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与朱元思书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及有关骈文的常识
2.掌握本文的生字词,熟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学习重难点
1.能用现代汉语流畅地翻译课文并记住重点字、词、句的解释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背诵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一、预习
1.查找有关资料,整理出你认为重要的与作者有关的内容,以及有关骈文的常识。(可利用课文注解及其他语文资料,包括上网搜索)
2.自由、大声地读课文,结合文下的字、词、句释义初步理解课文。(至少要读3遍)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缥碧(
)
急湍(
)
轩邈(
)
泠泠(
)
经lún(
) yuān(
)飞戾天
kuī(
)谷忘fǎn(
)
4.解释下列词语。
①俱净 ⑥轩邈
②缥碧
⑦千转
③奔
⑧鸢飞戾天
④寒树 ⑨经纶世务
⑤负势竞上 ⑩疏条交映
5.结合课本注解,试译全文。
6.熟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⑴本文写了哪个地方的景色?
⑵这一带的山水景色有何特点?(用原句回答)
7.把你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上交流。
8.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自主、准确翻译以下语句。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9.组内交流:
⑴用波浪线将文中描写的景物一一划出。
⑵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10.组内交流:
(1)第二段写了富春江水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写法?
(2)第三段是怎么写出山之奇的呢?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拓展延伸: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富春江的山水美景。
二、展示(预习内容)
三、反馈
1.填空题
《与朱元思书》选自《 》,作者 。本文是 文,多处使用了对偶句。结构是 式,总写的一句是“
”
2.下列对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我泛着小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听任它时而向
东,时而向西。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急流猛浪,比箭还飞得快,又像奔马一样。
C、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美丽的鸟儿在相互对叫着,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蝉鸣叫了千次也不停歇,猿啼叫了百次也不断绝。
3.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段总写_________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和“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
之美。
第二课时
一、预习
1.找出文中体现作者感慨的句子,并说说表达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感。
2.参考有关资料,说说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深层意思的理解。写一则200字左右的笔记。
二、展示
(一)朗读课文第一段,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来里的风景,作者是怎样概括的?可见本节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
2.请分别找出本段中写景、叙事、抒情的语句?
3.本段中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天共长天一色”意境相同的句子是什么?
(二)朗读第二段,小组讨论:
1.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哪两种状态描写了富春江水怎样的特点?
2.静态描写了水的哪些方面?动态描写了水的哪个方面?(要找出对应的语句)
提示:①静态:
②动态:
3.文章有没有直接写水深?“千丈见底”是不是写水深? 可见写水清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
4.本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三峡》中的哪句描写与“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在描写手法上有何区别?
(三)探究写奇山的部分,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下列问题:
(1)作者怎样写“奇山”?
(2)是从视觉,还是从听觉来写的吗? 写了哪几种景物? 这是一种嘈杂的气氛吗?
(3)通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作者意在表达什么?作者为什么发出“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慨呢?
(四)组际交流: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和人生观?怎样理解“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三、反馈: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互相轩邈(
)
②鸢飞戾天(
)
③望峰息心(
)
④负势竞上(
)
2.翻译句子。
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时的体验,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
4.从写景方面看,这段文字的写景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景物的?
5.从抒情方面来看,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抒发了自己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达标检测
1.①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②至
③平息
④凭依
2.①像鸢飞到天上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②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3.以动写静,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更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4.由高到低,由远及近
视觉,听觉
5.比喻
虽亟思奋发有为,但终未显达,故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