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成武实验中学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3份共70张ppt) (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成武实验中学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3份共70张ppt) (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8-06 14:11:53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情景感知 当人漫步在花园里,为什么能闻到在沁人肺腑的花香呢?你知道吗?1.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会变干?
2.这段时间我们经常闻到一股怪味,它离我们很远,为什么还能闻到?
3.加一些糖到水里,糖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这是什么原因?科学家的设想: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组成的。科学技术证明:这些不连续的微小粒子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分子和原子课题1 分子和原子 1858年意大利化学家康尼查罗发表论文令人信服地指出,只要接受50年前阿伏伽德罗提出的分子假说,测定原子量、确定化学式的困难就可迎刃而解。这一思想迅速得到了各国化学家的赞同,现代原子-分子论终于瓜熟蒂落。 用一个小烧杯装水,加入少量的品红,静置几分钟。观察现象。活动与探究:现象:品红在水中迅速扩散,但较长时间才扩散均匀一、分子的存在及其特点 科学家提出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组成的设想,并用以解释上述这类现象。
科学技术的进步早已证明,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现在我们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仪器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走原子。阅 读 下 列 短 文
1993年,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常温下以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为手段,通过用探针拨出硅晶体表面的硅原子的方法,在硅晶体的表面形成一定规整的图形.这种在晶体表面开展的操纵原子的研究,达到了世界水平.下图的“中国”两字就是这样形成,并经放大约180万倍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的.这两个字的“笔画”宽度约2nm,是目前最小的汉字.比例尺为 l∶1013 移动原子画出来可见:分子和原子是真实存在 的1.分子质量小,体积小;分子的特点:思考:1、我们用肉眼可以看见分子吗?
2、用普通的显微镜能观察到分子吗?
3、那怎样才能看见分子呢?
阅读:用肉眼和普通显微镜都不能观察到分子,必须用比较先进的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可见分子是一种非常小的粒子。
如果拿水分子跟乒乓球相比,就好象拿乒乓球跟地球相比一样。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 Kg,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一百个,日夜不停,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 1.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活动与探究:酚酞本身是一种无色溶液,把酚酞加入蒸馏水中,只是对酚酞进行稀释,所以溶液仍为无色。2.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活动与探究: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酸不变色,遇碱显红色,浓氨水显碱性,所以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活动与探究:3.将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观察几分钟什么现象发生?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浓氨水CAB酚酞溶液活动与探究: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酚酞溶液仍为无色分子的运动。C中的氨分子运动到烧杯A中的酚酞分子中,所以A溶液变为红色;而烧杯B位于大烧杯外,没有氨分子进入,所以溶液仍为无色浓氨水CAB酚酞溶液1.水分子运动到了空气中所以衣服会变干。经太阳晒,温度升高,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所以湿衣服会干得快。
2.古怪气味的分子运动到了人的鼻子周围,所以人就闻到了气味。与此类似的,我们经常闻到花香或者酒香,都是这个原因!
3.糖分子运动到了水分子中,所以糖块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以上这些问题都说明了分子的另一个特点: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活动与探究:分别取50mL水与50mL酒精,把它们相混合后,观察所得溶液体积是否等于100mL?现象:所得溶液体积不等于100mL, 而是小于100mL。1+1≠2?3、分子间有间隔。3、分子间有间隔。3、分子间有间隔。3、分子间有间隔。3、分子间有间隔。3、分子间有间隔。3、分子间有间隔。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分子之间有间隔。当把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所以所得溶液的总体积会小于100mL。 取一支针筒,抽取一定量的空气,用手指堵出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在刚才的这支针筒内抽取相同量的水,用手指堵出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思考:哪一支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思考:油压千斤顶或摩托车油压避震中的介质可否换成某种气体?实验探究:水和空气的压缩分子之间有间隔,相同质量的同一种物质在
固态、气态、液态时所占的体积不同,就是因为他们分子间的间隔不同的缘故。气态间隔最大,固态间隔最小,液态时居中,所以物质一般存在气、液、固三态。回忆一下:氧气的三态变化可见分子还具有一个特点:
3、分子间有间隔;固态固态 液态液态 气态物质状态的变化微观三维模拟动画物理变化我们知道,物质存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你能解释为什么吗?物质存在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和温度有关,受热时间隔胀大,遇冷是间隔缩小,所以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隔;
物质的“三态”变化实际上就是微粒之间的间隔发生改变的过程;
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间隔比较大;
气体容易被压缩。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
分子具有3个特点:
1.体积很小、质量很小
2.处于永恒运动之中
3.分子之间有间隔课堂小结:水是由 组成的。
水是由 构成的。
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
一个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氢元素和氧元素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微观宏观快乐套餐练一练,你会了吗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的原因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是可分的
B   打开食醋瓶盖时,闻到了刺激气味,表明微粒在_________;食盐能溶解在水里,说明组成物质的微粒间_______ ;在上述的一些变化中,物质的微粒本身_______仍然是原来的物质,所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变化。不停地运动没有变化物理有空隙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征不一致的选项是( )练一练,你会了吗
B 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
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
 A、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 小
 C、物体有热障冷缩的现象
D、海绵能吸水D试一试, 走进生活
(1)液氢和氢气都能燃烧;
(2)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
(3)盛酒精、汽油的瓶子为什么要塞紧瓶塞?
(4)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课件17张PPT。课题1 分子和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水分子
(H2O)氧分子
(O2)氢分子
(H2)H分子是由同种或不同种原子构成的
每个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构成的氧分子
2个氧原子
讨 论 ⑴ 从分子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水变成水蒸气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水分子本身没有变,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变。 水电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试分析在氢气与氯气反应的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讨 论 ⑵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而不 是原子。
化学变化中,原子有变化吗?可以分成更小的粒子吗?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原子没有发生变化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讨 论 ⑶“分子大,原子小”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分子和原子的比较(1)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 子原 子相似点区别联系注意(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3)分子间有间隔。(2)原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升高,原子运动加快。(3)原子间有间隔。(1)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4)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4)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的原子,性质不同。反应物分子反应时都会分裂,同时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生成物)的分子。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只发生重新组合。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化。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是构成分子的粒子。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分子与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相比,分子要大些。但不能笼统认为分子比原子大。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讨 论 4 我们可以从这幅图中获得哪些化学信息?试列举生活中或自然界中哪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哪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构成的:水和大多数气体(除稀有气体)等,如:H2O , H2O2,H2,O2,N2,NH3,CO2,SO2原子直接构成的:
金属、 稀有气体和碳硅等非金属固体
Hg,Fe He,Ne,Ar C,Si根据下列的图形给物质分类(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纯净物、化合物纯净物、单质混合物纯净物、单质混合物混合物混合物从本课题中我们应该知道:⑴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⑶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常见分子模拟模型1.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2.水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3.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在电解水的反应中, 分子分成 原子和 原子,然后每两个 结合成一个 ,每两个 结合成一个 ;由此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 ,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4.保持汞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氢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水分子水氢氧氢原子氢分子氧原子氧分子分子原子汞原子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1、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则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2、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成分子。3、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4、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再见 1个水分子
(H2O)1个氧分子
(O2)1个氢分子
(H2) 2个水分子
2个氧分子 2个氢分子课件18张PPT。 第 三 单 元 课 题 4 离 子课题4 离子 复 习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在表中填写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并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填元素符号,下同);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 。 (2)你发现什么规律?
。碳 C 氮 N 氧 O 氟 F 氖 He钠 Na 镁 Mg 铝 Al 硅 Si 磷 P 硫 S 氯 Cl Li、Be、Na、Mg、AlB、C、N、O、F、Si、P、S、ClNe、Ar元素之间存在着周期性变化(开头是金属元素,靠近尾部是非金属元素,结尾是稀有气体元素)下面以硫原子为例,
1、说明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几种?
2、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
3、为什么整个硫原子不显电性?三种,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核外电子围绕
原子核,在核外很大的空间内做高速运动,构成原子。因为原子核所带的电量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
但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子序数=复 习 第 三 单 元 课 题 4 离 子一、核外电子的排布(又叫分层运动)1、电子能量的高低与离核远、近的关系: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K L M N O P Q 电子层
离核远近
能量高低近 远低 高 第 三 单 元 课 题 4 离 子2、原子结构示意图:(以氧原子为例)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氧原子结构示意图核电荷数原子核电子层该电子层上
的电子数画出某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思路: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画出原子核2、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画出核外电子排布最外层电子数 学 生 练 习1、请画出钠原子、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元素的核
电荷数为 个,核外有 个电子层,第二层上
有 个电子,最外电子层上有 个电子,该元素
为 元素。13383Al 元素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8个(He为2个)比较稳定 元素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一般少于4个易失电子 元素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一般大于或等于4个易得电子 小 结3、元素分类、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不稳定结构不稳定结构稳定结构易失去最外层电子易得到电子一般不参加化学反应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一般少于4个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He为2个)8个电子元素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 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核电荷数(或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第 三 单 元 课 题 4 离 子钠与氯气的反应钠原子(Na)氯原子(Cl )钠离子( Na+ )阳离子氯离子( Cl- )阴离子 第 三 单 元 课 题 4 离 子二、离子的形成原子阴离子( - )阳离子( + )1、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如S2-、SO42-。
离子带的电荷数等于该原子(或原子团)
失去或得到电子的数目。2、离子的表示方法:离子结构示意图Na+离子符号Cl-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所带的电荷数,数值前符号在后,1可以省略不写。 如:Na+ Mg2+ Cl- O2- 第 三 单 元 课 题 4 离 子原子中: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SNaCl-O2-NeNa+ 第 三 单 元 课 题 4 离 子3、离子符号的意义2Mg2+表示2个镁离子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S2-3S2-练习:说出下符号的意义表示3个硫离子讨论与思考:
原子与离子的区别与联系联系:原子阳离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而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原子不带电而离子带电原子是不稳定结构而离子是稳定结构阴离子 第 三 单 元 课 题 4 离 子具有相
同核电
荷数的
一类原
子元素


分子离子单质化合物物质稀有气体、
金属等氧气、水、
氢气等氯化钠等聚集构成构成得到或
失去电子构成分解同种元
素组成不同种
元素组成小结: 第 三 单 元 课 题 4 离 子 小 结 本 节 课 知 识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
1、原子核外是分层排布的。
2、原子的结构可以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3、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的电子数目,与元素的化学性质有着密切关系。
4、构成物质的粒子除原子、分子之外,还有离子。离子是由于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⑴第一层最多容纳___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___个电子。2 (2)最外层不超过 个电子。8 8 ⑶电子先排满能量 的电子层,然后再排能量
稍 的电子层。低 高 原 子 结 构 示 意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