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4.7.2.2免疫与免疫规划(第二课时) 分层作业(含答案)--人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4.7.2.2免疫与免疫规划(第二课时) 分层作业(含答案)--人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6.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02 09:2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7.2.2免疫与免疫规划(第二课时) 分层作业
一、选择题
1. 下列属于免疫监视功能的是( )
A. 清除体内衰老的细胞
B. 抵抗病原体的侵入
C. 识别和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
D. 以上都是
2.过敏反应的特点是( )
A. 发作迅速
B. 反应强烈
C. 消退较快
D. 以上都是
3.艾滋病的病原体是( )
A. 细菌
B. 病毒
C. 真菌
D. 寄生虫
4.下列不属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 )
A. 性接触
B. 血液传播
C. 母婴传播
D. 握手
5.免疫规划的目的是( )
A. 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
B. 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C. 保护儿童的健康
D. 以上都是
6.下列不属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是( )
A. 乙肝疫苗
B. 卡介苗
C. 流感疫苗
D. 脊髓灰质炎疫苗
7.免疫规划的意义不包括( )
A. 保护儿童健康
B. 提高人口素质
C. 增加医疗费用
D. 造福子孙后代、
8.中国疫苗之父汤飞凡对疫苗研制、传染病预防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接种疫苗可保护易感人群 B.人体接种疫苗后会产生相应的抗体
C.人体的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D.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是传染源
9.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进入人体内引起过敏反应的某些食物或药物属于抗原
B.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功能持续低下,容易患癌
C.移植与身体相匹配的器官后,患者不需要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D.HIV主要侵犯并瓦解免疫系统,患者常死于多种疾病的侵害
10.呼吸道黏膜能防止病菌侵入人体,下列选项中与这种免疫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
A.某人接触花粉等而出现过敏现象 B.白细胞包围、吞噬病菌
C.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 D.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肺结核
11.冬天,各种流行性感冒频繁发生。甲流是其中之一,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从传染病角度看,甲流病毒属于传染源
B.从免疫学角度看,甲流病毒属于抗体
C.图中的甲代表淋巴细胞
D.接种甲流疫苗后,人体便能抵抗各种流感病毒
12.结合下面“人体内对水痘病毒免疫作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痘病毒是抗原
B.此免疫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只有特定的抗体才能抵抗水痘病毒
D.水痘病毒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相应的抗体
13.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可以看家护院或者陪伴人们,但有时也会出现狗咬人等危险事件,如图为某人被狗咬后的处理和治疗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免疫角度看,狂犬病毒属于抗原
B.狂犬免疫球蛋白属于抗体
C.每隔一定时间注射狂犬疫苗,对机体抗体的产生起到促进作用
D.狂犬疫苗全部注射完毕后可阻止狂犬病毒再次进入人体
二、非选择题
14. 时事热点题:近期,某地发生麻疹疫情,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分析麻疹疫情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15.人体依靠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协同作用维持身体内部的稳定,如图是其协同作用机制及其部分生理结构示意图。
(1)与激素调节相比,神经调节通常作用 (填“迅速”或“缓慢”)。如果针刺后病人手能动但没有感觉,说明图中 (填数字)位点被阻断。
(2)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 中,这里还有调节 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
(3)当人体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特别兴奋,通过支配相应的神经促进肾上腺分泌较多的激素[甲] ,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与唾液腺、汗腺不同,肾上腺没有 ,其分泌物直接随 输送到全身各处。
(4)葡萄球菌是常见的化脓性球菌,侵入人体后,会刺激 产生物质乙,物质乙可与细菌结合,使其失去致病性,该过程行使了免疫的重要功能是 。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试卷第4页,共4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答案】
1.C
2.D
3.B
4.D
5.D
6.C
7.C
8.8.C
解析:A.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故A正确。
B.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人体接种疫苗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故B正确。
C.免疫对人体有防御、自我稳定、免疫监视等功能。但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不是越强越好,当人体免疫功能过强时,可能会对进入体内的某些药物和食物(过敏原)等产生过敏反应,还可能引发自身免疫病等,故C错误。
D.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例如,患传染病的病人、病原体携带者以及受感染的动物等都属于传染源,故D正确。
9.C
解析:A.过敏原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如花粉粒、粉尘,移植的器官等,故A正确。
B.免疫系统的监控功能低下时,异常细胞(如癌细胞)无法被及时清除,导致癌症风险增加,故B正确。
C.即使移植器官与受者匹配,免疫系统仍可能对异体组织产生排斥反应,通常需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故C错误。
D.HIV破坏T淋巴细胞,导致免疫系统崩溃,患者因多种感染或肿瘤死亡,故D正确。
10.B
解析:A.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过度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故A不符合题意。
B.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与黏膜的免疫类型相同,故B符合题意。
C.患麻疹后获得特异性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故C不符合题意。
D.接种疫苗通过刺激产生特异性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故D不符合题意。
11.C
解析:A.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甲流病毒是该病的病原体,A错误。
B.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所以从免疫学角度看,甲流病毒属于抗原,B错误。
C.乙是流感病毒,进入体内刺激甲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对入侵的病毒体有清除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C正确。
D.接种甲流疫苗后,进入人体内刺激免疫细胞产生抗体,只能对流感病毒有清除,从而产生免疫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具有特异性和选择性,不是对所有的病毒有抵抗作用,D错误。
12.B
解析:A.能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是抗原,水痘病毒是抗原,A正确。
B.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通过注射疫苗获得的免疫力属于特异性免疫,此免疫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B错误。
C.抗体存在于血液、淋巴和组织液中。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但是抗体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若病毒发生变异,则仍有可能再次感染,C正确。
D.水痘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抗体,该抗体只对水痘病毒有免疫作用;并在人体内存留,D正确。
13.D
解析:A.狂犬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故从免疫角度看,狂犬病毒属于抗原,A正确。
B.抗体是机体由于抗原的刺激而产生的具有保护作用的蛋白质。狂犬免疫球蛋白是一种针对狂犬病毒的特异性抗体,B正确。
C.狂犬疫苗能够刺激人体产生针对狂犬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每隔一定时间注射疫苗可以加强免疫记忆,促进抗体的产生,从而提高免疫保护效果,C正确。
D.狂犬疫苗全部注射完毕后,人体能够产生抵抗狂犬病病毒的特异性抗体,但不能阻止狂犬病毒再次进入人体,D错误。
14. 答案:麻疹疫情可能是部分人群未接种疫苗或疫苗接种率下降,导致人群免疫力降低。防控措施:加强麻疹疫苗接种,提高接种率;对患者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控意识。
15.(1) 迅速 ⑥
(2) 脑干 心跳、血压
(3) 肾上腺素 导管 血液
(4) 淋巴细胞 防御功能
解析:(1)人的调节方式主要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过程中传递的主要是电信号,速度很快。相比之下,激素调节需要通过血液循环来传递信号,这个过程相对较慢。因此,与激素调节相比,神经调节通常作用迅速。 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若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感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的,故神经冲动必须经过脊髓上行传导束,传导到大脑,人才能产生感觉。结合题图可知,如果针刺后病人手能动但没有感觉,说明图中⑥上行传导束位点被阻断。
(2)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有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等,能够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可见,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脑干中,脑干还有调节心跳、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
(3)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具有升高血糖、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作用。可见,当人体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特别兴奋,通过支配相应的神经促进肾上腺分泌较多的激素[甲]肾上腺素,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与唾液腺、汗腺等外分泌腺不同,肾上腺是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物直接随血液循环通过输送到全身各处。
(4)抗原是指能够刺激人体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或异物;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由此产生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免疫具有三方面的功能,防御功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自我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免疫监视: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可见,葡萄球菌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物质乙(抗体),抗体与细菌结合,使其失去致病性,该过程行使了免疫的重要功能是防御功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