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最后模拟考试
物理试题
考试时量:75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24分)
1. 随着物理学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认识从宏观到微观,最终诞生了量子力学,用以描述微观粒子的行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阴极射线是一种电磁辐射
B. 黑体辐射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C. 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的动能减小
D. 若利用黄光和蓝光分别在同一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用蓝光照射的遏止电压大于用黄光照射时的遏止电压
2. 在水平光滑绝缘桌面上,放置一个半径为R的超导导线环,其中通过的电流为I。穿过导线环垂直桌面向下有一个匀强磁场,导线环全部位于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则导线环各截面间的张力为( )。
A. B. C. 0 D.
3. 如图所示,图中阴影部分ABC为一透明材料做成柱形光学元件的横截面,该种材料对蓝光的折射率n=2,AC为一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D为圆弧的圆心,ABCD构成正方形。在D处有一蓝色点光源,在纸面内照向弧线AC,若只考虑首次从圆弧AC直接射向AB、BC的光线,已知光在真空中速度为c,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蓝光从该材料射到空气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
B. 蓝色点光源发出的光射到AB面上的最长时间为
C. 照射在AC圆弧上的入射光,有弧长为区域的光不能从AB、BC边直接射出
D. 将点光源换成紫光,则BC边上有光射出的长度增大
4. 示波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子测量仪器,其核心部件是示波管,示波管的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如果在电极之间所加的电压及在电极之间所加的电压分别按图2中实线及虚线所示的规律变化,则在荧光屏(XY轴上单位长度相等)上呈现出来的图形是( )
A. B.
C. D.
5. 如图所示为某汽车在提速过程中速度随位移变化的图像,若该过程中,汽车可视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a。从汽车位于x=0位置到速度大小变为108km/h的过程中,汽车行驶的时间和位移大小分别为t、x。从汽车位于x=0位置开始计时,3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则关于a、t、x、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10m/s B. t=4s C. x=90m D. =10m/s
6. 如图所示,ab、ac为竖直平面内两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b两点恰为外接圆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两个带孔小球甲、乙分别从a处由静止沿两细杆滑到下端b、c时,动能恰好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小球的质量相等
B. 两小球下滑的时间不相等
C. 此过程中两小球所受重力的平均功率不相等
D. 两小球在细杆下端bc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
二、多选题(少选得3分,错选得0分。每题5分,共20分)
7. 如图甲,固定有蜂鸣器的滑块在M、N间做简谐运动,O点为平衡位置。小明使用该装置时听到蜂鸣器的频率会变化,为解释该现象查阅资料后发现,当观察者静止时,其接收频率f与波源移动速度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波源靠近观察者时速度为正),其中f0为波源频率。现将滑块推至M点由静止释放,小明的耳朵在N点正右侧,已知A、B为关于O点对称的两点,蜂鸣器发声频率为1000Hz,则物块( )
A. 到达N点时,小明听到的频率等于1000Hz
B. 同向经过A、B两点时,小明听到的频率相同
C. 连续两次经过A点时,小明听到的频率相同
D. 从M点到N点的过程中,小明听到的频率先大于1000Hz,后小于1000Hz
8. 地球刚诞生时自转周期约为8小时,因为受到月球潮汐的影响,自转在持续减速,现在地球自转周期是24小时。与此同时,在数年、数十年的时间内,由于地球板块的运动、地壳的收缩、海洋、大气等一些复杂因素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球的自转周期会发生毫秒级别的微小波动。科学研究指出,若不考虑月球的影响,在地球的总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地球上的所有物质满足常量,其中、、…、表示地球各部分的质量,、、…、为地球各部分到地轴的距离,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月球潮汐影响使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离地面的高度变小
B. 若地球自转变慢,地球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会变大
C. 若仅考虑B处板块向赤道漂移,会使地球自转周期变小
D. 若仅考虑A处冰川融化,重心下降,会使地球自转周期变小
9. 如图所示为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正对平行金属板和,板带负电,板接地,板长为,两板间距离为。大量电子从两平行板间上半区域的左侧以平行于金属板的相同速度进入板间,靠近板左侧边缘进入的电子恰好能打在板右侧边缘,电子进入板间在上半区域均匀分布,忽略电子间的相互作用,不考虑电场的边缘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子击中板区域的长度为
B. 电子击中板区域的长度为
C. 保持两板带电量不变,若将板向下平移的距离,打在板上的电子数占进入平行板电子总数的
D. 保持两板带电量不变,若将板向下平移的距离,靠近板左侧边缘进入的电子出电场时的电势能为进电场时电势能的
10. 如图甲所示,两平行光滑金属导轨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左端连接阻值为的电阻,导轨间距为。一长为,阻值为的导体棒垂直放置在导轨上,到导轨左端的距离为,空间中有垂直导轨平面向里均匀分布的磁场,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从时刻开始,导体棒在外力作用下向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在导体棒离开导轨前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回路中的电流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
B. 内某时刻回路中电流方向发生变化
C. 时导体棒所受安培力大小为、方向向左
D. 该过程通过定值电阻的净电荷量为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6分)
11. 利用手机内置加速度传感器可实时显示手机加速度的数值。小明通过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手机运动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与手机连接,手机下方悬挂装有砝码的小桶,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1)剪断手机和小桶间的细绳,通过手机软件记录竖直方向加速度a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剪断细绳后手机第一次到达最高点时的加速度对应图中的_______(选填“A”、“B”或“C”)点。
(2)如图丙所示,某同学在处理数据时,以剪断细绳瞬间手机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a为纵坐标,砝码质量m为横坐标,绘制图像,获得一条斜率为k、截距为b的直线,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可推算出手机的质量为_______,小桶的质量为_______。(选用k、b、g表示)
12. 某实验小组同学认为电子秤中的传感器的敏感元件就是一个压敏电阻,于是他们决定利用压敏电阻自己制作一个简易的电子秤。他们从实验室中找到了如下器材:
A.电阻箱R1(阻值范围1~9999Ω)
B.压敏电阻R2,其电阻与压力的关系如图1所示
C.电池(电动势E=3V,内阻r=1Ω)
D.灵敏电流计(量程0~5mA,内阻Rg=200Ω)
E.开关和导线若干
他们在压敏电阻的上方放置了一个质量为m0=200g的塑料板作为电子秤盘,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电路原理图,重力加速度g取10m/s 。
(1)实验中将灵敏电流计的刻度盘换成能准确读出质量的刻度盘,单位为kg,则灵敏电流计满偏时,读得的是__________(填“最大”或“最小”)可秤质量。
(2)为了有效利用图1的数据,要求压敏电阻的最大承受压力不超过12N,则电阻箱的连入电阻应调为__________Ω,此时电子秤的刻度盘上应标注的最大测量值为__________kg(最后一空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按(2)中要求调好电阻箱,秤盘不放物体,闭合开关,将此时灵敏电流计指针所指刻度标记0(kg),则其对应电流示数为__________mA(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4)电子秤内的电池组用久了内阻增大,电动势不变,且未重新调零。由该电子秤的设计原理可知,电池组内阻的增大使得电子秤的测量值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四、计算题(共40分)
13. 差压阀可控制气体进行单向流动,广泛应用于减震系统。如图所示,A、B两个导热良好汽缸通过差压阀连接,A内轻质活塞的上方与大气连通,B内气体体积不变。当A内气体压强减去B内气体压强大于时差压阀打开,A内气体缓慢进入B中;当该差值小于或等于时差压阀关闭。当环境温度时,A内气体体积,B内气体压强等于大气压强,已知活塞的横截面积,,,重力加速度大小取,A、B内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忽略活塞与汽缸间的摩擦、差压阀与连接管内的气体体积不计。当环境温度降到时:
(1)求B内气体压强;
(2)求A内气体体积;
(3)在活塞上缓慢倒入铁砂,若B内气体压强回到并保持不变,求已倒入铁砂的质量。
14. 如图所示,半径的半圆形无场区的圆心在坐标原点处,是位于处平行于轴足够长的收集板,轴右侧无场区外、左侧加一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位于处的粒子源沿与方向夹角为的平面范围内向第I、IV象限均匀发射等速率的带正电粒子。若沿方向发射的粒子在磁场中偏转经恰好与相切(刚好被收集),不计粒子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1)求沿方向发射的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2)求与方向成角发射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3)求能被收集的粒子占所发射总粒子的比值。
15. 如图所示,质量为的滑块放在质量为的滑块上,滑块可以沿着竖直轨道上下滑动,和轨道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都为,且为重力加速度)。轨道下方地面上固定了一根轻弹簧,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将一起从的下端距离弹簧上端的高度为处由静止释放,接触弹簧后与弹簧不粘连。(弹簧的弹性势能为为弹簧的形变量)
(1)若,且,、在第一次反弹过程中能够分离,分离时,轨道弹簧的形变量的大小;
(2)若,只改变释放高度(其余条件均不变),当为多大时,刚好不会分离
(3)若,只改变弹簧的劲度系数(其余条件均不变),试讨论由最低点第一次上升的最大高度与的关系。
岳阳县一中高三年级第六次高考模拟考试
物理
考试时量:75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24分)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D
二、多选题(少选得3分,错选得0分。每题5分,共20分)
【7题答案】
【答案】AB
【8题答案】
【答案】BD
【9题答案】
【答案】BCD
【10题答案】
【答案】CD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6分)
【11题答案】
【答案】(1)B (2) ①. ②.
【12题答案】
【答案】(1)最大 (2) ①. 349 ②. 1.0
(3)2.6 (4)小于
四、计算题(共40分)
【13题答案】
【答案】(1);(2);(3)
【14题答案】
【答案】(1)
(2)
(3)
【15题答案】
【答案】(1)
(2)
(3)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