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第1课 假期有收获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清单
任务内容 任务预期
学前 回忆暑假生活经历,思考在暑假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假期的收获和遗憾。 回忆暑假生活经历,为课堂讨论、分享做好准备。
学中 1.观察教材中的插图,对比不同表现带来的不同结果。2.分享自己的暑假经历,思考是否需要调整计划。3.制订《寒假安排计划表》。 1.通过课堂讨论,知道合理安排时间对假期生活的重要性。2.通过分享自身经历,反思暑假安排,懂得做计划的必要性。3.初步掌握制订假期计划的方法。
学后 根据评价表完善《寒假安排计划表》。 逐步养成规划时间、合理安排生活的好习惯,能在假期中落实计划。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假期有打算才不会忙乱。
2.在交流中体会合理安排假期的重要性。
3.学习制订科学、可行的假期计划。
◆重点难点
重点
体会合理规划假期的重要性。
难点
制订科学、可行的假期计划并能坚持执行。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以学生为主角的暑假生活视频。
2.暑假安排计划表。
3.PPT课件。
学生准备
回顾假期经历。
单元导读
师:同学们,刚刚结束了一个长长的暑假,咱们又见面了,老师发现你们都长高了不少。这两个月你一定有许多让你变得更棒的经历,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预设1:妈妈给我在游泳班报了名,10天的课程我学会了游泳,现在游50米轻轻松松。
预设2:爸爸给我买了一辆新的自行车,比原来的大很多,我一开始很害怕不太敢骑。后来爸爸给我戴上了护具,一直在旁边耐心地指导我,我很快就学会了。现在每天傍晚我都会在小区的公园里骑自行车。
师:假期里,大家都在悄悄努力,成为更厉害的自己,这就是——假期有成长。
师出示教材第1页单元导读页面,聚焦三幅插图。
师: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三幅图画。大家请看,第一幅图里,两个戴红领巾的小女孩手里拿着贺卡要送给老师,你们知道这天是什么节日吗?
预设:教师节!
师:9月10日是教师节,她们亲手制作了贺卡送给老师,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表达了对老师的爱。再看看第二幅图,图上一家人在桂花树下赏月,这天又是什么节日呢?
预设:中秋节!
师:中秋节和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讲嫦娥的故事,把这些习俗记在心里,就是传承。最后这幅图里,小男孩举着国旗和爷爷一起去图书馆,道路两旁挂满了灯笼,灯笼上写着“喜迎国庆”。这天是什么节日?
预设:国庆节!
师:同学们,每个节日都传递着特别的文化和情感。一代又一代人把这些节日的习俗、故事、意义传递下去,它们才一直伴随着我们,这就是——节日有传承。今天,就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学习第一单元。
[设计意图]本环节结合教材第1页内容,通过回忆假期的成长经历和观察插图,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假期有成长,节日有传承”的意思,明确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和学习任务,引领学生进入单元学习。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暑假生活视频,你们就是视频里面的主人公!
师播放短视频(学生假期生活剪辑,如:阅读、写作业、看电视、做手工、游泳、旅行、骑车、做家务等),学生观看。
师:视频里的你们有的在图书馆看书,有的在教练的陪伴下游泳,有的在安安静静地做手工,你们的暑假真是快乐又充实。这些有趣的经历、学会的本领就是假期送给你们的礼物,也是属于你们的收获。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怎么规划假期,让自己的假期收获满满。
(板书:假期有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假期生活的视频,激发学生对暑假安排的兴趣。
精彩课堂
活动一:我是小小“观察员”
师:同学们,开学前几天,老师收到了一名同学的一条信息。(出示信息截图)
请一位小朋友和老师合作读出信息内容。
师:同学们,这个小朋友因为没有写完作业而感到自责,他很后悔。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咱们课本上的小朋友也有类似的经历,我们一起看看吧!
师出示教材第2-3页的图片。(为方便学生交流,给左边的小朋友取名东东,给右边的小朋友取名西西。)
师:同学们,左边的小朋友是东东,右边的小朋友是西西。放假第一天,他们背着书包开心地走在回家的路上,高兴地大喊“放假喽”!可接下来他们的生活却大不一样。老师要请你们当小小“观察员”,说说放假后两个小同学都干了什么,从对比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合作,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全班交流。
师生合作交流(放假第3天):
师:图上的两名同学表现有什么不同?
预设1:东东在睡懒觉,我从闹钟上的指针看出来已经快到中午了。
预设2:西西把桌子收拾得很整齐,他还在制订暑假计划。
师追问:你观察得真仔细,西西的暑假计划会写什么呢?
预设1:他可能会写每天什么时候读书,什么时候写作业,什么时候出去玩,还可能写了要学什么新的本领。
预设2:他可能写了想看什么电影,想要去哪里旅行。
师:东东一到假期就开始睡懒觉,连早饭也不起来吃,不仅浪费时间,还影响了身体健康。西西制订好了计划,准备迎接暑假。
师生合作交流(放假第10天)
师:两名同学分别在干什么?
预设1:东东跪在地上玩玩具,颗粒撒了一地,他说“做作业不着急,再玩几天”。
预设2:我猜东东到现在还没有开始写作业,真替他着急。
预设3:西西说他决定学会游泳,这可能是他之前订的暑假计划,已经有教练在教他划水了。
师:暑假时间再长也是有限的,东东一玩就是10天,时间就这样悄悄溜走了。而西西正在按照他的计划学习游泳,相信很快他就能学会了。同学们,夏天很多小朋友都想下水游泳,游泳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预设1:不能去陌生的水域,我们小朋友一定要有爸爸妈妈陪着。
预设2:游泳前一定要先热身,要观察附近是否有安全员。
师:你们对防溺水知识掌握得很扎实,防溺水的高招就藏在下面的儿歌里,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防溺水,有高招,大人陪伴第一招。
防溺水,有高招,游泳热身第二招。
防溺水,有高招,保持体力第三招。
防溺水,我知道,不逞能,不骄傲。
安全二字记心中,远离危险身体好。
师生合作交流(放假第15天):
师:东东和西西在假期见面了,他们在聊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预设1:他们俩在聊看动画片的事。
预设2:东东说他看了一上午的动画片,西西说他每天最多看半小时。
师追问:如果你是西西,你会怎么劝东东?
预设1:东东,医生说不能长时间看电视,对眼睛不好。
预设2:东东,你再这样玩下去,作业可就写不完啦!
师:你们可真贴心呀!不知道东东有没有听进去。
师生合作交流(放假第20天):
师:放假第20天呢?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预设1:我看见路灯亮了,天已经黑了,东东还在骑自行车,他说晚上骑车真过瘾。真是太危险了。
预设2:我记得老师说过不满12岁不能单独骑车上路。
师:你不但观察得仔细,还能发现安全问题。再看看西西呢?他在做什么?
预设:西西告诉妈妈他去图书馆借了一本《科学家的故事》,读好书可能是他的暑假计划之一。
师生合作交流(开学前3天):
师:最后一幅图,开学前3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呢?
预设1:东东在台灯下抓耳挠腮,暑假作业还没有做,他可能玩了一个暑假!
预设2:西西已经整理好书包,准备开学迎接新的学期了。
师:这样一对比,你想对西西说什么?
预设1:西西,你的假期生活真丰富,我真羡慕。
预设2:西西,你按照计划过完了暑假,真充实。
师:你想对东东说什么?
预设1:东东,你玩了一个假期,现在补作业,质量能过关吗?
预设2:东东,你要是早一点听西西的劝告,就不用熬夜补作业了。
预设3:东东,下一个假期你可别再这样了,你可以向西西请教,按计划度过一个精彩的暑假。
师:你们真是火眼金睛的超级“观察员”。假如你是东东,下一个假期你打算怎么做?
小组合作,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全班交流。
预设1:我一定不能只顾着玩,每天要安排学习的时间。
预设2:我打算先去向西西请教,再制订计划。
师:你们可真聪明,知道遇到问题主动向优秀的同学虚心请教,借助他人的智慧帮助自己进步。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直观对比东东和西西在同一时间的不同行为,感受合理计划和自由散漫带来的不同结果。
活动二:假期安排我诊断
师:不同的假期安排造成了不同的结局。现在老师很好奇,你们会做快乐玩耍的东东,还是有打算不忙乱的西西?或者有更加精彩的安排?
预设1:我和西西一样,一放假就在爸爸的指导下制订了暑假计划,每天上午写作业,下午去体育馆学习游泳和打乒乓球,晚上回来看课外书,我过得特别充实。
预设2:我假期去表妹家住了一个月,姨妈是英语老师,我现在已经能用英语介绍自己了。
预设3:我和东东一样,爸爸妈妈早上就出门上班去了,我在家睡到中午才起床吃饭,下午看动画片。
预设4:我整个暑假都在家里上网课,几乎没有出去玩。
师:老师发现大家的暑假生活都不太一样,同学们觉得自己的暑假生活安排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呢?怎样才能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呢?
预设1:我暑假一直在学习,学到了很多知识,但是开学前妈妈带我去检查视力,眼睛的近视度数又增长了,下次假期我想多安排一些户外活动。
预设2:我回农村老家玩了一整个暑假,作业虽然写完了,但是每天学习的时间很少,现在学习上有一点紧张,下次假期我要多安排一些学习的时间。
师:学习别太累,放松别过度,想拥有一个既充实又快乐的暑假,有打算才是关键,合理安排假期并且坚持下去,假期才会不忙乱。(板书:有打算,不忙乱)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东东和西西的故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暑假安排,反思自己在时间安排上可能存在的问题,体会安排好假期的重要性,为后续制订计划提供动力。
活动三:我的假期我做主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聊了那么多暑假经历,不难发现有计划地安排暑假生活的必要性,那么怎样计划才算合理呢?比如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学习任务是否明确、实践活动是否丰富等,都是衡量的要素。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寒假计划评价表,它就像一把小尺子,能帮大家检查计划是否科学,就让我们一起为即将到来的寒假制订一份专属于自己的计划吧! (板书:时间安排合理、学习任务明确、实践活动丰富)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摘星数
时间安排合理 1.科学分配学习、运动、娱乐时间,无长时间连续学习或娱乐。(1星)
2.作息规律,保证睡眠时间10小时。(1星)
学习任务明确 1.巩固语文、数学学科知识。(1星)
2.加强课外拓展训练。(如:课外阅读、数学思维训练)(1星)
实践活动丰富 1.参与家务劳动。(如:整理书桌、洗碗)(1星)
2.参加户外活动、社会志愿活动项目。(1 星)
3.培养课外兴趣。(1星)
教师出示一份《寒假计划安排表》供学生参考,发放空白计划表,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寒假安排计划表
上午 7:30-8:00 洗漱、晨读(课文、古诗)
8:00-8:30 吃早饭
8:30-9:00 做数学寒假作业
9:00-10:00 休息、户外骑车
10:00-11:30 做口算、应用题
中午 11:30-14:00 吃午饭、休息
下午 14:00-14:30 做语文寒假作业
14:30-17:30 上兴趣班或进行体育锻炼
17:30-18:00 练字
晚上 18:00-18:30 吃晚饭
18:30-19:30 洗碗、收拾房间
19:30-20;00 散步
20:00-21:00 课外阅读
21 :00 洗漱、睡觉
附:以上计划仅限周一至周五,周末自由安排。
师:老师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大家的安排了,谁愿意先分享。
学生上台展示并解说。
师:大家的计划充满智慧,科学合理,把学习、运动、休息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有的小组还加入了社区环保志愿服务环节、养老院敬老志愿活动环节,让假期变得更有意义。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制订寒假计划,使学生将课堂中的讨论转化为实践操作,引发学生对合理安排学习与娱乐的思考,引导学生从思考他人问题转向践行自我管理。
课时总结
老师想要提醒大家,计划制订得再好,也要我们去执行,才能收获成长和进步。希望课后大家也能给自己制订本学期的个人计划,把学习、运动和休息都安排妥当。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坚持按照计划执行,这学期一定能变得更优秀,期待大家的成长!
作业布置
回家后和爸爸妈妈商量,继续完善《寒假安排计划表》。
板书设计
第1课 假期有收获
第一课时
教学反思
1.通过对比式案例教学,呈现假期学习生活的正反案例,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分析,发现科学、合理安排假期的重要性。
2.借助评价量表,从时间规划、任务设置、实践拓展三个维度指导学生制订寒假计划,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规划能力。
课堂评价
一、选择题
1.暑假开始后,以下做法最合理( )。
A.每天睡到中午
B.玩到快开学再补作业
C.制订暑假计划并按计划执行
2.西西在计划中加入“每周去一次图书馆”主要是为了( )。
A.完成老师布置的“去一次图书馆”的任务
B.模仿同学的安排
C.增加阅读量
二、判断题
3.只要制订一份完美的暑假计划,不用执行也能过好暑假。( )
4.为了提高成绩,暑假可以一直学习,不安排任何娱乐活动。( )
答案
1.C 2.C 3.× 4.×
实践活动
活动名称:制订国庆长假计划表。
活动目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时间安排能力,学会平衡学习与生活。
活动过程:
1.结合家长假期安排,制订国庆长假计划表,合理安排学习、娱乐和家庭活动。
2.按计划行动,并记录执行情况。假期结束后总结经验与不足,为以后的规划积累经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