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训练】人教九上第二十一章:专题06 一元二次方程单元过关(培优版)(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强化训练】人教九上第二十一章:专题06 一元二次方程单元过关(培优版)(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3 07:47:2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6 一元二次方程单元过关(培优版)
考试范围:第二十一章;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
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 B.且 C.且 D.
2.已知x1,x2是方程的两根,则x12+x22的值为(  )
A.3 B.5 C.7 D.4
3.若实数a,b,x满足,,则多项式的值可能为(  )
A. B. C. D.
4.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是2,则的值为( )
A.2 B.3 C.4 D.5
5.《周髀算经》中有一种几何方法可以用来解形如的方程的正数解,方法为:如图,将四个长为,宽为x的长方形纸片(面积均为10)拼成一个大正方形,于是大正方形的面积为,边长为,故得的正数解为.小智按此方法解关于x的方程时,构造出类似的图形.已知大正方形的面积为40,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6,则m和n的值分别是( )

A. B.
C. D.
6.某县第一中学学校管理严格、教师教学严谨、学生求学谦虚,三年来中考数学A等级共728人.其中2016年中考的数学A等级人数是200人,2017年、2018年两年中考数学A等级人数的增长率恰好相同,设这个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
A. B. C. D.
7.配方法是代数计算或变形的常用方法之一,某数学学习小组在利用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如下的结论:
①用配方法解方程,变形后的结果是;
②已知方程可以配成,那么可以配成;
③若关于的方程有实数根,则;
④若可以配成形如的形式,则;
⑤用配方法可以求得代数式的最小值是1.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8.已知是方程的根,则等于( )
A.1 B.-1 C.3 D.-3
9.如图:一个三角点阵,从上向下有无数多行,其中第一行 1个点,第二行2个点 ……第行有个点……,若10 是前4行之和,则465是前( )行之和.
A.20 B.25 C.28 D.30
10.如图,在中,,.点是上一点,连接,将沿折叠至.连接,,平分交于点.若,则的长为( )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
11.元旦晚会,全班同学互赠贺卡,若每两个同学都相互赠送一张贺卡,小明统计全班共送了1640张贺卡,那么全班有多少人?设全班有x人,则根据题意可以列出方程 .
12.已知a,b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则ab的值是 .
13.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只有一个实数解,则m的值是 .
14.如图,某小区内有一块长、宽比为2∶1的矩形空地,计划在该空地上修筑两条宽均为2 m的互相垂直的小路,余下的四块小矩形空地铺成草坪,如果四块草坪的面积之和为312 m2,请求出原来大矩形空地的长和宽.
(1)请找出上述问题中的等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_;
(2)若设大矩形空地的宽为xm,可列出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方程的解为__________,原来大矩形空地的长和宽分别为_________.
15.在一次同学聚会时,大家一见面就相互握手.有人统计了一下,大家一共握了45次手,设参加这次聚会的同学共有x人,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化为一般式) .
16.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下列说法:①a+c=0,方程ax2+b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②若方程ax2+b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方程cx2+bx+a=0也一定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③若c是方程ax2+bx+c=0的一个根,则一定有ac+b+1=0成立;④若m是方程ax2+bx+c=0的一个根,则一定有b2-4ac=(2am+b)2成立,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评卷人得分
三、解答题
17.解一元二次方程:
(1)x2﹣2x﹣4=0
(2)3(x﹣5)2=2(5﹣x)
(3)(x+1)(x+7)=﹣9
18.定义:若,是方程的两个整数根,且满足,则称此类方程为“差1方程”.例如:是“差方程”.
(1)下列方程是“差方程”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 ② ③;
(2)若方程是“差方程”,求的值.
19.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1)当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时,求的取值范围;
(2)当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互为相反数时,求的值.
20.计算
(1)化简:
(2)小华在解方程时,解答过程如下:
解:移项,得 第一步
两边开平方,得 第二步
所以 第三步
“小华的解答从第_________步开始出错,请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
21.成都市中心城区“小游园,微绿地”规划已经实施,武侯区某街道有一块矩形空地进入规划试点.如图,已知该矩形空地长为,宽为,按照规划将预留总面积为的四个小矩形区域(阴影部分)种植花草,并在花草周围修建三条横向通道和三条纵向通道,各通道的宽度相等.
(1)求各通道的宽度;
(2)现有一工程队承接了对这的区域(阴影部分)进行种植花草的绿化任务,该工程队先按照原计划进行施工,在完成了的绿化任务后,将工作效率提高,结果提前天完成任务,求该工程队原计划每天完成多少平方米的绿化任务?
22.【综合与实践】
【问题情境】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在讨论这些解法之间的关系时,小组同学发言如下:
【操作判断】)(1)小彬:分解因式法可以解特殊结构的一元二次方程,基本思路是通过分解因式将方程变形为的形式,这样就可以将原方程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或 ,进而得到原方程的根为, .
【实践探究】(2)小文:分解因式法虽好,但是有些方程用这个方法不太方便,比如,这个方程利用公式法或者配方法可得:,,但我们能反过来利用这两个解帮助我们对进行因式分解得到,请你利用这个方法对进行因式分解.
【问题解决】(3)小彬:从特殊到一般,是否所有的代数式()都能进行因式分解呢?请说明能进行因式分解的代数式中的a,b,c要满足什么条件,因式分解的结果是什么?
23.商场某种商品平均每天可销售40件,每件盈利60元.为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每件商品每降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销售2件.
(1)若假设降价元,此时每天可销售商品_______件,
(2)每件商品降价多少元时,商场日盈利可达到3150元?每件盈利________元.
(3)已知该商品的原价为169元,为达到(2)中的日盈利目标,商场准备分2次降价,那么平均每次应降价百分之多少?(结果精确到0.1%)
24.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在冬奥会期间,北京某校打算组织部分师生利用周日时间到现场观看比赛,经了解在离学校最近的比赛场馆当日共有A、B两场比赛,两场比赛的票价如下图所示,其中x轴表示一次性购票人数,y轴表示每张票的价格,如:一次性购买A场比赛门票10张,票价为400元/张,若一次性购买A场比赛门票80张,则每张票价为200元.
(1)若一次性购买B场比赛门票10张,则每张票价为___________元(直接写出结果).
(2)若一次性购买A场比赛门票张,需支付门票费用多少元?(用a的代数式表示)
(3)该校共组织120人(每人购买一张门票)分两组分别观看A、B两场比赛,共花费32160元,若观看A场比赛的人数不足50人,则有多少人观看了B场比赛?
25.如图,在矩形中,点O为坐标原点,点B的坐标为,点在坐标轴上,点P在边上,直线,直线.
(1)分别求直线与x轴,直线与的交点坐标;
(2)已知点M在第一象限,且是直线上的点,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点M的坐标;
(3)已知矩形的顶点N在直线上,Q是坐标平面内的点,且N点的横坐标为x,请求出x的取值范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6 一元二次方程单元过关(培优版)
考试范围:第二十一章;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
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 B.且 C.且 D.
【答案】C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则,再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即可得到的范围.
【详解】解:由题意得:,
解得:且,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根的判别式,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包括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和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两种情况.
2.已知x1,x2是方程的两根,则x12+x22的值为(  )
A.3 B.5 C.7 D.4
【答案】A
【分析】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求得和的值,再对变形为代入数据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是方程的两根,
∴,,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找出,.
3.若实数a,b,x满足,,则多项式的值可能为(  )
A. B. C. D.
【答案】A
【分析】将多项式进行变形,利用配方法可得,再根据偶次方的非负性解答即可.
【详解】解:∵,
∴,


∵,
∴的最小值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配方法的应用,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4.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是2,则的值为( )
A.2 B.3 C.4 D.5
【答案】A
【分析】根据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ax=0的一个根是2,将x=2代入方程即可求得a的值.
【详解】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ax=0的一个根是2,
∴22-2a=0,
解得a=2.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解决本题亦可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
5.《周髀算经》中有一种几何方法可以用来解形如的方程的正数解,方法为:如图,将四个长为,宽为x的长方形纸片(面积均为10)拼成一个大正方形,于是大正方形的面积为,边长为,故得的正数解为.小智按此方法解关于x的方程时,构造出类似的图形.已知大正方形的面积为40,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6,则m和n的值分别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把及图形按照样例那样去分析即可.
【详解】把方程变形得到,
如图,将四个长为,宽为x的长方形纸片(面积均为)拼成一个大正方形,于是大正方形的面积为,解得,小正方形边长为,故得的正数解为,
即,,
故选:C.
6.某县第一中学学校管理严格、教师教学严谨、学生求学谦虚,三年来中考数学A等级共728人.其中2016年中考的数学A等级人数是200人,2017年、2018年两年中考数学A等级人数的增长率恰好相同,设这个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
A. B. C. D.
【答案】B
【分析】用增长率x分别表示出2017年和2018年中考数学A等级的人数,再根据三年来中考数学A等级共728人即可列出方程.
【详解】解:2017年和2018年中考数学A等级的人数分别为:、,根据题意,得:.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之增长率问题,属于常考题型,正确理解题意、找准相等关系是解题关键.
7.配方法是代数计算或变形的常用方法之一,某数学学习小组在利用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如下的结论:
①用配方法解方程,变形后的结果是;
②已知方程可以配成,那么可以配成;
③若关于的方程有实数根,则;
④若可以配成形如的形式,则;
⑤用配方法可以求得代数式的最小值是1.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答案】B
【分析】根据配方法和完全平方式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解:∵,
∴,

∴,故①正确;
∵可以配成,
∴,即,
∴即,可以配方为,即,故②错误;
∵关于x的方程,即方程有实数根,
∴,
解得,故③正确;
∵可以配成形如的形式,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
∴,故④错误;
∵,,
∴,
∴的最小值为1,故⑤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配方法和完全平方式中的字母求值,熟知配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8.已知是方程的根,则等于( )
A.1 B.-1 C.3 D.-3
【答案】D
【分析】由题意知x=3是方程x2-2x+a=0的一个根,再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定义求解,代入x=3,即可求出.
【详解】解:∵x=3是方程的根,
由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定义,可得,
32-2×3+a=0,
解此方程得到a=-3,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定义,把解代入方程易得出a的值,属于基础题,比较简单.
9.如图:一个三角点阵,从上向下有无数多行,其中第一行 1个点,第二行2个点 ……第行有个点……,若10 是前4行之和,则465是前( )行之和.
A.20 B.25 C.28 D.30
【答案】D
【分析】由于第一行有1个点,第二行有2个点…第n行有n个点…,则前n行共有(1+2+3+4+5+…+n)个点,然后求它们的和,前n行共有个点,则=465,然后解方程得到n的值;
【详解】设三角点阵中前n行的点数的和为465,则有n(n+1)=465,
整理这个方程,得:n2+n﹣930=0
解方程得:n1=30,n2=﹣31,
根据问题中未知数的意义确定n=30,即三角点阵中前30行的点数的和是465.
故选D.
10.如图,在中,,.点是上一点,连接,将沿折叠至.连接,,平分交于点.若,则的长为( )
A. B. C. D.
【答案】A
【分析】作EF⊥AC,EG⊥AB,通过勾股定理,求出AB,BC,的长度,E是∠BAC,的角平分线,得出AGEF为正方形,利用正方形性质及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解:作EF⊥AC,EG⊥AB,
由题得∠ABC=90°,,
∴∠BAC,=90°,BC=BC,,
∴AB:BC,=1:2,∠AC,B=30°,∠ABC,=60°,
又∵,


∴AB=,
∵AE是∠BAC,的角平分线
∴EG=EF,
∴四边形AGEF为正方形
设AG=x,∴FA=AG=GE=EF=x
FC,=,C,E=2x

解得x=1或x= (舍去)
∴x=1,即FA=AG=GE=EF=1
AE为正方形AGEF的对角线
∴AE=.
故选:A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折叠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关键在于做出辅助线,得出AGEF为正方形.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
11.元旦晚会,全班同学互赠贺卡,若每两个同学都相互赠送一张贺卡,小明统计全班共送了1640张贺卡,那么全班有多少人?设全班有x人,则根据题意可以列出方程 .
【答案】x(x﹣1)=1640
【分析】设全班有x人.根据互赠贺年卡一张,则x人共赠贺卡x(x﹣1)张,列方程即可.
【详解】解:设全班有x人.根据题意,得
x(x﹣1)=1640,
故答案是:x(x﹣1)=1640.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
12.已知a,b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则ab的值是 .
【答案】5
【分析】直接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
【详解】∵a、b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
∴ab=5.
故答案为:5.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是方程的两根,那么,.
13.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只有一个实数解,则m的值是 .
【答案】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判别式的关系可得,再解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只有一个实数解,
∴,即,
解得,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判别式的关系、解一元二次方程,熟记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判别式的关系得出关于m的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4.如图,某小区内有一块长、宽比为2∶1的矩形空地,计划在该空地上修筑两条宽均为2 m的互相垂直的小路,余下的四块小矩形空地铺成草坪,如果四块草坪的面积之和为312 m2,请求出原来大矩形空地的长和宽.
(1)请找出上述问题中的等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_;
(2)若设大矩形空地的宽为xm,可列出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方程的解为__________,原来大矩形空地的长和宽分别为_________.
【答案】14.
【详解】试题分析:(1)原矩形面积-小路面积=草坪面积.
(2)利用关系式列方程,并解方程.
试题解析:
(1)原矩形面积-小路面积=草坪面积.
 (2)x·2x-(x·2+2x·2-2×2)=312 ,x=14或x=-11(宽应为正数,故舍去),
所以,原来长宽是28 m、14 m.
点睛:一元二次方程与面积问题,可以把四个小面积合而为一,相当于宽变成x-2,长变成2x-2,所以面积是(x-2)(2x-2)=312,运算更简单.
15.在一次同学聚会时,大家一见面就相互握手.有人统计了一下,大家一共握了45次手,设参加这次聚会的同学共有x人,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化为一般式) .
【答案】x2﹣x﹣45=0
【分析】设参加这次聚会的同学共有x人,则每个人握手(x﹣1)次,而两个人之间握手一次,因而共握手次,即可列方程求解.
【详解】解:设参加这次聚会的同学共有x人,
根据题意得,=45,即x2﹣x﹣45=0.
故答案为x2﹣x﹣45=0.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属于典型题,设未知数,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关键.
16.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下列说法:①a+c=0,方程ax2+b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②若方程ax2+b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方程cx2+bx+a=0也一定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③若c是方程ax2+bx+c=0的一个根,则一定有ac+b+1=0成立;④若m是方程ax2+bx+c=0的一个根,则一定有b2-4ac=(2am+b)2成立,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答案】①④
【分析】①根据根的判别式即可作出判断;
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当c=0时,cx2+bx+a=0为一元一次方程;
③若c是ax2+bx+c=0的一个根,则代入即可作出判断;
④若m是方程ax2+bx+c=0的一个根,则方程有实根,判别式,结合m是方程的根,代入一定成立,即可作出判断.
【详解】①根据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可知,若a+c=0,且a≠0,∴a,c异号,∴,故此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选项①正确;
②若c=0,b≠0,则,∴方程ax2+b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方程cx2+bx+a=0仅有一个解,故选项②错误;
③将x=c代入方程ax2+bx+c=0,可得,即,解得c=0或ac+b+1=0,因此ac+b+c=0不一定成立,故选项③错误;
④∵m是方程ax2+bx+c=0的一个根,∴am2+bm+c=0,此时
,故选项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④.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判别式的关系.
评卷人得分
三、解答题
17.解一元二次方程:
(1)x2﹣2x﹣4=0
(2)3(x﹣5)2=2(5﹣x)
(3)(x+1)(x+7)=﹣9
【答案】(1)x1=1+,x2=1﹣;(2)x1=5,x2=;(3)x1=x2=﹣4
【分析】(1)等式两边同时加1,然后利用公式法解方程即可;
(2)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
(3)整理后可以用公式法求方程的解.
【详解】解:(1)∵x2﹣2x=4,
∴x2﹣2x+1=4+1,即(x﹣1)2=5,
则x﹣1=,
即x1=1+,x2=1﹣;
(2)∵3(x﹣5)2+2(x﹣5)=0,
∴(x﹣5)(3x﹣13)=0,
则x﹣5=0或3x﹣13=0,
解得x1=5,x2=;
(3)整理成一般式得x2+8x+16=0,
则(x+4)2=0,
解得x1=x2=﹣4.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熟记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方法是解此题的关键.
18.定义:若,是方程的两个整数根,且满足,则称此类方程为“差1方程”.例如:是“差方程”.
(1)下列方程是“差方程”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 ② ③;
(2)若方程是“差方程”,求的值.
【答案】(1)②
(2)或
【分析】本题以新定义题型为背景,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掌握各类求解方法是解题关键.
(1)分别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判断;
(2)利用因式分解法解出方程,再根据“差方程”的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1)解:①,

∴,
,不是整数根,故①不是“差方程”;
②,

∴,
∴,故②是“差方程”;
③,


∴方程无整数根,故③不是“差方程”;
故答案为:②;
(2)解:方程因式分解得,
解得:,.
∵方程为“差方程”,
∴,
解得:或.
19.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1)当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时,求的取值范围;
(2)当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互为相反数时,求的值.
【答案】(1);
(2).
【分析】()根据根的情况确定参数的范围,由即可求解;
()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解方程即可;
此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和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当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时,;当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时,;当方程没有实数根是解题的关键时,,熟记: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为,,则,.
【详解】(1)∵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解得:,
∴的取值范围是;
(2)设,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
则,
解得:.
20.计算
(1)化简:
(2)小华在解方程时,解答过程如下:
解:移项,得 第一步
两边开平方,得 第二步
所以 第三步
“小华的解答从第_________步开始出错,请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
【答案】(1)-1;
(2)二 ;正确的解答过程,见解析
【分析】(1)利用平方差公式展开,合并同类项即可;
(2)根据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即可.
【详解】(1)解:
=-1;
(2)解:第二步开始出现错误;
正确解答过程:
移项,得(x+6)2=9,
两边开平方,得x+6=3或x+6=-3,
解得x1=-3,x2=-9,
故答案为:二.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1.成都市中心城区“小游园,微绿地”规划已经实施,武侯区某街道有一块矩形空地进入规划试点.如图,已知该矩形空地长为,宽为,按照规划将预留总面积为的四个小矩形区域(阴影部分)种植花草,并在花草周围修建三条横向通道和三条纵向通道,各通道的宽度相等.
(1)求各通道的宽度;
(2)现有一工程队承接了对这的区域(阴影部分)进行种植花草的绿化任务,该工程队先按照原计划进行施工,在完成了的绿化任务后,将工作效率提高,结果提前天完成任务,求该工程队原计划每天完成多少平方米的绿化任务?
【答案】(1)各通道的宽度为米;(2)原计划每天完成平方米的绿化任务.
【分析】(1)设各通道的宽度为x米,将四个小矩形合并成一个大矩形,则大矩形的长为(90-3x)cm,宽为(60-3x)cm,再根据矩形面积公式列方程求解即可;
(2)设该工程队原计划每天完成ym2的绿化任务,则按原计划完成任务需要天,完成的绿化任务需要天,提高工作效率后完成剩余工作量所需要的时间为天,再按照题干所给时间关系列出方程并求解即可.
【详解】解:(1)设各通道的宽度为x米,将四个小矩形合并成一个大矩形,则可得方程,
(90-3x)(60-3x)=4536,解得x=2或48(不合题意,舍去),
故各通道的宽度为米;
(2)设该工程队原计划每天完成ym2的绿化任务,则由题干条件得,
,解得y=400m2/天,
经检验,y=400m2/天是原方程的解,并符合题意,
故原计划每天完成平方米的绿化任务.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和分式方程的应用,注意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需要符合实际意义及题目要求,分式方程的根需要检验.
22.【综合与实践】
【问题情境】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在讨论这些解法之间的关系时,小组同学发言如下:
【操作判断】)(1)小彬:分解因式法可以解特殊结构的一元二次方程,基本思路是通过分解因式将方程变形为的形式,这样就可以将原方程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或 ,进而得到原方程的根为, .
【实践探究】(2)小文:分解因式法虽好,但是有些方程用这个方法不太方便,比如,这个方程利用公式法或者配方法可得:,,但我们能反过来利用这两个解帮助我们对进行因式分解得到,请你利用这个方法对进行因式分解.
【问题解决】(3)小彬:从特殊到一般,是否所有的代数式()都能进行因式分解呢?请说明能进行因式分解的代数式中的a,b,c要满足什么条件,因式分解的结果是什么?
【答案】(1)(2)(3)要满足,
【分析】
本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和因式分解:
(1)根据两数之积为0,则其中一个因数为0,作答即可;
(2)配方法求出的两个根,再进行因式分解即可;
(3)根据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再进行因式分解即可.
【详解】解:(1)∵,
∴或,
∴,;
故答案为:;
(2)∵,
∴,
∴,
∴,
∴,
∴,
∴;
(3)当有实数根时,,
此时的根为:,
∴当时,代数式()都能进行因式分解,
∴.
23.商场某种商品平均每天可销售40件,每件盈利60元.为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每件商品每降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销售2件.
(1)若假设降价元,此时每天可销售商品_______件,
(2)每件商品降价多少元时,商场日盈利可达到3150元?每件盈利________元.
(3)已知该商品的原价为169元,为达到(2)中的日盈利目标,商场准备分2次降价,那么平均每次应降价百分之多少?(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40+2x);(2)25元,35;(3)7.7%
【分析】(1)利用原来每天销售的商品件数40+2×降价的钱数即可表示;
(2)根据日盈利=每件商品盈利的钱数×(原来每天销售的商品件数40+2×降价的钱数),把相关数值代入求解即可;
(3)设平均每次应降价y,利用2次降价后的售价为169-25可得方程,解之即可.
【详解】解:(1)若假设降价元,
此时每天可销售商品(40+2x)件;
(2)设降价x元,由题意得:(60-x)(40+2x)=3150,
化简得:x2-40x+375=0,
解得:x1=15(舍),x2=25,
则每件盈利60-25=35元;
(3)设平均每次应降价y,
由题意得:,
解得:y=≈7.7%或y=(舍),
∴平均每次应降价7.7%.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得到日盈利的等量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4.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在冬奥会期间,北京某校打算组织部分师生利用周日时间到现场观看比赛,经了解在离学校最近的比赛场馆当日共有A、B两场比赛,两场比赛的票价如下图所示,其中x轴表示一次性购票人数,y轴表示每张票的价格,如:一次性购买A场比赛门票10张,票价为400元/张,若一次性购买A场比赛门票80张,则每张票价为200元.
(1)若一次性购买B场比赛门票10张,则每张票价为___________元(直接写出结果).
(2)若一次性购买A场比赛门票张,需支付门票费用多少元?(用a的代数式表示)
(3)该校共组织120人(每人购买一张门票)分两组分别观看A、B两场比赛,共花费32160元,若观看A场比赛的人数不足50人,则有多少人观看了B场比赛?
【答案】(1)
(2)
(3)99或72
【分析】(1) 对于B场门票,求得当时,票价与购票人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把代入即可;
(2) 对于A场门票,求得时,票价与购票人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把代入即可求解;
(3) 设观看A场比赛的人数为人,,则观看B场比赛的人数为人,根据题意应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当;第二种情况:当时分别列出方程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1)解:对于B场门票,当时,票价与购票人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该直线过点(70,240),(0,450),
∴可得 ,解得,
∴,
∴当时,,
∴一次性购买B场比赛门票10张,则每张票价为元,
故答案为:;
(2)解:对于A场门票,当时,票价与购票人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该直线过点(30,400),(70,200),
∴可得 ,解得,
∴,
∴当 时,,
∴若一次性购买A场比赛门票张,需支付门票费用元;
(3)解:设观看A场比赛的人数为人,,则观看B场比赛的人数为人,根据题意应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当,
由题意得,
解得,
∴观看了B场比赛的有人;
第二种情况:
当时,由题意得,
解得(不合题意舍去),
∴观看B场比赛的人数有人,
综上可得,观看A场比赛的人数不足50人,则有人或72人观看了B场比赛.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及一次方程的应用,分类讨论分段求解是解题的关键.
25.如图,在矩形中,点O为坐标原点,点B的坐标为,点在坐标轴上,点P在边上,直线,直线.
(1)分别求直线与x轴,直线与的交点坐标;
(2)已知点M在第一象限,且是直线上的点,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点M的坐标;
(3)已知矩形的顶点N在直线上,Q是坐标平面内的点,且N点的横坐标为x,请求出x的取值范围.
【答案】(1)直线l1与x轴交点坐标为(,0),直线l2与AB的交点坐标为(1,1);(2)(2,3)或(,);(3)≤x≤或≤x≤
【分析】(1)根据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直线l1与x轴,直线l2与AB的交点坐标;
(2)分三种情况:①若点A为直角顶点时,点M在第一象限;②若点P为直角顶点时,点M在第一象限;③若点M为直角顶点时,点M在第一象限;进行讨论可求点M的坐标;
(3)根据矩形的性质可求N点的横坐标x的取值范围.
【详解】解:(1)将y=0代入直线l1:当y=0时,2x+1=0,
则直线l1与x轴交点坐标为(,0),
直线l2:当y=1时,2x-1=1,即x=1,
则直线l2与AB的交点坐标为(1,1);
(2)①若点A为直角顶点时,点M在第一象限,连结AC,
如图1,∠APB>∠ACB>45°,
∴△APM不可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M不存在;
②若点P为直角顶点时,点M在第一象限,如图2,
过点M作MN⊥CB,交CB的延长线于点N,
∵∠APM=∠APB+∠MPN=90°,∠PAB+∠APB=90°,
∴∠PAB=∠MPN,又AP=PM,∠ABP=∠MNP=90°,
∴Rt△ABP≌Rt△PNM(AAS),
∴AB=PN=2,MN=BP,
设M(x,2x-1),则MN=x-2,
∴2x-1=2+1-(x-2),
∴x=2,
∴M( 2,3);
③若点M为直角顶点时,点M在第一象限,如图3,
设M1(x,2x-1),
过点M1作M1G1⊥OA,交BC于点H1,
同②可得:Rt△AM1G1≌Rt△PM1H1,
∴AG1=M1H1=1-(2x-1),
∴x+1-(2x-1)=2,
解得,x=0,
∴M1(0,-1)(不合题意舍去);
设M2(x,2x-1),
同理可得x+2x-1-1=2,
∴x=,
∴M2(,);
综上所述,点M的坐标为(2,3)或(,);
(3)当点N在直线l2上时,
∵点N的横坐标为x,
∴N(x,2x-1),
当点P和点B重合时,P(2,1),
∴AP的中点G坐标为(1,1),
∵四边形ANPQ是矩形,
∴∠ANB=90°,
∴NG=AP=1,
∴(x-1)2+(2x-1-1)2=1,
∴x=(点N在AB上方的横坐标)或x=(点N在AB下方的横坐标),
当点P和点C重合时,P(2,0),AP的中点G'坐标为(1,),
同理:NG'=AP=,
∴(x-1)2+(2x-1-)2=,
∴x=(和点N在AB上方构成的四边形是矩形的横坐标)或x=(和点N在AB下方构成的四边形是矩形的横坐标),
∴≤x≤或≤x≤.
【点睛】本题考查了四边形综合题,涉及的知识点有: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分类思想的应用,方程思想的应用,综合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