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长郡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暑假作业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长沙市长郡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暑假作业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01 20:1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沙市长郡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 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手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硅单质
B.氮化硅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氮化硅具有耐高温、耐磨等特点,是良好的高温结构材料
C.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制造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黏土和二氧化硅
D.2022年北京冬奥会展示的智能服饰含有石墨烯,石墨烯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甲烷的球棍模型:
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C.的电子式:
D.的结构示意图:
3.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7g溶于水形成的氨水中,、、数目之和为
B.1mol与足量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分子数为
C.标准状况下,22.4L氯仿()中的数目为
D.7.8g与足量的水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4.下列装置可以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制备 B.灼烧海带
C.制备胶体 D.测量体积
A.A B.B C.C D.D
5.如图所示。若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让一种含氯气的气体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布条不褪色;若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再通入这种气体,布条褪色。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 )

①浓硫酸 ②饱和氯化钠溶液 ③亚硫酸钠溶液 ④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两份A和B,每份10 mL,分别向A、B中通入不等量的CO2,再继续向两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的盐酸,标准状况下产生的CO2气体体积与所加的盐酸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 5mol/L
B.A线表明原NaOH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是Na2CO3,NaHCO3
C.B线中消耗盐酸0<v(HCl)<25mL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OH-+H+=H2O、H++CO32-=HCO3-
D.B曲线表明原NaOH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加盐酸后产生CO2气体体积(标准状况)的最大值为112mL
7.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A.Fe与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Al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8.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环保、高效、多功能饮用水处理剂,其制备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2FeO4能杀菌消毒,利用了其强还原性
B.K2FeO4在杀菌消毒过程中被还原成Fe3+,Fe3+进一步与水反应生成胶体,具有沉降水中泥沙的作用
C.流程中的三步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向Na2FeO4溶液中加入饱和KOH溶液能析出K2FeO4晶体,说明该条件下的溶解度
9.把一块铁铝合金完全溶于盐酸后,通入足量氯气,再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把滤渣充分灼烧,得到的固体残留物(Fe2O3)恰好跟原来合金的质量相等。则此合金中,铁和铝物质的量之比约为
A.1:1 B.8:9 C.9:8 D.7:3
10.某天然有机物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B.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钠反应,产生1mol
C.该有机物含有3种官能团
D.该有机物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11.我国科研人员借助太阳能,将光解水制H2与脱硫结合起来,既能大幅度提高光解水制H2的效率,又能脱除SO2,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催化剂a表面发生还原反应,产生H2
C.催化剂b附近的溶液pH增大
D.吸收1 mol SO2,理论上能产生1 mol H2
12.在一定温度时,将1molA和2molB放入容积为5L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经5min后,测得容器内B的浓度减少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5min时,容器内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2.5mol
B.在5min内,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的速率为
C.当时,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氩气使压强增大,则反应速率增大
13.纳米TiO2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催化剂。用含Fe2O3的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制备TiO2的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加快酸浸速率,步骤①可用浓硫酸
B.步骤②涉及的离子反应主要为:Fe+Fe3+=3Fe2+
C.步骤③实现混合物的分离是利用物质的熔沸点差异
D.考虑成本、环保等因素,步骤④后的废液中应加入生石灰等碱性试剂处理
14.钼(Mo)的最重要用途是作为铁合金的添加剂,用CO还原MoO3制备单质Mo的装置如图所示(尾气处理装置已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①用于制备CO2,其中稀盐酸可用稀硫酸替代
B.装置②中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以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C.在装置④中生成了钼单质
D.装置⑥中的现象不能达到检验MoO3是否被CO还原的目的
二、解答题
15.、和NO均为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回答下列问题:
Ⅰ.用下列流程综合处理工厂排放的含的烟气,既可减少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又能生成氮肥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1)过程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③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Ⅱ.“铁盐、铜盐氧化法”是目前常用的转化方法,将和的混合气体通入、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回收S,其转化原理如下图所示:
(2)随着反应进行,溶液酸性 (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3)过程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对于该转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过程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在转化过程中起催化作用
C.提高混合气体中的比例可防止生成的硫单质中混有CuS
Ⅲ.用Pt-BaO双催化剂处理大气中NO和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5)NO和在催化剂Pt表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协同处理过程中,当与按体积比1:2通入时恰好能完全转化,则产物X的化学式为 。
16.工业制得的氮化铝(AlN)产品中常含有少量Al4C3、Al2O3、C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分别测定氮化铝(AlN)样品中AlN和Al4C3的质量分数(忽略NH3在强碱性溶液中的溶解)。
(1)实验原理:①Al4C3与硫酸反应可生成CH4 ②AlN溶于强酸产生铵盐,溶于强碱生成氨气。请写出AlN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装置E的作用是 。
(3)实验过程:
①连接实验装置,在各连接处涂抹肥皂水,然后从K2通入空气检查气密性,证明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 。称得D装置的质量为y g,滴定管的读数为a mL。
②称取x g AlN样品置于装置B瓶中;塞好胶塞,关闭活塞K2、K3,打开活塞K1,通过分液漏斗加入稀硫酸,与装置B瓶内物质充分反应。
③待反应进行完全后,关闭活塞K1,打开活塞 ,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过量NaOH,与装置B瓶内物质充分反应。
④ (填入该步骤应进行的操作)。
⑤记录滴定管的读数为b mL,称得D装置的质量为z g。
(4)数据分析:(已知:该实验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Vm L mol﹣1)
①Al4C3的质量分数为 (填写表达式),若读取滴定管中气体的体积时,液面左高右低,则所测气体的体积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AlN的质量分数为 (填写表达式)。
17.认识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和合成新的有机物。
Ⅰ.现有下列物质:①纤维素;②;③;④;⑤淀粉;⑥;⑦;⑧;⑨。
(1)以上物质中,属于烷烃的是 (填序号,下同);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互为同系物的是 。
Ⅱ.淀粉和纤维素都是重要的生物质。以淀粉为原料制备部分化工产品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①烃C是一种基础化工原料,标准状况下密度为;②;③F的分子式为,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④G的分子式为,是略有气味的油状液体。
(2)A中的官能团名称为 。
(3)C→D的反应类型为 。
(4)F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高分子聚合物H,H的结构简式为 。
(5)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用系统命名法命名D为二溴乙烷
b.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多糖,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
c.比C相对分子质量大14的同系物X,分子中最多7个原子共面
d.1mol乳酸分别与足量的Na和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
18.汽车尾气中含有的NO和CO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发生如下反应实现无害转化:。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当生成1mol时,该反应 (填“吸收”或“释放”) kJ能量。
(2)为验证温度和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该反应的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
实验编号 T(℃) NO初始浓度(mol L-1) CO初始浓度(mol·L-1)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1)
Ⅰ 280 82
Ⅱ 280 n 124
Ⅲ 350 m 82
①上述实验中, , ;
②上述实验中,能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规律的对比组实验是 (填实验编号)。
(3)为了测定在某催化剂作用下该反应的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浓度如下表:
时间/s 0 1 2 3 4 5
/mol L-1
①前4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
②一定温度下,向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CO和1molNO,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下列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依据的是 (填标号)。
A.
B.单位时间内生成0.2molCO,同时生成0.1mol
C.NO浓度与CO浓度相等
D.容器内总压强不再改变
E.反应后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4)某机构利用该反应原理设计燃料电池,其装置如图所示:
①石墨Ⅱ为 极;
②石墨Ⅰ上发生的反应为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D D D C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C A D D
15.(1) 1:2
(2)减弱
(3)
(4)BC
(5) S
16. AlN+NaOH+H2O=NaAlO2+NH3↑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浓硫酸,影响NH3质量分数的测量 各连接处均无泡沫产生 K3 打开K2,通入空气一段时间 ×100% 偏小 ×100%
17.(1) ②⑧⑨ ③⑦ ⑧⑨
(2)羟基、醛基
(3)加成反应
(4)
(5)
(6)bcd
18.(1) 释放 2(b-a)
(2) I、III
(3) BD
(4) 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