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高效课堂】新课标同步备课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高效课堂】新课标同步备课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7.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01 17:4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依据2024版教师教学用书精心制作,课件高效、简洁,适合课堂使用。
2024年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
课堂导入
学习任务
课后习题
课堂小结
课堂导入
容易受伤
经常迁徙
食物不稳定
在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北段,有一个巨大的天然山洞,名叫嘎仙洞。从这里走出的拓跋鲜卑建立北魏,统一北方。在此以前,前秦一度是北方的统治者。一次著名的战役给拓跋部的崛起提供了机会。
这是什么战役?导致了什么后果?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课程标准:
课标:通过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雕塑
壹·
淝水之战
相关史事
学习任务一:淝水之战
v
自主学习
Q1:阅读课文说一说十六国建立的概况?
三国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地区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建立者:
统一区域:
统治措施:
氐人苻坚
北方
重用汉人王猛,
进行改革。
思考:统一北方后苻坚的目标是什么?
统一全国
相关史事
学习任务一:淝水之战
v
自主学习
Q2:观看视频和结合P108,完成淝水之战的表格填写。
战役 淝水之战 时间 地点
作战双方 成语 结果 战争特点 影响 公元383年
淝水
前秦(87万)东晋(8万)
投鞭断流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东山再起
东晋胜利
以少胜多
前秦很快瓦解灭亡,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乱局面。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相关史事
学习任务一:淝水之战
v
自主学习
Q3:在淝水之战中,拥兵80多万的前秦军队是如何被东晋的8万守军打败的呢?
材料一:383年,苻坚不顾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拼凑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 ……前秦军队虽然有80万,但战线过长,力量分散,到达前线的只有30万人。 ——七上《中国历史》
材料二 “(苻)坚曰:“今略计吾士卒,可得九十七万,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吾强兵百万,资仗如山,以吾击晋,校(较)其强弱之势,犹疾风之扫秋叶”。


民族矛盾严重,军心不齐;
苻坚骄傲轻敌,指挥失误;
战线过长,长途跋涉……
东晋
团结一致、士气高昂;
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以逸待劳……
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于兵力的多寡,而在于人心的向背、战术的得当等等。
贰·
北魏孝文帝改革
相关史事
学习任务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v
自主学习
Q1:阅读课文109页第一段说一说北魏是怎样崛起的?
386年,拓跋珪建立北魏,
389年,定都平城
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分裂局面。
游牧民族入主中原遇到什么问题?
鲜卑族 汉族
生产方式 游牧为主 农耕
社会形态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生活方式 逐水草而居 定居
中原文化先进;
鲜卑游牧故习难以统治广大的北方地区;
民族矛盾尖锐
孝文帝拓跋宏
改革!
相关史事
学习任务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v
自主学习
Q2:阅读课本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
平城
洛阳
1、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和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2、洛阳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便于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治,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洛阳)王里。 ——《魏书.任城王传》
为什么要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相关史事
学习任务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v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认真观察表格中展示的出土文物及材料,结合教材,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孝文帝进一步推行了哪些汉化的措施?
孝文帝之弟拓跋羽墓志
墓志中称其名为“元羽”,娶荥阳郑氏(北方汉族世家)郑始容
杨机(北魏初期大臣)墓出土的陶俑(身着窄袖衫,下着缚裤,典型的草原民族风格)
孝文帝礼佛图(局部·汉族宽袍大袖)
帝(孝文帝)曰:今欲断诸北语(鲜卑语),一从(遵从)正音(汉语)。
——司马光《资治通鉴》
措施一:改鲜卑姓为汉姓
措施二:与汉人通婚
措施三: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措施四:说汉语
相关史事
学习任务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v
自主学习
Q3:结合材料和书本信息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材料一 北魏时期的洛阳是一座繁华的都城,城内有很大的市场,从四面来的商人汇集这里,交流着来自不同地方的物品,他们中有很多人说着夹杂鲜卑语的汉语,穿着和汉族一样的服饰,……从他们身上,已经看不出鲜卑族和汉族的区别了。
材料二 孝文帝改革以后,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的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皆译自(北魏)杨衒(xuàn)之《洛阳伽蓝记》
改善和巩固了鲜卑拓跋部与汉人的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思考:孝文帝改革对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及多民族之间的关系有何启示
启示:
(1)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能促进社会进步。
(2) 我们要顺应潮流,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吸收。
(3)各民族要想进步,就必须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4)树立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意识。
叁·
北朝政权的更替
在六镇兵变的打击下,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部分。东魏后被齐取代,史称
学习任务三:北朝政权的更替
v
自主学习
Q1:阅读课本思考导致北魏分裂的是什么事件?
北魏在中原建立政权后,在北方设立了六个军镇,以抵御北方柔然的南下。
北魏后期,来自北方的威胁大大减轻,军镇的作用减少,地位降低。六镇军人对此十分不满,导致兵变。不久,北魏分裂。
在六镇兵变的打击下,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部分。东魏后被齐取代,史称北齐。西魏后被周取代史称北周。
相关史事
学习任务三:北朝政权的更替
v
自主学习
Q2:北朝政权是如何更替的?最后统一北方的是?为何是它?
北周汉化、灭佛、重振礼制,彻底的封建化使其成为胜者!
魏晋南北朝这个帝国的低谷,最终在政治和民族发展的历史合力下,选择了以北朝作为历史出口。一个崭新的隋唐大帝国正在走来!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西魏
东魏
北周
北齐
改革派 汉化
保守派 胡化
北魏
孝文帝去世70多年后,继承孝文帝遗志的北周一统北方。
相关史事
学习任务三:北朝政权的更替
v
自主学习
Q1:与老师一起绘制东汉以来的政权更替图示:
东汉
三国
220-280



西晋
266-316
十六国
(前秦统一北方)
东晋
317-420
383年淝水之战
北魏





北朝(439-581)
南朝(420-589)
隋完成统一

东魏
北齐
西魏
北周
肆·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相关史事
学习任务四: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v
自主学习
Q1:何谓民族交融?发表你的见解?
民族交融:
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
相关史事
学习任务四: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v
自主学习
Q2:【看图说史】说出北方地区民族交融表现在那些方面?。
《汉人放牧画像砖》
《汉人胡食画像砖》
北方民族坐具,敦煌莫高窟壁画摹绘
生产生活、饮食文化、政治制度、艺术等……
北方民族《耙地图》
相关史事
学习任务四: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v
自主学习
Q3:民族交融的表现,连一连?
生产经济
政治制度
生活习俗
文化艺术
民族心理
各族相互认同感日益加强,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
内迁各族学习汉族文化,多用汉语;
北方民族的乐器、歌舞等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1)北方各族: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逐渐由畜牧业转变为农业。
(2)汉族:学习畜牧经验,还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大多采取与汉族士人合作的政策,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
饮食、服装、用具等
相关史事
学习任务四: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v
自主学习
Q4:民族交融有怎样的特点?
材料:这一民族大融合,固然经历了长期的痛苦历程,但是由于汉族接受了新的成分,因此在经济上、文化上,不但没有衰落,而且比之以前更加兴盛起来。中国历史上空前强盛的隋唐封建国家,就是在这种民族大交融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王仲荤《魏晋南北朝史》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改变社会风貌,推动历史进程!
生产生活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
民族心理
Q5:结合材料归纳民族交融的影响?
(1)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3)为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答案】解答思路:
历史背景: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结构、文化【示例】
角色: 1.廉颇(赵国将军) 2.蔺相如(赵国文臣) 3.赵王(赵国君主) 4.侍卫 5.赵国百姓
场景一:赵国宫殿 (赵王、蔺相如、廉颇在宫殿内) 赵王:(焦急)廉将军,我国正面临强敌的威胁,你怎么能在这个时候闹矛盾呢? 廉颇:(愤怒)蔺相如只是一个文臣,凭什么地位比我高?我不服! 蔺相如:(平静)廉将军,国家危难当头,我们应该团结一致,共同对外。个人的恩怨算得了什么? 赵王:(感慨)蔺相如说得对,我们应该以国家利益为重。廉将军,你愿意为了国家放下个人的恩怨吗? 特点和重要事件。
人物选择:选择春秋时期的著名人物,如孔子、管仲、孙武等。
故事创作:围绕选定墨子的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主张?结合墨子生活的历史时期,说说他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主张。的人物或事件,创作一有教育意义或反映当时社会风貌的小故事。
资料搜集: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搜集相关资料,确保故事的历史准确性。
建议:可以结合《左传》、《史记》等古代文献,以及现代的历史研究资料,来丰富故事内容和细节。
故事会组织:
确定故事会的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
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故事。
可以设置评委,对故事的创意、表达和历史准确性进行评价。
课堂小结
中流击楫
淝水之战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朝政权的更替
时间:383年
交战双方:东晋VS前秦
结果:东晋以少胜多
影响: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乱
影响:①促进了民族交融;②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措施:迁都洛阳;用汉语,通汉婚,易汉服,改汉姓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北朝(439-581)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影响: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表现:生产生活、政治制度、文化艺术、民族心理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