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习作 写观察日记 课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习作 写观察日记 课件+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1 08:48:50

文档简介

四上 写观察日记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培养观察兴趣,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通过观察自然、生活中的变化,增强对世界的感知和探索欲望,体会观察的乐趣与价值。
语言运用:学习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述观察对象的变化,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和精准的动词,将观察过程、想法和心情融入文字,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思维能力:学会连续观察,按顺序记录事物变化,分析观察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培养逻辑思维和细致观察的能力,如通过对比、归纳总结等方式呈现观察结果。
审美创造:发现生活中的美,通过观察和记录,表达对自然、生命的热爱,培养审美情趣和创造力,使观察日记成为记录美好、传递情感的载体。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有目的地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记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深入思考,挖掘事物背后的意义和价值,使观察日记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教师提前准备一些有趣的观察视频,如蚂蚁搬家、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捕食等,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观 看。
播放结束后,引导学生交流观看感受,提问:“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了很多神奇的画面,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有趣发现呢 ”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观察经历。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有趣的观察视频,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经历,不仅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还能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二、知识讲解
展示几篇优秀的观察日记,让学生自由阅读,然后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这些观察日记都写了什么内容
它们在格式上有什么特点
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讲解。明确观察日记的格式一般包括日期、星期、天气和正文,正文可 以按照观察的顺序、时间的先后或事物的不同方面进行记录。
举例说明观察的方法,如:
视觉观察:看看事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
听觉观察:听听事物发出的声音。
嗅觉观察:闻闻事物的气味。
触觉观察:摸摸事物的质地。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观察方法的作用和适用场景,让学生明白综合运用多种观察方法可以使观察更加全面、深入。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优秀的观察日记并让学生讨论,能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观察日记的内容和格式。讲解观察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技巧,提高观察能力。让学生思考不同观察方法的作用和适用场景,有助于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实践观察
教师提前在教室的生物角准备一些植物、小动物或其他观察对象,如绿豆芽、蜗牛、小鱼等。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安排一个观察对象,让学生运用刚刚学到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
在学生观察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的顺序和细节,鼓励学生提出,帮助学生解决观察中遇到的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实践观察,能够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巩固所学的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分组观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师的巡回指导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帮助,确保观察活动的顺 利进行。
四、写作指导
针对学生在观察日记中存在的问题,如内容空洞、语言平淡、条理不清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指导。
指导学生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观察日记更加生动形象。例如:“绿豆芽像一个个小精 灵,从土里探出头来。”
引导学生如何组织语言,使文章条理清晰、逻辑连贯。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事物的发展过程进行写 作。
鼓励学生在观察日记中加入自己的思考和感受,使文章具有一定的思想
深度。例如:“看着蜗牛慢慢地爬行,我明白了做事情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
设计意图:写作指导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指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和组织语言可以使观察日记更加生动、有条理,鼓励学生加入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 力和创新能力。
五、小组交流
让学生将自己的观察日记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分享,每个学生都要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小组内推选一篇优秀的观察日记,准备在全班进行展示。
在小组交流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评价。
设计意图:小组交流可以让学生在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中提高写作水平推选优秀的观察日记并在全班展示可 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也为其他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教师的巡回指导能够确保小组交流的顺利 进行,提高交流的质量。
六、全班展示与评价
请各小组推选的代表在全班展示本小组的优秀观察日记。
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从内容、语言、格式、思想深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进行总结和引导,肯定学生的评价意见,同时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建议。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小组进行表扬和奖励,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
设计意图:全班展示与评价可以让学生在更大的范围内分享自己的作品,增强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学生的评价和教师的总结引导能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习他人的长处,提高写作能力。表扬和奖励可以激发 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
七、课堂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观察日记的格式、观察方法、写作技巧和评价标准。
强调观察和写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保持观察的习惯,积极写作,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写作水平。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明确学习的重点和方向。强调观察和写作的重要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写作水平。
六、布置作业
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交流和评价,对自己的观察日记进行修改和完善。鼓励学生选择新的观察对象,继续撰写观察日记,坚持长期观察和记录
设计意图:让学生修改和完善观察日记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鼓励学生选择新的观察对象并继续撰写观察日记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毅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水平。(共20张PPT)
四上 写观察日记
学习目标
文化自信:培养观察兴趣,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通过观察自然、生活中的变化,增强对世界的感知和探索欲望,体会观察的乐趣与价值。
语言运用:学习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述观察对象的变化,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和精准的动词,将观察过程、想法和心情融入文字,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思维能力:学会连续观察,按顺序记录事物变化,分析观察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培养逻辑思维和细致观察的能力,如通过对比、归纳总结等方式呈现观察结果。
审美创造:发现生活中的美,通过观察和记录,表达对自然、生命的热爱,培养审美情趣和创造力,使观察日记成为记录美好、传递情感的载体。
一、趣味导入
留心观察生活
观看结束后,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有趣发现呢?
二、知识讲解
写观察日记的时候,我们可以怎么写?
√ 抓住事物的特点和变化过程来写;
√ 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 用上一定的修辞手法,让描写的对象更生动有趣。
观察日记的格式一般包括日期、星期、天气和正文,正文可以按照观察的顺序、时间的先后或事物的不同方面进行记录。
观察的方法:
视觉观察:看看事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
听觉观察:听听事物发出的声音。
嗅觉观察:闻闻事物的气味。
触觉观察:摸摸事物的质地。
三、实践观察
你主要观察了该事物的哪些特点?
三、实践观察
① 写植物的生长过程,可以把它的根、茎、叶在颜色、
长度、大小的细微变化写清楚;
② 写动物的生活习性,可以捕捉它们活动时神态、动作、
叫声等的特点;
③ 写气候的变化,可以写周围事物的变化和自己身体的
感受。
三、实践观察
《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是怎么写的?
三、实践观察
位置、形状、颜色
三、实践观察
爬山虎的脚往上爬的变化过程
三、实践观察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燕子的不同姿态
四、评分标准
评价标准
√ 是否抓住事物的特点,按照一定顺序来写;
√ 叙述的观察过程是否完整细致;
√ 内容是否写得准确有趣。
四、范文分析
3月1日 星期五 晴
  今天老师发了绿豆给我们。这些绿豆温顺地躺在我的手掌上,像是一个个熟睡的小宝宝。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观察小绿豆的成长。
  我拿来纸杯放上几张餐巾纸,为绿豆宝宝铺上一条毯子, 把它们轻轻地放在餐巾纸上,浇上水,静静等待它们的变化。
观察日记四则
①拟人化手法,充满天真和童趣。
②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绿豆当作人来写,把餐巾纸比作毯子。


四、范文分析
3月3日 星期日 多云
今天绿豆宝宝脱掉了绿衣裳变得白白胖胖了。把纸杯一摇,绿豆宝宝就会在纸巾上滚来滚去。哎呀,绿豆宝宝身后怎么长出了一条“尾巴”?
下午时分,最上头的“尾巴”变成红色了。白白胖胖的豆子也荡然无存了,变成了两瓣,从中间长出了一对剪刀似的的叶子,嫩绿嫩绿的。

①把绿豆的叶子比喻成剪刀,妥帖而精妙。
四、范文分析
3月5日 星期二 晴
我想:小绿豆还有可能长出第三片叶子呢!
嘿!今天的绿豆长出了2厘米的茎,摸起来茸茸的,而可怜的绿豆宝宝现在已经萎缩了,仿佛老人脸上的皱纹。 它的根则紧紧地抓住纸巾,两片叶子比昨天大了许多,掰开叶子,里面似乎有尖尖的芽儿。
②运用比喻的手法,把绿豆宝宝萎缩的样子比作老人脸上的皱纹。
①心理描写,说明自己对绿豆长大的急切期盼。


四、范文分析
3月7日 星期四 小雨
  今天,绿豆宝宝虽然没有长出第三片叶子,但是长高了许多,长度近10厘米。对了,现在应该叫它绿豆小子了。 我想,不久的将来,我还可能收获几颗新的绿豆呢!
①从绿豆宝宝到绿豆小子,写出了绿豆的变化,同时拟人手法的灵活运用,让这篇习作充满天真和童趣。

五、小组交流
1.将自己的观察日记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分享,每个同学都要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2.小组内推选一篇优秀的观察日记,准备在全班进行展示。
3.在小组交流过程中,积极参与讨论,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评价。
六、课堂总结
抓住事物的特点,按照一定顺序来写;叙述的观察过程完整细致;内容写得准确有趣。这样你的观察日记才能更吸引人。
七、布置作业
1. 根据本节课的交流和评价,对自己的观察日记进行修改和完善。
2. 选择新的观察对象,继续撰写观察日记,坚持长期观察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