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无忧】冀教版一上《我上学了.4 玩跷跷板》(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无忧】冀教版一上《我上学了.4 玩跷跷板》(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1 10:0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四课时
玩跷跷板
(冀教版)一年级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温故孕新
03
情境导入
05
变式深化
06
巩固练习
07
课堂小结
04
合作探究
08
作业设计
学习目标
从具体生活情境中抽象出轻重的数学概念,学会用数学语言(如“轻”“重”“比较轻”“比较重”等)描述物体之间的轻重关系。
01
02
通过观察、比较物体轻重,感知物体质量的差异,初步建立量感,培养学生对数量的敏锐感知和理解能力。
03
能运用所学的轻重比较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境导入
有匹马儿两人骑,
一头高来一头低,
虽然马儿不足路,
两人仍是笑嘻嘻。
(打一物品)



情境导入
跷跷板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玩的一种娱乐设施。
为什么跷跷板会一边高一边低
合作探究
探究1
认识轻重
合作探究
小猴和大熊玩跷跷板
小猴这边高高翘起,大熊这边低低下沉。
重的一边下沉
轻的一边翘起
大熊重,小猴轻。
合作探究
跷跷板
物体下沉

物体上升

合作探究
现在又上来了一只小猴,跷跷板发生变化了吗?
还是大熊这边低。
即使小猴数量增加,还是大熊重。
合作探究
现在小猴来了好几只啦,看看跷跷板,你们发现了什么?
跷跷板逐渐平衡
小猴这边压低
合作探究
跷跷板逐渐平衡甚至小猴这边压低了,这说明了什么?
6只小猴比1只大熊重。
合作探究
想一想,为什么一开始一只小猴比大熊轻,后来好多只小猴就能和大熊差不多重甚至更重?
小组活动
合作探究
一个物体轻,但是很多个这样轻的物体加在一起,重量就可能变得比较大,能和重的物体相比。
合作探究
探究2
探究小朋友玩跷跷板中的轻重关系
合作探究
小朋友玩跷跷板游戏中有哪些轻重的问题?
他们三个人都没有用力。
合作探究
在这幅图里,丫丫这边高,亮亮这边低,这说明了什么?
跷跷板低的一端物体重,高的一端物体轻。
亮亮比丫丫重。
丫丫比亮亮轻。
合作探究
壮壮这边低
亮亮这边高
壮壮比亮亮重,亮亮比壮壮轻。
合作探究
丫丫、亮亮和壮壮三个人,谁最重,谁最轻?
亮亮比丫丫重
壮壮比亮亮重
壮壮比丫丫、亮亮都重
壮壮最重
合作探究
丫丫、亮亮和壮壮三个人,谁最重,谁最轻?
亮亮比壮壮轻
丫丫比亮亮轻
丫丫比亮亮、壮壮都轻
丫丫最轻
合作探究
探究3
借助天平、扁担比较物体轻重
合作探究
这是天平。



天平也是用来比较物体轻重的。当天平两端平衡时,表示两端物体一样重;如果一端下沉,则表示这一端物体较重。
合作探究
看图判断。
(1)苹果和橘子哪个重?一个苹果和一个梨哪个重?
天平低的一方重,说明一个苹果比一个橘子重。
合作探究
看图判断。
(1)苹果和橘子哪个重?一个苹果和一个梨哪个重?
天平平衡
说明2个苹果和1个梨一样重,那么一个梨比一个苹果重。
合作探究
看图判断。
(2)两只小熊在挑水,谁桶里的水多?
第二只小熊桶里的水多。
你是怎样判断的?
水越多越重,会把扁担压弯。
合作探究
不管是跷跷板、天平,还是扁担,我们都可以通过它们的状态来比较物体的轻重。低的、下沉的一端物体重,高的、上扬的一端物体轻。
巩固练习
1.重的画“√”,轻的画“ ”。


巩固练习
2.重的画“√”,轻的画“ ”。


巩固练习
3.最重的画“√”,最轻的画“×”。

×
巩固练习
4.说一说:“大的物品比小的物品重”,这种说法对吗?
比 大,但 比 轻。
轻与重是相对的,并不是大的物品就一定重,不同物体的轻重与物体的大小无关。
课堂小结
回顾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我我知道了跷跷板上,高的一方轻,低的一方重。
我还会用跷跷板、天平、扁担等工具比较轻重了。
板书设计
玩跷跷板
高 轻
低 重
分层作业
基础达标:
1.比一比,重的画“√”,轻的画“ ”。


分层作业
基础达标:
2.最重的画“√”,最轻的画“ ”。

分层作业
能力提升:
1.最重的画“ ”?最轻的画“ ”?
分层作业
能力提升:
2.从重到轻排一排。
1
2
3
4
分层作业
拓展迁移:
在家中选择一些物品(如鸡蛋、苹果、杯子等),用简易秤(如有条件)或通过掂一掂的方式感受轻重,并记录下来。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