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双减作业本: 第二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原卷版+解析版)--中图版七年级上册新教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双减作业本: 第二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原卷版+解析版)--中图版七年级上册新教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1 13:56:48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核心素养】双减作业本:
第二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1.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2.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构造,并用材料制作简易地球仪。(地理实践力)
3.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领悟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人地协调观)
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入驻中国空间站,中国空间站一天可以绕地球飞行很多圈。下图为中国空间站图片。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形状是( )
A.圆形 B.球体 C.圆锥体 D.弧形
2.人们常说“天衣无缝”,假如真的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要的面料大约是( )
A.6371千米 B.5.1亿千米 C.4万千米 D.960万千米
地理课上,学生们进行了“消失的纸船”实验。图为学生实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在两组实验中,分别沿桌面和伞面由近及远移动纸船,可以观察到( )
A.甲组实验纸船逐渐消失 B.甲组实验纸船更加清晰
C.乙组实验纸船逐渐消失 D.乙组实验纸船更加清晰
4.该实验揭示的地理事实是( )
A.天圆如张盖 B.地球是一个圆形
C.地方如棋局 D.地球是一个球体
5 . 经纬网是我们在地图上准确定位地理事物的依据,如图为上海、孟买、莫斯科、堪培拉四城市经纬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上海的经纬度:____、____;四城市中,经纬度是(55°N,37°E)的城市是____。
(2)四城市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纬度最低的是____,位于热带的是____。
(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和____组成的经线圈,四城市全都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半球。
(4)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四城市中位于南半球的城市是____。
(5)图中莫斯科位于上海的____方向。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和大小的测量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图示意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认识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④③①②
2.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
A.正球体 B.椭圆形 C.圆形 D.不规则球体
3.下列关于地球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地球自转一周时间约为24小时 B.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C.地球平均半径为6378千米 D.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
4.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①站在海边看归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后见船身②站得高,看得远③太阳东升西落④月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如图所示,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5.麦哲伦船队没有经过下列哪个大洋(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6.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下列不能说明地球形状为球体的是( )
A.观看远处驶来的轮船 B.流星现象
C.环球航行 D.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7.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线路,共计穿过赤道几次( )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地理实践是学习地理的最好方式。请和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完成地球仪模型的制作。
【实践主题】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图1)
(1)材料选用:根据实践主题,可选用的材料有______。(写出1种即可)
(2)操作步骤:在制作过程中,地轴倾斜与地面夹角成______度。
(3)图2为某同学制作的地球仪模型作品。图中C是______(经/纬)线,D是______(经/纬)线。该同学在制作时,每隔45°绘制一条经线,每隔30°绘制一条纬线。根据已标注出的经纬度,可判读出C的经度是______,D的纬度是______。
(4)读图3,A点的经纬度坐标是______;A点位于______(东/西)半球;B点位于______(南/北)半球;A点位于B点的______方向。
(5)试比较图3中阴影①和阴影②的面积,阴影①______阴影②(填写“>”或“<”或“=”),①②两区域位于高纬度的是______(填序号)。
读经纬网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
A.(70°N,170°E) B.(70°N,170°W)
C.(70°S,170°E) D.(70°S,170°W)
2.图中①地位于②地的( )
A.西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3.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位于北寒带 B.②③位于东半球 C.①③位于高纬度 D.①④有极昼极夜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轨驻留192天后于11月4日返回东风着陆场,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在轨最长时间纪录。下图为二十四节气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神舟十八号乘组返回时,我国所处的节气最接近( )
A.立春—雨水 B.谷雨—立夏 C.处暑—白露 D.霜降—立冬
5.神舟十八号乘组在轨驻留期间( )
A.太阳始终直射北半球 B.北京始终昼长夜短
C.赤道地区始终昼夜等长 D.西安始终昼短夜长
6 . 【漫步世界大美山河】夏威夷群岛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其中毛伊岛和考爱岛的自然风光最为吸引游客。读夏威夷群岛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可知,夏威夷岛的经纬度位置最接近( )
A.(20°N,156°W) B.(20°N,156°E)
C.(20°S,156°W) D.(20°S,156°E)
(2)夏威夷群岛所在的半球位置为____________。
(3)游客从毛伊岛前往考爱岛游玩,整体行进方向应为______________。
7 . 将篮球作为地球,将铅笔作为帆船,笔尖朝下(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一:铅笔在篮球上移动,可由近到远移动,也可由远到近移动。发现随着铅笔位置由近到远移动,______________(填“铅笔尾”或“铅笔头”)会慢慢看不见,铅笔的长度会慢慢变短。
实验二:铅笔在纸上移动时,所看到的铅笔长度和铅笔头位置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2)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和上述实验反映的内容一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铅笔在篮球和纸上移动”及现实生活中相似的现象,证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核心巩固
素养提升
自我超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核心素养】双减作业本:
第二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1.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2.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构造,并用材料制作简易地球仪。(地理实践力)
3.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领悟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人地协调观)
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入驻中国空间站,中国空间站一天可以绕地球飞行很多圈。下图为中国空间站图片。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形状是( )
A.圆形 B.球体 C.圆锥体 D.弧形
2.人们常说“天衣无缝”,假如真的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要的面料大约是( )
A.6371千米 B.5.1亿千米 C.4万千米 D.960万千米
地理课上,学生们进行了“消失的纸船”实验。图为学生实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在两组实验中,分别沿桌面和伞面由近及远移动纸船,可以观察到( )
A.甲组实验纸船逐渐消失 B.甲组实验纸船更加清晰
C.乙组实验纸船逐渐消失 D.乙组实验纸船更加清晰
4.该实验揭示的地理事实是( )
A.天圆如张盖 B.地球是一个圆形
C.地方如棋局 D.地球是一个球体
5 . 经纬网是我们在地图上准确定位地理事物的依据,如图为上海、孟买、莫斯科、堪培拉四城市经纬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上海的经纬度:____、____;四城市中,经纬度是(55°N,37°E)的城市是____。
(2)四城市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纬度最低的是____,位于热带的是____。
(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和____组成的经线圈,四城市全都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半球。
(4)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四城市中位于南半球的城市是____。
(5)图中莫斯科位于上海的____方向。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和大小的测量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图示意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认识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④③①②
2.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
A.正球体 B.椭圆形 C.圆形 D.不规则球体
3.下列关于地球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地球自转一周时间约为24小时 B.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C.地球平均半径为6378千米 D.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
4.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①站在海边看归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后见船身②站得高,看得远③太阳东升西落④月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如图所示,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5.麦哲伦船队没有经过下列哪个大洋(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6.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下列不能说明地球形状为球体的是( )
A.观看远处驶来的轮船 B.流星现象
C.环球航行 D.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7.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线路,共计穿过赤道几次( )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地理实践是学习地理的最好方式。请和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完成地球仪模型的制作。
【实践主题】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图1)
(1)材料选用:根据实践主题,可选用的材料有______。(写出1种即可)
(2)操作步骤:在制作过程中,地轴倾斜与地面夹角成______度。
(3)图2为某同学制作的地球仪模型作品。图中C是______(经/纬)线,D是______(经/纬)线。该同学在制作时,每隔45°绘制一条经线,每隔30°绘制一条纬线。根据已标注出的经纬度,可判读出C的经度是______,D的纬度是______。
(4)读图3,A点的经纬度坐标是______;A点位于______(东/西)半球;B点位于______(南/北)半球;A点位于B点的______方向。
(5)试比较图3中阴影①和阴影②的面积,阴影①______阴影②(填写“>”或“<”或“=”),①②两区域位于高纬度的是______(填序号)。
读经纬网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
A.(70°N,170°E) B.(70°N,170°W)
C.(70°S,170°E) D.(70°S,170°W)
2.图中①地位于②地的( )
A.西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3.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位于北寒带 B.②③位于东半球 C.①③位于高纬度 D.①④有极昼极夜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轨驻留192天后于11月4日返回东风着陆场,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在轨最长时间纪录。下图为二十四节气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神舟十八号乘组返回时,我国所处的节气最接近( )
A.立春—雨水 B.谷雨—立夏 C.处暑—白露 D.霜降—立冬
5.神舟十八号乘组在轨驻留期间( )
A.太阳始终直射北半球 B.北京始终昼长夜短
C.赤道地区始终昼夜等长 D.西安始终昼短夜长
6 . 【漫步世界大美山河】夏威夷群岛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其中毛伊岛和考爱岛的自然风光最为吸引游客。读夏威夷群岛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可知,夏威夷岛的经纬度位置最接近( )
A.(20°N,156°W) B.(20°N,156°E)
C.(20°S,156°W) D.(20°S,156°E)
(2)夏威夷群岛所在的半球位置为____________。
(3)游客从毛伊岛前往考爱岛游玩,整体行进方向应为______________。
7 . 将篮球作为地球,将铅笔作为帆船,笔尖朝下(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一:铅笔在篮球上移动,可由近到远移动,也可由远到近移动。发现随着铅笔位置由近到远移动,______________(填“铅笔尾”或“铅笔头”)会慢慢看不见,铅笔的长度会慢慢变短。
实验二:铅笔在纸上移动时,所看到的铅笔长度和铅笔头位置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2)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和上述实验反映的内容一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铅笔在篮球和纸上移动”及现实生活中相似的现象,证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
核心巩固
1.B 2.B 3.C 4.D
5.(1)(30°N,120°E);莫斯科
(2) 莫斯科;孟买;孟买
(3) 20°W;160°E;东
(4) 赤道(0° 纬线);堪培拉
(5) 西北
素养提升
1.C 2.D 3.C 4.D 5.C 6.B 7.C
8.(1) 乒乓球(或其他合理材料)
(2) 66.5 (3) 经;纬;135°E;30°N
(4) (0°,90°E);东;北;西南
(5) >;②
自我超越
1.B 2.D 3.C 4.D 5.C
6.(1) A (2) 北半球、西半球 (3) 西北
7.(1) 铅笔头;不会
(2) 站在海边看归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后见船身(或其他合理现象)
(3) 球体
学习目标
核心巩固
素养提升
自我超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