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设 计
教 学 内 容 3.3 牛顿第三定律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认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异同。 (3)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2、能力目标:(1)能够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能够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素质目标:结合有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重 点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难 点 (1)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区分 (2)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际应用
课 堂 教 学 进 程 一、新课导入:通过复习提问,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引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二、新课教学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牛顿第三定律 3、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区别与联系 三、例题讲解 四、巩固练习 五、拓展训练 六、小结 七、板书设计 八、反思 时间 教学方法 启发 讲授 实验 探究 讨论 练习
课 后 分 析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 程序 成果导入→设问→师生探讨→内容分析→拓展训练→总结→作业布置
实施 环节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 知 学 习 过 程 新 知 学 习 过 程 新 知 学 习 过 程 新课导入 1、播放视频:“嫦娥三号”的发射视频。 2、问题导入:“嫦娥三号”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大的发射速度,是谁提供的动力?提供动力的方式是怎样的? 二、新课教学 (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创设情境: 1、在鼓掌时右手用力拍打左手,左手掌是否有感觉,右手掌是否也有感觉? 2、将两个皮球对压(两个皮球均发生形变) 总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我们通常把其中的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 (二)牛顿第三定律 1、实验探究 问题:(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不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2)两力的方向有何关系? (3)两力是同时产生的吗? (4)两力是同种性质的力吗? (5)两力的作用效果是否可以相互抵消? 实验方案:取两个弹簧测力计A、B,把B的圆环固定,手拿A与B让他们互相钩住,再用手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A的圆环端至某一位置停下,读出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实验过程: 引导学生分组完成实验并完成: (1)两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画出各自的受力图。 (2)测力计B受到的作用力效果是什么?测力计A受到的作用力效果是什么? (3)减小拉力使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减小到零,观察另一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展示交流: (1)两只弹簧测力计对拉,二力等大。 (2)两弹簧均被拉伸,二力反向。 (3)同时为零,说明二者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总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特点 (1)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2)等大反向; (3)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 (4)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2、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F和反作用力F 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表达式: 思考:鸡蛋碰石头的结果不言而喻,这个结果是不是与以上实验的结果矛盾呢? (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与联系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动力的来源 参与活动体验 理解什么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引导学生思考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间有何关系,分组讨论并积极动手操作,给出实验方案 引导学生分组实验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的关系 教师梳理总结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探究本质,引出牛顿第三定律 引导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教师梳理 归纳总结 培养创新性,增加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体会物理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使学生亲身感受物理表述的严谨,更深刻的认识并区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
技 能 训 练 过 程 例题精讲 例:细绳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个电灯,如图所示。这时有几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哪两个力是电灯受到的平衡力? 有三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其中F 和G 是一对平衡力。 四、巩固练习 质量分别为40kg和60kg的两个小孩都穿着冰鞋站在溜冰场的冰面上,其中一个小孩用120N的水平推力推另一个小孩,则两个小孩各得到怎样的加速度? 五、拓展训练 作业:练习册练习2.5。 讲授法 讨论法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梳理思路,总结归纳 巩固新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巩固性原则 体会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课 堂 小 结
板 书 设 计 牛顿第三定律 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二、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 2、表达式 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与联系
教 学 评 价 (反思) 本节课落实了直观性、巩固性、循序渐进性原则。 采用了实验探究法、实验归纳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通过拓展训练环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造性,激发学习兴趣,注重情感体验,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 不足的地方:学生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与联系的认识上不够清晰,需加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