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祖父的园子 课件(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 祖父的园子 课件(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1 10:3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祖父的园子
绘本导入,揭示课题
PART 01
园子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一位女作家的回忆,她就是——萧红。
绘本导入
萧红(1911-1942), 黑龙江呼兰(今哈尔滨市呼兰区)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代表作: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等。
作者简介
跟随作者的脚步,
我们一起去看看——
揭示课题
梳理结构,整体感知
PART 02
zhà
kěn






yīng


bàng






毛嘟嘟

啰嗦
luō


guàng
拴着
shuān
字音字词















字音字词
chǎn
右半部分的撇画穿插到了左半部分,注意撇画的占位。
piáo
重点字书写指导
chéng
注意笔顺:横撇、竖钩、横、横、横、横撇、撇、捺。
重点字书写指导
寻找园中景物
学习活动一
1. 放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 圈出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
梳理结构,整体感知
园中景物
圆滚滚的蜜蜂 各色的蝴蝶 金色的蚂蚱
绿色的蜻蜓 明晃晃的花园 发光像蚌壳的榆树叶 发出声响的大树 会回答的土墙 睡醒了的花
天上逛的鸟 在说话的虫子 爬上架的倭瓜
梳理结构,整体感知

1. 摇动;摆动 摇头~脑。风刮得树枝直~。
2. 游逛; 闲逛 。
如: 晃来晃去; 晃搭(游荡)
1. (光芒)闪耀 太阳~得眼睛睁不开。
2. 很快地闪过 虚~一刀。窗外有个人影儿一~就不见了。
huàng
huǎng
梳理结构,整体感知
倭(wō)瓜
南瓜。在北方也有将南瓜称为倭瓜。
梳理结构,整体感知
借助句式,用上“的”字短语,介绍祖父的园子有什么。
祖父的园子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是有趣极了。
梳理结构,整体感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写“我”和祖父在园中的活动
写园中的景物
写园中的景物
借助景物,梳理结构。
寻找园中活动
学习活动二
一边默读第二部分(4-14),一边画出“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
梳理结构,整体感知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园中趣事
观察小昆虫、
大榆树
……
祖父的园子给作者带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和祖父在园子里做过许多有趣的事呢!
栽花、拔草
种小白菜
铲地
梳理结构,整体感知
赏园中景,品读自由
PART 03
赏园中景,品读自由
初“入”园子,体会自由之情。
学习活动一
自由读第16自然段。“我”在园子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完成表格。
花开了
在天上逛似的
“我”看到
“我”想到
睡醒了似的
在说话似的
鸟飞了
虫子叫了
初“入”园子,体会自由之情。
学习活动一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有灵性
··
··
··
虫子的叫声
排比
拟人
赏园中景,品读自由
赏园中景,品读自由
初“入”园子,体会自由之情。
学习活动一
读了这段话,你发现它的特别之处了吗?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课文为什么要这么写?作者仅仅是在写景物的自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景抒情
六个“愿意”
赏园中景,品读自由
初“入”园子,体会自由之情。
学习活动一
对比阅读,感受自由。说说这个片段和文中的片段相比,给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倭瓜长蔓了,沿着花架往上攀,一直爬到了房顶,再挂下来,随风摇
摆,甚是婀娜。黄瓜也开花了,这儿一朵,那儿一朵,怎么开,都很美,她们仰着黄色的小脸,向着和风点点头。一群群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分享着这场花的盛宴。玉米苗也伸展着腰肢,向着天空微笑。一切都是美的!
文中的园子是自由的,这里的园子是美丽的。描写的是同样的景物,但写法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
赏园中景,品读自由
初“入”园子,体会自由之情。
学习活动一
聚焦“愿意”,感受景物自由。
片段中反复出现“愿意”一词,说明园子里的事物( )。(填序号)
①允许做什么就做什么
②乐意做什么就做什么
③能做什么就做什么
赏园中景,品读自由
初“入”园子,体会自由之情。
学习活动一
抓关键语句,表达自由之情。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在作者眼中,园子里的一切都过着_______的生活,仿佛有了人的意识,就像作者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园中景,品读自由
初“入”园子,体会自由之情。
学习活动一
抓关键语句,体会情感。
根据事物展开联想,能让我们把心中的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我们从这句话中直接感受到了作者的向往自由之情,这是体会作者情感的一种方法。
赏园中景,品读自由
再“入”园子,体会喜爱之情。
学习活动二
品味其余的写景部分,找找看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
“我”看到
“我”想到
园子印象
蜜蜂飞
蜜蜂像小毛球
大树
大树会发出声响
榆树
榆树会呼叫、冒烟、闪烁
新鲜漂亮
生机勃勃
赏园中景,品读自由
再“入”园子,体会喜爱之情。
学习活动二
这园子中的一切事物在作者眼中是那么的美丽、那么充满活力、那么自由,一切都是因为作者对园子的喜爱。
抓住事物
体会情感
赏园中景,品读自由
再“入”园子,体会喜爱之情。
学习活动二
思考:作者对园子的情感仅仅是停留在喜爱吗?请结合园中“我”和祖父的活动,说说你的体会。
用反复的句式表达了“我”对祖父的依恋
回想“我”犯错后祖父对我的慈爱,表达对祖父的深切怀念
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回顾总结,链接拓展
PART 04
讨论:你是怎么理解作者说的这句话的?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园子,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一句话,没有祖父,没有这园子,也就没有她童年时的自由和快乐。
回顾总结
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是不是觉得萧红能在这个自由的园子里长大,有疼爱她的祖父,她应该是幸福的?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萧红早年丧母,父亲无情偏执,祖母刻薄冷漠,唯一疼爱她的,只有祖父。可是在她18岁,祖父就去世了,她失去了唯一的保护人。长大以后,经历千难万苦的她,在孤独的时光里,她常常回忆起给予她爱和温暖的祖父。也只有在想起祖父的园子的时候,萧红才是温馨和幸福的。
背景资料
萧红把对祖父的无限怀念都写在了《呼兰河传》这本书里学习《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只有走进《呼兰河传》,才能够真正走进萧红的内心世界。
补充资料
读“阅读链接”,《呼兰河传》的结尾,说说这段文字蕴含的思想感情与课文有什么不同。
原本依恋、热爱的事物消失了,原本鲜活 自由的事物萧条了。
补充资料
再次回读全文。祖父的园子,最终成了萧红心中怎样的一个园子呢?
自我安慰
心灵慰藉
永不忘记
……
思考
请你仿照课文,展开想象写一写。
我的园子
我有一个大园子,
这个园子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样样都有。
在这个园子里,
我愿意__________就__________。
我愿意__________就__________。
我愿意__________就__________。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一切都是自由的。
课后作业①
阅读《呼兰河传》。
课后作业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