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三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以金田起义为开端的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浮雕 金田起义
思考: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为什么刻上了这样一幅浮雕?
第三课 太平天国运动
1.通过阅读文字材料和相关图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到覆灭的过程。(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通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反侵略的相关史实,感悟农民阶级的斗争精神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3.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资政新篇》的难以实行,以及失败原因等问题的分析探究,理解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本课重点
学习目标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
民族矛盾
阶级矛盾
激化
统治阶级
劳动群众
矛盾尖锐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1846-1850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各省都遭受严重的水旱灾害,两广地区也是水、旱、蝗灾不断。
人祸天灾,使广大人民陷入失业、破产、饥饿、死亡的困境。在战后十年间,各族人民的起义达100多起。
——白寿彝《中国通史》
多次科举不中
创立“拜上帝会”
前往广西传教
洪秀全
基督教布道小册
摇身一变
失意的读书人
上帝次子
材料二 自秦、汉至今一二千年,几多凡人灵魂被这阎罗妖缠捉磨害。
——洪秀全《原道觉世训》
材料一 普天之下皆兄弟,灵魂同是自天来;上帝视之皆子。
——洪秀全《原道救世歌》
通过宗教表述农民平等自由思想,吸引贫困群众
“奉天诛妖”,号召群众用暴力推翻清朝统治
时 间:
金田起义
领导者:
地 点:
建 号:
起义军:
1851年1月11日
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太平军
洪秀全
太平天国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金田起义
标志
金田起义时,广西巡抚周天爵在一封信中写道:“二月初一日出省,带兵一百名,如驻马嵬坡,皆不愿走也;路上募一百名,又如石壕吏,未走先哭。
而教匪偷越紫禁山而来,如虎兕出柙。……方到时县官一人,一县皆空,而纷纷向西逃者渡江船无歇时。问县(官)刘作肃有何准备?答云‘只有一绳’,则大哭。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清军腐败,不堪一击!
永安建制
意义: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南王:冯云山
西王:萧朝贵
东王:杨秀清
北王:韦昌辉
翼王:石达开
天王洪秀全
金田
永安
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
制度建设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1853年,颁布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废除私有制
平均社会财富
反映农民希望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
对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参与斗争起到了积极作用
过于理想
脱离现实
未能实行
空想色彩大
军事征战
北伐
牵制了大量清军
西征
控制了大量地区
太平天国军事上
进入全盛时期
天京事变
一日,殿上议事,北王问东王曰:“闻兄有不臣之心,自称‘万岁。’东王闻言,积威凌北王,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世载堂杂忆》
丙辰年(1856)破东门向荣。十年七月,东王升天,北王亦丧。丁巳,翼王远征。
由盛转衰
内患严重
为改变不利局面,洪秀全采取了什么措施?作用如何?
颁布《资政新篇》
作者:
评价:
内容:
军事上,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先后取得的浦口、三河大捷。
作用: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洪仁玕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上主张。
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外敌凶悍
所有借师助剿……与英、法两国迅速筹商,克日办理。但于剿贼有利裨,朕必不为遥制。其事后如有必须酬谢之说,亦可酌量定议,以资联络。
——《元年正月十日(1862年2月8日)谕议政王大臣等》
华尔
洋枪队
天国破裂
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救援失败,安庆陷落。
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
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冲入城内,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1843年
1851年
1853年
创教
金田起义
定都天京
天京事变
1856年
全盛时期
1860年
安庆沦陷
1862年
围困天京
1864年
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运动的总结
地位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
性质
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失败原因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影响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北伐西征:进入全盛时期(1856年)
爆发:金田起义(1851年)
天京事变:由盛转衰(1856年)
挽救:洪仁玕《资政新篇》、陈玉成、李秀成
课堂小结
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性质: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意义: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天京陷落:最终失败(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盛
衰
1.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
A.李自成 B.洪秀全 C.刘秀 D.黄巢
B
2.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
A.天京变乱 B.北伐失败 C.安庆失守 D.天京陷落
A
课堂检测
3.金田起义在今( )
A.广东省 B.广西省 C.云南省 D.福建省
B
4.《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的平均主义性质,因为它规定
A.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B.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C.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D.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
C
5.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 实际上是我们今天的( )
A.开封 B.北京 C.东京 D.南京
D
6.《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太平天国是农民革命政权
B.处于紧张的战争环境
C.太平天国未能推翻清政府
D.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
D
7.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了,其失败的标志是
A.领导集团内讧 B.清军攻陷安庆
C.湘军攻陷天京 D.洪秀全病逝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