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季新修订教材】统编语文三上第四单元《13 一块奶酪》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秋季新修订教材】统编语文三上第四单元《13 一块奶酪》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1 18:5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一块奶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宣、恐、诱、毅、强、纪、性、渣、犯、禁、旧、聚”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处”。
2.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作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作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过程:
奇遇二:探秘“真善”森林
上节课,我们一起深入“真善”森林,和青头一起经历了救助同伴的挑战,也深刻体会到了真善美的力量。这节课,我们继续在“真善”森林里挑战,去看一看小蚂蚁们吧!
共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设疑激趣
1.谈话导入。
(1)板书“奶酪”,学生齐读。
(2)提问:什么是奶酪?描述奶酪的数量词用什么?
(3)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块奶酪。齐读课题。
2.引导: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里讲的是小蚂蚁想方设法搬奶酪,看来奶酪很诱人呢!奶酪的味道到底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品味品味吧。
出示课文中的句子:
◇奶酪多诱(yòu)人啊!抬着它,不要说吃,单是闻闻,都要淌(tǎnɡ)口水。
◇他低下头,嗅(xiù)嗅那点儿奶酪渣,味道真香!
师:读了这两句话,你觉得这是一块( 美味 )的奶酪?
指导学生朗读,感受奶酪的美味。
3.设疑激趣:看到这么香的奶酪,小蚂蚁们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一块奶酪》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明确要求,自学课文。
(1)引导: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正文前面有一段学习提示,请大家自由读一读,看看学习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学习要求。
(2)关注学习提示,明确自学要求:
自读要求:
第一遍,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第二遍,完成学习提示中的第一项要求: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按要求自学。
2.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1)指导学生认读含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宣布 处罚 争先恐后 诱人 毅力 多强
纪律性 奶酪渣 犯错 禁令 依旧 聚到
◇小蚂蚁们嘴叼着它,要做到不趁机舔(tiǎn)一下,那要有多大的毅(yì)力、多强(qiánɡ)的纪(jì)律性(xìnɡ)啊!
◇盯着那一点儿掉在地上的奶酪渣(zhā),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fàn)不许偷嘴的禁(jìn)令。怎么办呢?
◇当他们重新聚(jù)到奶酪旁边时,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吧!”
(2)小组交流,自主识记生字。如使用熟字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教师重点指导识记以下生字及词语:
处:多音字。出示“处”字两种读音的字典义项,引导学生发现:“处”作动词时,在“处罚、处理”等词语中读chǔ;作名词时,如“别处、到处”等词语中读chù。
宣:看小视频,组词:宣告、宣布、宣言、宣扬、宣讲、宣称、宣传、宣誓、宣判、心照不宣。这是一个重点组词的生字。宣布的意思是(结合生活实际或造句理解)公开正式告诉(大家)。
恐:“恐”是形声字,从心,巩声。“心”字旁表示这个字与心理活动有关,而“巩”在这里作形容词,有恐惧之意,合起来表示内心感到害怕、恐惧。组词:恐怕、恐惧、恐吓、恐怖、惶恐、恐慌、恐龙、争先恐后。争先恐后的意思是(拆分组合法)争着向前,惟恐落后。形容奋勇进取的积极热烈的场面。用它造句。
毅:看小视频,组词:毅力、毅然、坚毅、刚毅、毅然决然、刚毅不屈。毅力的意思是(近义词替换法)恒心、坚强持久的意志。
犯:看小视频,组词:侵犯、犯人、囚犯、从犯、犯罪、触犯、冒犯、犯法、犯愁、知法犯法、明知故犯。
禁:看小视频,组词:禁令、囚禁、禁区、禁止、严禁、禁地、禁闭、监禁、百无禁忌。禁令是什么?(联系上下文)禁止从事某项活动的法令。
旧:看小视频,组词:依旧、仍旧、守旧、怀旧、陈旧、破旧、照旧、旧社会、喜新厌旧、旧病复发。依旧的近义词?造句。
聚:看小视频,组词:聚拢、聚集、聚会、聚焦、团聚、汇聚、凝聚、相聚、凝聚力、聚宝盆、聚光灯、物以类聚、欢聚一堂、聚精会神。
把生字送回到词语和句子中,再读:
宣布 处罚 争先恐后 诱人 毅力 多强
纪律性 奶酪渣 犯错 禁令 依旧 聚到
◇小蚂蚁们嘴叼着它,要做到不趁机舔一下,那要有多大的毅力、多强的纪律性啊!
◇盯着那一点儿掉在地上的奶酪渣,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怎么办呢?
◇当他们重新聚到奶酪旁边时,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吧!”
3.梳理故事内容,学生自主练说。
(1)问题引导,简述大意。
提问:故事主要写谁?讲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
学生回答问题,并把答案串成故事大意:蚂蚁队长带领小蚂蚁们把一块奶酪搬进洞里。
(2)事件梳理,细化内容。
①引导默读思考:在搬运奶酪的过程中,蚂蚁队长做了哪些事情?
②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并让学生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理一理。
起因:宣布禁令。
经过:发现奶酪;拽掉奶酪一角;支开同伴;命令最小的蚂蚁吃掉奶酪渣。
结果:大家干活劲头更足,奶酪很快被搬进洞里。
(3)自主练说,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每部分的内容串连起来,说清楚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示例:
蚂蚁队长宣布了禁令:搬运粮食时,谁都不许偷嘴。
在搬运一块大奶酪的过程中,大家不小心拽掉了奶酪的一角。蚂蚁队长想让自己吃掉这一角奶酪,但最终还是忍住了,它支开了其他同伴,然后命令队伍里最小的蚂蚁吃掉了奶酪渣。
蚂蚁们看到队长以身作则,干活的劲头更足了,很快就把整块奶酪搬进了洞里。
三、分角色表演,体会蚂蚁们的心理
1.师生合作表演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1)指导朗读。
指导理解词语“宣布”“嘀咕”。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蚂蚁队长在什么情况下“宣布”禁令?小蚂蚁在什么情况下“嘀咕”?这两个词语在音量上有什么区别?
指导读好不同的蚂蚁在“宣布”和“嘀咕”时的语气。
(2)师生合作表演。
请一名学生扮演蚂蚁队长,一名学生扮演小蚂蚁,其余学生扮演其他蚂蚁,教师读旁白。
(3)师生共同评议。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评价依据,从语气、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评价。如:蚂蚁队长“宣布”禁令,是大声的、威严的;小蚂蚁“嘀咕”,是轻声的、怀疑的;蚂蚁们“来劲了”,是争先恐后抢着干活的。
2.学生自主表演课文第四至十三自然段。
(1)小组合作表演。
①从文中画出提示语气、动作、神态的词句。
②分角色表演。
(2)上台展示表演。
请1-2组学生上台展示表演,其他小组学生欣赏评议。
3.教师采访,各抒心声。
教师采访表演的学生,相机出示相应语段,请学生根据扮演的角色说说内心的想法。
预设:
(1)采访“小蚂蚁们”。
问题1:奶酪那么香,那么诱人,叼在嘴里时,为什么不趁机舔一下呢?
问题2:队长两次下令休息,你们都不肯走开,那时,你在想什么?
(2)采访“蚂蚁队长”。
问题1:为什么拽掉奶酪一角时,你要下令让大家休息一会儿?
问题2:为什么支开大家后,你不趁机吃掉奶酪渣,却一跺脚,又命令大家集中?
(3)采访“最小的蚂蚁”。
问题:当队长命令你吃掉奶酪渣的时候,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四、聚焦人物,交流品评
1.出示学习提示中的第二项要求:说说你喜不喜欢文中的蚂蚁队长,理由是什么。
2.请学生简要交流对蚂蚁队长的评价。
预设1:我喜欢蚂蚁队长,因为尽管他很想吃奶酪渣,还是以身作则,遵守不贪嘴的禁令。
预设2:我喜欢蚂蚁队长,因为他爱护弱小,让最小的蚂蚁吃掉美味的奶酪渣。
预设3:我不喜欢蚂蚁队长,因为他发布指令时过于威严,不够亲切。
3.请学生回顾课文,画出相关词句,找出自己评价的依据。教师提示学生可重点关注蚂蚁队长的言行和内心活动。
4.学生交流,阐述理由。
五、小结学法,推荐阅读
1.小结学法:学习童话故事,可以根据角色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通过角色表演来体会人物内心,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2.推荐阅读:一本无人翻阅的书,因为一只小小蚂蚁的到来,而让整本书里的文字全都变成了会走路的字。走进王一梅的童话《书本里的蚂蚁》,你会发现一只另类的蚂蚁,一个崭新的世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