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小狗学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陌、讨、厌、访、记、忍、委、屈、疯、汪、搞”11个生字,读准“吗、中、弹”3个多音字。
2.能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
3.能预测故事的结局,并将自己的预测与原文进行比较,体会预测的多样性,感受边阅读边预测的乐趣。
4.能初步运用预测策略阅读课外书。
教学重点:
尝试一边读一边预测,能够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结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导入,揭示课题
1.回顾前文,谈话导入。
我们一边读一边预测,已经读了两个故事了,谁能简单地说《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老屋经历了什么,结果怎么样,或者《犟龟》中犟龟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1)读一个故事时,我们都可以在哪些地方进行预测呢?
预设1:在题目处。
预设2:在故事开头的地方。
预设3:在故事过程中,特别是转折的地方。
预设4:在故事结尾的地方。
(2)那么预测的时候,都有哪些方法?
结合题目、插图、文章内容、行文规律
运用预测方法 结合生活经验和常识
结合阅读经验
抓住关键词句
2.揭示课题,预测内容。
(1)了解学情: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故事,请读题——《小狗学叫》。哪些同学已经读过这个故事了?请举手示意。
(2)组织教学:咱们一边读一边猜后面会发生什么。如果有的同学课前已经读过了这个故事,可别急着透露内容。可以比较一下,其他同学猜想的和课文里的哪个更有趣?
(3)引导预测:请没有读过课文的同学结合课文题目,预测一下故事会讲什么?说一说你预测的依据是什么。
预设1:一般情况下小狗在妈妈身边长大,不用特意去学怎么叫就会了。结合生活经验,我预测这里的小狗可能是个孤儿,从小没人带它,所以只能等自己长大了才去学怎么叫。
预设2:小狗在学叫的过程中,一定也会像老屋、犟龟一样经历很多故事。结合阅读经验,我读过的许多童话故事都是这样写的。
预设3:估计这条小狗没听过真正的狗叫,它为了学叫,一定付出了很多努力。结合生活经验,因为我在学习本领的过程中就会付出很多努力。
……
小结:大家不但说出了自己的预测,还讲出了依据。一个好故事的题目往往是耐人寻味的,看到题目,我们可以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对故事内容进行预测。
二、读第一至九自然段,初步预测
1.请学生自由阅读第一至九自然段,随机指导多音字“吗”以及“陌生、讨厌”生字词的读音。
2.出示第1自然段。读了故事开头,你会预测到什么?
预设1:小狗可能会跟猫、牛、马它们学习怎么叫,因为这里提到了这几种动物。
预设2:课文开头说小狗不知道怎么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我猜小狗可能会遭遇一些不幸的事情。
……
小结:大家讲得很清楚。而且能从故事文本中找到预测的依据,这很了不起。
3.引导交流: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小狗?和你猜想的一样吗?
预设:和我的猜想不一样,原来这条小狗学叫是因为它从来没有听到过狗的叫声,因此也不知道该怎么叫,并不是不好好叫才学的。
4.引导预测:那小狗会跟别人学叫吗?能学会吗?
三、读第十至第十九自然段,边读边预测
1.学生读第十至十九自然段,完成表格,然后交流。
原表:
遇到谁 学什么 结果 预测
填写后的表:
遇到谁 学什么 结果 预测
小公鸡 喔喔叫 叫声很逼真,引来狐狸,被狐狸嘲笑。 小狗往前走会遇到……
自学后,学生交流,重点说清楚预测及依据。
2.教师提问:小狗开始跟小公鸡学叫了,你刚才猜对了吗?
3.学生分步读第十七自然段,边读边预测。
(1)学生读第十七自然段开头,教师继续引导预测:小狗来到树林里练习,请你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预设1:小狗学会了小公鸡的叫声,其他动物听到了,都来夸他叫得好。
预设2:小狗没学会小公鸡的叫声,其他动物听到了,都跑来嘲笑它。
(2)教师引导学生继续读,验证预测:读完第十七自然段,看看课文和你的猜想是否一样。随机指导“来访、忘记”的读音。
(3)教师继续引导预测:原来是一只狐狸听到了小狗学公鸡喔喔喔的叫声,它们俩之间会发生什么?会有怎样的交流?结合课文插图二,猜猜狐狸会对小狗说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狐狸在嘲笑小狗,小狗十分委屈。
4.学生读第十九自然段,验证猜想。教师随机指导“忍着、委屈”字词的读音。
5.过渡:受到嘲笑的小狗,接下来会做什么呢?我们再来大胆预测一下。
预设1:小狗可能不想像小公鸡一样叫了,因为受到嘲笑,就不会再做这样的事了。
预设2:小狗可能还会学习另一种动物的叫声,因为童话故事一般都这样写。
6.引导预测:假如真的像有的同学说的那样,小狗还会向别的小动物学叫,你觉得它会向谁学习?它会再次遭遇挫折吗?是怎样的挫折呢?
学生预测,反馈交流。
四、读第二十至三十二自然段,边读边预测
1.请学生读第二十至三十二自然段,继续完成表格,随机指导“百发百中、子弹”以及“发疯”等字词的读音。
遇到谁 学什么 结果 预测
小公鸡 喔喔叫 叫声很逼真,引来狐狸,被狐狸嘲笑。 小狗往前走会遇到小鸭子,跟鸭子学叫。
杜鹃 咕咕叫 学得相当不错,差点被猎人打中,跑啊,跑啊…… 小狗可能跑到……
2.引导讨论。
(1)讨论一:究竟发生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讲这部分内容)
(2)讨论二:小狗竟然又学会了杜鹃咕咕叫?你怎么看待这条小狗的?
预设:努力;也许有语言天赋……
五、课堂小结
1.引导预测:不会叫的小狗向小公鸡学习喔喔叫,被狐狸嘲笑;小狗向杜鹃学习咕咕叫,却差点被猎人当作杜鹃击中了。实在太危险了!接下来还会有相似的经历吗?
预设没有读过的学生的预测:
(1)可能有第三次经历,还会学一种叫声,又经历了挫折;
(2)小狗不想学习叫声了,因为不会叫也挺好的,干吗要和别人一样呢?
(3)应该结束了,会有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
预设已经读过的学生的预测:
(1)这个故事有三种结局;
(2)还会向小母牛学习叫声……
2.教师设疑:竟然会有三种结局?小狗还会向其他人学习叫声?请你自己读课文,想想结局究竟会怎样。
六、认读字词
1.认读生字:
陌生 讨厌 来访 忘记 忍着 委屈 发疯 汪汪 搞不清
(1)带拼音指名读,正音。
(2)去拼音指名读,齐读。
(3)按要求说一说。
①说一个反义词:陌生(熟悉) 讨厌(喜欢) 忘记(牢记)
②说一个近义词:委屈(冤屈) 发疯(发狂)
2.认读多音字。
干吗(má) 百发百中(zhònɡ) 子弹(dàn)
(1)带拼音指名读,正音。
(2)引导发现:这些字还有其他读音,读一读并组词。
(3)给出语境题,辨别读音。
第二课时
一、阅读“结局”,边读边预测
1.导入:一般来说,每个故事都只有一个结局。可是这个故事居然有三个结局!当你发现有三个结局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
2.引发预测:可是,课文中的三个结局都是不完整的。请你一边读一边思考,每个结局可能会是怎么样的?你可以只挑选其中一个结局预测后面会发生什么,也可以选两个或者全选。如果你阅读过原著,知道这些结局,但觉得自己还有更好的想法,也可以说出来和大家分享。(课后第一题)
3.学生运用方法,自主阅读并预测,教师巡视指导,并与学生讨论。
4.分组反馈,组织讨论。
(1)分组:每人挑选一个结局,全班按照选择的不同分成三组。
(2)小组讨论:说说你是怎么预测的,你为什么这么想,再听一听别人是怎么预测的。
(3)小组推荐,每种结局分别推选两三个最有趣的猜想,全班展示。
第一种结局——
预设1:小狗向小母牛学习叫声,被牧场主赶走了。因为前面的内容都是这样的。
预设2:小狗再也不想学习如何叫了。
第二种结局——
预设1:小狗向农民学习说话,居然学会了人话,和人生活在一起。
预设2:小狗不想学农民说话,农民却觉得小狗可怜,就收留了它,让它看家。因为生活中的狗都是这样的。
预设3:农民觉得小狗会学鸡叫、学杜鹃叫,可以当宠物养,这只狗太神奇了,学习能力太强了,就像会说话的鸟一样。
第三种结局——
预设1:小狗学会了汪汪叫,终于没有人再嘲笑它不会叫了。
预设2:小狗学了这声音也会有危险,就没有学。
展示交流中,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感知预测的方法和角度:从前文可以看出“叫声”和“遭遇”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因此可关注和思考各个情节中的“叫声”,如推测第一个结局中的“哞哞”声可能意味着小狗会向母牛学叫,第三个结局中的“汪汪”声意味着小狗遇到另外一条狗;可关注和思考各个情节中的“遭遇”,如推测第二个结局中的小狗碰上了农民后,可能会去他的农场生活,也可能因为不会叫而会被驱赶等。
5.出示原文,对照比较。
(1)课件出示或下发三个故事结局原文(参阅《教师教学用书》相应“教学资源”部分)。
第一种结局:
“不错。但我没有把握,这是不是正确的叫法。你是一头母牛……”
“我当然是头母牛。”
“我不是,我是一只狗。”
“你当然是只狗。这又怎么样?这并不妨碍你学习我的语言。”
“好主意!好主意!”狗大声说道。
“什么主意?”
“此时此刻我想起来的那种主意。我将学会所有动物的叫法,我将让一个马戏团聘请我。我将获得极大的成功,我将变得很有钱,娶国王的女儿为妻。当然是狗中之王的女儿。”
“你真不简单,想得真妙。那你就开始学吧。你听好了:哞……哞……哞……”
“哞……”狗学着。
这是一只不会叫的狗,但它却很有学习语言的天赋。
第二种结局:
“你往哪儿跑啊?”
“我自己也不知道。”
“那就到我家来吧,我正需要一只狗替我看守鸡舍。”
“我愿意去,但我得告诉您:我不会叫。”
“那更好。会叫的狗会把贼吓跑的。而你却不让他们听见,他们一靠近,你就叼住他们,这样,他们就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行。”狗说道。
就这样,不会叫的狗找到了一个工作,它戴着锁链,每天都能喝上一大碗浓汤。
第三种结局:
“可能是长颈鹿吧?不,也许是鳄鱼。鳄鱼是一种凶猛的动物,我得小心谨慎地靠近它。”
小狗在树丛中向传来汪汪叫声的方向匍匐前进,不知为什么,它的心跳得十分厉害。
“汪汪。”
“哦,也是一只狗。”
你们知道吗?就是刚才听见咕咕叫声后开枪打鸟的那个猎人的狗。
“你好,狗。”
“你好,狗。”
“你能否告诉我,你发出的是什么声音?”
“发出的什么声音?我不是发什么声音,我是在吠,供你参考。”
(2)引导讨论:你更喜欢哪一种结局?为什么?
(3)引导讨论:和作者的这些结局相比,同学们的预测内容有没有比原文更让你喜欢的?说一说。
二、整体回顾,体会形象
1.组织交流:说说小狗学叫经历了些什么,结果怎么样。
2.引导讨论:这个故事很多地方出人意料,非常有趣。你喜欢故事里的哪些内容?说说你的理由。(课后第二题)
预设1:故事情节。小狗居然能学会小公鸡喔喔喔叫,狐狸还误以为是送上门的美味午餐,差点就吃了小狗……
预设2:故事结局。一个故事有三种结局,很特别。
3.故事读到这里,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狗呢?为什么?
预设1:这是一只可怜的小狗。故事开头说“它是一只孤零零的小狗”,因为不会叫还被批评,觉得自己也挺委屈的。
预设2:这是一只勤奋又聪明的小狗。因为它学叫付出了很多努力,学鸡叫的时候天天练习,从早到晚偷偷练。而且,学鸡叫、学鸟叫,它都能学得很像。
4.小结:这是一只可怜、勤奋、聪明、不甘落后的小狗。
三、我读你猜,合作学习
1.学生展示事先准备的课外故事书。(课后第三题)
2.学生分组,每四人组成学习小组。
3.合作学习。
(1)一名组员读故事,在题目以及故事中某些地方停止,请其他组员猜一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注意:讲的时候要想好在哪里停下来让听的同学预测。
(2)其他组员仔细听故事,按顺序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说一说为什么这么猜想。
(3)换一名组员再读,其余组员再猜,直到四名组员全部读完。
4.布置作业。
选择一本不熟悉的绘本来预测结局,并与原结局进行对比。
四、预测方法总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