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小结 同步练 (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小结 同步练 (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02 09:48:33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小结
1.温度升高,物质的体积变大,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变大。( × )
2.在氧化汞分解过程中,氧化汞分子发生了变化。( √ )
3.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 )
4.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 )
5.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 )
6.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粒子,都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 )
7.钠原子与钠离子的核内质子数不同。( × )
8.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后,电子层数不变。( × )
9.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其相对原子质量也越大。( √ )
10.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 )
考点1 构成物质的微粒 
1.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B )
A.铜 B.氯化钠 C.水 D.氧气
2.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所有原子都有质子和中子
B.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D.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考点2 粒子性质的应用 
3.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D )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现象:分子间有间隔
C.氧气和液氧都能供给呼吸: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体积变大
4.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C )
A.红墨水会将清水染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性质差异很大——分子构成不同
C.夏天温度高,自行车容易爆胎——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D.氖气和氢气的化学性质都很稳定——原子最外层电子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
考点3 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应用 
5.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适量的钒元素对预防心脏病和增加身体免疫力有重要作用。钒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钒元素为金属元素
B.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x=10
D.化学反应中钒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6.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C )
①       ②       ③      ④
A.①③属于不同元素
B.②③化学性质相似
C.②④是金属元素
D.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是Mg2-
7.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A     B      C      D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11__,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35.45__。
(2)示意图D中的x=__8__。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B、C__(填字母)。
(4)已知A和B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__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__。
(5)C粒子属于__阴__(填“阴”或“阳”)离子。
考点4 元素和元素周期表 
8.钕元素(Nd)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材料。钕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钕的原子序数为60
B.钕是非金属元素
C.钕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4.2
D.钕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0
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13__,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失去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__阳__(填“阴”或“阳”)离子。
(2)11~18号元素在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结构中的__核外电子层数__相同。
(3)第三周期元素中,核外电子排布与Ar相同的离子符号__Cl-(合理即可)__(写一个即可)。
10.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使物质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层次。
(1)氧原子核中含有8个质子,每个质子都带1个单位正电荷,为什么这些质子聚集在一起而不散开?请你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测。
(2)水分子中含有氧原子,氧原子中电子绕核运动而不离开原子核,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1)质子之间存在引力。
(2)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1.(河南中考)液化石油气是常用燃料。从分子及其运动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25 m3石油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0.024 m3的钢瓶中。
(2)液化石油气中添加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一旦液化石油气泄漏,周围较大范围都能闻到特殊臭味,可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1)分子间有间隔,加压使分子间隔变小。(2)分子在不断运动,特殊臭味在空气中扩散。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小结
1.温度升高,物质的体积变大,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变大。(   )
2.在氧化汞分解过程中,氧化汞分子发生了变化。(   )
3.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
4.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
5.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
6.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粒子,都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
7.钠原子与钠离子的核内质子数不同。(   )
8.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后,电子层数不变。(   )
9.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其相对原子质量也越大。(  )
10.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
考点1 构成物质的微粒 
1.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铜 B.氯化钠 C.水 D.氧气
2.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原子都有质子和中子
B.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D.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考点2 粒子性质的应用 
3.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现象:分子间有间隔
C.氧气和液氧都能供给呼吸: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体积变大
4.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红墨水会将清水染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性质差异很大——分子构成不同
C.夏天温度高,自行车容易爆胎——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D.氖气和氢气的化学性质都很稳定——原子最外层电子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
考点3 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应用 
5.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适量的钒元素对预防心脏病和增加身体免疫力有重要作用。钒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钒元素为金属元素
B.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x=10
D.化学反应中钒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6.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③属于不同元素
B.②③化学性质相似
C.②④是金属元素
D.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是Mg2-
7.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A     B      C      D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 __,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 __。
(2)示意图D中的x=__ __。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 __(填字母)。
(4)已知A和B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__ __。
(5)C粒子属于__ __(填“阴”或“阳”)离子。
考点4 元素和元素周期表 
8.钕元素(Nd)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材料。钕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钕的原子序数为60
B.钕是非金属元素
C.钕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4.2
D.钕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0
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 __,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 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__ __(填“阴”或“阳”)离子。
(2)11~18号元素在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结构中的__ __相同。
(3)第三周期元素中,核外电子排布与Ar相同的离子符号__ __(写一个即可)。
10.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使物质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层次。
(1)氧原子核中含有8个质子,每个质子都带1个单位正电荷,为什么这些质子聚集在一起而不散开?请你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测。
(2)水分子中含有氧原子,氧原子中电子绕核运动而不离开原子核,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11.(河南中考)液化石油气是常用燃料。从分子及其运动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25 m3石油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0.024 m3的钢瓶中。
(2)液化石油气中添加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一旦液化石油气泄漏,周围较大范围都能闻到特殊臭味,可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