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课件【高效课堂】新课标同步备课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课件【高效课堂】新课标同步备课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01 17:3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教学设计新思维
“以学习为中心”从教与学的效果出发,超越了“以教师为中心”与“以学生为中心”的对立,以统一的视角审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
2024年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
学生导入
学习任务
课后习题
跨学科作业
学生导入
容易受伤
经常迁徙
食物不稳定
张骞是手游《征服与霸业》中的武将,张骞为3星级、2统御值、九州阵营武将。设计原型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课程标准:
了解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通,理解其对推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意义。
光武帝-刘秀
壹·
张骞通西域
学习任务一:张骞通西域
时空观念
v
自主学习
Q1:阅读教材第78页的内容,描述西域的地理位置。
西域——现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广大地区。
学习任务一:张骞通西域
史料实证
v
自主学习
Q2:阅读教材,完成表格对比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第一次 第二次
时间
目的
结果
加强汉朝与西域的联系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未达成)
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19年
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学习任务一:张骞通西域
史料实证
v
自主学习
Q3: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
古代称对未知领域的探险为“凿空”,张骞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往来,所以称为“凿空”。
材料: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留骞十余岁(年),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年),惟二人得还。 —东汉·班固《汉书·张骞传》
对未知领域的探险
不忘使命、坚决克服困难的意志、热爱国家的爱国情怀
Q4:从材料我们可以感受到张骞什么精神?
贰·
丝绸之路
学习任务二:丝绸之路
时空观念
v
自主学习
Q1:结合教材《丝绸之路图》,圈出陆上丝绸之路途经的地区。
▲丝绸之路图
长安
河西走廊
中亚
西亚
西域
(今新疆地区)
欧洲
长安 →河西走廊 →西域→中亚、西亚→欧洲、北非
北非
学习任务二:丝绸之路
史料实证
v
自主学习
Q2:根据下图和课本,归纳丝绸之路有什么影响?
西域
中原
丝绸、漆器、开渠、凿井、铸铁
核桃、葡萄石榴、苜蓿(mùxu)、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乐器、歌舞
影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双向交流,兼容并蓄
Q3:观察上述交流示意图,有何特点?
学习任务二:丝绸之路
史料实证
v
自主学习
Q4:请你在教材第81页上标出海上丝绸之路的两条主要航线。
(1)向北:
(2)向南:
山东沿岸→黄海→朝鲜半岛和日本
东南沿海→中南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和今天的斯里兰卡→欧洲地区
▲汉朝海上航路图
山东沿岸
黄海
朝鲜
日本
东南沿海
中南半岛
马六甲海峡
孟加拉湾
印度半岛
斯里兰卡
欧洲
叁·
汉朝对西域的管理
学习任务二:丝绸之路
史料实证
v
自主学习
Q1:结合课本内容,梳理西汉朝管理西域的有关史实
设置
西域都护府
公元前60年
西域都护府的职责是什么?它的设置有何意义?
地位:
职责:
管辖区:
西域最高长官
颁布号令、调派军队、征发粮草
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西汉末年
暂时中断
意义:
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学习任务二:丝绸之路
史料实证
v
自主学习
Q2:结合课本内容,归纳东汉对西域的治理措施、意义。
公元
73年
甘英出使大秦,开辟通往西亚的道路
班超在西
域期间
班超
出使西域
班超去世后
班超的儿子班勇继承父业,再次出使西域。
改为西域长史府,继续管理西域
公元123年
问题二:汉朝持续多年坚持有效管理西域有何作用?有什么启示?
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投笔从戎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答案】先秦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在科技领域推动了后世的发展,而且在文化上塑造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v
小组合作学习
课后活动
阅读材料,尝试从不同角度说说张骞通西域的影响。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皇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汉武帝每年派往西域的使者,多则十几次少则五六次,每次多达百余人甚至数百人。
——《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
材料二:没有张骞出使西域,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了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
——张岂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从民族关系的角度来看:密切了汉朝与西域的联系。
从对外关系的角度来看: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答案】解答思路:
历史背景: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结构、文化【示例】
角色: 1.廉颇(赵国将军) 2.蔺相如(赵国文臣) 3.赵王(赵国君主) 4.侍卫 5.赵国百姓
场景一:赵国宫殿 (赵王、蔺相如、廉颇在宫殿内) 赵王:(焦急)廉将军,我国正面临强敌的威胁,你怎么能在这个时候闹矛盾呢? 廉颇:(愤怒)蔺相如只是一个文臣,凭什么地位比我高?我不服! 蔺相如:(平静)廉将军,国家危难当头,我们应该团结一致,共同对外。个人的恩怨算得了什么? 赵王:(感慨)蔺相如说得对,我们应该以国家利益为重。廉将军,你愿意为了国家放下个人的恩怨吗? 特点和重要事件。
人物选择:选择春秋时期的著名人物,如孔子、管仲、孙武等。
故事创作:围绕选定墨子的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主张?结合墨子生活的历史时期,说说他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主张。的人物或事件,创作一个有教育意义或反映当时社会风貌的小故事。
资料搜集: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搜集相关资料,确保故事的历史准确性。
建议:可以结合《左传》、《史记》等古代文献,以及现代的历史研究资料,来丰富故事内容和细节。
故事会组织:
确定故事会的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
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故事。
可以设置评委,对故事的创意、表达和历史准确性进行评价。
v
小组合作学习
跨学科作业
我们还可以……
“让我们谨记人民期盼,勇扛历史重担,把准时代脉搏,继往开来、勇毅前行,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迎接共建‘一带一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
一带一路
丝路精神: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家国情怀
◎七上历史·第二单元 ·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