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微专题03 圆与几何综合通关专练
一、单选题
1.如图,在中,,,,是以斜边为直径的半圆上一动点,为的中点,连结,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1
2.如图,在半圆中,是半圆的直径,,,连接,以为直径作半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B. C. D.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C(3,4),以点C为圆心的圆与y轴相切.点A、B在x轴上,且OA=OB.点P为⊙C上的动点,∠APB=90°,则AB长度的最小值为( )
A.4 B.3 C.7 D.8
4.如图,是的直径,、是弧(异于、)上两点,是弧上一动点,的角平分线交于点,的平分线交于点.当点从点运动到点时,则、两点的运动路径长的比是( )
A. B. C. D.
5.如图,在Rt△ABC中,∠C=90°,AC=BC,点O在AB上,经过点A的⊙O与BC相切于点D,交AB于点E,若,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 )
A. B. C. D.
6.如图,的弦CD与直径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则( )
A.60° B.72° C.75° D.78°
7.如图, 中, 于点 是半径为2的上一动点, 连结 , 若是的中点, 连结, 则长的最大值为 ( )
A.3 B. C.4 D.
8.如图,在⊙O中,点C在优弧上,将弧沿BC折叠后刚好经过AB的中点D.若⊙O的半径为,AB=4,则BC的长是( )
A.2 B.3 C.4 D.3
二、填空题
9.如图,以为直径的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的半径,,直线不垂直于直线,过点、分别作直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则四边形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
10.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a,E为BC边的中点, 的圆心分别在边AB、CD上,这两段圆弧在正方形内交于点F,则E、F间的距离为 .
11.如图,∠MON=90°,已知△ABC中,AC=BC=25,AB=14,△ABC的顶点A、B分别在边OM、ON上,当点B在边ON上运动时,A随之在OM上运动,△ABC的形状始终保持不变,在运动的过程中,点C到点O的最小距离为 .
12.如图,在中,,,,经过点且与边相切的动圆与, 分别相交于点,,则线段长度的最小值是 .
13.如图,已知点,,,动点在线段上,点、、按逆时针顺序排列,且,,当点从点运动到点时,则点运动的路径长为 .
14.如图,C为圆O上一动点(不与点B重合),点T为圆O上一动点,且∠BOT=60°,将BC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BD,连接TD,当TD最大时,∠BDT的度数为 .
15.如图,四边形APBC内接于⊙O,∠APB=120°,PC平分∠APB,若PB=3,PA+PC=7,则PC= .
16.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8,为中点,为边上的动点,连接,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作.当与边相切时,的长为 .
三、解答题
17.如图,是的外接圆,是的直径,是延长线上一点,连接,,且是的切线.
(1)求证:;
(2)若,,求的半径.
18.如图,是的直径,点,在上,,交的延长线于点,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连接,平分.
(1)求证:是的切线;
(2)若点为的中点,的半径为,求的长.
19.如图,在中,点是外心,和的平分线交于点,延长交的外接圆于点,连接.
(1)求证:;
(2)若,,求的外接圆的半径.
20.如图,为的直径,C为上一点,D为的中点,过C作的切线交的延长线于E,交的延长线于F,连.
(1)求证:与相切;
(2)若,,求的半径.
21.综合探究
如1图、2图,已知,以为直径作半圆O,半径绕点O顺时针旋转得到,点A的对应点为C,当点C与点B重合时停止.连接并延长至点D,使得,过点D作于点E,连接.
(1)如1图,当点E与点O重合时,求证:是等边三角形;
(2)如2图,若点P是线段上一点,连接,当与半圆O相切时,求证:.
(3)当时,求的长.
22.如图,在中,,点在边上,以为直径作交的延长线于点,.
(1)求证:是的切线;
(2)若,,求的半径长.
23.如图,是的直径,、为上的点,且,过点作于点.
(1)求证:平分;
(2)求证:
(3)若,,求的半径.
24.如图,是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点为劣弧上一点,连接,过点作的平行线交的延长线于点.
(1)求证:平分;
(2)求证:是的切线.
25.如图,内接,点A为的中点,D为边上一点,,是的切线,,连接.
(1)求证:;
(2)当点A到弦的距离为1时,求的值.
26.如图,是的外接圆,是的直径,F是延长线上一点,连接,,且是的切线.
(1)求证:;
(2)若,,求的半径.
27.如图,四边形内接于,对角线是的直径,过点作的垂线交的延长线于点,为的中点,连接,,与交于点.
(1)求证:是的切线;
(2)若,,求的长.
28.如图,是的外接圆,是的直径,C是延长线上一点,在上,连接,若.
(1)求证:为的切线;
(2)若,,求的长.
29.如图,内接于是⊙O的直径,过点C作的切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的延长线交于交于点,.
(1)求证:;
(2)若,求的半径.
30.如图,是的外接圆,的半径为,,,直径与交于点,过点作交于点.
(1)求证:;
(2)求的长.
31.如图,在中,为的外接圆,点为优弧的中点,交的延长线于点.
(1)求证:是的切线;
(2)若,求的半径.
32.如图,在中, ,以为直径的与交于点D,与边交于点E,过点D作的垂线,垂足为F.
(1)求证:为的切线;
(2)若,,求的半径.
33.如图,点是的内心,的延长线交边于点,交外接圆于点.
(1)求证:;
(2)若,求的长.
34.如图,四边形中,.以O为圆心,以为半径作.
(1)求证:是的切线;
(2)连接形延长交于点D,延长交于点E,与的延长线交于点F,
①补全图形;
②若,求证:.
35.如图,是的直径,点P是延长线上一点,且与相切于点A,弦于点F,过D点作于点E.
(1)求证:;
(2)若,,求的半径和的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微专题03 圆与几何综合通关专练
一、单选题
1.如图,在中,,,,是以斜边为直径的半圆上一动点,为的中点,连结,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1
【答案】C
【分析】取中点,连接、,,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根据圆周角定理可知点在以为直径的圆上,取中点,以为圆心,为直径作,连接,交于,可得即为的最小值,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 的长,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可得,可求出 ,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的长,进而可得的长,可得答案.
【详解】取中点,连接、,,
∵ ,为中点,
∴
∴点在以为直径的圆上,
取中点,以为圆心,为直径作,连接,交于,
∴即为的最小值,
∵,,,
∴ ,
∴,
∴ ,,
∵,
∴,
∴ ,
∴,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及勾股定理,根据圆周角定理确定点M的运动轨迹是解题关键.
2.如图,在半圆中,是半圆的直径,,,连接,以为直径作半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B. C. D.
【答案】C
【分析】由已知条件可计算出,的长度,根据勾股定理可计算出的长度,即可算出以为直径半圆的面积,扇形的面积,的面积,即可算出则弓形的面积,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代入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根据题意,是半圆的直径,,,
∴为半径,,
在中,,
以为直径半圆的面积,
扇形的面积,
的面积,
∴弓形的面积,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故选:.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扇形面积的计算,分析题目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应运用几何图形的面积和与差的关系进行求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C(3,4),以点C为圆心的圆与y轴相切.点A、B在x轴上,且OA=OB.点P为⊙C上的动点,∠APB=90°,则AB长度的最小值为( )
A.4 B.3 C.7 D.8
【答案】A
【分析】连接OC,交⊙C上一点P,以O为圆心,以OP为半径作⊙O,交x轴于A、B,此时AB的长度最小,根据勾股定理和题意求得OP=2,则AB的最小长度为4.
【详解】解:如图,连接OC,交⊙C上一点P,以O为圆心,以OP为半径作⊙O,交x轴于A、B,此时AB的长度最小,
∵C(3,4),
∴OC==5,
∵以点C为圆心的圆与y轴相切.
∴⊙C的半径为3,
∴OP=OC﹣3=2,
∴OP=OA=OB=2,
∵AB是直径,
∴∠APB=90°,
∴AB长度的最小值为4,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切线的性质、坐标和图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勾股定理,找到OP的最小值是解题的关键.
4.如图,是的直径,、是弧(异于、)上两点,是弧上一动点,的角平分线交于点,的平分线交于点.当点从点运动到点时,则、两点的运动路径长的比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连接BE,由题意可得点E是△ABC的内心,由此可得∠AEB=135°,为定值,确定出点E的运动轨迹是是弓形AB上的圆弧,此圆弧所在圆的圆心在AB的中垂线上,根据题意过圆心O作直径CD,则CD⊥AB,在CD的延长线上,作DF=DA,则可判定A、E、B、F四点共圆,继而得出DE=DA=DF,点D为弓形AB所在圆的圆心,设⊙O的半径为R,求出点C的运动路径长为,DA=R,进而求出点E的运动路径为弧AEB,弧长为,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连结BE,
∵点E是∠ACB与∠CAB的交点,
∴点E是△ABC的内心,
∴BE平分∠ABC,
∵AB为直径,
∴∠ACB=90°,
∴∠AEB=180°-(∠CAB+∠CBA)=135°,为定值,,
∴点E的轨迹是弓形AB上的圆弧,
∴此圆弧的圆心一定在弦AB的中垂线上,
∵,
∴AD=BD,
如下图,过圆心O作直径CD,则CD⊥AB,
∠BDO=∠ADO=45°,
在CD的延长线上,作DF=DA,
则∠AFB=45°,
即∠AFB+∠AEB=180°,
∴A、E、B、F四点共圆,
∴∠DAE=∠DEA=67.5°,
∴DE=DA=DF,
∴点D为弓形AB所在圆的圆心,
设⊙O的半径为R,
则点C的运动路径长为:,
DA=R,
点E的运动路径为弧AEB,弧长为:,
C、E两点的运动路径长比为:,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运动路径,涉及了三角形的内心,圆周角定理,四点共圆,弧长公式等,综合性较强,正确分析出点E运动的路径是解题的关键.
5.如图,在Rt△ABC中,∠C=90°,AC=BC,点O在AB上,经过点A的⊙O与BC相切于点D,交AB于点E,若,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 )
A. B. C. D.
【答案】C
【分析】连接OD,OH⊥AC于H,如图,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OD⊥BC,则四边形ODCH为矩形,由矩形的性质得出OH=CD=,则OA=OH=,接着计算出∠BOD=45°,BD=OD=,然后利用扇形的面积公式,利用图中阴影部分面积=S△OBD S扇形DOE进行计算.
【详解】解:连接OD,过O作OH⊥AC于H,如图,
∵∠C=90°,AC=BC,
∴∠B=∠CAB=45°,
∵⊙O与BC相切于点D,
∴OD⊥BC,
∴四边形ODCH为矩形,
∴OH=CD=,
在Rt△OAH中,∠OAH=45°,
∴OA=OH=,
在Rt△OBD中,
∵∠B=45°,
∴∠BOD=45°,BD=OD=,
∴图中阴影部分面积=S△OBD S扇形DOE= =3-.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若出现圆的切线,必连过切点的半径,构造定理图,得出垂直关系.也考查了扇形面积的计算.
6.如图,的弦CD与直径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则( )
A.60° B.72° C.75° D.78°
【答案】B
【分析】根据AB=2DE得DE等于圆的半径,在△EDO和△CEO中,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解.
【详解】解:∵AB=2DE,
∴OD=DE,
∴∠E=∠EOD=12°,
在△EDO中,∠ODC=∠E+∠EOD=24°,
∵OC=OD,
∴∠DCO=∠ODC=24°.
∴∠AOC=∠E+∠ECO=12°+24°=36°,
∵OA=OC,
∴∠BAC=,
故选择: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熟练掌握三角形外角定理是关键.
7.如图, 中, 于点 是半径为2的上一动点, 连结 , 若是的中点, 连结, 则长的最大值为 ( )
A.3 B. C.4 D.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P在BA延长线与的交点时此时长的最大,进而证明,最后即可求出长的最大值.
【详解】解:如图,可知P在BA延长线与的交点时此时长的最大,证明如下:
连接BP,
∵,
∴BD=DC,
∵是的中点,
∴DE//BP, ,
所以当BP的长最大时,长的最大,
由题意可知P在BA延长线与的交点时BP的长最大此时长的最大,
∵BC=6,AD=4,
∴BD=DC=3,BA=5,
∵的半径为2,即AP=2,
∴BP=5+2=7,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圆的动点问题,熟练掌握圆的性质并利用中位线性质得出是解题的关键.
8.如图,在⊙O中,点C在优弧上,将弧沿BC折叠后刚好经过AB的中点D.若⊙O的半径为,AB=4,则BC的长是( )
A.2 B.3 C.4 D.3
【答案】B
【分析】连接OD、AC、DC、OB、OC,作CE⊥AB于E,OF⊥CE于F,利用垂径定理得到OD⊥AB,则AD=BD=2,于是根据勾股定理可计算出OD=1,再利用折叠的性质可判断和所在的圆为等圆,则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所以AC=DC,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AE=DE=1,接着证明四边形ODEF为正方形得到OF=EF=1,然后计算出CF后得到CE=BE=3,于是可得到BC的长.
【详解】解:如图,连接OD、AC、DC、OB、OC,作CE⊥AB于E,OF⊥CE于F,
∵D为AB的中点,
∴OD⊥AB,
∴AD=BD=AB=2,
在Rt△OBD中,OD=,
∵将沿BC折叠,
∴和所在的圆为等圆,
∴,
∴AC=DC,
∴AE=DE=1,
∵∠ODE=∠OFE=∠DEF=90°,
∴四边形ODEF是矩形,
∵DE=OD=1,
∴四边形ODEF是正方形,
∴OF=EF=1,
在Rt△OCF中,CF=,
∴CE=CF+EF=2+1=3,
而BE=BD+DE=2+1=3,
∴BC=.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也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及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等.
二、填空题
9.如图,以为直径的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的半径,,直线不垂直于直线,过点、分别作直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则四边形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
【答案】12
【分析】先判断OE为直角梯形ADCB的中位线,则OE=(AD+BC),所以S四边形ABCD=OE CD=3CD,只有当CD=AB=4时,CD最大,从而得到S四边形ABCD最大值.
【详解】解:∵OE⊥l,AD⊥l,BC⊥l,
而OA=OB,
∴OE为直角梯形ADCB的中位线,
∴OE=(AD+BC),
∴S四边形ABCD=(AD+BC) CD=OE CD=3CD,
当CD=AB=4时,CD最大,S四边形ABCD最大,最大值为12.
故答案为:12
【点睛】本题考查了梯形的中位线: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10.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a,E为BC边的中点, 的圆心分别在边AB、CD上,这两段圆弧在正方形内交于点F,则E、F间的距离为 .
【答案】a.
【分析】作DE的中垂线交CD于G,则G为的圆心,H为的圆心,连接EF,GH,交于点O,连接GF,FH,HE,EG,依据勾股定理可得GE=FG=a,根据四边形EGFH是菱形,四边形BCGH是矩形,即可得到Rt△OEG中,OE=a,即可得到EF=a.
【详解】如图,作DE的中垂线交CD于G,则G为的圆心,同理可得,H为的圆心,
连接EF,GH,交于点O,连接GF,FH,HE,EG,
设GE=GD=x,则CG=2a-x,CE=a,
Rt△CEG中,(2a-x)2+a2=x2,
解得x=a,
∴GE=FG=a,
同理可得,EH=FH=a,
∴四边形EGFH是菱形,四边形BCGH是矩形,
∴GO=BC=a,
∴Rt△OEG中,OE=,
∴EF=a,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以及相交两圆的性质,相交两圆的连心线(经过两个圆心的直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注意:在习题中常常通过公共弦在两圆之间建立联系.
11.如图,∠MON=90°,已知△ABC中,AC=BC=25,AB=14,△ABC的顶点A、B分别在边OM、ON上,当点B在边ON上运动时,A随之在OM上运动,△ABC的形状始终保持不变,在运动的过程中,点C到点O的最小距离为 .
【答案】17
【分析】作CH⊥AB于H,连接OH,如图,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AH=BH=AB=7,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CH=24,接着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得OH=AB=7,则利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到OC≥CH-OH(当点C、O、H共线时取等号),从而得到OC的最小值.
【详解】作CH⊥AB于H,连接OH,如图,
∵AC=BC=25,
∴AH=BH=AB=7,
在Rt△BCH中,CH===24,
∵OC≥CH OH(当点C. O、H共线时取等号),
∴当O,C,H共线时,OH=BH=7,
∴OC的最小值为24 7=17.
故答案为17.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与圆周角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与圆周角定理.
12.如图,在中,,,,经过点且与边相切的动圆与, 分别相交于点,,则线段长度的最小值是 .
【答案】
【分析】设圆心为F,圆F与AB的切点为D,连接FD、CF、CD,则有;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知,是直角三角形,直径,由线段最短知,即,只有当点F在CD上,且CD是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AB的高上CD时,有最小值为CD的长,由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知,此时.
【详解】解:设圆心为F,与的切点为,
,,,
是的直径,
连接,连接,,
∵点、在上,是的直径
,
又∵
∴,
∵与切于点,
∴;
∴当点是的斜边的高的中点时,三点共线,且为的斜边的高,此时的直径等于
又∵,
∴能取到最小值4.8.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利用了切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线段最短,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作辅助线转化问题是关键.
13.如图,已知点,,,动点在线段上,点、、按逆时针顺序排列,且,,当点从点运动到点时,则点运动的路径长为 .
【答案】6
【分析】当点P与点A重合时,作MF⊥x轴,CH⊥x轴交AB于E,作BG⊥CH于G,连接ME,取MC的中点D以CD为半径作圆,连接DE、DA,先求出点E坐标为(-1,2),证明△AMF≌△CAH,得到点M(-7,2),当点P与点B重合时,点M与点E重合,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如图,当点P与点A重合时,作MF⊥x轴,CH⊥x轴交AB于E,作BG⊥CH于G,连接ME,取MC的中点D以CD为半径作圆,连接DE、DA,
∵,,
∴M、A、E、C四点共圆,
∵,,
∴,∠ABO=45°,
∴∠ABG=45°
∵,
∴BG=CG=1,
∴EG=BG=1,
∴点E坐标为(-1,2)
∵,
∴∠MAF+CAH=90°,
∵∠MAF+∠AMF=90°,
∴∠AMF=∠CAH,
∵,
∴△AMF≌△CAH,
∴MF=AH=2,AM=CH=4,
∴点M的坐标为(-7,2),
当点P与点B重合时,点M与点E重合,此时的坐标为(-1,2),
∴当点从点运动到点时,则点运动的路径长为线段ME的长,ME=-1-(-7)=6,
故答案为:6.
【点睛】此题考查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特点,利用点坐标表示线段长度,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直角坐标系中动点问题.
14.如图,C为圆O上一动点(不与点B重合),点T为圆O上一动点,且∠BOT=60°,将BC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BD,连接TD,当TD最大时,∠BDT的度数为 .
【答案】7.5°
【分析】作与圆O半径相等的圆E,圆E与圆O的直径AB相切与点B,连接TE并延长交圆E于点D,连接BD,作BC⊥BD,交圆O于点C,则BE⊥AB,在圆E上取一点F,连接TF、EF,则TE+EF>TF,由DE=EF,得出TD>TF,此时TD最大,易证△OBT是等边三角形,得出∠OBT=60°,BT=OB=BE,求出∠EBT=90°+60°=150°,∠BET=(180°﹣150°)=15°,∠EDB=∠BET=7.5°,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解:作与圆O半径相等的圆E,圆E与圆O的直径AB相切与点B,连接TE并延长交圆E于点D,连接BD,作BC⊥BD,交圆O于点C,如图所示:
则BE⊥AB,
在圆E上取一点F,连接TF、EF,则TE+EF>TF,
∵DE=EF,
∴TD>TF,
∴此时TD最大,
∵OB=OT,∠BOT=60°,
∴△OBT是等边三角形,
∴∠OBT=60°,BT=OB=BE,
∴∠BET=∠BTE,
∵BE⊥AB,
∴∠EBT=90°+60°=150°,
∴∠BET=(180°﹣150°)=15°,
∵ED=EB,
∴∠EDB=∠EBD,
∴∠EDB=∠BET=×15°=7.5°,
即∠BDT的度数为7.5°,
故答案为:7.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上的动点问题,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5.如图,四边形APBC内接于⊙O,∠APB=120°,PC平分∠APB,若PB=3,PA+PC=7,则PC= .
【答案】5
【分析】过点作交于点,延长 ,过点作交延长线于点,根据 平分,,可证得 是等边三角形,则有,根据,,可得 ,得到,设 ,,得到, ,根据,得到,利用 ,得到,,求解即可得到 .
【详解】解:如图示:过点作交于点,延长 ,过点作交延长线于点,
∵平分,,
∴,
∴
∴是等边三角形
∴
∵,,
∴,,
∴ ,
∴,
设,,
则,
∵,,
∴,即:,
化简得:,
∵
∴,
∴,即:,
化简得:,
即有,解之得:,
即:,
故答案是:5.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圆周角的性质、解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解二元一次方程等知识点,熟悉下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6.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8,为中点,为边上的动点,连接,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作.当与边相切时,的长为 .
【答案】
【分析】设与边相切时于G点,连接FG,与边相切,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可得EF=AB=8,因为为中点,得EB=4,在Rt△BEF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BF,进而求出CF.
【详解】设与边相切时于G点,连接FG
是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的圆
∵与边相切,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EF=AB=8
∵为中点
∴EB=4
在Rt△BEF中,
CF=BC-BF=8-
故答案为:8-
【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求边长.
三、解答题
17.如图,是的外接圆,是的直径,是延长线上一点,连接,,且是的切线.
(1)求证:;
(2)若,,求的半径.
【答案】(1)见解析
(2)的半径为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圆的基本性质、圆周角、切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关键.
(1)连接,结合“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可得,即有,再结合切线的性质可得,进而可得,可证明,结合,易得,即可证明结论;
(2)设,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代入数值并计算,即可获得答案.
【详解】(1)证明:如图,连接,
∵是的直径,
∴,
∴,
∵是的切线,为半径,
∴,
∴,
∴,
∵,
∴,
∴;
(2)解:设,
∵,,
∴,
∵,
∴,
∴,
∴,
解得,
即的半径为2.
18.如图,是的直径,点,在上,,交的延长线于点,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连接,平分.
(1)求证:是的切线;
(2)若点为的中点,的半径为,求的长.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的知识.
(1)连接,则,得到,结合平分可推出,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并结合,交的延长线于点,即可证明;
(2)连接,则,由圆周角定理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可推出是等边三角形,得到,,推出,得到,最后由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1)证明:如图,连接,则,
,
平分,
,
,
,
,
,交AE的延长线于点,
,
,即,
是的半径,
是的切线;
(2)解:如图,连接,则,
由(1)知,
,
,
点为的中点,
,
,
是等边三角形,
,,
由(1)知是的切线,
,
,
,
,
.
19.如图,在中,点是外心,和的平分线交于点,延长交的外接圆于点,连接.
(1)求证:;
(2)若,,求的外接圆的半径.
【答案】(1)见解析
(2)cm
【分析】本题考查圆的综合知识.
(1)由平分,得,可得,由平分,得,进而推得即可;
(2)先证明,得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即可.
【详解】(1)证明:∵平分,
∴,
∵,
∴,
∵平分,
∴,
∵,
∴,
∴;
(2)∵,
∴是的直径,
连接,
∴,
∵,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的外接圆的半径为.
20.如图,为的直径,C为上一点,D为的中点,过C作的切线交的延长线于E,交的延长线于F,连.
(1)求证:与相切;
(2)若,,求的半径.
【答案】(1)见解析
(2)的半径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垂径定理、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相关定理并能利用等面积法解决问题是关键.
(1)连接,由垂径定理得,根据垂直平分线的的性质可得,证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即可;
(2)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得,设,再根据等面积法列即可求解.
【详解】(1)证明:如图,连接,
是的切线,
,
为的中点,,
,则垂直平分,
,
,,
,
,
与相切;
(2)解:,,
,
由(1)可知,,
,
设,
,
,
,
解得,
故的半径为.
21.综合探究
如1图、2图,已知,以为直径作半圆O,半径绕点O顺时针旋转得到,点A的对应点为C,当点C与点B重合时停止.连接并延长至点D,使得,过点D作于点E,连接.
(1)如1图,当点E与点O重合时,求证:是等边三角形;
(2)如2图,若点P是线段上一点,连接,当与半圆O相切时,求证:.
(3)当时,求的长.
【答案】(1)详见解析
(2)详见解析
(3)BC的长为或
【分析】(1)证明,再证明,得到.即可得到结论;
(2)先证明是的中位线,得到,由与半圆O相切,得到,即可得到结论;
(3)分点E在上和点E在上两种情况,利用勾股定理分别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1)证明: 是半圆O的直径,
.
又,
垂直平分,
.
点E与点O重合,
.
∵,
.
.
∴是等边三角形;
(2)证明:点C是的中点,点O是的中点,
是的中位线,
∴
又 与半圆O相切,
.
(3)解:,
.
①如图,当点E在上时,,.
,,
∴在和中,由勾股定理得,
即,
解得.
.
②如图,当点E在上时,同理可得,
解得.
.
综上所述,的长为或.
【点睛】此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等知识,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22.如图,在中,,点在边上,以为直径作交的延长线于点,.
(1)求证:是的切线;
(2)若,,求的半径长.
【答案】(1)见解析
(2)
【分析】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切线的判定和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连接,则,由,可得,再根据可得,可推出,即可证明;
(2)由,,可得,设半径为,在中,由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1)(1)证明:连接,
,
,
,
,
,
,
是的切线;
(2) ,,
利用勾股定理求得,
,
设半径为,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即
解得:,
的半径为.
23.如图,是的直径,、为上的点,且,过点作于点.
(1)求证:平分;
(2)求证:
(3)若,,求的半径.
【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3)的半径为
【分析】(1)首先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进而可证明结论;
(2)过点作于点,由垂径定理可得,再根据垂直的定义可得,然后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证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明;
(3)由(2)知,,可得,在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1)证明: ,
,
,
,
,
平分;
(2)如图,过点作于点,
,,
,
,
,
,
;
在和中,
,
,
,
又,
;
(3)由(2)知,,
,
,
,
,,
的半径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垂径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的综合运用,作出辅助线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4.如图,是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点为劣弧上一点,连接,过点作的平行线交的延长线于点.
(1)求证:平分;
(2)求证:是的切线.
【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三角形外接圆的性质、切线的判定,熟练掌握以上知识点并灵活运用是解此题的关键.
(1)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从而得出,再由圆周角定理得出,即可得证;
(2)连接,延长交于,由是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得出,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即可得证.
【详解】(1)证明:是等边三角形,
,
,
,
平分;
(2)证明:如图,连接,延长交于,
是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
是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垂直平分,
,
,
,
为半径,
是的切线.
25.如图,内接,点A为的中点,D为边上一点,,是的切线,,连接.
(1)求证:;
(2)当点A到弦的距离为1时,求的值.
【答案】(1)见解析
(2)
【分析】(1)根据点A为的中点,与相切,证明,得到,由,得到,证明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即可证明结论;
(2)由,得到,在中, ,求出,进而求出,根据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即可求解.
【详解】(1)证明:如图,连接交于点M,
∵点A为的中点,
∴,
∵与相切,
∴,
∴,
又∵,
∴,
∴,
∵,
∴,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
∴;
(2)解:如图,
∵,
∴,
∴,
∵点A到弦的距离为1,即,
在中, ,
∴,
∴|,
,
由(1)可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与四边形综合,切线的性质,垂径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圆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6.如图,是的外接圆,是的直径,F是延长线上一点,连接,,且是的切线.
(1)求证:;
(2)若,,求的半径.
【答案】(1)详见解析
(2)
【分析】(1)连接,由切线的性质结合圆周角的性质得到,进而得到,推出,即可证明结论;
(2)设的半径为r,在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1)证明:连接,
是的切线
是的直径
,
,
;
(2)解:设的半径为r,
在中,
,
解得
的半径为2.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切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以及勾股定理,掌握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是解题的关键.
27.如图,四边形内接于,对角线是的直径,过点作的垂线交的延长线于点,为的中点,连接,,与交于点.
(1)求证:是的切线;
(2)若,,求的长.
【答案】(1)见解析
(2)4
【分析】本题是圆的综合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垂径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
(1)由圆周角定理得出,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进而得出答案;
(2)过点O作于点G,由垂径定理可得,利用,可求半径为2,即可求解.
【详解】(1)证明:如图,连接.
是的直径,
.
.
是的中点,
.
.
,
.
,
.
,即.
是的切线;
(2)解:如图,过点O作于点G.
由垂径定理,得.
设,则,.
,
,
整理,得,即.
,
.
,即的半径为2.
.
28.如图,是的外接圆,是的直径,C是延长线上一点,在上,连接,若.
(1)求证:为的切线;
(2)若,,求的长.
【答案】(1)见解析
(2)
【分析】
(1)连接,利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即可得到与垂直,即是的切线;
(2)设交于点H,由,得到,根据垂径定理,设,则.利用勾股定理求出,从而利用勾股定理求得的长.
【详解】(1)解:证明:如图1,连接.
是的直径,
,
.
,
.
,,
,
,
为的切线.
(2)解:如图2,设交于点H.
,
,
,.
,
.
设,则.
,,
,
,
解得,
,
,
.
【点睛】本题是圆的综合,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圆周角的有关性质,垂径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灵活运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9.如图,内接于是⊙O的直径,过点C作的切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的延长线交于交于点,.
(1)求证:;
(2)若,求的半径.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的半径为2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圆的综合题
(1)由切线的性质可得,由,可证,可得;
(2)由是的直径,可知,又因为,可知,为等边三角形,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1)证明:如图,连接,
∵是⊙O的切线,
∴,
∴,
∵,
∴,
∵,
∴,
∴,即,
∵ ,
∴;
(2)解:∵是的直径,,
∴,
∴,
∴,
∵,,
∴,
∴,
∵,
∴,
∵,
∴为等边三角形,
∴,
即的半径为2.
30.如图,是的外接圆,的半径为,,,直径与交于点,过点作交于点.
(1)求证:;
(2)求的长.
【答案】(1)见解析
(2)
【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正确地作出辅助线是解此题的关键.
(1)连接,则,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出,求得,得到;
(2)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连接,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证明:连接,
则,
∵是的直径,
∴,
∴,
∵,
∴,
∴,
∴,
∴;
(2)解:∵,
∴,
∵,
∴,,
连接,
,
∵是的直径,
∴,
∵,
,
∴,
∴.
31.如图,在中,为的外接圆,点为优弧的中点,交的延长线于点.
(1)求证:是的切线;
(2)若,求的半径.
【答案】(1)见解析
(2)3
【分析】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中位线性质,勾股定理,平行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等,熟练掌握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1)连接并延长交于点,连接,根据圆周角定理,等弧所对的弦相等,进而判断为的垂直平分线,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证明;
(2)设的半径为,根据中位线性质可得,再根据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1)证明:连接并延长交于点,连接,
为的外接圆,,
∴为的直径,,
点为优弧的中点,
,
为的垂直平分线.
,
,
是圆的半径,
是的切线.
(2)解:设的半径为,
由(1)知为的中位线,
.
在中,,
在中,,
,
,
解得,或(舍去),故的半径为3.
32.如图,在中, ,以为直径的与交于点D,与边交于点E,过点D作的垂线,垂足为F.
(1)求证:为的切线;
(2)若,,求的半径.
【答案】(1)见解析
(2)
【分析】(1)由,得,即可得,故,而,有,即知为的切线;
(2)连接,证,,故是的中线,可得,,即得,即可求出半径.
【详解】(1)证明:连接,,
是的直径,
,
,
点D是的中点,
点O是的中点,
是的中位线,
,
.
,
,
,
是的切线;
(2)解:连接,
四边形是的内接四边形,
,
,
.
,
,
,
,
,
,
,
,
的半径是.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综合应用,涉及圆的切线的判定,圆内接四边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根据题意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求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3.如图,点是的内心,的延长线交边于点,交外接圆于点.
(1)求证:;
(2)若,求的长.
【答案】(1)见解析
(2)
【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心,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的内心是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1)连接,根据内心的性质得出,,进而推出,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定理得出,,则,即可求证;
(2)先求出,通过证明,得出,即可求解.
【详解】(1)证明:连接,
∵点是的内心,
∴,,
∵,
∴,
∵,,
∴,
∴;
(2)解:∵,
∴,
∵,,
∴,
∴,即,
解得:.
34.如图,四边形中,.以O为圆心,以为半径作.
(1)求证:是的切线;
(2)连接形延长交于点D,延长交于点E,与的延长线交于点F,
①补全图形;
②若,求证:.
【答案】(1)见解析
(2)①补全图形见解析;②见解析
【分析】本题是圆的综合题,考查了圆的有关知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是本题的关键.
(1)连接,由“”可证,可得,由切线的判定可得结论;
(2)①依照题意画出图形,如图所示;②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由在同圆或等圆中,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可得,由外角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可得.
【详解】(1)证明:如图,连接,
,,,
∴,
∴,
是的半径,
又∵,
∴是的切线;
(2)①解:依照题意画出图形,如图所示,
②证明:∵,
∴,
∴,
∵,
∴,
∴,
∴,
∵,
∴,
∵,
∴,
∴.
35.如图,是的直径,点P是延长线上一点,且与相切于点A,弦于点F,过D点作于点E.
(1)求证:;
(2)若,,求的半径和的长.
【答案】(1)见解析
(2)的半径为3,的长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
(1)连接,根据是半径,是的切线得,,
即,根据于F得,则,根据得,即可得;
(2)在中,设,则,,由勾股定理可得,即,解得,则,,根据于F,得,,可得,在中,,,由勾股定理得,即可得,根据平分,,得;
掌握切线的性质,等边对等角,勾股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1)证明:如图所示,连接,
∵是半径,是的切线,
∴,
∴,
即∴,
∵于F,
∴,
∴,
∵,
∴,
∴;
(2)解:在中,设,
∴,,
由勾股定理可得:,
即,
得,
∴,,
∵于F,
∴,
,
∴,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
∴,
∵平分,,,
∴,
∴的半径为3,的长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