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新课导入
1971年10月,当第26次联合国大会以多数票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决议后,外交家乔冠华率中国代表团出席大会。联合国大厅里出现了盛况空前的欢迎场面,记者蜂拥而至,问乔冠华此时有何感觉,乔冠华在座位上仰头朝天,哈哈大笑,并说:“这就是我的感觉。”
1945年,联合国创立,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中华民国(国民党政府)代表中国。
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想一想】为什么说中国是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背景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概况
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联合国会徽
联合国总部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新中国。1950—1953年,中国被迫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合作探究】
结合材料,思考中国为什么能够在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材料二:一五计划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落成
中国的军事实力提高、综合国力增强
【合作探究】
结合材料思考中国为什么能够在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63-1964年周恩来访问了亚非十四个国家,积极发展与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的外交关系,历时72天,行程10.8万千米。有西方研究者认为1963年非洲刮起的周恩来旋风,直接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刮”进了联大。
在支持的76个国家中,有26个非洲国家,占1/3以上。
毛泽东后来对此评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
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材料三:
【合作探究】
结合材料思考中国为什么能够在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69-1970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西欧开始背离美国,苏联对抗美国,第三世界反对美国,美国在国际社会中时常陷入孤立状态,美国主宰世界的时代摇摇欲坠。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美国代表被迫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材料四:
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合作探究】
结合材料思考中国为什么能够在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意义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意义
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知识解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二、中美、中日建交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1.70年代以前的中美关系
1954年,国际日内瓦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
中 国
美 国
二、中美、中日建交
2.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材料一:
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发展。1969年年中,苏联洲际导弹增至1060枚赶上美国,同时苏联还开始发展和部署反弹道导弹系统赶到了美国前面,而且苏联建成一支能对美国造成威胁的远洋海军。
这一切使美国日益感到苏联已成为“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
二、中美、中日建交
2.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材料二:
与此同时,中苏关系发生急剧变化。1969年3月,苏军入侵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两国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珍宝岛之战将恶化的中苏关系降到冰点。
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这一切使中国人感到苏联已经蜕变为一个“社会帝国主义”国家,比美国更富有侵略性。
二、中美、中日建交
2.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材料三:
美国总统尼克松:即使没有苏联的威胁,我们也有必要在世界上两个最强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之间架起新的友谊桥梁。原因之一是,这种友好关系将会给双方带来明显的经济和文化利益。……但无论我们还是中国,都再也承受不起为意识形态所付出的昂贵代价了。
二、中美、中日建交
2.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材料四:
1971年7月,尼克松重申他的意见,认为现在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苏联和美国,在本世纪的三分之一时间里,这五只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核心。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二、中美、中日建交
2.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美国:
①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②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
③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
①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与苏联关系处于紧张状态
③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中美要求改善关系的根本目的——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
二、中美、中日建交
2.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尼克松: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丘吉尔
二、中美、中日建交
2.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毛泽东:1970年12月18日,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
二、中美、中日建交
3.中美关系改善
(1)“乒乓外交”——“小球转动大球”
1971年4月14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全体成员。
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抵达北京,成为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实现了两国1949年以来的第一次民间交往。
二、中美、中日建交
(2)基辛格访华
敌对
1971年7月美国总统特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3.中美关系改善
二、中美、中日建交
(3)尼克松访华
敌对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
3.中美关系改善
二、中美、中日建交
敌对
美国时代周刊1972年3月8日封面:尼克松的中国奥德赛。
在美媒看来,尼克松中国之行,多少有点神奇和冒险。白宫发言人也称这次旅行为“登月之旅”。
3.中美关系改善
二、中美、中日建交
敌对
“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想一想】
“一个时代结束了”是指什么时代?“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又指什么时代?
中美隔绝对立的时代
中美和解的时代
二、中美、中日建交
(4)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敌对
1972年2月28日,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和关系正常化的开始。
3.中美关系改善
二、中美、中日建交
(5)签署《中美建交公报》
敌对
1978年12月16日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接受了中国提出的中美建交三原则(断交、撤军、废约)宣布:1979年1月1日起,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中美关系改善
二、中美、中日建交
敌对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4.中日建交
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和外务大臣大平正芳
二、中美、中日建交
1972年9月29日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正式建交。
4.中日建交
二、中美、中日建交
从1971年7月《中美联合公告》发表到1972年底,一年多时间里,就有28个国家同中国建交。
国家 与中国建交时间
加拿大 1970年10月13日
意大利 1970年11月6日
英国 1972年3月13日
德国 1972年10月11日
澳大利亚 1972年12月21日
出现了与中国
建交的热潮
二、中美、中日建交
1973年9月,毛泽东主席会见来访的法国总统蓬皮杜。
1973年10月,周恩来总理陪同来访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参观洛阳龙门石窟。
1973年11月,澳大利亚总理惠特拉姆访华时游览北京天坛。
“【历史地图】迄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外交形势”
二、中美、中日建交
三、全方位外交
敌对
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1.全方位外交的背景
三、全方位外交
敌对
(1)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2)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3)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4)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2.全方位外交的举措
三、全方位外交
敌对
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世界贸易组织
联合国
亚洲开发银行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国际原子能机构
上海合作组织
政府间国际组织是根据多边国际条约,即创设性文件建立的组织。它规定自己的宗旨、原则及活动章程,有一套常设的组织机构。其宗旨、原则和活动必须符合公认的国际法准则。
三、全方位外交
敌对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01年在中国上海召开
三、全方位外交
敌对
三、全方位外交
敌对
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来华
习近平会见特朗普
三、全方位外交
敌对
习近平和普京出席G20杭州峰会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和欧盟委员会主席
三、全方位外交
敌对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3.全方位外交的意义
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各经济体领导人或代表。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三、全方位外交
敌对
【想一想】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1)国家实力: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2)外交政策: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国际环境: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幸福和美好未来不会自己出现,成功属于勇毅而笃行的人。让我们坚持开放共赢,勇于变革创新,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共创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