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画山绣水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画山绣水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06 15:4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画山绣水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间接材料来丰富作品内容、表现事物的方法。
2.通过对课文中景色描写的欣赏提示自己对自然风景的审美能力。
3.适当加以想象复述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学习重难点
1.运用间接材料来丰富作品内容、表现事物的方法。
2.作者在观赏优美风景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凄惨故事的用意。
一、预习
1.朗读课文,积累生字词。
(1)给加点字注音。
褒贬(

香醇(

恍惚(

精髓(

嶙峋(

瞭望(

攒聚(

峭拔(

袅袅(

崭新(

(2)解释词语。
攒聚:
恍惚:
玲珑剔透:
萧萧瑟瑟:
(3)读完课文,你还有哪些不认识和不理解的词语,请写在下面。
2.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课题“画山绣水”是什么意思?
(2)文章第三段有何作用?
(3)船家向我们叙述了哪些神话传说?选择你感兴趣的传说,加以想象复述给大家听。(想象要合理的加入自己的语言)21教育网
3.读完课文,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请写下来。
4.小组合作探究:
(1)桂林山水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什么?课文着重写了哪几处山岩,为什么要着重些这几处山岩?
(2)怎样理解“我也算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来却没见过一座山,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没有过一条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想象。”这句话?(从山的得名、劳动人民寄托的感情等方面思考)www.21-cn-jy.com
5.展示交流:
(1)初看课题,文章应着重写桂林山水的优美景色,可文章的主体部分却详细地描述了几个山岩的传说,这是为什么?21cnjy.com
(2)课文第三段已经由总写山水景色过渡到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感受最深的一点:山水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感情和想象。可并没有紧接着写传说,而是花了不少笔墨写漓江水色和鱼鹰捕鱼,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1·c·n·j·y
(3)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可以从用词的准确生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体会)21·cn·jy·com
6.拓展延伸:吟哦讽诵宋代诗人黄庭坚赞颂漓江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的诗句:“桂岭环城如雁荡,平地苍玉忽嵯峨。李成不在郭熙死,奈此千峰百嶂何!”思考:黄坚挺的想法和课文中的哪些话相似?(注:李成、郭熙都是北宋画家。)【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展示(重点展示4-6题)
三、反馈
阅读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第15自然段中“我的意思”指的是什么?(可用原文回答,也可自己概括)
2.第16自然段的“往往”、第17自然段的“兴许”能否去掉,为什么?
3.最后一段中,作者说“这是值得深思的”,“这”指的是什么?“这是值得深思的”又有什么含义?
4.为什么要把神奇而美丽的桂林山水和表现旧时代“劳动人民艰难苦恨的生活”的传说结合起来写?说说你的理解。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课前先学
1.(1)bāo
chún
huǔng
suí
xún
liào
cuán
qiào
niǎo
zhǎn
(2)攒聚:紧紧地聚拢在一起。
恍惚:精神不集中,迷迷糊糊。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细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
萧萧瑟瑟:形容风吹草木的声音。
2.(1)画山绣水的意思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画出来的山绣出来的水,这里用来形容桂林山水的秀丽。(2)第三段是过渡段,一方面,是由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转为自然风光背后所蕴含的劳动人民的感情和想象的描写;另一方面,是由对桂林山水的一般描写转为这次漓江之游的具体描写。
(3)略。
课堂探究(略)
达标检测
1.“江山再美,谁知道……的血泪。”2.不能。去掉了语气就十分肯定,表达就不准确。
3.“这”指的是极美的江山,刻下了千百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来我国人民艰难苦恨的生活记录。作者意在要人们不要忘记旧中国人民的苦难,不忘阶级压迫。4.在旧时代里人们过着“艰难苦恨的生活”,于是就把这种生活状况投影到自然山水上去,构成了许多传说和故事。作者要人们在欣赏美丽的自然风景时,不忘记过去,珍惜现代的美好生活。21·世纪
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