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
考点一、酸碱物质的特性与酸碱指示剂的应用
1、酸:电离时所生成的阳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常见的强酸: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
弱酸:碳酸(H2CO3)、醋酸(食醋)(CH3COOH);
生活中常见的有机酸:食醋、草酸、柠檬酸、苹果酸等。
2、碱: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四种强碱:NaOH、KOH、Ca(OH)2、Ba(OH)2
3、在酸性或碱性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通常简称指示剂。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某一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某一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典例1:(2025九上·嘉兴期末)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常常需要经历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如对碱的认识就是如此。下列各项是不同时期对碱的认识,其中与我们现在所学碱的定义最相近的是
A.有涩味和滑腻感的物质
B.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
C.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
D.电离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变式1:(2025九下·永嘉月考)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常需经历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如对酸的认识就是如此。下列各项是不同时期对酸的认识,其中与我们现在所学酸的定义最相近的是( )
A.有酸味的物质
B.只有氢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
C.一切酸中都含有氧
D.与碱作用时失去原有性质的物质
变式2:(2025九上·婺城期末)天宫课堂上宇航员曾用溴百里酚蓝指示剂呈现“奥运五环”。溴百里酚蓝溶液在不同环境中的显色情况如右表。下列溶液能使绿色溴百里酚蓝溶液变为蓝色的是( )
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酸性溶液
颜色 绿色 蓝色 黄色
A.氯化钠溶液 B.盐酸溶液 C.硝酸钾溶液 D.碳酸钠溶液
变式3:(2025九上·慈溪期末)酸碱理论的发展经历了长期的过程:
(1)根据朴素的酸碱理论,有些盐会被定义为碱,请写出一例: 。
(2) 已知 则根据酸碱质子理论 NH3属于 (填“酸”或“碱”)。
(3)根据以上酸碱理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____。 (填选项,可多选)
A.在朴素的酸碱理论中,某物质可能既是酸,又是碱
B.根据酸碱电离理论,酸性物质不一定是酸,碱性物质不一定是碱
C.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是带正电的,而碱是带负电的
D.酸碱质子理论扩大了酸和碱的范围
考点二、PH的大小比较
pH是反映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指标,它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pH<7,溶液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0,酸性最强;
pH=7,溶液显中性;
pH>7,溶液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14,碱性最强;
测定物质的酸碱性强弱可利用pH试纸,测定的方法是: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试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看与哪种颜色最接近,从而确定被测溶液的pH值。不能将PH试纸插入待测液,也不能用水将PH试纸湿润。
典例1:(2025九上·绍兴竞赛) 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食物 苹果汁 西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2.9 5.8 6.4 7.6
A.牛奶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pH变大
B.西瓜汁比苹果汁酸性强
C.鸡蛋清和牛奶都显碱性
D.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少饮苹果汁
变式1:(2025九上·义乌期末)如图所示是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柠檬的酸性弱于橘子
B.肥皂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C.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其酸碱度
D.厕所清洁剂不会腐蚀大理石地面
变式2:(2025九上·杭州期末)某同学想用pH试纸测定一些物质的pH,下列做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硫酸的pH
B.用干燥的pH试纸测出胃液的pH为2
C.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浓硫酸的pH
D.用干燥的pH试纸测出酸雨的pH为5.3
变式3:(2025九上·上城期末)许多植物的花、果实、茎、叶的浸出液遇到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都能变色,其中变色效果明显的有一种地衣植物——石蕊。人们从石蕊中提取蓝色粉末状的石蕊色素,制成了酸碱指示剂。
(1)将石蕊试液分别滴入到盛有少量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的试管中,发现溶液均变为红色,主要是因为这三种液体中均含有的微粒是 。
(2)石蕊试液能定性反映物质的酸碱性,如要进一步确定物质酸碱性的强弱,可使用pH试纸。现要用pH 试纸测定稀盐酸的酸性强弱,其操作步骤是: ,再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确定稀盐酸的 pH值。若实验开始前 pH 试纸是被水湿润的,则测定的稀盐酸pH值与真实值相比 。
考点三、常见物质的PH与PH对农作物及环境的关系
1.人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时间过长,吸入的CO2过多,使血液酸性增强;血液的pH降到7.0以下升到7.8以上,就有生命危险。
2. ①人体汗液的pH为5.5~6.6。洗衣皂、、香皂、药皂的pH有所不同。洗衣皂的pH高,碱性强适用于洗衣物;香皂、药皂的pH低,适用于洗脸、洗澡。
②牛奶的pH通常小于7,酱油的pH为4.8左右,生鲜肉的pH为7.0~7.4,生肉久放后,由于肉中蛋白质凝固,失去一些水分,pH变为5. 4~5.5。
③食醋中含有醋酸,它的pH为3左右,因为酸性环境可抑制细菌的繁殖,所有人们喜欢在一些食物中加人少量食醋。
3.土壤的酸碱性强弱对农作物生长有很大的影响,中性土壤最适宜于生长繁殖,pH为4~6的土壤会使农作物根系发黑,pH为8以上的土壤会腐蚀农作物并板结成块。盐碱地的pH多为9以上,草木难生。
4.我们把pH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酸雨的危害极大,不但可以酸化湖泊、河流、土壤,对很多植物的生长不利,而且还会破坏建筑物、文物等。
典例1:(2025九上·临海期末) 下列食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苹果pH=3.4 B.葡萄 pH=4.5
C.荔枝pH=5.0 D.西瓜 pH=6.3
变式1:(2025·金华模拟)下列是一些常见物质pH的大致数值,其中呈碱性的是
A.人体血液:7.4 B.胡萝卜汁:6.8 C.牛奶:6.5 D.食醋:2.5
变式2:(2025九上·鹿城期末)研究发现水稻对镉的吸收量与土壤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物质中最适用于改良土壤结构,降低水稻对镉吸收量的是
A.稀硫酸 B.氯化铵 C.硝酸钾 D.熟石灰
变式3:为了维持人体的健康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内的体液保持不同的酸碱性:
体液 尿液 胃液 血液
pH 4.7~8.4 0.9~1.5 7.35~7.45
根据上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 )
A.人体的尿液一定呈酸性 B.人体的血液一定呈碱性
C.人体的胃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D.pH试纸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1.经检验,四种溶液中除含有水分子外分别只含有以下离子,其中属于酸的水溶液的是( )
A.H+、Na+、SO42- B.Ca2+、Cl- C.Ba2+、NO3- D.H+、Cl-
2.(2025九上·椒江期末)台州气候适宜,盛产多种水果。分析下表,其中酸性最强的水果是
水果名称 仙居杨梅 涌泉蜜桔 玉环文旦 黄琅西瓜
pH值 2.5~3.5 4.0~5.0 5.5~5.9 6.5~8.0
A.仙居杨梅 B.涌泉蜜桔 C.玉环文旦 D.黄琅西瓜
3.下列能表示喝大量水时,胃液pH变化的曲线的是(横坐标表示喝水质量,纵坐标表示pH)( )
A. B. C. D.
4.(2025九上·东阳期末)黑枸杞素有“花青素之王”的美誉。将黑枸杞浸泡在不同pH的溶液中,呈现颜色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生活中常见液体能使黑枸杞浸泡液呈蓝绿色的是( )
A.蒸馏水 B.白醋 C.苏打水 D.食盐水
5.(2025九上·永康期末)为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内的体液具有不同的酸碱性,下表为部分体液的pH范围。由表格数据可知,在正常情况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体液 尿液 胆汁 血液 胰液 胃液
pH 4.7~8.4 7.1~7.3 7.35~7.4 7.5~8.0 0.9~1.5
A.人体的尿液不一定呈酸性 B.胆汁的碱性比血液弱
C.胰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 D.大量饮水后胃液的pH值会减小
6.(2022九下·衢江模拟)如图向点滴板①~④滴孔中分别滴入指示剂后,①②③④滴孔内的溶液显示的颜色依次是( )
A.红色、蓝色、黄色、紫色 B.无色、蓝色、红色、蓝色
C.蓝色、红色、紫色、无色 D.无色、红色、蓝色、红色
7.(2025九上·德清期末) 兴趣小组同学分别向下列试剂中滴加自制甘蓝汁,现象记录在表中:
试 剂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蒸馏水 白 醋
显色情况 红 色 绿 色 蓝 色 红 色
依据上述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A.白醋中含有稀盐酸 B.甘蓝汁可以做酸碱指示剂
C.在肥皂水中加入甘蓝汁将显蓝色 D.用甘蓝汁可以判断各溶液的酸碱性强弱
8.(2025九上·义乌期末)宾宾同学参照二歧分类法对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四种试剂制作一个物质,检索表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1a无色液体…………………21b蓝色液 …………………甲2a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32b能使酚酞试液红………乙3a“▲”…………………丙3bpH小于 ………………丁
A.甲表示硫酸铜溶液 B.乙表示氢氧化钠溶液
C.表中“▲”处应填pH大于7 D.也可以根据能否与铁反应对丙、丁分类
9.(2025九下·义乌开学考)如图是一种简易的自动化彩色喷泉实验。注射器中是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小药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实验开始时推动注射器使少量溶液进入小药瓶,然后松开手,可以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小药瓶中出现了美丽的彩色喷泉。已知紫包菜汁的变色范围如表所示,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颜色 粉红色 紫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A.紫包菜汁可以用做酸碱指示剂
B.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绿色
C.液体颜色为粉红色时小药瓶中所含的溶质是
D.若实验中氢氧化钠过量,则小药瓶中液体颜色变化依次为:粉红色→紫色→蓝色→绿色
10.小峰同学把自制一种黄色花汁,分别滴加到下列不同试剂中,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试剂 稀盐酸 蔗糖水 蒸馏水 肥皂水 烧碱溶液 石灰水
颜色 红 黄 黄 绿 绿 绿
请分析上表,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花汁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作酸碱指示剂。
(2)蚊子叮咬人时射入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使皮肤红肿、痛痒。要缓解这种症状,简易可行的办法是在叮咬处涂抹上述试剂中的___________。
(3)若在测量石灰水的pH时,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会使pH偏___________(“大”或“小”)。
11.(2022九上·温州月考)下表是某种饮料标签中的部分内容,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柠檬酸是一种无色晶体,能溶于水。属于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香料、苯甲酸钠、白砂糖等则不显酸性。
(1)以上信息中属于柠檬酸物理性质的是 。
(2)小明想利用此种饮料和同学们进一步验证柠檬酸的酸性。
①小明首先将适量的饮料倒入一支洁净的试管中,然后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发现石蕊试液变红色。据此小明断定柠檬酸具有酸性,他做出这种判断的理论依据是 。
②小红认为小明的实验结论不够严密,她建议在原来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一步操作,把①中已经变红的混合液体加热,若看到 ,就能充分证明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了。
12.(2022·浙江绍兴·九年级期末)在学习了酸碱盐知识后,某科学兴趣小组用黑枸杞提取液作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室温时,将蒸馏水和不同pH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装在14支试管中、并向每支试管中滴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实验结果如下:
试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p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颜色 粉红 粉红 粉红 浅紫 浅紫 紫 紫 蓝 蓝 深蓝 深蓝 灰绿 黄 黄棕
实验二:室温时,向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以下4种物质,各滴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实验结果如表中所示:
物质 稀盐酸 稀硫酸 牛奶 炉具清洁剂
颜色 粉红 浅紫 紫 黄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试管___________中所装的为蒸馏水(选填编号)。
(2)实验二所用的稀盐酸的酸性比稀硫酸的酸性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炉具清洁剂适合清除___________类污渍(选填“酸性”或“碱性”)。
(4)小科认为,黑枸杞提取液也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你认为他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13.(2025九上·温州期末) “捶草印花”是一种起源于明清时期的传统草木印染工艺。捶打植物花叶,使汁液浸染在布料上印出图案,某小组通过下列各环节体验印染过程。
(1)布料清洗:先用碱去除布料上的油脂,漂洗后再加醋酸调节至中性。请写出利用pH试纸测定溶液 pH 的方法: 。
(2)捶打印花:通过捶打使牵牛花细胞中的液泡破裂,细胞液渗入白布中。捶打牵牛花过程中发生的是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印花调色:通过调节溶液pH使布料呈现不同颜色。牵牛花颜色随溶液酸碱性变化如表所示。将印花后的布放入水中,往水中加入碳酸钠后,渗有牵牛花汁的布料颜色为 。
花种类 酸碱性
酸性 中性 碱性
牵牛花 红色 紫色 蓝色
14.(2025九上·路桥期末)小柯在往硫酸溶液中滴加酚酞时,发现溶液颜色呈现橙色,这与“酸性溶液无法使酚酞试剂变色”冲突,对此现象产生了好奇。小柯猜想“酚酞变色可能与酸性溶液以及酚酞溶液的浓度有关”,为此展开了相关探究。
【实验仪器及药品】试管6支,试管架1个、烧杯6个、浓度为98%硫酸溶液(500mL),5%、3%、0.3%、0.05%的酚酞溶液各一瓶, 足量蒸馏水等。
【实验步骤】①在6个烧杯中将硫酸与蒸馏水按照3:1、3:2、 1:1、1:2、1:3、 1:4体积比例混合备用;②取试管6支置于试管架上;③在试管中依次加入2mL步骤①中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④向每支试管中滴入1滴5%的酚酞溶液;⑤充分振荡后,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⑥使用不同浓度的酚酞溶液,重复步骤②~⑤。
【实验记录】
硫酸与水体积比酚酞浓度 3:1 3:2 1:1 1:2 1:3 1:4
5% 橙红色 橙色 橙色沉淀 浅粉色沉淀 浅粉色沉淀 白色沉淀
3% 橙红色 橙色 浅粉色沉淀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0.3% 橙色 —— 橙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0.05% 橙色 橙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1)小柯漏记一处颜色,请分析表中信息,漏记溶液颜色应为 。
(2)由实验结果可知,下列最有可能实现“酸性溶液无法使酚酞变色”的是( )
A.硫酸浓度高,酚酞浓度高 B.硫酸浓度高,酚酞浓度低
C.硫酸浓度低,酚酞浓度高 D.硫酸浓度低,酚酞浓度低
(3)从实验试剂的选取上看,该实验存在的缺陷是 。
(4)在硫酸与水体积比1:1形成的溶液中,小柯先滴加0.3%的酚酞,再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至溶液颜色由橙色变为无色,则此时溶液的溶质可能为____(多选)。
A.Na2SO4 B.NaOH 和Na2SO4 C.H2SO4和Na2SO4 D.H2SO4和NaOH
思维导图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课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
考点一、酸碱物质的特性与酸碱指示剂的应用
1、酸:电离时所生成的阳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常见的强酸: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
弱酸:碳酸(H2CO3)、醋酸(食醋)(CH3COOH);
生活中常见的有机酸:食醋、草酸、柠檬酸、苹果酸等。
2、碱: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四种强碱:NaOH、KOH、Ca(OH)2、Ba(OH)2
3、在酸性或碱性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通常简称指示剂。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某一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某一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典例1:(2025九上·嘉兴期末)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常常需要经历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如对碱的认识就是如此。下列各项是不同时期对碱的认识,其中与我们现在所学碱的定义最相近的是
A.有涩味和滑腻感的物质
B.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
C.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
D.电离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答案】D
【解析】根据现在碱的定义分析判断。
【解答】A.有涩味和滑腻感的物质不一定是碱,比如某些酯类物质也可能有类似感觉,而且不是所有碱都能被人直接感知到有涩味和滑腻感,故A错误;
B.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不一定是碱,像碳酸钠等盐的溶液呈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但碳酸钠不是碱,故B错误;
C.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碱,例如水、硫酸等,它们都含有氢、氧元素,但不是碱,故C错误;
D.电离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物质,这与我们现在所学碱的定义完全相符,是对碱最准确的描述,故D正确。故选D。
变式1:(2025九下·永嘉月考)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常需经历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如对酸的认识就是如此。下列各项是不同时期对酸的认识,其中与我们现在所学酸的定义最相近的是( )
A.有酸味的物质
B.只有氢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
C.一切酸中都含有氧
D.与碱作用时失去原有性质的物质
【答案】B
【解析】现在所学酸的定义是: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解答】A.有酸味的物质不一定是酸,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只有氢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该选项符合题意。
C.酸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例如盐酸中不含有氧元素,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与碱作用时失去原有性质的物质种类很多,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变式2:(2025九上·婺城期末)天宫课堂上宇航员曾用溴百里酚蓝指示剂呈现“奥运五环”。溴百里酚蓝溶液在不同环境中的显色情况如右表。下列溶液能使绿色溴百里酚蓝溶液变为蓝色的是( )
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酸性溶液
颜色 绿色 蓝色 黄色
A.氯化钠溶液 B.盐酸溶液 C.硝酸钾溶液 D.碳酸钠溶液
【答案】D
【解析】根据表格数据确定能使绿色溴百里酚蓝溶液变为蓝色溶液的酸碱性,再与各个选项对照即可。
【解答】根据表格数据可知, 能使绿色溴百里酚蓝溶液变为蓝色的是碱性溶液。
氯化钠溶液呈中性,盐酸溶液呈酸性,硫酸钾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
变式3:(2025九上·慈溪期末)酸碱理论的发展经历了长期的过程:
(1)根据朴素的酸碱理论,有些盐会被定义为碱,请写出一例: 。
(2) 已知 则根据酸碱质子理论 NH3属于 (填“酸”或“碱”)。
(3)根据以上酸碱理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____。 (填选项,可多选)
A.在朴素的酸碱理论中,某物质可能既是酸,又是碱
B.根据酸碱电离理论,酸性物质不一定是酸,碱性物质不一定是碱
C.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是带正电的,而碱是带负电的
D.酸碱质子理论扩大了酸和碱的范围
【答案】(1)碳酸钠(2)碱(3)B;D
【解析】(1)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等都是盐,但水溶液都呈碱性,按朴素理论来看,都会被定义为碱。
(2)按照题中酸碱质子理论的内容可判断氨气属于碱。
(3)能电离出氢离子,水溶液呈酸性,属于酸性物质,从酸碱电离理论的角度来看,硫酸氢钠不属于酸,在酸碱质子理论来看,硫酸氢钠属于酸,可知酸碱质子理论对于酸碱的定义更宽泛。
【解答】(1)由朴素理论可知,能与酸反应,使石蕊变蓝的物质就可以称为碱,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与酸反应,所以碳酸钠会被定义为碱。
(2)由酸碱质子理论认为,能结合氢离子的分子属于碱,可知氨气属于碱。
(3)A、物质不可能既显示酸性又显碱性,所以在朴素理论中某物质不可能既是酸又是碱,故A错误;
B、由酸碱电离理论可知,能电离出氢离子使溶液呈酸性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只有阳离子仅为氢离子时才属于酸,可知酸性物质不一定属于酸,同理碱性物质也不一定是碱,故B正确;
C、由酸碱质子理论可知,能放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可知酸可能带正电、负电或者不带电,同理碱也是,故C错误;
D、硫酸氢钠从酸碱电离理论的角度来看,不属于酸,但在酸碱质子理论来看,属于酸可知酸碱质子理论扩大了酸和碱的范围,故D正确。故答案为:BD。
考点二、PH的大小比较
pH是反映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指标,它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pH<7,溶液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0,酸性最强;
pH=7,溶液显中性;
pH>7,溶液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14,碱性最强;
测定物质的酸碱性强弱可利用pH试纸,测定的方法是: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试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看与哪种颜色最接近,从而确定被测溶液的pH值。不能将PH试纸插入待测液,也不能用水将PH试纸湿润。
典例1:(2025九上·绍兴竞赛) 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食物 苹果汁 西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2.9 5.8 6.4 7.6
A.牛奶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pH变大
B.西瓜汁比苹果汁酸性强
C.鸡蛋清和牛奶都显碱性
D.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少饮苹果汁
【答案】D
【解析】常温下,pH值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大于7的溶液呈碱性,pH值越小,酸性越强。
【解答】A、牛奶变酸,pH值将变小,故A错误
B、由表中数据可知,西瓜汁的pH大于苹果汁,可知苹果汁的酸性更强,故B错误;
C、鸡蛋清的pH值大于7,可知鸡蛋清显碱性,牛奶的p H值小于7,可知牛奶呈酸性,故C错误;
D、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少饮酸性的苹果汁,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变式1:(2025九上·义乌期末)如图所示是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柠檬的酸性弱于橘子
B.肥皂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C.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其酸碱度
D.厕所清洁剂不会腐蚀大理石地面
【答案】B
【解析】酸性溶液的pH小于7,pH越小,酸性越强;碱性溶液的pH大于7,pH越大,碱性越强,中性溶液的pH等于7。
【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柠檬的pH小于橘子,因此柠檬的酸性强于橘子,故A错误;
B.根据图片可知,肥皂水的pH大于7,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故B正确;
C.测定溶液pH时,不能将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应该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在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故C错误;
D.厕所清洁剂的pH小于7,显酸性,能与碳酸钙反应,因此厕所清洁剂会腐蚀大理石地面,故D错误。故选B。
变式2:(2025九上·杭州期末)某同学想用pH试纸测定一些物质的pH,下列做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硫酸的pH
B.用干燥的pH试纸测出胃液的pH为2
C.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浓硫酸的pH
D.用干燥的pH试纸测出酸雨的pH为5.3
【答案】B
【解析】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硫酸的pH,若稀硫酸显酸性,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性减弱,测定结果偏大,错误;
B、胃液显酸性,可用干燥的pH试纸测出胃液的pH为2,正确;
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试纸炭化,不能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浓硫酸的pH,错误;
D、由于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用pH试纸测得酸雨的pH不可能精确为5.3,错误。
故答案为:B。
变式3:(2025九上·上城期末)许多植物的花、果实、茎、叶的浸出液遇到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都能变色,其中变色效果明显的有一种地衣植物——石蕊。人们从石蕊中提取蓝色粉末状的石蕊色素,制成了酸碱指示剂。
(1)将石蕊试液分别滴入到盛有少量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的试管中,发现溶液均变为红色,主要是因为这三种液体中均含有的微粒是 。
(2)石蕊试液能定性反映物质的酸碱性,如要进一步确定物质酸碱性的强弱,可使用pH试纸。现要用pH 试纸测定稀盐酸的酸性强弱,其操作步骤是: ,再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确定稀盐酸的 pH值。若实验开始前 pH 试纸是被水湿润的,则测定的稀盐酸pH值与真实值相比 。
【答案】(1)H+
(2)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稀盐酸滴到pH试纸上;偏大
【解析】(1)根据酸具有通性的原因来分析;
(2)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强弱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1)将石蕊试液分别滴入到盛有少量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的试管中,发现溶液均变为红色,主要是因为这三种液体中均含有氢离子——H+;
(2)现要用pH试纸测定稀盐酸的酸性强弱,其操作步骤是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稀盐酸滴到pH试纸上,再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确定稀盐酸的pH;若实验开始前pH试纸是被水湿润的,相当于将稀盐酸稀释,稀盐酸的酸性减弱,则测定的稀盐酸pH与真实值相比偏大;
考点三、常见物质的PH与PH对农作物及环境的关系
1.人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时间过长,吸入的CO2过多,使血液酸性增强;血液的pH降到7.0以下升到7.8以上,就有生命危险。
2. ①人体汗液的pH为5.5~6.6。洗衣皂、、香皂、药皂的pH有所不同。洗衣皂的pH高,碱性强适用于洗衣物;香皂、药皂的pH低,适用于洗脸、洗澡。
②牛奶的pH通常小于7,酱油的pH为4.8左右,生鲜肉的pH为7.0~7.4,生肉久放后,由于肉中蛋白质凝固,失去一些水分,pH变为5. 4~5.5。
③食醋中含有醋酸,它的pH为3左右,因为酸性环境可抑制细菌的繁殖,所有人们喜欢在一些食物中加人少量食醋。
3.土壤的酸碱性强弱对农作物生长有很大的影响,中性土壤最适宜于生长繁殖,pH为4~6的土壤会使农作物根系发黑,pH为8以上的土壤会腐蚀农作物并板结成块。盐碱地的pH多为9以上,草木难生。
4.我们把pH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酸雨的危害极大,不但可以酸化湖泊、河流、土壤,对很多植物的生长不利,而且还会破坏建筑物、文物等。
典例1:(2025九上·临海期末) 下列食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苹果pH=3.4 B.葡萄 pH=4.5
C.荔枝pH=5.0 D.西瓜 pH=6.3
【答案】A
【解析】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则酸性越强,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苹果的pH=3.4最小,则苹果的酸性最强,故A符合题意,而B、C、D不合题意。故选A。
变式1:(2025·金华模拟)下列是一些常见物质pH的大致数值,其中呈碱性的是
A.人体血液: 7.4 B.胡萝卜汁: 6.8
C.牛奶: 6.5 D.食醋: 2.5
【答案】A
【解析】溶液pH<7呈酸性,pH=7呈中性,pH>7呈碱性。
【解答】人体血液: 7.4>7呈碱性, 胡萝卜汁,牛奶和食醋的pH都小于7,则都呈酸性,故A符合题意,而B、C、D不合题意。故选A。
变式2:(2025九上·鹿城期末)研究发现水稻对镉的吸收量与土壤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物质中最适用于改良土壤结构,降低水稻对镉吸收量的是
A.稀硫酸 B.氯化铵 C.硝酸钾 D.熟石灰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图像信息以及常见物质溶液的酸碱性来分析。
【解答】由水稻对镉的吸收量与土壤pH的关系图,土壤的pH越小,水稻对镉的吸收量越多。
A、稀硫酸显酸性,不能降低水稻对镉吸收量,故选项错误。
B、氯化铵溶液显酸性,不能降低水稻对镉吸收量,故选项错误。
C、硝酸钾溶液显中性,不能降低水稻对镉吸收量,故选项错误。
D、熟石灰溶液显碱性,可用于改良土壤结构,降低水稻对镉吸收量,故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变式3:为了维持人体的健康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内的体液保持不同的酸碱性:
体液 尿液 胃液 血液
pH 4.7~8.4 0.9~1.5 7.35~7.45
根据上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 )
A.人体的尿液一定呈酸性
B.人体的血液一定呈碱性
C.人体的胃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D.pH试纸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答案】B
【解析】根据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根据胃液的酸碱性以及紫色石蕊试液的变色情况判断即可;根据pH试纸测得的结果是整数判断即可。
【解答】A、尿液的pH为4.7-8.4,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故A错误;
B、血液的pH为7.35-7.45,可知血液显碱性;故B正确;
C、胃液的pH为0.9-1.5,可知胃液显酸性,因此,人体的胃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C错误;
D、pH试纸测得的结果是整数,因此,不能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经检验,四种溶液中除含有水分子外分别只含有以下离子,其中属于酸的水溶液的是( )
A.H+、Na+、SO42- B.Ca2+、Cl- C.Ba2+、NO3- D.H+、Cl-
【答案】D
【解析】根据酸的定义分析,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A.阳离子还有钠离子,不属于酸,不符合题意;
B、阳离子不含氢离子,不属于酸,不符合题意;
C、阳离子不含氢离子,不属于酸,不符合题意;
D、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属于酸,符合题意;故选D。
2.(2025九上·椒江期末)台州气候适宜,盛产多种水果。分析下表,其中酸性最强的水果是
水果名称 仙居杨梅 涌泉蜜桔 玉环文旦 黄琅西瓜
pH值 2.5~3.5 4.0~5.0 5.5~5.9 6.5~8.0
A.仙居杨梅 B.涌泉蜜桔 C.玉环文旦 D.黄琅西瓜
【答案】A
【解析】溶液的pH越小,则酸性越强,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 仙居杨梅 的pH值最小在,则它的酸性最强,故A符合题意,而B、C、D不合题意。故选A。
3.下列能表示喝大量水时,胃液pH变化的曲线的是(横坐标表示喝水质量,纵坐标表示pH)( )
A. B. C. D.
【答案】B
【解析】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显酸性;人喝大量水时,相当于稀释了胃酸,溶液始终显酸性,pH逐渐增大,但不可能大于7,观察选项B符合变化过程。
4.(2025九上·东阳期末)黑枸杞素有“花青素之王”的美誉。将黑枸杞浸泡在不同pH的溶液中,呈现颜色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生活中常见液体能使黑枸杞浸泡液呈蓝绿色的是( )
A.蒸馏水 B.白醋 C.苏打水 D.食盐水
【答案】C
【解析】常温下pH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pH等于7的溶液呈中性,pH大于7的溶液呈碱性。
【解答】能使黑枸杞浸泡液呈现蓝绿色的液体pH>7,显碱性。
A、蒸馏水显中性,故A错误;
B、白醋显酸性,故B错误;
C、苏打水显碱性,故C正确;
D、食盐水显中性,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5.(2025九上·永康期末)为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内的体液具有不同的酸碱性,下表为部分体液的pH范围。由表格数据可知,在正常情况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体液 尿液 胆汁 血液 胰液 胃液
pH 4.7~8.4 7.1~7.3 7.35~7.4 7.5~8.0 0.9~1.5
A.人体的尿液不一定呈酸性 B.胆汁的碱性比血液弱
C.胰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 D.大量饮水后胃液的pH值会减小
【答案】D
【解析】溶液的pH>7,溶液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7,溶液显中性;
pH<7,溶液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
【解答】A.人的尿液的pH是4.7~8.4,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中性,不可能显碱性,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胆汁的pH最大值是7.3,血液的pH最大值为7.4,由此可知,胆汁的碱性比血液弱,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胰液的pH为7.5~8.0,pH>7,显碱性,能够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大显饮水后,pH<7的其pH会变大,酸性减弱,pH>7的其pH会变小,碱性也会减弱,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6.(2022九下·衢江模拟)如图向点滴板①~④滴孔中分别滴入指示剂后,①②③④滴孔内的溶液显示的颜色依次是( )
A.红色、蓝色、黄色、紫色 B.无色、蓝色、红色、蓝色
C.蓝色、红色、紫色、无色 D.无色、红色、蓝色、红色
【答案】D
【解析】①酚酞试液遇稀盐酸性溶液不变色;②紫色石蕊试液遇稀盐酸变红;③紫色石蕊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蓝;④酚酞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红
7.(2025九上·德清期末) 兴趣小组同学分别向下列试剂中滴加自制甘蓝汁,现象记录在表中:
试 剂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蒸馏水 白 醋
显色情况 红 色 绿 色 蓝 色 红 色
依据上述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A.白醋中含有稀盐酸
B.甘蓝汁可以做酸碱指示剂
C.在肥皂水中加入甘蓝汁将显蓝色
D.用甘蓝汁可以判断各溶液的酸碱性强弱
【答案】B
【解析】根据紫甘蓝汁在中性、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变色情况来分析。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紫甘蓝汁由紫色变成红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甘蓝汁由紫色变成绿色,所以可以做酸碱指示剂。
【解答】A、白醋是醋酸的水溶液,不含稀盐酸,故A说法错误;
B、甘蓝汁遇到酸性和碱性溶液时会显示出不同的颜色,因此甘蓝汁可以做酸碱指示剂,故B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甘蓝汁变绿色,肥皂水显碱性,也能使甘蓝汁变绿色,故C说法错误;
D、用甘蓝汁可以判断各溶液的酸碱性,但不能判断酸碱性强弱,故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8.(2025九上·义乌期末)宾宾同学参照二歧分类法对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四种试剂制作一个物质,检索表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1a无色液体…………………21b蓝色液 …………………甲2a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32b能使酚酞试液红………乙3a“▲”…………………丙3bpH小于 ………………丁
A.甲表示硫酸铜溶液
B.乙表示氢氧化钠溶液
C.表中“▲”处应填pH大于7
D.也可以根据能否与铁反应对丙、丁分类
【答案】C
【解析】根据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分类以及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来分析。
【解答】A.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除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外,其他三种溶液均不显碱性,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丙和丁分别为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中的一种,稀盐酸显酸性,能与铁反应,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与铁反应,因此可以根据能否与铁反应对丙、丁分类,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9.(2025九下·义乌开学考)如图是一种简易的自动化彩色喷泉实验。注射器中是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小药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实验开始时推动注射器使少量溶液进入小药瓶,然后松开手,可以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小药瓶中出现了美丽的彩色喷泉。已知紫包菜汁的变色范围如表所示,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颜色 粉红色 紫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A.紫包菜汁可以用做酸碱指示剂
B.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绿色
C.液体颜色为粉红色时小药瓶中所含的溶质是
D.若实验中氢氧化钠过量,则小药瓶中液体颜色变化依次为:粉红色→紫色→蓝色→绿色
【答案】C
【解析】pH小于7为酸性溶液,pH大于7为碱性溶液,pH等于7为中性溶液。【解答】A、紫包菜汁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颜色明显不同,可以用做酸碱指示剂,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液的pH=10,由紫包菜汁的变色范围表可知,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绿色,故B不符合题意;
C、液体颜色为粉红色时说明溶液显酸性,盐酸过量,小药瓶中所含的溶质是NaCl和HCl,故C符合题意;
D、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盐酸,显酸性,注射器中是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pH=10),所以在注射器中溶液为绿色,实验开始时推动注射器使少量溶液进入小药瓶,然后松开手,开始盐酸过量,最后氢氧化钠过量,小药瓶中液体颜色变化依次为:粉红色→紫色→蓝色→绿色,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小峰同学把自制的一种黄色花汁,分别滴加到下列不同的试剂中,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试剂 稀盐酸 蔗糖水 蒸馏水 肥皂水 烧碱溶液 石灰水
颜色 红 黄 黄 绿 绿 绿
请分析上表,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花汁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作酸碱指示剂。
(2)蚊子叮咬人时射入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使皮肤红肿、痛痒。要缓解这种症状,简易可行的办法是在叮咬处涂抹上述试剂中的___________。
(3)若在测量石灰水的pH时,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会使pH偏___________(“大”或“小”)。
【答案】可以 肥皂水 小
【解析】(1)根据表格可知,这种花汁遇到酸变成红色,遇到碱变成绿色,遇到中性溶液呈现黄色,则可以做酸碱指示剂。
(2)红肿和痛痒都是蚁酸的酸性引起,要缓解症状就要使用碱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故选肥皂水。
(3)若在测量石灰水的pH时,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则溶液被稀释,碱性变弱,会使pH偏小。
11.(2022九上·温州月考)下表是某种饮料标签中的部分内容,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柠檬酸是一种无色晶体,能溶于水。属于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香料、苯甲酸钠、白砂糖等则不显酸性。
(1)以上信息中属于柠檬酸物理性质的是 。
(2)小明想利用此种饮料和同学们进一步验证柠檬酸的酸性。
①小明首先将适量的饮料倒入一支洁净的试管中,然后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发现石蕊试液变红色。据此小明断定柠檬酸具有酸性,他做出这种判断的理论依据是 。
②小红认为小明的实验结论不够严密,她建议在原来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一步操作,把①中已经变红的混合液体加热,若看到 ,就能充分证明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了。
【答案】(1)柠檬酸是一种无色晶体,能溶于水(2)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红色不消失
【解析】(1)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状态、颜色、气味、密度、硬度、沸点、溶解性等。
(2)①根据酸的性质和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分析;
②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形成碳酸,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但是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果是由二氧化碳引起,那么加热后二氧化碳溢出,酸性消失,则石蕊试液会由红色变回紫色。
【解答】(1)根据物理性质的定义可知,以上信息中属于柠檬酸物理性质的是:柠檬酸是一种无色晶体,能溶于水。
(2)①据此小明断定柠檬酸具有酸性,他做出这种判断的理论依据是: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
②小红认为小明的实验结论不够严密,她建议在原来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一步操作,把①中已经变红的混合液体加热,若看到红色不消失,就能充分证明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了。
12.(2022·浙江绍兴·九年级期末)在学习了酸碱盐知识后,某科学兴趣小组用黑枸杞提取液作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室温时,将蒸馏水和不同pH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装在14支试管中、并向每支试管中滴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实验结果如下:
试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p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颜色 粉红 粉红 粉红 浅紫 浅紫 紫 紫 蓝 蓝 深蓝 深蓝 灰绿 黄 黄棕
实验二:室温时,向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以下4种物质,各滴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实验结果如表中所示:
物质 稀盐酸 稀硫酸 牛奶 炉具清洁剂
颜色 粉红 浅紫 紫 黄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试管___________中所装的为蒸馏水(选填编号)。
(2)实验二所用的稀盐酸的酸性比稀硫酸的酸性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炉具清洁剂适合清除___________类污渍(选填“酸性”或“碱性”)。
(4)小科认为,黑枸杞提取液也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你认为他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答案】7 强 酸性 否,当pH=6和pH=7时,黑枸杞提取液都显示紫色(正确,黑枸杞提取液在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显示的颜色不同)
【解析】(1)硫酸溶液显酸性,pH<7,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7,蒸馏水显中性,pH=7。故实验一中试管7中所装的为蒸馏水。
(2)实验二,稀盐酸中滴加黑枸杞提取液,溶液显粉色,说明稀盐酸的pH在1~3,稀硫酸中滴加黑枸杞提取液,溶液显浅紫色,说明稀盐酸的pH在4~5,故所用的稀盐酸的酸性比稀硫酸的酸性强。
(3)炉具清洁剂中滴加黑枸杞提取液,溶液显黄色,说明炉具清洁剂的pH为13,显碱性。根据酸碱中和原理,炉具清洁剂适合清除酸性类污渍。
(4)小科认为,黑枸杞提取液也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他的观点不正确,当pH=6和pH=7时,黑枸杞提取液都显示紫色(正确,黑枸杞提取液在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显示的颜色不同)。
13.(2025九上·温州期末) “捶草印花”是一种起源于明清时期的传统草木印染工艺。捶打植物花叶,使汁液浸染在布料上印出图案,某小组通过下列各环节体验印染过程。
(1)布料清洗:先用碱去除布料上的油脂,漂洗后再加醋酸调节至中性。请写出利用pH试纸测定溶液 pH 的方法: 。
(2)捶打印花:通过捶打使牵牛花细胞中的液泡破裂,细胞液渗入白布中。捶打牵牛花过程中发生的是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印花调色:通过调节溶液pH使布料呈现不同颜色。牵牛花颜色随溶液酸碱性变化如表所示。将印花后的布放入水中,往水中加入碳酸钠后,渗有牵牛花汁的布料颜色为 。
花种类 酸碱性
酸性 中性 碱性
牵牛花 红色 紫色 蓝色
【答案】(1)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
(2)物理
(3)蓝色
【解析】判断为化学变化的标准是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1)用试纸测定溶液pH时用的待测液的量要少,且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同时试纸事先为干燥,否则会对所测pH情况产生影响。
(2)捶打牵牛花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所以为物理变化。
(3)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所以会使牵牛花汁显蓝色。
14.(2025九上·路桥期末)小柯在往硫酸溶液中滴加酚酞时,发现溶液颜色呈现橙色,这与“酸性溶液无法使酚酞试剂变色”冲突,对此现象产生了好奇。小柯猜想“酚酞变色可能与酸性溶液以及酚酞溶液的浓度有关”,为此展开了相关探究。
【实验仪器及药品】试管6支,试管架1个、烧杯6个、浓度为98%硫酸溶液(500mL),5%、3%、0.3%、0.05%的酚酞溶液各一瓶, 足量蒸馏水等。
【实验步骤】①在6个烧杯中将硫酸与蒸馏水按照3:1、3:2、 1:1、1:2、1:3、 1:4体积比例混合备用;②取试管6支置于试管架上;③在试管中依次加入2mL步骤①中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④向每支试管中滴入1滴5%的酚酞溶液;⑤充分振荡后,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⑥使用不同浓度的酚酞溶液,重复步骤②~⑤。
【实验记录】
硫酸与水体积比酚酞浓度 3:1 3:2 1:1 1:2 1:3 1:4
5% 橙红色 橙色 橙色沉淀 浅粉色沉淀 浅粉色沉淀 白色沉淀
3% 橙红色 橙色 浅粉色沉淀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0.3% 橙色 —— 橙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0.05% 橙色 橙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1)小柯漏记一处颜色,请分析表中信息,漏记溶液颜色应为 。
(2)由实验结果可知,下列最有可能实现“酸性溶液无法使酚酞变色”的是( )
A.硫酸浓度高,酚酞浓度高 B.硫酸浓度高,酚酞浓度低
C.硫酸浓度低,酚酞浓度高 D.硫酸浓度低,酚酞浓度低
(3)从实验试剂的选取上看,该实验存在的缺陷是 。
(4)在硫酸与水体积比1:1形成的溶液中,小柯先滴加0.3%的酚酞,再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至溶液颜色由橙色变为无色,则此时溶液的溶质可能为____(多选)。
A.Na2SO4 B.NaOH 和Na2SO4
C.H2SO4和Na2SO4 D.H2SO4和NaOH
【答案】(1)橙色
(2)D
(3)酸种类单一/只用硫酸做实验不具有普遍性/未用其他酸
(4)A;C
【解析】(1)通过观察表格中其他数据的规律,结合不同硫酸浓度和酚酞浓度下溶液颜色变化情况,推测漏记溶液的颜色;
(2)依据实验记录中溶液颜色变化与硫酸浓度、酚酞浓度的关系,判断哪种情况下最有可能实现“酸性溶液无法使酚酞变色”;
(3)从实验试剂的多样性和代表性角度,分析该实验在试剂选取上存在的不足;
(4)根据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原理,以及溶液颜色变化所代表的酸碱性,分析溶液中溶质的可能情况。
【解答】(1)观察表格可知,在硫酸与水体积比为3:1和1:1时,酚酞浓度为0.3%时,溶液橙色,所以在硫酸与水体积比为3:2,酚酞浓度为0.3%时,溶液的颜色也应为橙色;
(2)从实验记录看,硫酸浓度低、酚酞浓度低时,溶液更易呈现无色,即更有可能实现“酸性溶液无法使酚酞变色”,故选D;
(3)该实验只选取了硫酸这一种酸进行实验,试剂种类单一,不能代表所有酸性溶液的情况,无法确定其他酸性溶液与酚酞作用时的变色规律,缺乏普遍性和说服力;
(4)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硫酸钠和水。小柯先滴加0.3%的酚酞,溶液呈橙色,说明溶液显酸性,硫酸有剩余;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溶液颜色由橙色变为无色,此时溶液可能呈中性(恰好完全反应,溶质只有硫酸钠,即A选项Na2SO4),也可能呈碱性(氢氧化钠过量,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硫酸钠,即B选项NaOH和Na2SO4)溶液呈红色。而C选项H2SO4和Na2SO4溶液,反应后浓度降低,酚酞可能显无色;D选项中硫酸和氢氧化钠会继续反应,不能同时大量存在。所以此时溶液的溶质可能为 AC。
思维导图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课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