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科学期末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科学期末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9-01 11:53:18

文档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科学期末试卷
1.(2025五下·宝安期末)早晨,小安在客厅吃着早餐,感觉很热,于是打开空调。这时冷热气体相互混合,最终客厅变得凉快了,这种传热方式被称作   。
2.(2025五下·宝安期末)闷热的客厅就像一个栽培植物的温室。人类过度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这种增温效果与温室类似,被称作   。
3.(2025五下·宝安期末)吃完早餐,妈妈给在阳台上种植的植物浇水。植物在光照的条件下,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释放氧气,这个过程叫做   。
4.(2025五下·宝安期末)小区花园里生活着多种生物。花园里生物与非生物相互联系、影响,构成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做   。
5.(2025五下·宝安期末)家里鱼缸里有一艘模型小船,向下压小船会感受到一股向上的力,这股力是   。
6.(2025五下·宝安期末)考古发现最早的船是独木舟。独木舟不稳定,载重量小,但可以通过削尖船头来让船更稳定。(  )
7.(2025五下·宝安期末)现代的轮船有骨架、船舱等结构,这些设计可以使船更牢固。(  )
8.(2025五下·宝安期末)炎热夏天即将米临,家里小狗进入换毛期,大量掉毛,小狗换毛主要是为了减少厚厚绒毛对热量的留存,这是适应环境的表现。(  )
9.(2025五下·宝安期末)湿衣服在炎热的夏天干得很快。湿衣服变干是水蒸发、释放热量的过程。(  )
10.(2025五下·宝安期末)大鹏三面环海,有丰富的海洋景观。地球约71%的面积是海洋。(  )
11.(2025五下·宝安期末)来到公园,小安发现石头下有蚯蚓,便向小宝说起了在学校探究蚯蚓生活环境的实验(装置如图1),实验开始时,把10条蚯蚓放在中间B区。10分钟后,观察蚯蚓所在的区域,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这个实验里,小安研究的是温度对蚯蚓的影响
B.打开盒盖后,大部分蚯蚓在黑暗的区域,说明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C.盒子底部铺湿纸巾是用来改变蚯蚓行走的摩擦力,以便更快得到结果
12.(2025五下·宝安期末)每年10月至次年4月,候鸟大多从北方地区飞到深圳过冬,坝光公园经常迎来鹭科鸟类,比如黄嘴白鹭、大白鹭等,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黄嘴白鹭飞到南方后会留在南方生活并繁殖
B.南方的越冬区自然资源丰富,气温适宜,能够为黄嘴白鹭提供食物
C.候鸟迁徙和青蛙冬眠一样,都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
13.(2025五下·宝安期末)黄嘴白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长腿长喙,以鱼(弹涂鱼等)、甲壳类(虾、蟹等)、软体动物(螺、蛤蜊、蜗牛等)为食。根据上述描述,坝光公园中可能出现的食物链有 (  )。
A.黄嘴白鹭→弹涂鱼→沙蟹→红树果实
B.小虾→沙蟹→黄嘴白鹭
C.藻类植物→水蚤→弹涂鱼→黄嘴白鹭
14.(2025五下·宝安期末)为了深入了解“坝光公园”中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妈妈和小安、小宝一起制作了生态瓶。关于生态瓶,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
A.给生态瓶添加生物时既要考虑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又要考虑它们的数量关系
B.做好的生态瓶需要放植物给动物提供氧气,植物放得越多越好
C.为了给动植物更多空间,不需要放石头、泥沙等
15.(2025五下·宝安期末)以下生态瓶中,能维持生态平衡时间最长的最有可能是(  )。
A.小宝的
B.小安的
C.妈妈的
16.(2025五下·宝安期末)小宝好奇船是怎么浮起来的。小安拿出包里的橡皮泥,把它做成了(  )的形状,向小宝展示沉的材料是如何浮起来的。
A. B. C.
17.(2025五下·宝安期末)关于船的发展演化,以下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  )。
A.演变历程:舟筏时代一帆船时代一蒸汽船时代一柴油机时代
B.动力性能:不可持续动力一可持续动力
C.造船材料:沉的材料一浮的材料
18.(2025五下·宝安期末)渔船正在卸货,小宝问小安:船的载重量跟什么有关系 小安把正方形铝箔纸分别做成下列三种不同规格的铝箔船(虚线为折痕),让小宝进行探究。按照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的原理,载重量最大的是 (  )。
A. B. C.
19.(2025五下·宝安期末)在测量载重量时,你认为小宝应该选择(  )作为重物来进行探究。
A.围棋子 B.胡萝卜块 C.弹珠
20.(2025五下·宝安期末)小宝关注到每艘船下面都有一个相同的装置,小安解释说那是用来控制船方向的船舵。如果想让船往右走,应该将船舵往(  )所示方向偏转。(下图均为俯视图)
A. B. C.
21.(2025五下·宝安期末)关于海洋污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海洋受到污染后,会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影响生态平衡
B.海洋里的污染物会通过食物链富集,进入到人体里
C.海洋里的水太咸,我们无法使用,不用进行保护
22.(2025五下·宝安期末)在分析生活中的环境问题时,我们可以遵循这样的观点(  )。
A.环境问题复杂,人们会持有不同的态度,所以不用进行处理
B.环境问题都是人类活动引起的
C.我们要尝试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寻找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办法
23.(2025五下·宝安期末)我国目前水资源问题依然严峻,以下措施最有利于水资源保护的是 (  )。
A.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
B.采用大水漫灌给农田作物浇水
C.提高居民生活水价
24.(2025五下·宝安期末)关于温室效应实验,小安在科学课上是每隔2分钟记录温度计的温度,得到了表格所列数据。分析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时间 密封袋内温度 密封袋外湿度
0分钟 20℃ 20℃
2分钟 20.6℃ 20.3℃
4分钟 21.2℃ 20.7℃
6分钟 22.1℃ 21.2℃
8分钟 23.2℃ 21.8℃
10分钟 24℃ 21.8℃
A.10分钟后密封袋内温度一定不会再上
B.温室效应带来的影响是臭氧层空洞
C.密封袋内温度上升的速度比密封袋外更快
25.(2025五下·宝安期末)在饭店里,小安发现海鲜保存在装有冰块的泡沫箱里,这一做法蕴含的科学原理是(  )。
A.泡沫箱可以保持食物的温度不变
B.泡沫是热的不良导体,因此能减缓箱内温度的变化
C.泡沫是热的良导体,因此能加快箱内温度的变化
26.(2025五下·宝安期末)不同材质物体导热性能不同,小安在科学课上对三种不同金属进行了相关探究实验,记录了实验数据,这三种金属的导热性从优到劣的顺序是(  )。
金 kg 木棍拧落的根数
2秒 4秒 6秒 8秒 10秒
① 1 2 4 6 6
② 0 1 2 3 4
③ 0 0 1 2 2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27.(2025五下·宝安期末)小宝拿起金属汤勺盛汤,发现勺柄很烫,这是因为(  )。
A.火锅周围的空气将热传递给了勺柄
B.汤里的热量沿着勺子传递到了勺柄
C.勺柄并不热,而是小安的手很凉
28.(2025五下·宝安期末)小安观察到饭店是用电磁炉加热汤底,想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能源。为了更合理地利用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大力开发海洋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几年内可以完全替代化石能源
B.生活中优先采用节能用具和技术,减少能源浪费
C.地球化石能源储量巨大,应加大开发力度以满足生活需求
29.(2025五下·宝安期末)看到汤水翻滚的现象,小安想起了在科学课上做的“观察试管中的水是如何传递热量”的实验。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热水上升,冷水下降,不断循环
B.冷水上升,热水下降,不断循环
C.水不会流动,热量向上传递
30.(2025五下·宝安期末)服务员从冰箱里拿了一瓶饮料(4℃),过了一会儿,饮料的瓶子外面出现了小水珠,这主要是因为(  )。
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
B.瓶里的水气遇热渗出来
C.两者皆有
31.(2025五下·宝安期末)吃完饭,沿着村道往走,小安看到路边有宣传2025年大鹏南澳月亮湾龙舟赛的标语,龙舟的船头尖尖的,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  )。
A.减少水的阻力
B.增强设计感,突出传统文化
C.更容易控制方向
32.(2025五下·宝安期末)一天的游玩中产生了很多垃圾,其中属于可回收物的是(  )。
①茶叶渣 ②易拉罐瓶 ③用过的纸巾
④过期药品 ⑤水果皮 ⑥废电池
⑦纸张 ⑧矿泉水瓶 ⑨食物残渣 ⑩铁钉
A.①②④⑧ B.②⑦⑧⑩ C.①②⑦⑧
33.(2025五下·宝安期末)小安和小宝想带自己做的冰粉去看龙舟赛,现有三个材质不同、大小一样的饭盒,分别是塑料、陶瓷和玻璃的,为了保证当天能吃到冰凉的凉粉,他们对这三种材质饭盒的保温效果进行探究。
(1)小安分别往三个饭盒倒入等量的冷藏过的自来水,并记录起始温度,然后每隔30分钟测量水的温度,数据记录如下表:
材 料 时 间 0分钟 30分钟 60分钟 90分钟
塑料 5℃ 10℃ 15℃ 18℃
陶瓷 5℃ 15℃ 22℃ 26℃
玻璃 5℃ 14℃ 20℃ 23℃
①实验时需要保持相同的因素有   、   。
②根据实验数据,小安他们应该选择哪种材质的饭盒盛装冰粉最好 请结合数据说明你的理由。
   
③若用不锈钢饭盒来进行实验,下列数据中,最有可能是30分钟后的水温的是(     )。
A.13℃
B.22℃
C.8℃
④经过实验,小安和小宝选定了其中一种材质的饭盒,他们还想进一步提升保温效果,请提出2点改进措施。   
(2)观看龙舟赛后,小安和小宝激动不已,他们也想制作一艘小船,并收集了如下材料:
①请按制作小船的一般过程,将以下步骤进行排序:   。
①设计 ②制作 ③测试 ④明确问题 ⑤改进
②他们计划制作一艘有一定载重量、有动力的小船,该选择哪些材料 (材料请写编号)   。
③请根据所选的材料,画出小船的设计图,要求图文结合,标注好结构、尺寸和所用的材料等。
   
④经过测试,小船载重量不足,以下哪种方法能有效提高载重量(   )
A. 增加船体高度以容纳更多货物
B. 使用更多泡沫板扩大船舱体积
D. 减少船体材料以减轻质量
(3)科学课上,科学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有关太空种子的知识。
小安设计实验探究太空种子的萌发条件,实验记录见下表。
组别 种子类型 水分条件 温度(℃) 光照条件 空气 种子数量 发芽数量
① 太空种子 有 25 光照充足 有 20 19
② 太空种子 无 25 光照充足 有 20 1
③ 太空种子 有 25 黑暗 有 20 17
④ 太空种子 有 25 光照充足 无 20 2
⑤ 太空种子 有 4 光照充足 有 20 2
①探究充足的水是否为太空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应选择   号和   号进行实验,这一实验方法是   (对比实验/模拟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太空种子萌发   (需要/不需要)水分
②小安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出了太空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是:
   。
③小安将其中一盆发芽的种子放在黑暗的环境里,并定时浇水,推测三天后该植物的情况是(   )。
A. 植物枯萎
B. 长势良好
C. 能继续生长,但叶片发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热对流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热对流。题干中冷热气体相互混合,最终客厅变得凉快了,这种传热方式被称作热对流。
2.【答案】温室效应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许多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过度消耗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这些增加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这种增温效果类似栽培植物的温室,被称作“温室效应”。
3.【答案】光合作用
【知识点】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植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4.【答案】生态系统
【知识点】生态系统
【解析】【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小区花园里有各种生物(如花草树木、昆虫、鸟类等),这些生物与花园里的非生物环境(如土壤、阳光、空气、水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它们的排泄物又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肥料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5.【答案】浮力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把小船或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浮力的方向和重力相反,是竖直向上的。
6.【答案】错误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削尖船头主要是为了减少航行时的水阻力,提高航行速度,而不是直接提升船只的稳定性。船只的稳定性与底面积有关。
7.【答案】正确
【知识点】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现代轮船有骨架、船舱、龙骨等结构设计,可以增加船的牢固程度,能更好地利用空间。船舱还可以阻止船体漏水后向其他地方蔓延,预防沉船。船底的龙骨结构,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大发明,不但能使船更加坚固,而且使其抗御风浪的能力大大增强,对世界船舶结构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8.【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狗的毛发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当炎热的夏天即将来临,外界环境温度升高,原来的厚绒毛不利于散热。小狗通过换毛,脱去厚绒毛,长出相对较薄的毛发,这样可以减少毛发对热量的留存,从而更好地适应即将到来的高温环境。
9.【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湿衣服在炎热的夏天干得快是因为高温加速了水分的蒸发。但蒸发本身是一个吸热过程,而不是释放热量的过程。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大鹏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东南部,是深圳的一个辖区,也是深圳经济特区的一部分。大棚新区三面环海,有丰富的海洋景观。地球约71%的面积是海洋,29%是陆地。
11.【答案】B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A、小安研究的是光对蚯蚓的影响,A错误;
B、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打开盒盖后,大部分蚯蚓在黑暗的区域,即B区和C区,这表明蚯蚓倾向于待在黑暗的地方,B正确;
C、盒子底部铺湿纸巾是为了保持蚯蚓体表湿润,因为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而不是用来改变蚯蚓行走的摩擦力,C错误;
故答案为:B。
12.【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A、黄嘴白鹭是候鸟,它们在冬季从北方飞到南方是为了避寒和寻找食物,而不是为了在那里繁殖,A错误;
B、南方的越冬区自然资源丰富,气温适宜,能够为黄嘴白鹭提供食物,B正确;
C、候鸟迁徙和青蛙冬眠一样,都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C正确;
故答案为:A。
13.【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食物链的源头在绿色植物,终点是凶猛的肉食动物。A、B两个食物链的开头都是动物,不是绿色植物。故选C。
14.【答案】A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A、给生态瓶添加生物时既要考虑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又要考虑它们的数量关系,A正确;
B、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氧气,为动物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但植物过多也可能导致生态瓶内资源竞争加剧,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B错误;
C、石头、泥沙等非生物成分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提供了生物栖息地,同时也是许多微生物和小型无脊椎动物的生活场所,C错误;
故答案为:A。
15.【答案】B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需要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成分共同参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小宝的生态瓶中只有小鱼和虾缸,缺少生产者;妈妈的生态瓶中只有小鱼,没有生产者提供氧气和食物来源,也没有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都无法维持生态平衡。小安的生态瓶中有小鱼(消费者)和水草(生产者)。水草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和氧气,为小鱼提供食物和氧气;小鱼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又可以为水草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同时还可能存在一些微生物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相对更能维持生态平衡,维持时间可能最长。故选B。
16.【答案】B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橡皮泥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做成船形后,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故选B。
17.【答案】C
【知识点】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A、演变历程:舟筏时代一帆船时代一蒸汽船时代一柴油机时代,A正确;
B、早期的船如舟筏和帆船使用的确实是不可持续的动力,如人力和风力,但后来的蒸汽船和柴油机船使用的则是化石燃料,是可持续动力,B正确;
C、从造船材料来描述船的发展演化过于简化且不全面,C错误;
故答案为:C。
18.【答案】A
【知识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用相同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船的体积等于船的底面积与船舷高度的乘积。A船的体积为8厘米×8厘米×2厘米=128立方厘米;B船的体积为6厘米×6厘米×3厘米=108立方厘米;C船的体积为10厘米×10厘米×1厘米=100立方厘米,其中A船的体积最大,载重量最大。故选A。
19.【答案】C
【知识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围棋子通常较轻,可能不适合作为测量载重量的重物。胡萝卜块的形状和大小不同,那么可能导致在测量过程中出现误差。弹珠通常具有相对均匀的形状且重量适中,不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它们是测量载重量时的理想选择,可以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测量结果。故选C。
20.【答案】C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船舵是驾驶船的主要装置,船舵的作用是控制船在行驶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方向,它的转向与船前进方向一致。船舵位于水下,安装在船尾或船尾以下,当船舵水平运动时,船会从一侧移动到另一侧。如果想让船往右走,应该将船舵往右所示方向偏转。故选C。
21.【答案】C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A、海洋受到污染后,会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影响生态平衡A正确;
B、海洋里的污染物会通过食物链富集,进入到人体里,B正确;
C、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对全球气候、生物多样性和经济活动都有重要影响,因此保护海洋至关重要,C错误;
故答案为:C。
22.【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A、环境问题复杂,人们会持有不同的态度,所以我们更应该积极地寻求解决方案,A错误;
B、有部分环境问题是自然因素导致的,如火山喷发、地震等,B错误;
C、们要尝试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寻找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办法,C正确;
故答案为:C。
23.【答案】A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我国目前水资源问题严峻,而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是最有利于水资源保护的举措。水污染会使大量水资源无法正常使用,加剧水资源短缺状况,还严重威胁水生生物生存及生态平衡。通过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能有效减少污染物进入水体,改善水质,让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更充分、清洁的利用,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农业灌溉用水质量以及工业生产用水需求,从根源上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性,相比之下,大水漫灌会浪费水资源,提高居民生活水价只是间接手段,所以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对水资源保护最为有利。故选A。
24.【答案】C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A、可能由于某种原因如实验条件、测量误差等,温度在10分钟后仍然有可能继续上升,A错误;
B、温室效应主要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而臭氧层空洞则是由于某些化学物质的排放导致臭氧层破坏,这是两个不同的环境问题,B错误;
C、密封的环境中热量不易散失,导致温度上升更快,C正确;
故答案为:C。
25.【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性,散热也慢。冰块的作用是通过融化吸收热量来降低和维持箱内的低温;泡沫是热的不良导体,通过泡沫的不良导热性来减缓温度变化,从而保持海鲜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低温环境中。故选B。
26.【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导热性能越好的金属传递热量的时间就越快。题干中木棍拧落的根数可以理解为金属传导热量的效果,根数越多,说明导热性能越好。在相同的时间内,金属①上木棍拧落的根数最多,其次是金属②,最后是金属③。因此,这三种金属的导热性从优到劣的顺序是①>②>③。故选A。
27.【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当小宝用金属汤勺盛汤时,汤中的热量会通过勺子传导到勺柄上。由于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它能够迅速地将热量从汤中传导到勺柄,导致勺柄变热。故选B。
28.【答案】B
【知识点】节约能源
【解析】【分析】A、虽然可再生能源是未来的重要方向,但目前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它们还无法在几年内完全替代化石能源,A错误;
B、生活中优先采用节能用具和技术,减少能源浪费,B正确;
C、虽然化石能源目前仍然是主要的能源来源,但它们的储量并不是无限的,而且过度开发会导致环境问题,C错误;
故答案为:B。
29.【答案】A
【知识点】对流
【解析】【分析】热对流是气体或液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的过程。用酒精灯给试管底部加热,试管底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上部比较冷的水会下降,通过热水和冷水的相互对流,使全部的水变热。故选A。
30.【答案】A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饮料瓶温度较低,饮料的瓶子外面出现了小水珠,这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故选A。
31.【答案】A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船在水中行驶,会受到水的阻力。不同形状的船首在行驶中受到的阻力不同。与圆形、方形的船首相比,尖形船首受到的阻力更小,可以减小水对船的阻力。故选A。
32.【答案】B
【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生活中我们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厨余垃圾四类。易拉罐瓶、纸张、矿泉水瓶、铁钉属于可回收物;过期药品、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用过的纸巾属于其它垃圾;茶叶渣、食物残渣和水果皮属于厨余垃圾。故选B。
33.【答案】(1)起始温度;水量;料饭盒能更好地减缓水的温度上升速度,也就是它的保温效果最好,所以为了让冰粉当天能保持冰凉,应该选择塑料材质的饭盒。;B;增加隔热层、密封饭盒
(2)④①②③⑤;①④⑥;;B
(3)①;②;对比实验;需要;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材料的导热性;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1)①在这个探究不同材质饭盒保温效果的实验中,我们要研究的是材质对保温效果的影响。根据控制变量法,除了饭盒材质这个变量外,其他可能影响水温度变化的因素如起始温度、水量等都得保持相同。
②从表格数据来看,在相同的时间内,塑料饭盒里水的温度上升幅度是最小的。0到90分钟,塑料饭盒水温从5℃升到18℃,只上升了13℃;而陶瓷饭盒水温从5℃升到26℃,上升了21℃;玻璃饭盒水温从5℃升到23℃,上升了18℃。这意味着塑料饭盒能更好地减缓水的温度上升速度,也就是它的保温效果最好,所以为了让冰粉当天能保持冰凉,应该选择塑料材质的饭盒。
③不锈钢是热的良导体,它的导热性能比较好,这就使得饭盒内的水和外界环境的热交换比较快。30分钟后的水温应该比塑料等三种不良导体所在的温度都要高一些。故选B。
④增加隔热层可以在选定材质的饭盒外面包裹一层隔热材料,像泡沫、海绵或者绒布等;这些材料的导热性差,能有效阻挡饭盒内外的热量传递,减少热量的散失,从而起到更好的保温作用。密封饭盒确保饭盒的盖子密封良好,尽量减少饭盒开口处的缝隙。这样可以防止外界的冷空气进入饭盒,也能避免饭盒内的热空气逸出,保持饭盒内相对稳定的温度环境,进而提升保温效果。
(2)①制作小船,首先要明确我们制作小船想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要制作一艘有一定载重量、有动力的小船,这就是“明确问题”;接着根据明确的问题去进行“设计”,规划小船的形状、结构、选用的材料等;设计好后就可以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制作”;制作完成后需要对小船进行“测试”,看看它是否能达到我们预期的载重量和动力等要求;如果测试中发现问题,就需要对小船进行“改进”,不断优化,直到满足要求。所以排序为④①②③⑤。
②要制作有一定载重量的小船,需要选择浮力大、质量相对较轻的材料,泡沫板就很合适,它密度小,能提供较大的浮力;要有动力,就需要有动力装置相关的部件,发动机可以提供动力让小船行驶;同时还需要一些连接和固定的材料,铁丝可以用来固定各个部件和搭建结构。所以选择材料编号可以是①泡沫板、④铁丝、⑥发动机。
③整体画一个类似小船的形状,船体用泡沫板制作,标注泡沫板。在船体合适的位置安装发动机,标注发动机,可以用铁丝将发动机固定在船体上。船的大小可以标注大概尺寸,船的形状可以画成较为规则的流线型,以减少行驶时的阻力。
④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船排开的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就能承载更多的货物,所以扩大船舱体积可以有效提高载重量。故选B。
(3)①要探究充足的水是否为太空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就需要设置一组有水的实验组和一组无水的对照组进行对比。①号有水分,②号无水分,其他条件都相同,这就是对比实验。从发芽数量来看,①号有水分时发芽数量是19颗,②号无水分时发芽数量只有1颗,说明有水分时种子萌发情况良好,无水分时种子萌发很少,所以太空种子萌发需要水分。
②对比1号(有水分、25℃、光照充足、有空气)和2号(无水分、25℃、光照充足、有空气),可知种子萌发需要水分。
对比1号和3号(有水分、25℃、黑暗、有空气),发芽数量相近,说明光照不是必需条件。
对比1号和4号(有水分、25℃、光照充足、无空气),4号发芽数量极少,说明空气是必需条件。
对比1号和5号(有水分、4℃、光照充足、有空气),5号发芽数量极少,说明适宜的温度(25℃)是必需条件。
所以太空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是有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③植物在发芽后,虽然前期不需要光照也能进行一定的生命活动,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照来合成有机物,以供植物生长和发育。如果将发芽的种子放在黑暗环境中,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时间长了,植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会逐渐消耗完,而又无法合成新的有机物,就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叶片会因为缺乏叶绿素合成所需的能量而发黄,最终植物会枯萎。所以三天后该植物能继续生长,但叶片发黄。故选C。
1 / 1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科学期末试卷
1.(2025五下·宝安期末)早晨,小安在客厅吃着早餐,感觉很热,于是打开空调。这时冷热气体相互混合,最终客厅变得凉快了,这种传热方式被称作   。
【答案】热对流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热对流。题干中冷热气体相互混合,最终客厅变得凉快了,这种传热方式被称作热对流。
2.(2025五下·宝安期末)闷热的客厅就像一个栽培植物的温室。人类过度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这种增温效果与温室类似,被称作   。
【答案】温室效应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许多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过度消耗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这些增加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这种增温效果类似栽培植物的温室,被称作“温室效应”。
3.(2025五下·宝安期末)吃完早餐,妈妈给在阳台上种植的植物浇水。植物在光照的条件下,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释放氧气,这个过程叫做   。
【答案】光合作用
【知识点】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植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4.(2025五下·宝安期末)小区花园里生活着多种生物。花园里生物与非生物相互联系、影响,构成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做   。
【答案】生态系统
【知识点】生态系统
【解析】【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小区花园里有各种生物(如花草树木、昆虫、鸟类等),这些生物与花园里的非生物环境(如土壤、阳光、空气、水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它们的排泄物又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肥料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5.(2025五下·宝安期末)家里鱼缸里有一艘模型小船,向下压小船会感受到一股向上的力,这股力是   。
【答案】浮力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把小船或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浮力的方向和重力相反,是竖直向上的。
6.(2025五下·宝安期末)考古发现最早的船是独木舟。独木舟不稳定,载重量小,但可以通过削尖船头来让船更稳定。(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削尖船头主要是为了减少航行时的水阻力,提高航行速度,而不是直接提升船只的稳定性。船只的稳定性与底面积有关。
7.(2025五下·宝安期末)现代的轮船有骨架、船舱等结构,这些设计可以使船更牢固。(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现代轮船有骨架、船舱、龙骨等结构设计,可以增加船的牢固程度,能更好地利用空间。船舱还可以阻止船体漏水后向其他地方蔓延,预防沉船。船底的龙骨结构,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大发明,不但能使船更加坚固,而且使其抗御风浪的能力大大增强,对世界船舶结构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8.(2025五下·宝安期末)炎热夏天即将米临,家里小狗进入换毛期,大量掉毛,小狗换毛主要是为了减少厚厚绒毛对热量的留存,这是适应环境的表现。(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狗的毛发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当炎热的夏天即将来临,外界环境温度升高,原来的厚绒毛不利于散热。小狗通过换毛,脱去厚绒毛,长出相对较薄的毛发,这样可以减少毛发对热量的留存,从而更好地适应即将到来的高温环境。
9.(2025五下·宝安期末)湿衣服在炎热的夏天干得很快。湿衣服变干是水蒸发、释放热量的过程。(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湿衣服在炎热的夏天干得快是因为高温加速了水分的蒸发。但蒸发本身是一个吸热过程,而不是释放热量的过程。
10.(2025五下·宝安期末)大鹏三面环海,有丰富的海洋景观。地球约71%的面积是海洋。(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大鹏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东南部,是深圳的一个辖区,也是深圳经济特区的一部分。大棚新区三面环海,有丰富的海洋景观。地球约71%的面积是海洋,29%是陆地。
11.(2025五下·宝安期末)来到公园,小安发现石头下有蚯蚓,便向小宝说起了在学校探究蚯蚓生活环境的实验(装置如图1),实验开始时,把10条蚯蚓放在中间B区。10分钟后,观察蚯蚓所在的区域,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这个实验里,小安研究的是温度对蚯蚓的影响
B.打开盒盖后,大部分蚯蚓在黑暗的区域,说明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C.盒子底部铺湿纸巾是用来改变蚯蚓行走的摩擦力,以便更快得到结果
【答案】B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A、小安研究的是光对蚯蚓的影响,A错误;
B、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打开盒盖后,大部分蚯蚓在黑暗的区域,即B区和C区,这表明蚯蚓倾向于待在黑暗的地方,B正确;
C、盒子底部铺湿纸巾是为了保持蚯蚓体表湿润,因为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而不是用来改变蚯蚓行走的摩擦力,C错误;
故答案为:B。
12.(2025五下·宝安期末)每年10月至次年4月,候鸟大多从北方地区飞到深圳过冬,坝光公园经常迎来鹭科鸟类,比如黄嘴白鹭、大白鹭等,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黄嘴白鹭飞到南方后会留在南方生活并繁殖
B.南方的越冬区自然资源丰富,气温适宜,能够为黄嘴白鹭提供食物
C.候鸟迁徙和青蛙冬眠一样,都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A、黄嘴白鹭是候鸟,它们在冬季从北方飞到南方是为了避寒和寻找食物,而不是为了在那里繁殖,A错误;
B、南方的越冬区自然资源丰富,气温适宜,能够为黄嘴白鹭提供食物,B正确;
C、候鸟迁徙和青蛙冬眠一样,都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C正确;
故答案为:A。
13.(2025五下·宝安期末)黄嘴白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长腿长喙,以鱼(弹涂鱼等)、甲壳类(虾、蟹等)、软体动物(螺、蛤蜊、蜗牛等)为食。根据上述描述,坝光公园中可能出现的食物链有 (  )。
A.黄嘴白鹭→弹涂鱼→沙蟹→红树果实
B.小虾→沙蟹→黄嘴白鹭
C.藻类植物→水蚤→弹涂鱼→黄嘴白鹭
【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食物链的源头在绿色植物,终点是凶猛的肉食动物。A、B两个食物链的开头都是动物,不是绿色植物。故选C。
14.(2025五下·宝安期末)为了深入了解“坝光公园”中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妈妈和小安、小宝一起制作了生态瓶。关于生态瓶,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
A.给生态瓶添加生物时既要考虑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又要考虑它们的数量关系
B.做好的生态瓶需要放植物给动物提供氧气,植物放得越多越好
C.为了给动植物更多空间,不需要放石头、泥沙等
【答案】A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A、给生态瓶添加生物时既要考虑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又要考虑它们的数量关系,A正确;
B、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氧气,为动物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但植物过多也可能导致生态瓶内资源竞争加剧,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B错误;
C、石头、泥沙等非生物成分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提供了生物栖息地,同时也是许多微生物和小型无脊椎动物的生活场所,C错误;
故答案为:A。
15.(2025五下·宝安期末)以下生态瓶中,能维持生态平衡时间最长的最有可能是(  )。
A.小宝的
B.小安的
C.妈妈的
【答案】B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需要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成分共同参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小宝的生态瓶中只有小鱼和虾缸,缺少生产者;妈妈的生态瓶中只有小鱼,没有生产者提供氧气和食物来源,也没有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都无法维持生态平衡。小安的生态瓶中有小鱼(消费者)和水草(生产者)。水草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和氧气,为小鱼提供食物和氧气;小鱼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又可以为水草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同时还可能存在一些微生物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相对更能维持生态平衡,维持时间可能最长。故选B。
16.(2025五下·宝安期末)小宝好奇船是怎么浮起来的。小安拿出包里的橡皮泥,把它做成了(  )的形状,向小宝展示沉的材料是如何浮起来的。
A. B. C.
【答案】B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橡皮泥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做成船形后,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故选B。
17.(2025五下·宝安期末)关于船的发展演化,以下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  )。
A.演变历程:舟筏时代一帆船时代一蒸汽船时代一柴油机时代
B.动力性能:不可持续动力一可持续动力
C.造船材料:沉的材料一浮的材料
【答案】C
【知识点】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A、演变历程:舟筏时代一帆船时代一蒸汽船时代一柴油机时代,A正确;
B、早期的船如舟筏和帆船使用的确实是不可持续的动力,如人力和风力,但后来的蒸汽船和柴油机船使用的则是化石燃料,是可持续动力,B正确;
C、从造船材料来描述船的发展演化过于简化且不全面,C错误;
故答案为:C。
18.(2025五下·宝安期末)渔船正在卸货,小宝问小安:船的载重量跟什么有关系 小安把正方形铝箔纸分别做成下列三种不同规格的铝箔船(虚线为折痕),让小宝进行探究。按照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的原理,载重量最大的是 (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用相同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船的体积等于船的底面积与船舷高度的乘积。A船的体积为8厘米×8厘米×2厘米=128立方厘米;B船的体积为6厘米×6厘米×3厘米=108立方厘米;C船的体积为10厘米×10厘米×1厘米=100立方厘米,其中A船的体积最大,载重量最大。故选A。
19.(2025五下·宝安期末)在测量载重量时,你认为小宝应该选择(  )作为重物来进行探究。
A.围棋子 B.胡萝卜块 C.弹珠
【答案】C
【知识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围棋子通常较轻,可能不适合作为测量载重量的重物。胡萝卜块的形状和大小不同,那么可能导致在测量过程中出现误差。弹珠通常具有相对均匀的形状且重量适中,不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它们是测量载重量时的理想选择,可以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测量结果。故选C。
20.(2025五下·宝安期末)小宝关注到每艘船下面都有一个相同的装置,小安解释说那是用来控制船方向的船舵。如果想让船往右走,应该将船舵往(  )所示方向偏转。(下图均为俯视图)
A. B. C.
【答案】C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船舵是驾驶船的主要装置,船舵的作用是控制船在行驶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方向,它的转向与船前进方向一致。船舵位于水下,安装在船尾或船尾以下,当船舵水平运动时,船会从一侧移动到另一侧。如果想让船往右走,应该将船舵往右所示方向偏转。故选C。
21.(2025五下·宝安期末)关于海洋污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海洋受到污染后,会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影响生态平衡
B.海洋里的污染物会通过食物链富集,进入到人体里
C.海洋里的水太咸,我们无法使用,不用进行保护
【答案】C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A、海洋受到污染后,会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影响生态平衡A正确;
B、海洋里的污染物会通过食物链富集,进入到人体里,B正确;
C、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对全球气候、生物多样性和经济活动都有重要影响,因此保护海洋至关重要,C错误;
故答案为:C。
22.(2025五下·宝安期末)在分析生活中的环境问题时,我们可以遵循这样的观点(  )。
A.环境问题复杂,人们会持有不同的态度,所以不用进行处理
B.环境问题都是人类活动引起的
C.我们要尝试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寻找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办法
【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A、环境问题复杂,人们会持有不同的态度,所以我们更应该积极地寻求解决方案,A错误;
B、有部分环境问题是自然因素导致的,如火山喷发、地震等,B错误;
C、们要尝试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寻找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办法,C正确;
故答案为:C。
23.(2025五下·宝安期末)我国目前水资源问题依然严峻,以下措施最有利于水资源保护的是 (  )。
A.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
B.采用大水漫灌给农田作物浇水
C.提高居民生活水价
【答案】A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我国目前水资源问题严峻,而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是最有利于水资源保护的举措。水污染会使大量水资源无法正常使用,加剧水资源短缺状况,还严重威胁水生生物生存及生态平衡。通过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能有效减少污染物进入水体,改善水质,让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更充分、清洁的利用,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农业灌溉用水质量以及工业生产用水需求,从根源上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性,相比之下,大水漫灌会浪费水资源,提高居民生活水价只是间接手段,所以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对水资源保护最为有利。故选A。
24.(2025五下·宝安期末)关于温室效应实验,小安在科学课上是每隔2分钟记录温度计的温度,得到了表格所列数据。分析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时间 密封袋内温度 密封袋外湿度
0分钟 20℃ 20℃
2分钟 20.6℃ 20.3℃
4分钟 21.2℃ 20.7℃
6分钟 22.1℃ 21.2℃
8分钟 23.2℃ 21.8℃
10分钟 24℃ 21.8℃
A.10分钟后密封袋内温度一定不会再上
B.温室效应带来的影响是臭氧层空洞
C.密封袋内温度上升的速度比密封袋外更快
【答案】C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A、可能由于某种原因如实验条件、测量误差等,温度在10分钟后仍然有可能继续上升,A错误;
B、温室效应主要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而臭氧层空洞则是由于某些化学物质的排放导致臭氧层破坏,这是两个不同的环境问题,B错误;
C、密封的环境中热量不易散失,导致温度上升更快,C正确;
故答案为:C。
25.(2025五下·宝安期末)在饭店里,小安发现海鲜保存在装有冰块的泡沫箱里,这一做法蕴含的科学原理是(  )。
A.泡沫箱可以保持食物的温度不变
B.泡沫是热的不良导体,因此能减缓箱内温度的变化
C.泡沫是热的良导体,因此能加快箱内温度的变化
【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性,散热也慢。冰块的作用是通过融化吸收热量来降低和维持箱内的低温;泡沫是热的不良导体,通过泡沫的不良导热性来减缓温度变化,从而保持海鲜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低温环境中。故选B。
26.(2025五下·宝安期末)不同材质物体导热性能不同,小安在科学课上对三种不同金属进行了相关探究实验,记录了实验数据,这三种金属的导热性从优到劣的顺序是(  )。
金 kg 木棍拧落的根数
2秒 4秒 6秒 8秒 10秒
① 1 2 4 6 6
② 0 1 2 3 4
③ 0 0 1 2 2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导热性能越好的金属传递热量的时间就越快。题干中木棍拧落的根数可以理解为金属传导热量的效果,根数越多,说明导热性能越好。在相同的时间内,金属①上木棍拧落的根数最多,其次是金属②,最后是金属③。因此,这三种金属的导热性从优到劣的顺序是①>②>③。故选A。
27.(2025五下·宝安期末)小宝拿起金属汤勺盛汤,发现勺柄很烫,这是因为(  )。
A.火锅周围的空气将热传递给了勺柄
B.汤里的热量沿着勺子传递到了勺柄
C.勺柄并不热,而是小安的手很凉
【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当小宝用金属汤勺盛汤时,汤中的热量会通过勺子传导到勺柄上。由于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它能够迅速地将热量从汤中传导到勺柄,导致勺柄变热。故选B。
28.(2025五下·宝安期末)小安观察到饭店是用电磁炉加热汤底,想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能源。为了更合理地利用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大力开发海洋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几年内可以完全替代化石能源
B.生活中优先采用节能用具和技术,减少能源浪费
C.地球化石能源储量巨大,应加大开发力度以满足生活需求
【答案】B
【知识点】节约能源
【解析】【分析】A、虽然可再生能源是未来的重要方向,但目前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它们还无法在几年内完全替代化石能源,A错误;
B、生活中优先采用节能用具和技术,减少能源浪费,B正确;
C、虽然化石能源目前仍然是主要的能源来源,但它们的储量并不是无限的,而且过度开发会导致环境问题,C错误;
故答案为:B。
29.(2025五下·宝安期末)看到汤水翻滚的现象,小安想起了在科学课上做的“观察试管中的水是如何传递热量”的实验。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热水上升,冷水下降,不断循环
B.冷水上升,热水下降,不断循环
C.水不会流动,热量向上传递
【答案】A
【知识点】对流
【解析】【分析】热对流是气体或液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的过程。用酒精灯给试管底部加热,试管底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上部比较冷的水会下降,通过热水和冷水的相互对流,使全部的水变热。故选A。
30.(2025五下·宝安期末)服务员从冰箱里拿了一瓶饮料(4℃),过了一会儿,饮料的瓶子外面出现了小水珠,这主要是因为(  )。
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
B.瓶里的水气遇热渗出来
C.两者皆有
【答案】A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饮料瓶温度较低,饮料的瓶子外面出现了小水珠,这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故选A。
31.(2025五下·宝安期末)吃完饭,沿着村道往走,小安看到路边有宣传2025年大鹏南澳月亮湾龙舟赛的标语,龙舟的船头尖尖的,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  )。
A.减少水的阻力
B.增强设计感,突出传统文化
C.更容易控制方向
【答案】A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船在水中行驶,会受到水的阻力。不同形状的船首在行驶中受到的阻力不同。与圆形、方形的船首相比,尖形船首受到的阻力更小,可以减小水对船的阻力。故选A。
32.(2025五下·宝安期末)一天的游玩中产生了很多垃圾,其中属于可回收物的是(  )。
①茶叶渣 ②易拉罐瓶 ③用过的纸巾
④过期药品 ⑤水果皮 ⑥废电池
⑦纸张 ⑧矿泉水瓶 ⑨食物残渣 ⑩铁钉
A.①②④⑧ B.②⑦⑧⑩ C.①②⑦⑧
【答案】B
【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生活中我们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厨余垃圾四类。易拉罐瓶、纸张、矿泉水瓶、铁钉属于可回收物;过期药品、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用过的纸巾属于其它垃圾;茶叶渣、食物残渣和水果皮属于厨余垃圾。故选B。
33.(2025五下·宝安期末)小安和小宝想带自己做的冰粉去看龙舟赛,现有三个材质不同、大小一样的饭盒,分别是塑料、陶瓷和玻璃的,为了保证当天能吃到冰凉的凉粉,他们对这三种材质饭盒的保温效果进行探究。
(1)小安分别往三个饭盒倒入等量的冷藏过的自来水,并记录起始温度,然后每隔30分钟测量水的温度,数据记录如下表:
材 料 时 间 0分钟 30分钟 60分钟 90分钟
塑料 5℃ 10℃ 15℃ 18℃
陶瓷 5℃ 15℃ 22℃ 26℃
玻璃 5℃ 14℃ 20℃ 23℃
①实验时需要保持相同的因素有   、   。
②根据实验数据,小安他们应该选择哪种材质的饭盒盛装冰粉最好 请结合数据说明你的理由。
   
③若用不锈钢饭盒来进行实验,下列数据中,最有可能是30分钟后的水温的是(     )。
A.13℃
B.22℃
C.8℃
④经过实验,小安和小宝选定了其中一种材质的饭盒,他们还想进一步提升保温效果,请提出2点改进措施。   
(2)观看龙舟赛后,小安和小宝激动不已,他们也想制作一艘小船,并收集了如下材料:
①请按制作小船的一般过程,将以下步骤进行排序:   。
①设计 ②制作 ③测试 ④明确问题 ⑤改进
②他们计划制作一艘有一定载重量、有动力的小船,该选择哪些材料 (材料请写编号)   。
③请根据所选的材料,画出小船的设计图,要求图文结合,标注好结构、尺寸和所用的材料等。
   
④经过测试,小船载重量不足,以下哪种方法能有效提高载重量(   )
A. 增加船体高度以容纳更多货物
B. 使用更多泡沫板扩大船舱体积
D. 减少船体材料以减轻质量
(3)科学课上,科学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有关太空种子的知识。
小安设计实验探究太空种子的萌发条件,实验记录见下表。
组别 种子类型 水分条件 温度(℃) 光照条件 空气 种子数量 发芽数量
① 太空种子 有 25 光照充足 有 20 19
② 太空种子 无 25 光照充足 有 20 1
③ 太空种子 有 25 黑暗 有 20 17
④ 太空种子 有 25 光照充足 无 20 2
⑤ 太空种子 有 4 光照充足 有 20 2
①探究充足的水是否为太空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应选择   号和   号进行实验,这一实验方法是   (对比实验/模拟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太空种子萌发   (需要/不需要)水分
②小安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出了太空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是:
   。
③小安将其中一盆发芽的种子放在黑暗的环境里,并定时浇水,推测三天后该植物的情况是(   )。
A. 植物枯萎
B. 长势良好
C. 能继续生长,但叶片发黄
【答案】(1)起始温度;水量;料饭盒能更好地减缓水的温度上升速度,也就是它的保温效果最好,所以为了让冰粉当天能保持冰凉,应该选择塑料材质的饭盒。;B;增加隔热层、密封饭盒
(2)④①②③⑤;①④⑥;;B
(3)①;②;对比实验;需要;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材料的导热性;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1)①在这个探究不同材质饭盒保温效果的实验中,我们要研究的是材质对保温效果的影响。根据控制变量法,除了饭盒材质这个变量外,其他可能影响水温度变化的因素如起始温度、水量等都得保持相同。
②从表格数据来看,在相同的时间内,塑料饭盒里水的温度上升幅度是最小的。0到90分钟,塑料饭盒水温从5℃升到18℃,只上升了13℃;而陶瓷饭盒水温从5℃升到26℃,上升了21℃;玻璃饭盒水温从5℃升到23℃,上升了18℃。这意味着塑料饭盒能更好地减缓水的温度上升速度,也就是它的保温效果最好,所以为了让冰粉当天能保持冰凉,应该选择塑料材质的饭盒。
③不锈钢是热的良导体,它的导热性能比较好,这就使得饭盒内的水和外界环境的热交换比较快。30分钟后的水温应该比塑料等三种不良导体所在的温度都要高一些。故选B。
④增加隔热层可以在选定材质的饭盒外面包裹一层隔热材料,像泡沫、海绵或者绒布等;这些材料的导热性差,能有效阻挡饭盒内外的热量传递,减少热量的散失,从而起到更好的保温作用。密封饭盒确保饭盒的盖子密封良好,尽量减少饭盒开口处的缝隙。这样可以防止外界的冷空气进入饭盒,也能避免饭盒内的热空气逸出,保持饭盒内相对稳定的温度环境,进而提升保温效果。
(2)①制作小船,首先要明确我们制作小船想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要制作一艘有一定载重量、有动力的小船,这就是“明确问题”;接着根据明确的问题去进行“设计”,规划小船的形状、结构、选用的材料等;设计好后就可以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制作”;制作完成后需要对小船进行“测试”,看看它是否能达到我们预期的载重量和动力等要求;如果测试中发现问题,就需要对小船进行“改进”,不断优化,直到满足要求。所以排序为④①②③⑤。
②要制作有一定载重量的小船,需要选择浮力大、质量相对较轻的材料,泡沫板就很合适,它密度小,能提供较大的浮力;要有动力,就需要有动力装置相关的部件,发动机可以提供动力让小船行驶;同时还需要一些连接和固定的材料,铁丝可以用来固定各个部件和搭建结构。所以选择材料编号可以是①泡沫板、④铁丝、⑥发动机。
③整体画一个类似小船的形状,船体用泡沫板制作,标注泡沫板。在船体合适的位置安装发动机,标注发动机,可以用铁丝将发动机固定在船体上。船的大小可以标注大概尺寸,船的形状可以画成较为规则的流线型,以减少行驶时的阻力。
④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船排开的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就能承载更多的货物,所以扩大船舱体积可以有效提高载重量。故选B。
(3)①要探究充足的水是否为太空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就需要设置一组有水的实验组和一组无水的对照组进行对比。①号有水分,②号无水分,其他条件都相同,这就是对比实验。从发芽数量来看,①号有水分时发芽数量是19颗,②号无水分时发芽数量只有1颗,说明有水分时种子萌发情况良好,无水分时种子萌发很少,所以太空种子萌发需要水分。
②对比1号(有水分、25℃、光照充足、有空气)和2号(无水分、25℃、光照充足、有空气),可知种子萌发需要水分。
对比1号和3号(有水分、25℃、黑暗、有空气),发芽数量相近,说明光照不是必需条件。
对比1号和4号(有水分、25℃、光照充足、无空气),4号发芽数量极少,说明空气是必需条件。
对比1号和5号(有水分、4℃、光照充足、有空气),5号发芽数量极少,说明适宜的温度(25℃)是必需条件。
所以太空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是有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③植物在发芽后,虽然前期不需要光照也能进行一定的生命活动,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照来合成有机物,以供植物生长和发育。如果将发芽的种子放在黑暗环境中,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时间长了,植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会逐渐消耗完,而又无法合成新的有机物,就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叶片会因为缺乏叶绿素合成所需的能量而发黄,最终植物会枯萎。所以三天后该植物能继续生长,但叶片发黄。故选C。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