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梳理与交流+初试身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梳理总结留心观察的好处。
2.初步了解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3.能初步尝试写一写自己的观察所得。
教学重点:
梳理总结留心观察的好处,能用几句话把观察到的事物或场景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教学准备:
提前收集学生完成的观察记录单。
教学过程:
共一课时完成
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
1.激趣观察,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两组图片:让学生找不同。
2.教师小结,揭示课题:刚才的小游戏,让我看到同学们都是善于观察的有心人。法国雕塑家罗丹曾经这样说过:“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我们会有许多有趣的发现。
二、回顾课文,梳理总结
1.引导回顾课文,寻找观察对象。
(1)本单元我们学了两篇课文,作者观察了身边的哪些事物?
(2)学生交流后教师出示“梳理与交流”第一部分的内容。
(3)学生读一读,和同桌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4)教师小结(学习伙伴一的话):留心周围的事物,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
2.梳理观察重点,总结观察方法。
(1)启发思考:两篇课文中作者的哪些观察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来,读给同桌听。
(2)引导思考: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的?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①同桌交流。
②全班交流。
预设1:细致观察了翠鸟不同部位的颜色。
引导重读课文片段:
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预设2:细致观察了翠鸟捕鱼时的动作。
引导重读课文片段: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预设3:进行了长时间观察,注意了事物的变化。
引导重读《金色的草地》第三自然段。
预设4:观察时还加入了自己的思考。
引导重读《搭船的鸟》第三自然段,并出示“初试身手”语段一:
雨停了,我和爸爸去买菜,在路上看到好几只蜗牛正慢悠悠地爬着……
教师引导:看到好几只正慢悠悠地爬着的蜗牛……你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呢?
预设5:调动了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引导重读《搭船的鸟》第二自然段,找出表示作者在观察的词。(聚焦“看见”,即用眼睛观察。)
引导重读《搭船的鸟》第一自然段,找出表示作者在观察的词。(聚焦“沙啦沙啦地响”,即用耳朵观察。)
出示“初试身手”语段二:
妈妈经常给我买香蕉吃。香蕉的皮黄澄澄的,形状像弯弯的月牙,摸上去很光滑。放到鼻子边闻,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剥开皮尝一口,是一种很软糯的口感……
引发思考:这个片段中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找出表示作者在观察的词。
梳理感官:用眼“看”,用手“摸”,用鼻“闻”,用嘴“尝”,用耳“听”。
(3)教师小结(学习伙伴二的话):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三、尝试观察,初试身手(本学期第八次小作文)
1.交流之前完成的两张观察记录单:
(1)请观察记录动物、植物、水果的各一名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
(2)请观察同类事物的学生补充自己的观察所得,给同学提提建议。
(3)学生根据同学的建议补充自己的观察记录单。
2.尝试写话。
教师出示写作提示:
(1)借助之前填写的几张观察记录单,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已观察到的事物或场景的某一方面或变化。
(2)能用看、摸、听、闻、尝等多种感官观察。
(3)还可以写一写自己观察时想到的问题。
3.全班交流,引导评价。
(1)选择一位学生的写话片段,引导根据评价清单进行评价。
①出示评价清单:
评价内容 评价星级
能对事物或场景进行细致的观察 ★★★★★
能观察事物或场景的某一方面或变化 ★★★★★
能用看、摸、听、闻、尝等多种感官观察 ★★★★★
观察时能加入自己的思考 ★★★★★
②出示中等水平的学生写话片段,集体评议。
示例:
田野里到处是狗尾草,它的茎细细的,是青绿色的,还带有一股清香。一整根狗尾草就像小狗的尾巴一样。
引导发现优点:观察了狗尾草的样子、颜色,得两颗星;用了看、闻两种感官进行观察,得两颗星。
引导提出建议:可以写一写摸狗尾草的感觉;还可以写看到这种草时自己的想法,如狗尾草叫这个名字是不是因为它像狗的尾巴呢?
4.引导自我修改。
学生对照评价清单,自主修改习作。
示例:
田野里到处是狗尾草,它的茎秆,像绿色的细筷子,一节一节的,用手轻轻一捏,能感觉到里面滑滑的、有点硬。最显眼的是顶上的“尾巴”,毛茸茸的,是淡绿色的,凑近了看,原来那是无数细小的小穗挤在一起,每根小穗上都带着细细的绒毛,摸上去软软的,像在摸小猫的尾巴尖,痒痒的很舒服。
风一吹过,狗尾草就会轻轻摇晃,“尾巴”扫过旁边的叶子,发出“沙沙”的轻响,像是在悄悄说话。我摘下一根,放在鼻子前闻了闻,没什么特别的味道,就是淡淡的青草气息。
看着看着,我发现有的狗尾草“尾巴”沉甸甸地弯着腰,有的却直直地竖着,这是为什么呢?仔细一看,原来弯着腰的“尾巴”更饱满,可能是里面的种子长得更结实了;而那些直着的,说不定还没成熟呢。我又轻轻扯了扯它的绒毛,居然有几粒灰黑色的小种子掉了下来,原来这毛茸茸的“尾巴”还是保护种子的小被子呀。
5.请学生与同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所得,并围绕“评价清单”,给同桌评价,如:是否观察细致、是否加入了自己的思考等。
6.全班交流。请学生分享习作,其他同学评议。
7.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不仅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还要有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学会记录观察的好方法。生活因为你们的留心观察而变得更美好,习作也会因为你们的用心记录变得更精彩。我们在接下来的生活中要继续留心观察,进一步丰富观察记录单的内容,随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积累素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