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人教版(新疆专用)2.9《行道树》课件(4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八年级上人教版(新疆专用)2.9《行道树》课件(41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06 17:2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行道树郭丽巍制作行道树张晓风授课人:郭丽巍作者简介张晓风,1941年生于浙江金华,1949年抵台北,毕业于东吴大学中文系。她是台湾著名散文家之一。著有戏剧、小说、杂文多种。她的创作贯穿着基督教信仰的精神,散文充满自我的真情至性,剧作蕴含着中国故土意识。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张小风自选集》,作者张小风,1941年生,早在1977年,就被台湾的区的 批评界推为“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评论赞辞说她“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缨络敲冰”,可以说对她诗意散文的 第一次感性素描。1981年,当她的 第四本散文集《你还没有爱过》出版时,余光中先生为该书作序,称她为“亦秀亦豪”“腕挟风雷”的 “淋漓健笔”。朗读课文朗读要求
初中语文学习要求我们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所谓正确,就是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所谓流利,就是吐字清晰,停顿合理;所谓有感情,就是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抑扬顿挫,讲究音量、速度、语气、语调的合理配合,从而深刻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整体感知:1、人行道旁的树象征了什么?这个形象体
现了什么精神?2、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突出行道树这一形象的?3、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悟?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4、你能找出课文中最富哲理性的句子是那一句吗? 行道树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光辉形象。 作者通过借用行道树的自白,抒写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为突出行道树的形象,作者采用了对比的手法:1、与同类的优越处境对比。2、与人类的无知行为对比。 他们甘愿自我牺牲,抛弃了优越自在的生活条件,总是一身烟尘。 他们寂寞、孤独、苦熬。还时时为城市的污浊而忧愁。行道树森林同伴(1)生活环境行道树城市之夜(2)生活环境山上的
森林里马 路 边繁弦急管
红灯绿酒在黑暗里苦
熬,迎接太阳吸露,玩
凉凉的云勤生绿叶
献出浓阴习惯污浊制造清新 生活环境生活态度 通过以上两组对比,你知道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呢? 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
——自我牺牲,奉献人类,心系社会!感知: 我们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像行道树那样,为社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也使自己的人生在无私奉献中大放光彩。 一切神圣的事业都是这样,需要我们为此承受牺牲,为别人的幸福而牺牲个人幸福的人,他们是神圣的也是幸福的。思考与探讨 你认为哪些语言描写最生动,最能突出行道树的形象?朗诵课文,
体会形象化的语言!探究置疑 1)为什么说“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落。” 归纳:堕落的一个义项是“沦落、流落。”但课文的意思是行道树离开了它们的家,离开了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立在城市的烟尘里,它们的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往坏里变。 2)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这一句前面说“充满车辆与城市”,车辆、烟囱不断制造烟尘,污染城市。城市居民早已麻木不仁,早已习惯于污染了,他们并不珍惜清新。树木地感觉是非常鲜明的 ,在他们看来,城市充满烟尘,实在令人悲凉,一行绿树只是点缀,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所以说“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1、文中说“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而下文又说“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既然是自己选择的是神圣的事业怎么会是“堕落”呢?在这里的含义是什么?是从什么意义上来说的? 这里的含义是“流落到恶劣的环境里”的意思。它是从“行道树离开了家,离开了原始森林,走在城市的飞尘里,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大大跌落”来说的。2、在课文第三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因为城市充满烟尘,是在令人悲凉,行道树只是点缀,改变不了这种“悲凉”,因此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3、在课文中找出最富哲理性的句子,并理解:神圣的事业是什么事业?为什么说神圣得失也总是痛苦的?行道树的“深沉”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从个人利益角度讲,就是“痛苦”。而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就是“深沉”。在这句富有哲理性的句子中,请找出三个词概括全文的内容:神圣痛苦深沉神圣: 制造清新 献出浓荫 迎接太阳社会需要 人们需要痛苦一身烟尘孤独寂寞夜晚苦熬 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明确: 社会的需求,人们的需要就是神圣的事业。但它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从个人利益来说,这就是“痛苦”
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这就是“深沉”忧愁的是: 城市的污浊, 损害着人们的健康; 快乐的是:自己能为城市制造新鲜空 气,制造清新,夏日能献出 浓阴,黎明时能迎接太阳, 迎来光明。 4、课文中写到“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忧愁什么?快乐什么?1、在现实生活中有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
人吗?怎样看待他们的价值?
2、本文的中心是通过行道树的自白表现出来的。
但有人说像在牢骚,你怎么看呢?
3、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那些启发呢?谈谈自己的感受!拓展延伸体验与反思: 本文的中心是通过行道树的自白表现出来的。但有人说是在发牢骚,你怎么看? 决非发牢骚,而是借行道树之口发出强烈的呼唤。呼唤社会上能够出现更多的奉献者,为社会造福,为人类造福,也呼唤人们要尊重奉献者的辛劳,更加要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行道树》一课,对无私奉献者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任何意义上讲,我们都应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让我们像行道树一样,尽自己的力量,点缀美好的社会,也使自己的人生在无私的奉献中大放光彩。 同学们,你发现你身边的“行道树”了吗? 你想成为“行道树”吗?你将如何去实现?感悟拓展、廷伸行道树 我们应当怎样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呢?人生? 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生存而更加美好。
———茨巴尔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奉献什么,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寄语 愿我们每个
同学像行道树一
样勤生绿叶,献
出浓阴,制造清
新,迎接太阳!刘翔 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金牌得主,田径赛场第一次刮起中国“旋风”。我国选手刘翔第一次
在奥运会径赛项目上
取得冠军:感言:
“领奖的感觉真妙!”
“是的,今天我是世界冠军,
我要让所有的人都看到,我,
一个黄皮肤的中国人,也能
飞起来。”杨利伟 第一次乘座“神舟五号”
航天飞船飞向太空并安全返回地球杨利伟在太空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国国旗我国首位宇航员登上太空的感言:
“我感觉良好。” “景色非常美!” “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非常好!”
“这是祖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也是我生命中最伟大一天。” 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 1969年7月,阿
姆斯特朗代表人类
第一次登上了月球
感言:
“这一小步,对一个人
来说,是小小的一步;
对整个人类来说,是
巨大的飞跃。”
人类第一次飞上天空中国人第一次畅游南极人类第一次登上珠峰学步幼儿 第一次勇敢迈步小学新生 第一次上语文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