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双减作业本: 第一章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二节 太空探索(原卷版+解析版)--中图版七年级上册新教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双减作业本: 第一章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二节 太空探索(原卷版+解析版)--中图版七年级上册新教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1 13:56:48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核心素养】双减作业本:
第一章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二节 太空探索
1.查阅、观看新闻报道、影视资料、书籍等,了解人类进行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的进展和目的,说出人类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
2.查阅、观看新闻报道、影视资料、书籍等,了解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历史,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重大进展和中国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
北京时间2024年6月25日14:07,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1935.3g月壤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嫦娥六号探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登月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一个阶段性目标。下图为月球背面着陆的嫦娥六号探测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探月任务中,目前我国尚未实现的是( )
A.绕月飞行 B.落月探测 C.采样返回 D.载人登月
2.探月工程对我国的重要意义有( )
①带动基础科学研究 ②带动高新技术进步
③加深对地月空间环境的研究 ④更好地抢占宇宙空间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如潮汐、日食等均与月球密切相关。自古以来我国先民就对月球探索有浓厚兴趣。2004年,中国正式启动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目前“无人月球探测”已经成功实现“绕、落、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神话故事反映了我国先民对探索月球的美好愿望的是( )
A.盘古开天辟地 B.女娲补天
C.麻姑三见沧海桑田 D.嫦娥奔月
4.我国探月工程的三个阶段,目前已实现( )
A.未实现第一阶段 B.仅实现第一阶段
C.已实现前两个阶段 D.已实现三个阶段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5.2024年6月3日和4日的凌晨,水星、火星、木星、土星、海王星和天王星将出现在一条直线上,上演“六星连珠”的天文奇观。下图为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以及网友拍摄的“四星连珠”天文奇观。
(1)“四星连珠”的四个天体中,天体类型不同的是____,其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____,左图中,地球位于轨道____(填字母)
(2)下列不属于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的是____(填序号)
①安全的宇宙环境;②稳定的太阳光照;③有大量的液态水;④有不同的地表形态
2024年7月3日22时51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密切协同,完成了舱外巡检任务,这是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完成的第二次出舱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出舱活动时,中国空间站( )
A.一直在地月系 B.飞离了地月系 C.飞离了太阳系 D.飞离了银河系
2.在太空中航行的中国空间站属于( )
A.行星 B.卫星 C.非天体 D.恒星
3.为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舱外航天服应具备的功能有( )
①供给氧气 ②调节温度 ③防止失重 ④防强辐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入驻中国空间站,中国空间站一天可以绕地球飞行很多圈。下面为中国空间站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中国空间站在太空中绕_______飞行( )
A.太阳 B.地球 C.水星 D.月球
5.中国空间站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这举措( )
①展现了中国航天越来越强大的实力 ②促使人类变相竞争利用太空
③彰显了太空探索的中国责任与担当 ④有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资料一: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国航天人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资料二: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是我国航天人不懈追求的航天梦。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科技创新,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不断突破。我国在一系列太空探索事业中,不断刷新中国高度,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比如,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首次在火星上留下了中国人的印迹。
(1)宇宙由许多的物质组成,如恒星、行星、卫星……,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描述我们生活的地球属于哪一类天体,并说出理由。
————————————————————————————————————————————————————————————————
————————————————————————————————————————————————————————————————
(2)海王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地球最远的行星;地表平均温度约为-201°C,而我们生活的地球温度为15°C-20°C,结合右图,分析地球与海王星地表温度差异的原因?
————————————————————————————————————————————————————————————————
————————————————————————————————————————————————————————————————
(3)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成就巨大,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描述我国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
————————————————————————————————————————————————————————————————
————————————————————————————————————————————————————————————————
人类自远古时代就对浩瀚的宇宙有着无尽的想象。随着对关键技术的持续攻关,中国逐步具备了全面的宇宙空间探索和应用能力。地球是目前已知宇宙中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下图示意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中国太空探索的部分方式。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总星系 B.总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C.太阳系 总星系 银河系 地月系 D.总星系 太阳系 银河系 地月系
2.地球公转的中心及方向为( )
A.绕着太阳自东向西 B.绕着太阳自西向东
C.绕着月球自西向东 D.绕着月球自东向西
3.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原因是( )
①存在有液态的水资源 ②地表温度变化幅度大
③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④有适合于呼吸的大气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太空探索中属于中国太空探索成就的是( )
A.1957年进入地球轨道的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
B.1969年第一次登上月球的“阿波罗11号”飞船
C.1971年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
D.2022年“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航天员进驻空间站
5.自古以来,人类对于太空的探索从未止步,这有利于( )
①了解地球宇宙环境 ②探索地外新家园 ③观测天体运动 ④占领太空范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全球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位于贵州平塘的大窝凼(见图),这是目前全世界最大、性能最先进的射电望远镜,口径达到500米,探测范围可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对探索地外文明具有重要意义。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可观测宇宙
7.我国开展太空探索的意义有( )
①了解宇宙起源与演化 ②抢占宇宙资源
③探索生命起源 ④推动科技创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 .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2月24日下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在国家博物馆正式开展,向公众展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火星大气稀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地表密布多个环形陨石坑。下列左图为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场景图,右图为探测器拍摄到的火星图片,据此回答下面问题。
(1)简述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三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例说出中国近些年来人类在太空探索方面的进展与成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在国际合作中,与很多国家或组织共享航天技术和资源,简述这些合作对我国太空探索的帮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对举办“中国太空探索”科技节这一跨学科主题学习,你所知道的中国航天精神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点)
答案
核心巩固
1.D 2.A 3.D 4.B
5.(1)月球;地月系;E (2)④
素养提升
1.A 2.B 3.B 4.B 5.D
6.(1)地球属于行星;因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自身不发光且质量足够大,形成了近似球状的形态。
(2)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适中,地表温度适宜;而海王星距离太阳非常遥远,获得的太阳辐射极少,所以地表温度极低。
(3)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促进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突破;刷新中国高度,取得历史性成就,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探索浩瀚宇宙,为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做出贡献。
自我超越
1.B 2.B3.B4.D5.A6.D7.C
8.(1)①了解宇宙的奥秘和规律
②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③为人类未来的发展寻找新的空间和资源
(2)2021 年 “天问一号” 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2022 年 “神舟十五号” 载人飞船航天员进驻空间站;2024 年嫦娥六号返回器携月壤样品安全着陆
(3)可以共享资源和技术,降低探索成本,提高探索效率;可以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促进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可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影响力
(4)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
学习目标
核心巩固
素养提升
自我超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核心素养】双减作业本:
第一章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二节 太空探索
1.查阅、观看新闻报道、影视资料、书籍等,了解人类进行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的进展和目的,说出人类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
2.查阅、观看新闻报道、影视资料、书籍等,了解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历史,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重大进展和中国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
北京时间2024年6月25日14:07,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1935.3g月壤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嫦娥六号探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登月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一个阶段性目标。下图为月球背面着陆的嫦娥六号探测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探月任务中,目前我国尚未实现的是( )
A.绕月飞行 B.落月探测 C.采样返回 D.载人登月
2.探月工程对我国的重要意义有( )
①带动基础科学研究 ②带动高新技术进步
③加深对地月空间环境的研究 ④更好地抢占宇宙空间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如潮汐、日食等均与月球密切相关。自古以来我国先民就对月球探索有浓厚兴趣。2004年,中国正式启动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目前“无人月球探测”已经成功实现“绕、落、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神话故事反映了我国先民对探索月球的美好愿望的是( )
A.盘古开天辟地 B.女娲补天
C.麻姑三见沧海桑田 D.嫦娥奔月
4.我国探月工程的三个阶段,目前已实现( )
A.未实现第一阶段 B.仅实现第一阶段
C.已实现前两个阶段 D.已实现三个阶段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5.2024年6月3日和4日的凌晨,水星、火星、木星、土星、海王星和天王星将出现在一条直线上,上演“六星连珠”的天文奇观。下图为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以及网友拍摄的“四星连珠”天文奇观。
(1)“四星连珠”的四个天体中,天体类型不同的是____,其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____,左图中,地球位于轨道____(填字母)
(2)下列不属于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的是____(填序号)
①安全的宇宙环境;②稳定的太阳光照;③有大量的液态水;④有不同的地表形态
2024年7月3日22时51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密切协同,完成了舱外巡检任务,这是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完成的第二次出舱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出舱活动时,中国空间站( )
A.一直在地月系 B.飞离了地月系 C.飞离了太阳系 D.飞离了银河系
2.在太空中航行的中国空间站属于( )
A.行星 B.卫星 C.非天体 D.恒星
3.为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舱外航天服应具备的功能有( )
①供给氧气 ②调节温度 ③防止失重 ④防强辐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入驻中国空间站,中国空间站一天可以绕地球飞行很多圈。下面为中国空间站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中国空间站在太空中绕_______飞行( )
A.太阳 B.地球 C.水星 D.月球
5.中国空间站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这举措( )
①展现了中国航天越来越强大的实力 ②促使人类变相竞争利用太空
③彰显了太空探索的中国责任与担当 ④有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资料一: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国航天人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资料二: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是我国航天人不懈追求的航天梦。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科技创新,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不断突破。我国在一系列太空探索事业中,不断刷新中国高度,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比如,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首次在火星上留下了中国人的印迹。
(1)宇宙由许多的物质组成,如恒星、行星、卫星……,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描述我们生活的地球属于哪一类天体,并说出理由。
————————————————————————————————————————————————————————————————
————————————————————————————————————————————————————————————————
(2)海王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地球最远的行星;地表平均温度约为-201°C,而我们生活的地球温度为15°C-20°C,结合右图,分析地球与海王星地表温度差异的原因?
————————————————————————————————————————————————————————————————
————————————————————————————————————————————————————————————————
(3)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成就巨大,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描述我国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
————————————————————————————————————————————————————————————————
————————————————————————————————————————————————————————————————
人类自远古时代就对浩瀚的宇宙有着无尽的想象。随着对关键技术的持续攻关,中国逐步具备了全面的宇宙空间探索和应用能力。地球是目前已知宇宙中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下图示意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中国太空探索的部分方式。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总星系 B.总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C.太阳系 总星系 银河系 地月系 D.总星系 太阳系 银河系 地月系
2.地球公转的中心及方向为( )
A.绕着太阳自东向西 B.绕着太阳自西向东
C.绕着月球自西向东 D.绕着月球自东向西
3.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原因是( )
①存在有液态的水资源 ②地表温度变化幅度大
③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④有适合于呼吸的大气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太空探索中属于中国太空探索成就的是( )
A.1957年进入地球轨道的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
B.1969年第一次登上月球的“阿波罗11号”飞船
C.1971年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
D.2022年“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航天员进驻空间站
5.自古以来,人类对于太空的探索从未止步,这有利于( )
①了解地球宇宙环境 ②探索地外新家园 ③观测天体运动 ④占领太空范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全球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位于贵州平塘的大窝凼(见图),这是目前全世界最大、性能最先进的射电望远镜,口径达到500米,探测范围可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对探索地外文明具有重要意义。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可观测宇宙
7.我国开展太空探索的意义有( )
①了解宇宙起源与演化 ②抢占宇宙资源
③探索生命起源 ④推动科技创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 .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2月24日下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在国家博物馆正式开展,向公众展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火星大气稀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地表密布多个环形陨石坑。下列左图为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场景图,右图为探测器拍摄到的火星图片,据此回答下面问题。
(1)简述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三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例说出中国近些年来人类在太空探索方面的进展与成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在国际合作中,与很多国家或组织共享航天技术和资源,简述这些合作对我国太空探索的帮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对举办“中国太空探索”科技节这一跨学科主题学习,你所知道的中国航天精神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点)
学习目标
核心巩固
素养提升
自我超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