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腊八粥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 腊八粥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1 16:1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腊八粥
部编版六年级
了解腊八节
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在这一天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我国喝腊八粥的传统习俗始于宋代,至今已有一千余年。腊八粥在不同地区选用的食材有所不同,但均十分丰富,基本上都包括谷类、豆类和各种干果,寓意着“合聚万物、调和千灵”。腊八粥不仅是时令美食,更是保养脾胃的养生佳品。
腊八节由来和风俗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体现出乡村人民特有的风韵与神采。由于其独特的创作风格,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代表作品:小说《长河》《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等。
了解作者
生字大通关
我会读
腊八粥 咽下 汤匙 碗盏
搅和 浓稠 肿胀 熬粥
深褐 染缸 脏水 筷子
腊八粥 咽下 汤匙 碗盏
搅和 浓稠 肿胀 熬粥
深褐 染缸 脏水 筷子

zhōu
zhǎn
yàn
chí
jiǎo
chóu
zhǒnɡ
áo

ɡānɡ
zānɡ
kuài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象八儿的馋样。
这篇课文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的惊奇,写出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眷恋。
大家是如何概括出这件事的呢?
对于写事的文章,可以从文章的六要素进行概括。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紧扣文中的主要人物“妈妈”和“八儿”,并结合课题来概括,这样降低了难度,概括效果会更好。
快速浏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你能用几个词语形容一下腊八粥吗?
甜甜腻腻
香甜
美味
浓稠
……
人人爱粥(第1自然段)
等粥喝粥(第2—19自然段)
腊八粥
课文围绕腊八粥写了哪些内容?
默读“等粥”部分的内容(第2—17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描写了哪些场景?
默读第1自然段,圈画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词句。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排比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老老少少都喜欢。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选取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态度,以点带面,说明腊八粥深受人们喜爱。
排比
比一比:下列句子哪个好?为什么?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提到腊八粥,每个人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
第一个句子好,因为它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及反问的语气写出了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
2
5
8
文中的三个“叹气”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呢?
写出了腊八粥逐渐粘稠,咕嘟咕嘟冒泡的样子。
暗含着八儿愿望得不到满足后的失落。
“叹气”本是人的活动,这样写赋予腊八粥生命力,同时也衬托八儿的心情。
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品读课文
食材
做法
腊八粥多么香甜美味呀!住方家大院的八儿面对甜甜的、腻腻的一锅腊八粥,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2
急切
神态描写
兴奋
动作描写
通过第12自然段对腊八粥的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呢?
仿佛是听到八儿的话后发出了笑声,也写出了粥逐渐熟烂的状态。
腊八粥对八儿的吸引力很大。
人与粥
相互映衬
12

本文为何要详细描写八儿对腊八粥的猜想呢?
表现出八儿好奇而又急切的心理
细腻巧妙地突出了腊八粥的特点
自由读第14—17自然段,八儿看到粥后有什么反应呢?八儿看到的粥是什么样子的?八儿看到的粥和他想象的粥有什么不一样?
兴奋、惊讶
拟人
符合猜想
出乎意料
15
14
惊讶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怎么,黑的!”八儿同时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
有点嫌弃
八儿看粥时的心理是怎样的?
写法分析
作者为什么没有具体写喝粥的过程,而是侧重描写喝粥的结果,描绘了喝粥后的家庭场景?
作者通过详细描写喝粥后的画面,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家人喝粥时的香甜和满足,这样的结果更有余味,显示出作者的匠心独运。
民俗美
童趣美
亲情美
主题概括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