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 课 题 1 溶 液 的 形 成 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课 题 1 溶 液 的 形 成 问:你生活中接触到的液体物质有哪些?可乐,雪碧,果汁,冰红茶,营养快线……【实验9-1】在20mL水中加入一匙蔗糖,用玻璃棒搅拌,还能看到蔗糖吗?固体消失,成为红色透明液体形成了蔗糖溶液氯化钠在水中又是怎样消失的呢?问2:观察蔗糖溶液颜色深浅是否各处相同?说明了什么?相同,说明了溶液的均一性问1:为什么蔗糖固体(氯化钠固体)会“消失”在水中?分子(离子)的运动扩散到水中去了 课 题 1 溶 液 的 形 成 问4:此时的溶液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问3:静置一会后,形成的溶液有固体与液体分离吗?说明了什么?不分离,说明溶液的稳定性溶液是混合物通过上面的问题,大家试着概括一下什么叫做溶液?一、溶液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2、溶液的特征:(1)均一性:各组成部分性质相同(密度、浓度、性质等)(2)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组成不会改变(3)混合物 课 题 1 溶 液 的 形 成 3、溶液的组成:被溶解的物质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蔗糖讨论:水水氯化钠问:在化学实验室里你曾用过哪些溶液?还看到过哪些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盐酸溶液,硫酸溶液……4、溶液的用途(图9-3)①许多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以加快 反应的速率。②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很重 要的意义。现在农业上的无土栽培技术就是利用溶液代替土壤,同样提供植物所需养料。医疗上的葡萄糖溶液和生理盐水,各种注射液都是按一定要求配成溶液使用的。动物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溶解在血液中进行循环的。 学 生 练 习 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①无色 ②混合物 ③化合物 ④均一 ⑤稳定 ⑥各部分的性质相同,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④⑤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③⑤⑥BCC 课 题 1 溶 液 的 形 成 问:在生活中还有其他物质可以做溶剂吗?汽油能溶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实验9-2】(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溶剂的关系)碘几乎不溶于水碘溶于汽油,溶液呈棕色高锰酸钾不溶于汽油高锰酸钾溶于水,呈紫红色由1、2、3、4可得水、汽油都可以做溶剂[1、3] :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1、2] :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 课 题 1 溶 液 的 形 成 5、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确定①气体和液体、固体和液体形成的溶液:气体、固体是溶质。②液体和液体形成的溶液:量多的是溶剂,量少的溶质;若溶液中有水,则水是溶剂。6、溶液的读法(1)全称:(溶质)的(溶剂)溶液。
如,氯化钠的水溶液,碘的汽油溶液。(2)简称:若溶剂为水,可直接读(溶质)溶液。
如,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3)俗称:
如,糖水、碘酒、石灰水、盐酸 判断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学 生 练 习NaOHH2ONaClCa(OH)2C2H5OHI2HCl气体H2SO4汽油酒精 植物油H2OH2OH2OH2OC2H5OHH2OH2O作业:看书 第 二 课 时 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
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① 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
现象是 ;
② 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填甲、乙、丙)
的示意图符合事实。碘汽油烧杯的下部是紫黑色固体,而上部是无色液体甲问: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 课 题 1 溶 液 的 形 成 【实验9-3】P29(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分层均匀混合不分层乙醇与水互溶问:水和植物油能够互溶吗? 课 题 1 溶 液 的 形 成 【实验9-4】P29(水和油的小实验)液体分层液体分层形成乳状浑浊液体形成乳状
浑浊液体液体分层 液体不分层 试管
不干净 试管
较干净 课 题 1 溶 液 的 形 成 乳浊液: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2、特征:不均一、不稳定、静置液体分层3、乳化功能: 洗涤剂去污原理: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能将油滴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随水流走。问:洗涤剂和汽油去除油污的原理的区别植物油大油滴分散成小油滴(乳化)(乳浊液)随水流走植物油大油滴植物油的汽油溶液(溶解)随水流走用洗发剂洗去头发上的油脂用肥皂、洗衣粉洗去衣服上的污渍问: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课 题 1 溶 液 的 形 成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活动与探究 现有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计等仪器和固态NaCl、NH4NO3、NaOH(你还可选用其他仪器和药品),试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它们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1、实验方案(1)分别向三只烧杯中倒入一定质量的水,然后测出水温(2)分别将一定量的三种固体放入上述三只烧杯中,搅拌并测出温度(3)比较前后温度变化根据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完成第30页表格.2、画出所设计的实验简图 课 题 1 溶 液 的 形 成 1、溶解过程的两种变化:小结吸收热量放出热量2、几种表现:(1)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放热,温度升高.(2)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吸热,温度降低.(3)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等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温度不变.(1)浓硫酸、NaOH固体等溶于水温度升高;
(2)NaCl等溶于水温度不变;
(3)NH4NO3等溶于水温度降低。[小结] 课 题 1 溶 液 的 形 成 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1、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就是溶液。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溶液有广泛的用途。 2、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3、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溶质只能是固体 ②溶剂一定是水 ③水是溶液
④一种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⑤溶液是无色的纯净物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学生练习D 课 题 1 溶 液 的 形 成 2、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会升高,其原理是什么?氧化钙固体投入水中温度也会升高,其原理是什么? 浓硫酸、氢氧化钠溶于水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所以温度升高; 氧化钙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放热,所以温度升高.3、右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U形管液面右侧未发生改变,该物质是( )
U形管液面右侧升高,该物质是( )
U形管液面右侧降低,该物质是( )
A、浓硫酸 B、烧碱 C、生石灰
D、蔗糖 E、硝酸铵 F、氯化钠DFABCE 课 题 1 溶 液 的 形 成 4、小琪往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的水结了冰。她加入的物质是( )
A、食盐 B、硝酸铵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固体B作业: 课 题 1 溶 液 的 形 成 课 题 1 溶 液 的 形 成 课 题 1 溶 液 的 形 成 课 题 1 溶 液 的 形 成 课件22张PPT。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1.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_______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________的、________的________。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
________,被溶解的物质叫________。________是最常用的溶
剂。分散 均一 稳定 混合物 溶剂 溶质 水 2.液体以小液滴形式分散到另一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
________。餐具上的油污加入洗涤剂后能用水洗掉,这是利用
了洗涤剂的________功能。
3.一杯食盐溶液,从溶液的上部取出一些,测得它的密度
为 a g/cm3;再从下部取出一些,测得它的密度为 b g/cm3,则 a与 b 的关系正确的是()。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乳浊液 乳化 A 解析:溶液具有均一性,溶液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都相同。)。4.很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A.反应速率快
B.易于操作
C.不需加热
D.设备简单A 溶液及其特征
【知识精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______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________的、________的混合物,叫溶液。2.特征(1)均一性:溶液各部分性质相同。(2)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时,久置不会分层。
(3)混合物。分散 均一 稳定 3.组成 溶液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组成。______________
的物质叫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能______________
的物质叫溶剂,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最常见溶剂是____,
除此之外,还有汽油、________等。溶质 溶剂 被溶解 溶解其他物质 水 酒精 4.溶液的判断判断某物质是否是溶液,一般从以下两点来判断:(1)是否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2)一种物质是否溶解于另一种物质。 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因为溶
液必须是混合物);溶液一般也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
的,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色。[典例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
C.一种溶液只含有一种溶质
D.一种溶剂只能溶解一种溶质B 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确定【知识精讲】1.最常用的溶剂:______。其他常见的溶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的组成水 汽油 酒精 气体、固体 液体 量少的液体 量多的液体 其他物质 水 3.当发生化学变化时,新生成的化合物可能是溶质。
如过量的铁投入到稀硫酸中,则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新生成的硫酸亚铁 FeSO4。 思考:(1)少量铁与过量稀硫酸反应,溶质是否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写出新生成的化合物不都是溶质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一样,溶质是H2SO4和FeSO4 CaCO3+2HCl===CaCl2+H2O+CO2↑(合理即可) [典例2]下列各组溶液的溶质判断正确的是()。 A.澄清的石灰水中溶质为石灰石
B.将Zn加入到稀H2SO4中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Zn
C.少量Fe和CuSO4溶液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FeSO4
D.少量KMnO4加入水中形成的溶液溶质为KMnO4
点拨:溶质的判定要看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澄清石灰水
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Ca(OH)2;锌加入到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
应,新生成的ZnSO4为溶质;少量Fe 和CuSO4 溶液反应后,溶
液中新的溶质为FeSO4,还有过量的CuSO4;KMnO4加入水中
不发生化学反应。D 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活动探究】 [实验方案]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水,再加入固体氯
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观察或测定物质溶解前后溶液温度
的变化。[实验结论]物质溶解于水时温度可能基本不变,可能降低,也可能升高。【知识精讲】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1)有的溶质溶解时,会出现放热现象,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如:NaOH、H2SO4。(2)有的溶质溶解时,会出现吸热现象,表现为溶液的温度降低。如:NH4NO3。(3)有的溶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如:NaCl。 [典例3]向下图试管里的水中加入下述某种物质后,原来 U
形管内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面降低了些,左边液面上升了些,则加入的物质是()。A.硝酸铵
C.氯化钠B.浓硫酸
D.氢氧化钠固体 点拨:U 形管内的红墨水,左高右低,说明瓶内气压减小,
外界气压把红墨水从右端压入而使左端升高。瓶内气压减小的
原因,根据热胀冷缩原理可知向试管中加入的物质使得瓶内温
度降低了,故判断哪一个物质溶解于水时会降温即可。A 乳化现象【概念辨析】
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________里形成不________、不________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2.乳化现象 往水和植物油形成的乳浊液中加入洗涤剂,洗涤剂有
________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____________________,
而不聚集成__________,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从而
达到洗净的目的。液体 均一 稳定 乳化 无数细小的液滴 大的油滴 3.乳化作用的应用(1)洗涤:用洗涤剂可以除去衣服、餐具上的油污,也可清洗试管内的油污。(2)配制农药:喷洒农药时,要将农药原溶液稀释成一定体积比的乳浊液。思考:洗涤剂能去除油污,汽油也能去除油污,它们的原理是一样的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一样。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形成乳浊液,利用了乳化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汽油去除油污是形成了溶液,利用了溶解原理 )。[典例4]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A.用自来水洗手
B.用洗涤剂清洗餐具
C.用汽油清洗油污
D.用盐酸清除铁锈B 考点1 溶液及其特征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盐水的沸点比水低
B.无色澄清液体一定是溶液
C.只有固体能作溶质
D.溶液的各部分性质均相同
点拨: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长时间放置不分层,溶
液的各部分性质均相同。D 2.将家中常用的四种调味品分别放入水A.醋 B.蔗糖 C.花生油 D.食盐3.(2011天津)配制溶液时,下列溶剂中最常用的是()。A.酒精
C.汽油B.水
D.植物油C B 考点2 乳化及乳化原理
4.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D.用稀盐酸洗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B 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将面粉、食盐、食用油 3 种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形成
溶液的是__________。再分别加入洗洁精振荡,能出现乳化现
象的是____________。 (2)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
性。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__。食盐 食用油 吸附 煮沸 (3)金属钛(Ti)及钛的合金被认为是 21 世纪重要的金属材
料。地壳中的钛主要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其中钛元素的化合
价是+4 价,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4)防止铁制品锈蚀需要了解铁锈蚀的条件。铁锈蚀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TiO2 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 考点3 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放热
6.将适量的下列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中,会使溶液的温度显著降低的是()。A.浓硫酸B.硝酸铵C.火碱D.蔗糖 点拨:浓硫酸、火碱(氢氧化钠)、生石灰这三种物质溶解
时都要放大量的热;蔗糖(如冰糖)、氯化钠溶解时没有明显的
热量变化;硝酸铵溶解时吸收大量的热。B 课件20张PPT。第9单元 溶液
溶液的形成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其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溶液的形成一、溶液 【实验】蔗糖的溶解溶液的形成一、溶液溶液的形成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 一、溶液溶液的形成讨论:
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 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做溶剂,如汽油能溶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等等。 一、溶液溶液的形成各种溶液一、溶液溶液的形成无土栽培的花卉一、溶液溶液的形成各种注射液一、溶液溶液的形成一、溶液溶液的形成 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如果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如果其中有一种是水,一般把水叫做溶剂。 一、溶液溶液的形成水和乙醇能互溶吗? 一、溶液 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3mL水和几滴植物油,观察试管中的液体是否分层。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洗涤剂,振荡,观察现象。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一、溶液一、溶液 这种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洗涤剂有乳化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因为试管的内壁很干净。 一、溶液各种洗涤剂一、溶液用洗涤剂洗涤餐具 一、溶液【活动与探究】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溶液的形成 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不同的溶质,这两种过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同,这就使溶液的温度发生变化。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溶液的形成 有的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反之则溶液的温度降低。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溶液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