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31 23:1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第 1 课 鸦片战争
课程标准: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学 习 目 标
能说出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能解释英国发起鸦片战争的原因并能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
能说出《南京条约》的内容并能分析其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本课重点: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原因;记住《南京条约》内容及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本课难点: 理解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87年12月,第42届联合国大会决议,正式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2021年是第31个国际禁毒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健康人生、绿色无毒”。
知识链接
以罂粟为原料制成的毒品,有镇痛作用,易成瘾,吸食鸦片会引起体质衰弱和精神颓废,寿命缩短。过量使用鸦片还会造成急性中毒而猝死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罂粟果经割有白色的汁液流出,见光后氧化成褐色膏状,刮下即是烟膏。它是提取加工制作鸦片、吗啡、海洛因的主要原料。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销烟
1.识读图文资料,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形势对比,有何不同?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
清朝:
大兴文字狱
手工生产
强化军权
机器生产
科技之光
查理一世上断头台
西方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向外进行殖民扩张,掠夺殖民地。
英国:
遭到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排斥。
中英贸易:
原因: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销烟
2.识读中英贸易图表并结合教材知识,说说中英贸易状况及原因。
英国为开辟海外市场,向中国运来呢绒、布匹,严重滞销。中国向英国输出的茶叶、生丝等,销路旺盛。
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毒品鸦片。
做法: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销烟
3.识读《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为改变在中英贸易中的不利局面,英国是如何做的?
乾隆初年,英国首次向中国输入鸦片,获取巨大利润;
1773年,英国正式通过在印度大量种植鸦片走私中国的计划;
1829年鸦片税收超过100万英镑,占英印政府岁入的1/10;
从18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夕,走私到中国的鸦片达40多万箱,从中国掠走3亿至4亿银元。
鸦片为何物?
它为何会引起战争呢?
战之因
俗称大烟,源于罂粟植物蒴shuo果(成熟后自行裂开),属初级毒品,但希腊人发现有安神、安眠、镇痛、止泻、止咳、忘忧的功效。张骞出使西域时,鸦片作为药材从印度等地传入中国。在唐就有鸦片进口的记录,被称为”阿芙蓉“;《大明会典》记载了当初亚洲藩属国给明皇室进贡鸦片的事。据称暹罗每次给皇帝进贡“乌香(鸦片)”200斤,皇后100斤。但是这个数量并不能满足皇室的需要,皇帝还要派出太监到处寻觅采购鸦片,而当时的鸦片价格与同等重量的黄金同价。万历皇帝给鸦片起名叫“福寿膏”。
因产地不同,或呈黑色,或呈褐色。一般经烧煮和发酵,便成了可供人吸食的熟鸦片,并被制成了条块状或饼状,此时它呈棕色或金黄色,吸时会有香甜气味。近代大量传入中国的鸦片来自印度。
林则徐禁烟
林则徐到广东后采取了哪些严厉有效的禁烟措施?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
断无终止之理。”
——林则徐上道光帝奏折节选
决心禁烟
林则徐禁烟——虎门销烟
1839年
在广州虎门共销毁两百三十七万六千二百五十四斤鸦片,其中少数鸦片运送京师作样本,然后销毁。
1840年
鸦片战争爆发
关天培
关天培血战虎门
抗英名将,民族英雄
不为强暴,勇于斗争,血战到底的爱国主义精神
材料中英国人说出了发动鸦片战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真正原因:开辟中国市场,掠夺原材料和倾销商品,同时也是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保护鸦片走私。
材料: 林则徐去职后,伊里布曾遣人前往海上,告之英方林邓去职之事,伯麦摇头曰:“林公自是中国好总督,有血性,有才气,但不悉外国情形尔,断鸦片烟可,断贸易不可。贸易断则我国无以为生,不得不全力以争通商。岂为仇总督而来耶。”
——王和英《林则徐是否预料到鸦片战争的爆发》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与《南京条约》的签订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过程
第一阶段:1840.6-1941.5
第二阶段:1841.6-1942.8
攻广州
陷定海
逼天津
占香港
进吴淞
到南京
1840
1841-1842
2.结局
(1)战争终以清朝的失败结束。
(2)签订《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观察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想一想,为什么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结束?
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1)政治: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败,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
(2)经济:经济落后。
(3)军事:刀、矛、弓箭和旧式的抬枪、火炮抵挡不住英军新式的步枪和大炮。
失败原因:
军事:武备落后
军事:船坚炮利
对外:闭关锁国
对外:殖民扩张
《南京条约》主要内容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割地
赔款
开口
议税
香港岛
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1/3
破坏了领土完整和主权
加剧人民负担
广厦福宁上
我国东南沿海门户大开
破坏了关税主权;有利于西方国家倾销商品
课后活动、结合《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对比1840年前的中国,推你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南京条约》后,中国又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结果
鸦片战争前,中国政治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经济上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鸦片战争后,香港岛的割让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西方列强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时间 国家 条约 内容或影响
1843
中英
《虎门条约》
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1844
1844
中美
中法
《望厦条约》
《黄埔条约》
享受和英国同样的在华特权,扩大了侵略权益。
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战争或者条约)影响:(3分钟熟读背诵)
改变了;遭到破坏;遭到破坏; 开始沦为;成为--开端。
强调:近代史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结果
③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①五口通商(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
②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③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关税中英双方协定
④赔款2100万银元(西班牙银元)
贸易主权
领土主权
关税自主权
财政
为未来建租界提供借口
1843年《虎门条约》
①领事裁判权
②片面最惠国待遇
1844年中美《望夏条约》
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
扩大的侵略的权益
平等外交权
1842年《南京条约》
司法主权
结果
2、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半殖民地:形式上独立,但受外国列强控制,丧失部分主权
(不记,认识了解)
半封建:保留封建主义,但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资本主义
1、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影响
战 前 战 后
社会性质
社会主要 矛 盾
革命任务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地主阶级与农民
阶级的矛盾
(即阶级矛盾)
增加了中华民族与资本主义列强的矛盾
(既有阶级矛盾又有民族矛盾)
反封建
既反封建,
又反侵略
中国近代史开始,1840年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从鸦片战争中得到的启示:
道 理: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①必须保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先进性
②坚持对内改革(改革开放),不断提高综合国力
③坚持对外开放,紧跟世界发展潮流
怎么办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1.林则徐在上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指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yìyì)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 (  )
A.鸦片泛滥成灾 B.西方传教士活动猖獗
C.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国家主权不断丧失
【答案】A
课堂检测
2.右图漫画再现了19世纪40年代中国屈辱的外交场景。图中持短枪的外国人代表的国家是 (  )
A.美国 B.法国
C.日本 D.英国
【答案】D
课堂检测
3.《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这一条款损害了中国的 (  )
A.领土主权 B.司法主权
C.关税自主权 D.内河航运权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