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第2课时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分解反应 同步练 (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3 第2课时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分解反应 同步练 (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01 21:28:24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分解反应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1)制取方法
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反应原理
发生装置 的选择依据 固体、液体,不加热
发生装置 (拓展)
收集 装置
(2)验满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把 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满。
(3)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步骤
①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装:向锥形瓶内装入二氧化锰固体。
③塞:塞好带有长颈漏斗和导管的双孔橡胶塞。
④加:向长颈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⑤收: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氧气。
实验探究一般思路
明确探究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获取证据→分析推理→形成结论
知识点2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1)一个反应的催化剂并不是唯一的,如氧化铜、氧化铁等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2)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只是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发生改变。
(3)没有催化剂,并不意味着反应不能发生,只是反应速率发生变化。
(4)催化剂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生成物的质量由反应物的质量决定。
知识点3 分解反应 
由 生成 其他物质的反应。
(1)判断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前提是该反应过程必须为化学变化。如工业制氧气,其本质为物理变化,故不是分解反应。
(2)反应物是一种的不一定是分解反应,生成物是一种的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氧气臭氧”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重难突破
重难点 催化剂的性质 
【典例】闵恩泽为中国制造了催化剂,被誉为中国科学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B.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有变化
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化学性质不变
D.催化剂只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
解析:不使用催化剂,物质也能发生化学反应;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无变化;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化学性质不变;催化剂可能加快或者减慢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
答案:C
  设计实验探究某物质是否为催化剂时,除了要考虑加入催化剂前后化学反应速率是否发生改变外,还需探究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发生改变。
【对点训练】
现有a、b两种质量相等的物质,其中a为纯净的过氧化氢,b是过氧化氢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将a、b分别放入试管中,并在两个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制取氧气。当a、b均完全反应后,如图所示,得到的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像中,正确的是( )
知识点1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1.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不放出氧气
B.放出氧气的速率慢
C.放出氧气的总量减少
D.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且反应速率慢
2.(教材图片改编)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如下实验,已知:①中木条不复燃,③中木条复燃。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中木条不复燃的原因是 ,请写出③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对比实验①③可得出的实验结论为 。
(3)除上述因素外,请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还包括 (写一点)。
知识点2 催化剂的性质 
3.工业中催化剂的使用十分普遍,催化剂的效率是生产的核心,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反应的催化剂可能不止一种
B.所有的催化剂都能加快反应速率
C.催化剂的多少影响生成物的量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性质和质量都不变
4.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不放出氧气
B.放出氧气速率较慢
C.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
D.放出氧气速率不变
知识点3 分解反应 
5.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氢气+氧化铜铜+水
B.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C.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D.氧气+氢气水
6.化学反应有多种类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其中b处表示的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现有反应: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则此反应应该填充到(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7.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将过氧化氢溶液和发泡剂加入试管中,并用碘化钾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容器中会涌出的柱状泡沫,故被称为“大象牙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没有催化剂,过氧化氢也可以分解
B.MnO2、CuSO4等对过氧化氢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
C.碘化钾增加了过氧化氢生成氧气的质量
D.其他条件不变,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大,涌出柱状泡沫的速度越快
8.如图是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的实验装置,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9.(科学探究与实践)某研究小组发现,将适量淀粉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加快。对于此现象,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淀粉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做出猜想】淀粉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1)完成表格内填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解释
Ⅰ. A       B A中无明显现象,B中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伸入会复燃
Ⅱ.向B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停止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滤渣 又产生大量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滤渣质量为 淀粉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2)写出淀粉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
【实验拓展】
(3)该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对比淀粉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实验均以生成25 mL 气体为准,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忽略不计,相关数据见表:
实验编号 3%过氧化氢 溶液的体积 其他物质 的质量 待测 数据
Ⅰ 20 mL 淀粉0.5 g b
Ⅱ 20 mL 二氧化锰0.5 g c
上述实验中“待测数据”是指 ;若b>c,则可得出的结论是 。
1.请写出2个有氧气生成的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
(2)
2.请写出4个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
(2)
(3)
(4)第2课时 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分解反应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1)制取方法
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水+氧气 
发生装置 的选择依据 固体、液体,不加热
发生装置 (拓展)
收集 装置
(2)验满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把 带火星的木条 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满。
(3)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步骤
①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装:向锥形瓶内装入二氧化锰固体。
③塞:塞好带有长颈漏斗和导管的双孔橡胶塞。
④加:向长颈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⑤收: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氧气。
实验探究一般思路
明确探究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获取证据→分析推理→形成结论
知识点2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1)一个反应的催化剂并不是唯一的,如氧化铜、氧化铁等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2)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只是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发生改变。
(3)没有催化剂,并不意味着反应不能发生,只是反应速率发生变化。
(4)催化剂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生成物的质量由反应物的质量决定。
知识点3 分解反应 
由 一种反应物 生成 两种或两种以上 其他物质的反应。
(1)判断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前提是该反应过程必须为化学变化。如工业制氧气,其本质为物理变化,故不是分解反应。
(2)反应物是一种的不一定是分解反应,生成物是一种的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氧气臭氧”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重难突破
重难点 催化剂的性质 
【典例】闵恩泽为中国制造了催化剂,被誉为中国科学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B.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有变化
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化学性质不变
D.催化剂只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
解析:不使用催化剂,物质也能发生化学反应;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无变化;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化学性质不变;催化剂可能加快或者减慢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
答案:C
  设计实验探究某物质是否为催化剂时,除了要考虑加入催化剂前后化学反应速率是否发生改变外,还需探究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发生改变。
【对点训练】
现有a、b两种质量相等的物质,其中a为纯净的过氧化氢,b是过氧化氢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将a、b分别放入试管中,并在两个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制取氧气。当a、b均完全反应后,如图所示,得到的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像中,正确的是( B )
知识点1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1.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B )
A.不放出氧气
B.放出氧气的速率慢
C.放出氧气的总量减少
D.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且反应速率慢
2.(教材图片改编)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如下实验,已知:①中木条不复燃,③中木条复燃。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中木条不复燃的原因是 过氧化氢分解过慢,产生氧气较少,不足以使木条复燃 ,请写出③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过氧化氢水+氧气 。
(2)对比实验①③可得出的实验结论为 二氧化锰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
(3)除上述因素外,请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还包括 温度(或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写一点)。
知识点2 催化剂的性质 
3.工业中催化剂的使用十分普遍,催化剂的效率是生产的核心,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一个反应的催化剂可能不止一种
B.所有的催化剂都能加快反应速率
C.催化剂的多少影响生成物的量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性质和质量都不变
4.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B )
A.不放出氧气
B.放出氧气速率较慢
C.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
D.放出氧气速率不变
知识点3 分解反应 
5.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C )
A.氢气+氧化铜铜+水
B.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C.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D.氧气+氢气水
6.化学反应有多种类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其中b处表示的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现有反应: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则此反应应该填充到( C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7.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将过氧化氢溶液和发泡剂加入试管中,并用碘化钾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容器中会涌出的柱状泡沫,故被称为“大象牙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没有催化剂,过氧化氢也可以分解
B.MnO2、CuSO4等对过氧化氢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
C.碘化钾增加了过氧化氢生成氧气的质量
D.其他条件不变,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大,涌出柱状泡沫的速度越快
A.过氧化氢在常温下会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没有催化剂,过氧化氢也可以分解,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MnO2、CuSO4等对过氧化氢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碘化钾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催化作用,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增加过氧化氢生成氧气的质量,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其他条件不变,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涌出柱状泡沫的速度越快,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8.如图是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的实验装置,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D )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9.(科学探究与实践)某研究小组发现,将适量淀粉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加快。对于此现象,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淀粉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做出猜想】淀粉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1)完成表格内填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解释
Ⅰ. A       B A中无明显现象,B中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伸入会复燃  淀粉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Ⅱ.向B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停止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滤渣 又产生大量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滤渣质量为 a g  淀粉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2)写出淀粉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过氧化氢水+氧气 。
【实验拓展】
(3)该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对比淀粉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实验均以生成25 mL 气体为准,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忽略不计,相关数据见表:
实验编号 3%过氧化氢 溶液的体积 其他物质 的质量 待测 数据
Ⅰ 20 mL 淀粉0.5 g b
Ⅱ 20 mL 二氧化锰0.5 g c
上述实验中“待测数据”是指 收集25 mL气体所需时间 ;若b>c,则可得出的结论是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当其他条件相同时,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淀粉更好 。
(1)Ⅰ.根据实验现象,A中无明显现象,B中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伸入会复燃,说明淀粉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Ⅱ.根据实验结论,淀粉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所以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所以称量滤渣的质量不变,仍为a g。(2)过氧化氢在淀粉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3)该实验对比淀粉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实验均以生成25 mL气体为准,故上述实验中“待测数据”是指收集25 mL气体所需时间;若b>c,收集25 mL气体淀粉需要的时间比二氧化锰长,则可得出的结论是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当其他条件相同时,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淀粉更好。
1.请写出2个有氧气生成的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合理即可,下同) 
(2) 过氧化氢水+氧气 
2.请写出4个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合理即可,下同) 
(2) 硫+氧气二氧化硫 
(3)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4) 碳+氧气二氧化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