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以
学
习
为
中
心
依据2024版教师教学用书精心制作,课件高效、简洁,适合课堂使用。
2024年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
课堂导入
学习任务
课后习题
课堂小结
课堂导入
容易受伤
经常迁徙
食物不稳定
这是西晋朝廷给鲜卑首领封爵的印信,上边刻“晋鲜卑归义侯”六个字。魏晋时期,匈奴、鲜卑、羯、氏、羌等不断进入中原。
他们与西晋灭亡有何关系
各族内迁带来哪些影响?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课程标准:
课标: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人口迁徙,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壹·
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学习任务一: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v
自主学习
Q1:谁最有实力一统三国?
户数 人口 兵力
魏 103万 443万 60万
蜀 28万 94万 10.2万
吴 52.3万 230万 23万
Q2:填一填:完成三国局势演变。
263
魏
蜀
吴
266
280
魏
魏
吴
西晋
西晋
吴
西晋
西晋
西晋
魏灭蜀
乐不思蜀
西晋建立
266年,司马炎称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
三国尽归司马
学习任务一: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v
自主学习
Q2:探究:阅读下面历史地图及史料,思考西晋的统一的历史意义?
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 ,实现了全国的统一,社会安定下来,有利于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
是时(指西晋建立之初),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
——《晋书·食货志》
贰·
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学习任务二: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v
自主学习
Q1:结合以下材料,说一说西晋的统治情况?
相关史事
西晋时,世家大族用斗富的方式炫耀自己的财富。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紫色丝绸做成长达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做出50里更华丽的步障。
时朝廷宽弛,豪右放恣,交私请托,朝野溷淆。—《晋书·傅咸传》
[译文]当时朝廷政治宽松,豪强大族放纵恣事,暗中勾结以私事相托,朝野混乱。
西晋的统治
①西晋格外照顾世家大族的利益,允许他们占有大量土地,给予很高的官位。
②在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
崇拜金钱之风盛行,唯利是图
学习任务二: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v
自主学习
Q2:读图,说出西晋为了加强统治,在地方实行的政治制度。
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
帝惩魏氏孤立之敝,故大封宗室,授以职任。
——《资治通鉴·晋纪一》
[译文]晋武帝以魏氏孤立无援的弊害作为警戒,因而大封宗室,赋与他们职权。
诸王手握重兵,势力日益强大
这种制度可能会带来什么后果?
学习任务二: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v
自主学习
Q3:阅读课本说一说八王之乱的概况?
1.在位皇帝:
2.目的:
3.影响:
晋惠帝
①这场战乱给北方社会造成巨大灾难,人民饱受痛苦。
③这场战乱历时十几年,严重削弱了西晋的国力,成为西晋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②逃亡南方的人口数以万计,出现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争夺中央政权
学习任务二: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v
自主学习
Q3:阅读课本100页,归纳八王之乱后中国的状况?导致了什么结果?
成汉、汉两个割据政权出现,与西晋并立
统一王朝分裂的开始
表明经过八王之乱的内耗,统治者已经无力制止分裂
西晋朝廷向内迁各族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各族民众为奴婢。激起他们的强烈反抗,一些首领乘机起兵。
想一想
西晋的统治面临哪些挑战?
政治上,西晋所封皇室诸王在地方具有强大的政治、军事权力,威胁朝廷中央集权。
经济上,由于政治动荡,八王之乱破坏生产所需安定局面,人口锐减。
民族关系上,西晋的民族政策激发了内迁各族的反抗。上述矛盾都冲击着西晋王朝的统治。
316年,西晋灭亡
学习任务二: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v
小组合作
西晋为何会短命而亡?从中应当吸取怎样的教训?
266年
立 国
280年
统 一
316年
灭 亡
统治腐败,奢侈腐化,追求享乐,金钱至上。
晋惠帝昏庸无能,八王之乱导致西晋衰落。
残酷的剥削压迫导致内迁的少数民族起兵反晋。
政治上
内 忧
外 患
励精图治、提倡节俭。
处理好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平等、团结。
以民为本,维护社会稳定。
叁·
北方各族的内迁
学习任务三:北方各族的内迁
v
自主学习
Q1:朗读《敕勒歌》、观察《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牧马图〉》图片,描述其中反映的游牧民族生产、生活场景。
◎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牧马图》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逐水草而居
游居
放养马牛羊等牲畜
畜牧
学习任务三:北方各族的内迁
v
自主学习
Q2:结合地图合课本说一说内迁方向和概况?
◎西晋北方各族内迁分布图
羌
氐
匈奴
羯
鲜卑
鲜卑
东汉、魏、晋时期
内迁时间:
内迁民族:
匈奴、鲜卑、羯、氐、羌族(五胡)
鲜卑→
辽河、河套及河西走廊
匈奴、羯 →
汾河流域
羌、氐→
关中
民族迁徙的意义:
①促进了北方的民族融合;②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匈奴 →最多
学习任务三:北方各族的内迁
v
小组合作学习
据史料记载,西晋时期内迁各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议一议:内迁各族认为自己与汉人同祖同宗说明了什么?
材料一:撞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治铁和制陶等手工业山西南部的羯人,大部分从事农耕,善于织布,喜欢穿青绛色的衣服。内迁各族领袖大都仰慕中原文化,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
内迁各族的文化习俗,也影响了汉族。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经营畜牧业。
——《中国古代史》
采桑女子与鲜卑少年《采桑图》
内迁各族通过塑造共同的粗先,证明其统治地位的正统性与合法性,体现其对“中华”“中国”的认同。
【答案】解答思路:
历史背景: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结构、文化【示例】
角色: 1.廉颇(赵国将军) 2.蔺相如(赵国文臣) 3.赵王(赵国君主) 4.侍卫 5.赵国百姓
场景一:赵国宫殿 (赵王、蔺相如、廉颇在宫殿内) 赵王:(焦急)廉将军,我国正面临强敌的威胁,你怎么能在这个时候闹矛盾呢? 廉颇:(愤怒)蔺相如只是一个文臣,凭什么地位比我高?我不服! 蔺相如:(平静)廉将军,国家危难当头,我们应该团结一致,共同对外。个人的恩怨算得了什么? 赵王:(感慨)蔺相如说得对,我们应该以国家利益为重。廉将军,你愿意为了国家放下个人的恩怨吗? 特点和重要事件。
人物选择:选择春秋时期的著名人物,如孔子、管仲、孙武等。
故事创作:围绕选定墨子的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主张?结合墨子生活的历史时期,说说他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主张。的人物或事件,创作一个有教育意义或反映当时社会风貌的小故事。
资料搜集: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搜集相关资料,确保故事的历史准确性。
建议:可以结合《左传》、《史记》等古代文献,以及现代的历史研究资料,来丰富故事内容和细节。
故事会组织:
确定故事会的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
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故事。
可以设置评委,对故事的创意、表达和历史准确性进行评价。
课堂小结
266年,司马炎(晋武帝)建立西晋,定都洛阳。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①统治阶级腐朽无能,社会风气败坏;
②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
③晋惠帝昏庸无能。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北方各族的内迁
建立
统一
背景
八王之乱
生活方式
西晋灭亡
目的:
影响: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攻陷西晋都城。
主要民族
匈奴、鲜卑、羯、氐、羌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为了争夺中央政权
①巨大灾难;②人口迁徙;
③由盛转衰。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