受力的作用
D. 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物体竖直上升,是因为还受到手对物体的推力的作用
14.用磁铁吸引大头针时,大头针对磁铁(
)。
A:
没有力的作用,因大头针只是被磁铁吸引,而不是大头针吸引磁铁
B:
没有力的作用,因大头针不是磁铁,不能吸引别的物体
C:
没有力的作用,因大头针很细
D:
有力的作用,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磁铁吸引大头针,大头针也吸引磁铁
判断正误
一个物体就能产生力的作用。(
)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
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
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变。(
)
两个大小相等的力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
)
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
马拉车前进时,车同时用相同大小的力向后拉马。(
)
只有人才能对物体施力。(
)
16.甲、乙两队正在拔河比赛,这时绳子的中心慢慢向乙队一侧移动,则乙队队员手受到的力是( )
A.甲队施加的
B.绳子施加的
C.地面施加的
D.甲队、绳子、地面共同施加的
17.游泳时,使人向前行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人
B.水
C.地球
D.其他人
18.有下列实例:(1)游泳;(2)走路;(3)飞机在空中加油;(4)手拍桌子,手感到疼.其中主要应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的是( )
A.(1)(2)
B.(1)(2)(3)
C.(1)(2)(4)
D.(1)(2)(3)(4)
19.“鸡蛋碰石头”,鸡蛋被碰破,而石头却完好无损。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A.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力的作用
C.它们相互作用力大小一样,只是石头比鸡蛋硬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0.如图所示的几种现象,能体现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手拉开弓
B.运动员罚点球
C.人压弯跳板
D.熊猫拉弯竹子
2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的推力
B. 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一定不会发力的作用
C.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用手拉弹簧,弹簧长度变长,表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22.如图7-1-2所示,在下图所指的四个力中,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23.如图7-1-3所示,用大小不同的力,以相同的方式作用于塑料尺的同一点,塑料尺弯曲的程度不同.此现象表明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 )
A. 作用点
B. 方向
C. 作用时间
D. 大小
24.观察如图7-1-4的四个情境,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可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
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
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25.如图7-1-5所示,用扳手拧螺母时,以同样大小的力分别作用在a、b、c各点,关于作用效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作用在a点作用效果最大
B. 作用在b点作用效果最大
C. 作用在c点作用效果最大
D. 作用在a、b、c三点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26.(多选)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 小明用力将足球踢了出去
B.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
C. 人坐在软沙发上,沙发凹了下去
D. 篮球撞击篮板上被弹了回去
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图7-1-6中,用300N的力沿水平向右的方向推箱子。
图7-1-7中,用100N的力沿竖直向上的方向提水桶。
B组
1.下列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 环绕地球沿圆形轨道运动且快慢不变的人造卫星
B. 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C. 发动汽车将汽车开出车站
D. 降落伞从空中匀速直线下落
2.用力拉弹簧,弹簧就伸长;用力压弹簧,弹簧就缩短,这个现象说明力产生效果(
)。
A.
跟力的作用点有关
B.
跟力的大小有关
C.
跟力的方向有关
D.
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3.张斌和李晨两位同学穿着旱冰鞋面对面站在水平光滑的水泥路面上,如果张斌用力推一下李晨,其结果是( )
A. 张斌仍然静止在原地,李晨被推开
B. 李晨与张斌都朝同一方向滑动
C. 李晨受到张斌的推力,张斌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D. 张斌与李晨同时向后退
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了墙的推力
B. 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能发生力的作用
C. 跳水运动员起跳时,跳板把运动员弹起,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子弹在空气中飞行时还受到燃气的推力
5.(多选)下列事实中,属于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是( )
A. 拉长的弹簧
B.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
C. 正在进站的火车
D. 运动员投出的标枪在空中前行
6.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车
B. 在盘山公路上减速运动的小车
C. 腾空而起的火箭
D. 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7.下列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是( )
A. 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内的人
B. 列车沿平直铁路由静止开始运动
C. 飞机在空中水平匀速盘旋
D. 在空中飞行的标枪
8.如下图所示,用150牛沿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斜向右上方拉小车,画出拉力的示意图.
9.划船时,桨向后划水,船才会向前行驶;溜旱冰时,相对静止的两人,只要一人用力推对方,两人会向相反方向运动.请归纳上述现象所共同遵循的物理概念或规律.
(1)
;
(2)
。
10.小明同学学习了“力”有关知识后,决定探究“风”对纸片作用力的大小.他用电吹风、测力计、迎风面积相同但迎风面形状不同的纸片做了如图(a)、(b)、(c)、(d)所示的实验.其中,图(a)、(b)、(c)三次实验时电吹风的风速相同,图(d)实验时电吹风的风速比前三次实验时的风速大.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比较(a)、(d)两图可知:
;
(2)
比较(a)、(b)、(c)三图可知:
;
第二节
弹力
A组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靠墙静止着,如图7-2-1所示.
(1)物体与墙壁之间
(填“有”或“没有”)弹力作用。
(2)给物体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物体与墙壁间
(填“有”或“没有”)弹力作用。
某一弹簧不挂物体时,长度为12cm,受2N的拉力时,长度为14cm,此时弹簧伸长了
cm.若受6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
cm,此时弹簧长度为
.
弹簧测力计是测量的 工具;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N,手的拉力为
____________N。
关于弹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产生弹力
B. 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C. 只要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产生弹力
D. 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产生弹力
(多选)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B. 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C. 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D. 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下面不是利用弹力的是( )
A. 机械手表
B. 机械动力小汽车
C. 衣服夹
D. 橡皮泥
7.如图7-2-3所示,物体A静止在斜面B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斜面B对物块A的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B.
物块A对斜面B的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C.
斜面B对物块A的弹力方向是垂直斜面向上的
D.
物块A对斜面B的弹力方向跟物块A恢复形变的方向是相反的
8.一弹簧测力计,量得其0~5N之间的刻度线总长为5cm,那么当指针指在零刻线下2cm长时,拉力为(
)
A.5N
B.2N
C.3N
D.0N
9.弹簧拉力器的一根弹簧每伸长10cm需要10N的力,小刚把这个拉力器拉长了40cm,他的拉力是
A.160N
B.
120N
C.80N
D.40N
10.下列关于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B.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
C. 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可以适当超过它的量程
D. 任何弹簧测力计都有测量范围
11.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过程中,如下操作合理的顺序是( )
a.轻轻来回拉动两次挂钩
b.把待测力加在挂钩上
c.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弄清刻度上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顿
d.调整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对准零刻度线)
e.待指针稳定后读数.
A. Abcde
B. Bcdae
C. Dabce
D. cdabe
如图7-2-4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N,图中的示数为
N.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
,弹簧测力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13.有一个弹簧测力计,在它下面挂20N的钩码时,弹簧长12cm,在它的下面加挂30N的钩码时,弹簧长15cm,不挂钩码时,弹簧长
cm.
14.在科技活动中,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成弹簧测力计,它们选了A、B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7-2-5所示的图象.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
,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
.(填“A”或“B”)
15.在实验室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
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若不在要校零
C.
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
所测力的大小不能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16.如图7-2-6,关于弹簧测力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及最小分度值分别是0~5N和1N
B.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越长这个道理做成的
C.使用弹簧测力计只能测出重力而无法测出水平方向上的拉力
D.如果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指针并不是指在零位置,应进行调零
17.如图7-2-7所示,两弹簧秤平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乙的一端系于墙上,两弹簧秤挂钩相连,当在甲的一端挂钩上用100N的水平拉力拉甲时,则甲、乙两弹簧秤读数分别是(
)
A.100N,0
B.100N,100N
C.0,100N
D.200N,200N
18.如图7-2-8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 0N
B. 2N
C. 4N
D. 8N
B组
1.物理课外小组想制作一个量程为0-20N的弹簧测力计,他们找来一个旧弹簧测力计的框架,其指针从0刻度到最大刻度之间的长度为L=10cm,如图(a)所示.学校实验室有甲、乙、丙三种弹簧,其所受拉力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如图(b)所示.要制作这个弹簧测力计,应选用
种弹簧.
2.关于弹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只有弹簧、橡皮筋等物体才可能产生弹力
B. 弹力的大小只与形变的程度有关
C. 放在桌面上的一根弹簧一定产生了弹力
D. 压力、拉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
3.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
B.
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作用
C.
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
D.
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4.一测力计因弹簧断裂而损坏,若去掉断裂的一小段弹簧,将剩余的较长的一段弹簧重新安装好,并校准了零刻度,那么用这个修复的弹簧测力计测量时,测量值与原来测量值相比较,结果是( )
A. 测量值比原来的测量值大
B. 比原来的测量值小
C. 与原来的测量值相同
D. 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出现
5.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如图7-2-10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0.0N,则物体的重力为( )
A. 一定等于10.0 N
B. 一定小于10.0 N
C. 一定大于10.0 N
D. 以上判断都不正确
6.如图7-2-11所示,一根弹簧一端挂在墙上,用490N的力拉另一端,弹簧伸长了20cm.如果改为两个人分别拉弹簧的两端,把它也拉长了20cm,则每个人分别用力为( )
A
490N、490N
B
0N、490N
C
490N、0N
D
245N、245N
7.如图7-2-12所示,竖直放置的弹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有一物体在弹簧的正上方落下,和弹簧接触后在向下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弹力( )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8.某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钩码,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下表是该同学收集的实验数据.
弹力/N
0
0.5
1.0
1.5
2.0
2.5
弹簧总长度
6.0
7.5
9.0
10.5
12.0
13.5
弹簧伸长量
0
1.5
3.0
4.5
帮助该同学补充填写上表的空白.
(2)根据表中数据描点,在右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图.
(3)分析实验数据或从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图,你可得到的结论:
.
(4)此实验结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
说明弹簧测力计上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什么总是相等的
9.小明通过学习知道,发生形变的物体会产生一个力--弹力,就想探究“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有什么关系 ”.于是,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了A、B两根弹簧,得到如下表所示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弹力F/N
0
0.5
1.0
1.5
2.0
2.5
3.0
3.5
A弹簧伸长量x/cm
0
1.0
2.0
2.9
4.0
5.1
6.0
7.0
B弹簧伸长量x/cm
0
2.0
4.0
6.0
8.0
10.5
13.6
19.2
图中,已根据表中数据画出了B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F 与伸长量x的关系图象,请在图上再画出A弹簧的F-x图象.
(2)分析A弹簧的F-x图象可知,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F与伸长量x成
关系;分析B弹簧的F-x图象可知:
.
(3)进一步分析数据或图象,你认为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可能还跟
有关.(写出一个即可)
参考答案:
7.1
力
A组
人,车
2.运动员
杠铃
3.水桶
手
手
水桶
4.牛顿
牛
N
作用点
6.D
7.C
8.C
9.B
10.B
11.C
12.A
13.C
14.D
×
√
×
×
√
×
×
√
×
B
B
C
C
B
B
D
D
A
C
AD
(1)略
(2)略
B组
D
C
D
D
CD
D
A
略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当纸片的迎风面积和形状相同时,风速越大,风对纸片的作用力越大(2)当风速和纸片的迎风面积相同时,纸片的形状不同,风对纸片的作用力的大小不同,风对凹形纸片的作用力最大
第2节
弹力
A组
(1)没有(2)有
2cm
6cm
18cm
力
0.2
1.6
D
BC
D
C
B
D
C
D
0-5
2
长
10
B
A
B
D
B
C
B组
乙
D
C
B
B
A
A
(1)6.0
7.5
(2)
(1)略
(2)正比,当B弹簧的伸长量小于x≤8cm时,弹簧的弹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成正比;B弹簧的伸长量x>8cm时,弹簧的弹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不成正比
(3)弹簧本身
第三节
重力
A组
1.“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一谚语中,水往低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质量为2kg的铅球正在空中飞行(若不考虑空气的阻力),那么此铅球只受到____力的作用,这个力的大小是________N,方向是____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__。
3.一个桥头立着如图7-3-1所示的限重标志牌,这座桥桥面受到的压力超过_________N时,就可能发生危险。当汽车行驶在桥面上时,它所受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g=10N/kg)
4.一个足球运动员带球面对扑过来的守门员,巧妙地将球向上一踢,足球在空中划过一条曲线飞入门内。飞行的过程中,使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施力物体是(
)
A、地球
B、运动员
C、守门员
D、足球
5.判断正误
(1)在地球上同一地点,质量越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
)
(2)G=mg=5kg×9.8=49N(
)
(3)屋顶上落下一物体,运动速度越来越快,原因是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大。(
)
6.下列物体中最接近10N的物品是(
)
A、一个大西瓜
B、一支钢笔
C、一辆自行车
D、一条鱼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重力跟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成正比
B.质量增大几倍,策略也增大几倍,因此物质质量和重力是一回事
C.1t棉花和1t铁相比,错块受到的重力较大
D.质量是9.8kg的物体,所受力是1N
8.在一个大磅秤上站着一个重500N的人,同时磅秤上在人的脚边还放着一个重30N的物体,当此人提起这个物体静止站在磅秤上时(
)。
A、磅秤上的求数减少20N
B、磅秤的示数不会改变
C、物体受到的策略为30N
D、人对磅秤的压力是500N
9.下列数值中最接近一枚硬币的重力的是(
)
A、0.06N
B、0.6N
C、1N
D、2N
10.如图7-3-2所示,一架重型运输直升机在执行救灾任务时,通过钢缆将一质量为9×103N的货物悬吊着往下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g取10N/kg)
A、起重机所吊货物的重量是9×103N
B、起重机所吊货物的重量为9×103N
C、货物受到的重力方向是不断变化的
D、货物受到的策略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11.一个航天员在地球上重是784N,当他到达月球上时,他的质量是(
)
A、80N
B、784kg
C、80kg
D、784N
12.关于物体的重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点
B、
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C、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所以总是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外
D、物体的形状变化时,物体的重心位置不一定变化
13.一个成年人受到的重力大约是(
)
A、6N
B、60N
C、600N
D、6000N
14、下列计算10kg物体所受策略的运算过程,正确的是(
)
A、G=mg=10×9.8N/kg=98N
B、G=mg=10kg×9.8N/kg=98N
C、G=mg=10kg×9.8N=98N
D、G=mg=10kg×9.8=98N
15、如图7-3-3的图象中,能正确反映“物体所受的策略跟它的质量的关系”的是(
)
16、关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方向,图7-3-4表示正确的是(
)
17、静置在倾角为θ=30°斜面上的物体,如图7-3-5所示,受到的重力方向为(
)
A、与OP的垂直
B、与PO平行
C、与OQ垂直
D、与OP的夹角为θ
18.如图7-3-6所示的事例中,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
19.如图7-3-7所示,为水平仪放置于某桌面上时的情形,则该桌面(
)
A、右面高,左面低
B、左面高,右面低
C、左右相平,前高后低
D、左右相平,前低后高
20.g=9.8N/kg表示(
)
A、1kg的物体所受重力为9.8N
B、质量1KG的物体所受重力为9.8N
C、9.8N就是1kg
D、重1N的物体的质量是9.8kg
21.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分别在地球和朋球上称同一个物体,称量的结果是(
)
A、天平、弹簧测力计称的都相同
B、天平称的不同,弹簧测力计称的相同
C、天平、弹簧测力计称的都不相同
D、天平称的相同、弹簧测力计称的不同
22.画出图7-3-8所示的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3.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表:
实测物体
物体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G/m(N/kg)
比值G/m的平均值(N/kg)
物体1
0.1
0.99
9.9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1
9.7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表空白处填上比值G、m的平均值;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我们知道地面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
与其质量有密切关联,但经过科学家的精确测量,发现不同地区的g值仍有差异,如期下表所示。分析表中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地点
g值(N/kg)
地球纬度
地点
g值(N/kg)
地球纬度
赤道
9.780
0°
广州
9.788
23°06
武汉
9.793
0°33
上海
9.794
31°12
北京
9.801
39°56
纽约
9.803
40°40
莫斯科
9.816
55°45
北极
9.832
90°
(1)表中显示g值最小和最大的地点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由表中可以看出g值的变化规律是:越靠近赤道g值越____,越靠近北极g值越____;
(3)凌燕同学想到,同一个物体,分别在赤道和北极用天平测它的质量m1、m2,则m1____m2;若用弹簧测力计测它的重量G1、G2,则G1__G2.(选填:“<”“>”或“=”)
B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G=mg”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m=G/g”表明:物体的质量跟它的重力成正比
C、“g=G/m”表时“g值大小等于物体受的重力跟它质量的比值,且是一个恒定的值
D、上述说法都正确
2.有一块砖先平放在地面上,然后再将砖侧放在地面上,最后竖直放在地面上。则其重心位置和重力大小(
)
A、重心高度不变,重力大小不变
B、重心高度减小,策略大小减小
C、重心高度增加,重力大小增加
D、重心高度增加,策略大小不变
3.用如期图7-3-9所示的水平器检查乒乓球球台是否水平(AB是与下面横木垂直的墨线)。把它东西放置,人在南面看,看垂线偏在AB的左方;把它南北放置,人在东面看,重垂线偏在AB的右方。这说明乒乓球台(
)
A、东北高,西南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西北高,东南低
D、东南高,西北低
4.一只成熟的苹果,由于受地球的吸引而从树上落到地面,在此过程中苹果(
)
A、一定吸引地球
B、不一定吸引地球
C、一定不吸引地球
D、无法确定是否吸引地球
5.如图7-3-10为手拉重为3N的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6.如图7-3-11所示,一个空心均匀球壳里注满水,球的正下方有一个孔,当水由小也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空心球壳和水的共同重心将会(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7.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同学们有如下猜想:A、重力跟质量有关;B、重力跟位置有关;C、重力跟形状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C,现提供如期下器材:弹簧测力计,天平,橡皮泥,三个形状不同的石块、铁块和铝块,细线,土豆,小刀。
请你选择适当的器材,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所选器材
探究步骤
分析与论证
①若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前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商人在荷兰买进了大量青鱼,装上船从荷兰运往靠近赤道附近的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到了那里,称得青鱼的重量少了3×105N,这么重的青鱼到哪里去了?轮船沿途没有靠过岸,不可能被偷走,这在当时成了一个不解之谜。认真阅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地点
g值(N/kg)
地球纬度
地点
g值(N/kg)
地球纬度
赤道
9.780
0°
北极
9.832
90°
北京
9.801
39°56
上海
9.794
31°12
莫斯科
9.816
55°45
纽约
9.803
40°40
(1)在上表中所列的六处地点用天平测同一物体的质量,所得的结果是________(选填“一样大”或“不一样大”),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表中g值相差最大的两地是______和______
(3)就地球表面而言,同一物体所处的纬度越高,所受重力越______(选填“大”或“小”),这样我们就明白青鱼“失踪”的原因了吧!
答案:
A组
1、水受到策略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2、重
19.6
竖直向下
地球
3、2×105
竖直向下的
4、A
5、(1)√(2)×(3)×
6、D
7、A
8、B
9、A
10、B
11、C
12、D
13、C
14、B
15、B
16、C
17、C
18、A
19、B
20、B
21、D
22、如图答7-6所示
23、(1)天平
弹簧测力计
(2)9.8
(3)物体所受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34、(1)赤道
北极
(2)小
大
(3)=
<
B组
1、A
2、D
3、D
4、A
5、如图答7-7所示
6、D
7、表格
所选器材
弹簧测力计、橡皮泥、细线
探究步骤
①将橡皮泥捏成球形,用细线拴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的重力G1②将橡皮泥捏成长方形,用细线拴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的重力G2
分析与论证
①若G1=G2,则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②若G1≠G2,则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8、(1)一样大
物体的质量不随质量不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2)北极
赤道
(3)大
图7-1-1
图7-1-3
手拉弓箭弦,
弓箭变形了
宝宝坐在两端支起的
木板上,木板弯曲了
手用力捏气球,
气球瘪了
熊猫拉竹子,
竹子弯了
图7-1-4
图7-1-5
图7-1-7
图7-1-8
图7-1-9
图7-2-2
图7-2-3
图7-2-5
图7-2-4
图7-2-7
图7-2-8
图7-2-9
图7-2-11
图7-2-13
图7-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