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备选项正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请将所选项的代号填入答题栏内.(2016春东坡区期末)隋朝大军沿长江兵分八路全线出击,导致守军首尾难顾,仅用四个月时间就灭亡陈朝,统一了中国。这段文字介绍了隋朝能够统一全国的哪一方面的原因?( )
A.人民渴望统一
B.陈朝政权腐败
C.战略战术得当
D.隋朝政治稳定
2.“如果说长城是一撇,大运河则是一捺,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在首都交汇在一起,构成一个厚重的人字”。这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轰动全国的电视专题片《话说长江》的第一句解说词。这“一捺”( )
A.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B.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
C.利于南北重归统一
D.导致了隋王朝的灭亡
3.“在历代帝王中,唐太宗是以其‘雄才大略而从谏如流,位及人主而兼听纳下’的开明作风而闻名于世的。”这个评价的依据是唐太宗( )
A.奖励军功,按照功劳大小分封爵位
B.大力加强监察制度,监督地方官员
C.善于听取臣下建议,鼓励臣下直言
D.推行改革,创立行省制度
4.“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迍难,故即位之初,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乐,渐远端士,而近小人。”这表明( )
A.唐开元年间,出现了宦官专政
B.封建帝王不可能励精图治
C.唐玄宗言行不一
D.唐玄宗前期勤政,后期腐化
5.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如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等.从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有( )
A.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B.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
C.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6.我们现在的高考有“文科状元”、“理科状元”,而科举考试中也有“文状元”、“武状元”。那么“武状元”最早出现于( )
A.唐太宗统治时期
B.唐高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7.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评价中国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制度的作用时指出:中国没有世袭的官吏和贵族,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吏.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经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该制度( )
A.削弱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
B.不利于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
C.为普通士人提供了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的机会
D.提高了高门权贵子弟的地位
8.我国的科举制度经历了从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到束缚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的转变.这种转变始于( )
A.设置进士科
B.设置明经科
C.开创殿试和武举
D.八股取士
9.“年少从军不为苦,长戟短刀气如虎.男儿志在立功名,青海西头擒赞普.”诗中“赞普”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 )
A.突厥
B.吐蕃
C.靺鞨
D.南诏
10.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奇
( http: / / www.21cnjy.com )葩,大多以那个年代的经济和政治为创作基础.如“诗仙”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其诗豪迈奔放,想象力丰富;而“诗圣”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其诗或气魄雄浑,或郁闷悲怆.据此请判断下列诗作中属于杜甫的是( )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1.楷书兴起于汉代,到唐代更显出唐人的气度和胸襟。被誉为唐代最有成就书法家的是( )
A.王羲之
B.欧阳询
C.柳公权
D.颜真卿
12.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
( http: / / www.21cnjy.com )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他建立的政权史称( )
A.北宋
B.辽
C.金
D.南宋
13.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
B.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C.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14.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宋以后,不论是政治上的风云人物还是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坛领军人物,大多是南方的面孔了。在科举考试中,南方人的优势明显。”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考试制度的不公平
B.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
16.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终日喧器不已.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17.下列图1、图2、图3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行政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图3反映的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18.《国宝档案》:这副画
( http: / / www.21cnjy.com )描写了北宋首都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人物栩栩如生,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跃然纸上。这幅画是( )
A.《历代帝王像》
B.《步辇图》
C.《秋郊饮马图》
D.《清明上河图》
19.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含冤命苦。“窦娥”这个艺术形象的塑造者是( )
A.苏轼
B.关汉卿
C.汤显祖
D.辛弃疾
20.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
A.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B.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C.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21.明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鉴于“人君不能恭览庶政,大臣专权自恣(放纵)”的状况,采取的措施是
( )
A.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管理朝政
B.实行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
C.废除丞相,强化君主专制
D.大兴文字狱,禁锢知识分子思想
2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建立后,不断得到加强。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强化了封建君主集权。设立军机处的皇帝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雍正帝
D.康熙帝
23.元末明初,由日本的武士、浪人及奸
( http: / / www.21cnjy.com )商组成的“倭寇”群体,经常到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进行武装抢劫走私,时称“倭患”。在平息倭患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
24.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历代中央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下表反映的相关史实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元朝成为正式行政区
B.清朝册封达赖、班禅
C.清朝设置伊犁将军
D.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25.钱文忠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下列哪位著名小说家以该僧人取经的故事为素材创作了一部长篇神话小说?( )
A.罗贯中
B.吴承恩
C.施耐庵
D.曹雪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2分,第28题22分,共50分.
26.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帝王,对唐朝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德四年(621年)五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秦王李世民率军攻入隋朝东都(洛阳),进城后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叹曰:“逞侈心,穷人欲,无亡得乎!”
﹣﹣《资治通鉴唐纪五》
材料二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四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太宗嫌京城闷热,便在临潼骊山顶上修筑了翠微宫。三个月之后,又指责宫室小气,辱没了大唐威仪,便重修了玉华宫……位于东都的“洛阳宫”本是隋炀帝吃喝玩乐的地方,唐太宗遂接管过来,营造不已,公私劳费,整座工程,都是黄金白银乃至能工巧匠的生命堆起来的。
材料三
宋代欧阳修曾这样评价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其(唐太宗)牵于多爱,复立浮图,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李世民发出上述感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鉴于此,他即位后采取了哪些相应的措施。
(2)与材料一相比,概括材料二中唐太宗统治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中欧阳修对唐太宗的评价是否自相矛盾?结合上述材料,说明理由。
27.江南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一抹亮丽的风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变化。
材料二
两宋时期,主产于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盛产水稻的苏州、湖州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南方商业发展的水平,从总体上看也超过了北方。与此同时,南方赋税收入增加,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材料三
从东晋开始,北方自然环境破
( http: / / www.21cnjy.com )坏严重,再加上更北的游牧民族侵扰,居住在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的汉族人开始迁往江淮一带。从南北朝一直到南宋,北方汉人迁往江淮的脚步就一刻没有停留,共计数百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指的“世界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它出现在何时何地?纸币的出现有什么重大意义?
(2)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什么影响深远的变化?这种变化最终完成于什么时候?
(3)从材料三可知,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28.阅读下列材料,感受外国人笔下的中国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三个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纪中,几乎亚洲的每一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在长安城的外来居民的数量相当大,有许多大食人、波斯人、天竺人。”
﹣﹣美国学者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
材料二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着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这些远征……更重要的是,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
﹣﹣(新加坡)李光耀
材料四
(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摘自(美)基辛格《论中国》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一中所述状况的社会原因。
(2)分析材料二,据所学知识说明宋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主要表现及政策原因。
(3)材料三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当时的中国皇帝是谁?
(4)材料反映了清政府实行的什么政策?请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政策。
(5)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2015-2016学年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备选项正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请将所选项的代号填入答题栏内.(2016春东坡区期末)隋朝大军沿长江兵分八路全线出击,导致守军首尾难顾,仅用四个月时间就灭亡陈朝,统一了中国。这段文字介绍了隋朝能够统一全国的哪一方面的原因?( )
A.人民渴望统一
B.陈朝政权腐败
C.战略战术得当
D.隋朝政治稳定
【分析】本题考查隋朝统一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题干中关键词“兵分八路全线出击,导致守军首尾难顾”,可以看出,隋朝大军由于战略战术得当,仅用四个月时间灭亡陈朝,统一全国.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准确理解能力.
2.“如果说长城是一撇,大运河则是一捺,二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首都交汇在一起,构成一个厚重的人字”。这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轰动全国的电视专题片《话说长江》的第一句解说词。这“一捺”( )
A.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B.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
C.利于南北重归统一
D.导致了隋王朝的灭亡
【分析】本题考查了隋朝大运河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材料知,“一捺”指的是大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河,据所学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从605年起,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在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BCD三项与史实不符,可排除.
故选A.
【点评】识记大运河的修筑及其意义.
3.“在历代帝王中,唐太宗是以其‘雄才大略而从谏如流,位及人主而兼听纳下’的开明作风而闻名于世的。”这个评价的依据是唐太宗( )
A.奖励军功,按照功劳大小分封爵位
B.大力加强监察制度,监督地方官员
C.善于听取臣下建议,鼓励臣下直言
D.推行改革,创立行省制度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贞观之治的知识点,应把握唐太宗时期采取的政治措施.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唐太宗”“从谏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兼听纳下”,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善于用人,善于听取正确意见.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唐太宗时期采取的政治措施及当时的敢于直言的魏征.
4.“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迍难,故即位之初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乐,渐远端士,而近小人。”这表明( )
A.唐开元年间,出现了宦官专政
B.封建帝王不可能励精图治
C.唐玄宗言行不一
D.唐玄宗前期勤政,后期腐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玄宗的有关内容.
【解答】分析题干可知: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任用贤臣,出现盛世局面,但是后期安于享乐,导致政治腐败.说明唐玄宗前期勤政,后期腐化.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认真分析题干,得出正确答案.
5.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如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等.从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有( )
A.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B.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
C.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和康乾盛世,注意理解各个时期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解答】唐朝出现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前期的康乾盛世都是历史上的治世局面,它们出现的共同原因有: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国内各地区、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故选A、B、C、D.
【点评】注意理解和把握各个历史时期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6.我们现在的高考有“文科状元”、“理科状元”,而科举考试中也有“文状元”、“武状元”。那么“武状元”最早出现于( )
A.唐太宗统治时期
B.唐高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科举制相关内容的掌握.
【解答】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增设殿试和武举.所以武状元最早出现在武则天时期.
故选C.
【点评】准确识记科举制的相关知识点.
7.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评价中国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制度的作用时指出:中国没有世袭的官吏和贵族,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吏.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经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该制度( )
A.削弱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
B.不利于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
C.为普通士人提供了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的机会
D.提高了高门权贵子弟的地位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科举制相关内容的掌握,先通过孟德斯鸠的评价,得出科举制结论,再结合科举制的意义,得出答案.
【解答】由孟德斯鸠对制度的评
( http: / / www.21cnjy.com )价,通过考试办法选取官员的制度是开创于我国隋朝的科举制,因科举制不问出身,只看考试成绩,因此为为普通士人提供了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的机会.A、B、D的表述都不符合科举制.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需掌握科举制.
8.我国的科举制度经历了从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到束缚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的转变.这种转变始于( )
A.设置进士科
B.设置明经科
C.开创殿试和武举
D.八股取士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演变.能够明确八股取士的危害.
【解答】A.设置进士科;B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置明经科;C.开创殿试和武举,都发生在我国隋唐时期,都推动了我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对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而开始于明代的八股取士,国家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命题,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答题必须按照八个连续的部分进行,不得违背,这种形式的文章叫做“八股文”为了在科举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学生从小就死背经书,练习八股文的写作,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科举制演变成统治者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需理解和掌握八股取士对人们思想的毒害.
9.“年少从军不为苦,长戟短刀气如虎.男儿志在立功名,青海西头擒赞普.”诗中“赞普”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 )
A.突厥
B.吐蕃
C.靺鞨
D.南诏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
【解答】唐朝经济繁荣,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与吐蕃的交往密切,唐朝时,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吐蕃的首领是赞普.
故选B.
【点评】把握唐朝与吐蕃交往史实.
10.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奇葩,大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那个年代的经济和政治为创作基础.如“诗仙”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其诗豪迈奔放,想象力丰富;而“诗圣”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其诗或气魄雄浑,或郁闷悲怆.据此请判断下列诗作中属于杜甫的是( )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形式诗歌的知识,重点识记杜甫的相关知识.
【解答】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诗句的作者是杜甫,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复杂动荡的时代,被后人称之为“诗史”;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句的作者是李白;
C、“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诗句的作者是李白;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句的作者是李白.
故选A.
【点评】注意识记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各自的诗歌特色.
11.楷书兴起于汉代,到唐代更显出唐人的气度和胸襟。被誉为唐代最有成就书法家的是( )
A.王羲之
B.欧阳询
C.柳公权
D.颜真卿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代书法艺术的准确识记.
【解答】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被誉为唐代最有成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法家”,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颜真卿创立了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人称“颜体”,他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重点识记各历史时期的书法绘画家.
12.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他建立的政权史称( )
A.北宋
B.辽
C.金
D.南宋
【分析】本题考查北宋的建立.
【解答】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史称北宋.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陈桥驿兵变.
13.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
B.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C.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分析】本题考查北宋和辽之间的关系,掌握澶渊之盟的影响即可.
【解答】1004年秋,辽军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深入宋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宋真宗御驾亲征澶州城督战,宋军士气大振.辽提出和议.1005年1月北宋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宋、辽边境保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稳定,双方互使,贸易发展.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对澶渊之盟的理解和运用,需要掌握宋辽和议的影响.
14.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知识点,应把握两宋时期并立的政权名称.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两宋时期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政权并立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北宋时期,与之并立的政权是辽和西夏;北宋末年,金灭辽后,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是金和西夏;南宋时期,与之并立的政权是金和西夏.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两宋时期并立的民族政权.
15.“宋以后,不论是政治上的风云人物还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坛领军人物,大多是南方的面孔了。在科举考试中,南方人的优势明显。”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考试制度的不公平
B.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经济重心南移的有关内容.
【解答】从题目中南方文人在科举考试中占
( http: / / www.21cnjy.com )据明显优势,可以看出南方文化中心的地位,
这是由于从宋代开始经济中心的南移,导致了文化中心也跟着南移.
故选B.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分析材料,得出正确结论.
16.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终日喧器不已.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代社会生活的知识点,应把握宋代社会生活的状况.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瓦舍勾栏,终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喧器不已”,结合所学知识:“瓦舍勾栏”指的是“瓦子”和“勾栏”.“瓦子”是城市中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勾栏”指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它们都出现于宋朝时期.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瓦子”和“勾栏”出现的时间.
17.下列图1、图2、图3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行政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图3反映的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分析】本题考查了元朝行省制.
【解答】题目给出了三幅中国封建王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行政机构设置图,但注意题干最后强调的是图3,在这幅图中有“中书省”和“行中书省”这是元朝行省制的特色机构.
故选D.
【点评】解答图片材料型选择题需要特别注意图中包含的文字信息,小心图1、图2的陷阱.
18.《国宝档案》:这副画描写了北宋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人物栩栩如生,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跃然纸上。这幅画是( )
A.《历代帝王像》
B.《步辇图》
C.《秋郊饮马图》
D.《清明上河图》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的绘画艺术成就,把握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解答】宋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反映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增多.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准确识记张择端的绘画成就.
19.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含冤命苦。“窦娥”这个艺术形象的塑造者是( )
A.苏轼
B.关汉卿
C.汤显祖
D.辛弃疾
【分析】本题考查关汉卿的主要成就.
【解答】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窦
( http: / / www.21cnjy.com )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悲剧剧情取材自“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窦娥冤》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名剧.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关汉卿的《窦娥冤》.
20.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
A.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B.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C.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朝的文化.
【解答】A.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前期.
B.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C.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宋朝是我国词创作的繁荣时期.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21.明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鉴于“人君不能恭览庶政,大臣专权自恣(放纵)”的状况,采取的措施是
( )
A.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管理朝政
B.实行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
C.废除丞相,强化君主专制
D.大兴文字狱,禁锢知识分子思想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
【解答】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标志着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专制的进一步加强.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管理朝政发生在秦朝,不符合题意.实行科举制,扩大政治基础不单指明朝,其他朝代也有,不符合题文要求.大兴文字狱,禁锢知识分子思想发生在清朝,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秦、汉、唐、元、明、清等朝代加强统治、巩固统一的措施历年是各地中考的热点,应注意强化记忆.
2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建立后,不断得到加强。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强化了封建君主集权。设立军机处的皇帝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雍正帝
D.康熙帝
【分析】本题考查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的知识.
【解答】清朝为进一步强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封建君主集权,雍正帝在位时期,设立了军机处,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直接传达皇帝的意旨,军机处的设立,使封建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的知识,学生需熟知.
23.元末明初,由日本的武士、浪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奸商组成的“倭寇”群体,经常到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进行武装抢劫走私,时称“倭患”。在平息倭患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
【分析】本题考查戚继光的事迹.
【解答】明朝中期以后,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明朝抗击倭寇的史实.
24.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历代中央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下表反映的相关史实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元朝成为正式行政区
B.清朝册封达赖、班禅
C.清朝设置伊犁将军
D.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历代中央政府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措施.
【解答】伊犁将军是清朝设置的管辖新疆的机构与西藏地区无关.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伊犁将军的职能与西藏的相关史实.
25.钱文忠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下列哪位著名小说家以该僧人取经的故事为素材创作了一部长篇神话小说?( )
A.罗贯中
B.吴承恩
C.施耐庵
D.曹雪芹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明朝小说家吴承恩的相关内容.
【解答】贞观初年,僧人玄奘从长安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发,西行天竺,求取佛经.他一路上历经艰辛,到达天竺以后,玄奘寻师访友,研习佛法,获得了极高的声誉.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根据民间流传的玄奘取经的故事创作了《西游记》这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和历史知识再现能力.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2分,第28题22分,共50分.
26.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帝王,对唐朝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德四年(621年)五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秦王李世民率军攻入隋朝东都(洛阳),进城后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叹曰:“逞侈心,穷人欲,无亡得乎!”
﹣﹣《资治通鉴唐纪五》
材料二
贞观二十一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647年)四月,唐太宗嫌京城闷热,便在临潼骊山顶上修筑了翠微宫。三个月之后,又指责宫室小气,辱没了大唐威仪,便重修了玉华宫……位于东都的“洛阳宫”本是隋炀帝吃喝玩乐的地方,唐太宗遂接管过来,营造不已,公私劳费,整座工程,都是黄金白银乃至能工巧匠的生命堆起来的。
材料三
宋代欧阳修曾这样评
( http: / / www.21cnjy.com )价道:“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其(唐太宗)牵于多爱,复立浮图,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李世民发出上述感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鉴于此,他即位后采取了哪些相应的措施。
(2)与材料一相比,概括材料二中唐太宗统治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中欧阳修对唐太宗的评价是否自相矛盾?结合上述材料,说明理由。
【分析】(1)本题考查李世民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励精图治采取的有利于发展的措施.
(2)本题考查唐太宗统治后期政策的变化.
(3)本题考查欧阳修对唐太宗的评价是否自相矛盾.
【解答】(1)依据材料李世民看见富丽堂皇的宫
( http: / / www.21cnjy.com )殿,由此想到了隋朝为建立宫殿而大量征发徭役,实施暴政,最终导致隋朝短命而亡;为此他执政时期吸取隋亡教训,提出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即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戒奢从简;合并州县,减轻人民负担;任用贤才,虚心纳谏等.
(2)材料一体现了李世民励精图治关注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生,材料二唐太宗为了满足个人享乐的需求,大量新建工程项目,征发徭役,加重了人们的负担.所以由励精图治到奢侈腐化、贪图享乐.
(3)依据材料第一句话赞
( http: / / www.21cnjy.com )扬唐太宗的功绩,第二句话则说唐太宗好大喜功,贪图享受,长期发动战争,对其行为进行批判,看似他的评价自相矛盾,事实上并不矛盾.一方面,他统治时期,形成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另一方面,他晚年穷奢侈极欲,不利于经济发展.评价唐太宗,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故答案为:
(1)原因:隋炀帝的暴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激起农民起义,隋朝灭亡.措施:吸取隋亡教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戒奢从简;合并州县,减轻人民负担;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2)由励精图治到奢侈腐化、贪图享乐.
(3)不矛盾.理由:一方面,他统治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形成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另一方面,他晚年穷奢侈极欲,不利于经济发展.评价唐太宗,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唐太宗的统治政策的掌握.另外,评价历史人物,学生要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27.江南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一抹亮丽的风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变化。
材料二
两宋时期,主产于南方的水稻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盛产水稻的苏州、湖州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南方商业发展的水平,从总体上看也超过了北方。与此同时,南方赋税收入增加,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材料三
从东晋开始,北方自然环境破
( http: / / www.21cnjy.com )坏严重,再加上更北的游牧民族侵扰,居住在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的汉族人开始迁往江淮一带。从南北朝一直到南宋,北方汉人迁往江淮的脚步就一刻没有停留,共计数百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指的“世界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它出现在何时何地?纸币的出现有什么重大意义?
(2)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什么影响深远的变化?这种变化最终完成于什么时候?
(3)从材料三可知,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分析】(1)本题考查了交子的相关知识.
(2)本题考查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3)本题考查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原因.
【解答】(1)此题属于基础题,考查的是学生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历史知识的识记程度.古代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人们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就是“交子”的地位.交子的出现便于人们携带,进一步促进了商业交流,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2)由材料一“两宋时期,在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可知,两宋时期南方成为我国的粮仓;由材料二“两宋时期…盛产水稻的苏州湖州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南方商业发展的水平,从总体上看也超过了北方”、“
南方赋税收入增加,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这些文字传递了一个信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据所学知,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是在南宋.
(3)根据(1)(2)问,学生知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述变化”指的是经济重心南移.由材料三的文字:“河北的汉族人开始迁往江淮一带.从南北朝一直到南宋,北方汉人迁往江淮的脚步就一刻没有停留”,传达的信息是大量的北方人南迁,给南方提供了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等.
故答案为:
(1)交子;北宋前期四川地区;促进了商业交流,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2)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南宋.
(3)大量的北方人南迁,给南方提供了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等.
【点评】识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其原因.
28.阅读下列材料,感受外国人笔下的中国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唐朝统治的万
( http: / / www.21cnjy.com )花筒般的三个世纪中,几乎亚洲的每一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在长安城的外来居民的数量相当大,有许多大食人、波斯人、天竺人。”
﹣﹣美国学者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
材料二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着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这些远征……更重要的是,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
﹣﹣(新加坡)李光耀
材料四
(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摘自(美)基辛格《论中国》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一中所述状况的社会原因。
(2)分析材料二,据所学知识说明宋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主要表现及政策原因。
(3)材料三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当时的中国皇帝是谁?
(4)材料反映了清政府实行的什么政策?请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政策。
(5)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分析】(1)本题考查了唐朝能够吸引几乎亚洲的所有国家的社会原因.
(2)本题考查了宋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主要表现及政策原因.
(3)本题考查了郑和下西洋的相关知识.
(4)本题考查了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评价.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解答】(1)据所学知,唐朝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够吸引几乎亚洲的所有国家的社会原因有唐朝社会发展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唐朝实行和平友好的开放政策,唐朝陆路、海路交通发达,也为外国人来华提供了便利.
(2)据所学知,宋朝海外贸易兴盛,成为当时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这是宋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表现.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最重要的政策原因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置了志门管理外贸的机构﹣﹣市舶司,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3)由材料三“
600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可知,这反映的是郑和下西洋,当时中国的皇帝是明成祖,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从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4)由材料四“(清朝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可知,这反映了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清政府的闭关锁国,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对外开放使国家繁盛,闭关锁国使国家落后,我们应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积极融入国际社会.
故答案为:
(1)唐朝社会发展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唐朝实行和平友好的开放政策;陆路、海路交通发达.
(2)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3)郑和下西洋;明成祖.
(4)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
(5)对外开放使国家繁盛,闭关锁国使国家落后,我们应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积极融入国际社会.(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识记中国唐、宋、明时期对外交流的相关知识,了解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