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1.北京的春节
第一课时
百里不同风
千里不同俗
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主要部分
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
出特点。
北京的春节
腊八粥
古诗三首
藏戏
习作 家乡的风俗
1
2
3
4
5
让我们来观看视频,了解“春节”来历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写福字;
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炖牛肉;
二七二八把面发;二九对联贴门口;
除夕万家人团圆;欢天喜地过大年。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因作品很多而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pū(铺设)
pù(药铺)
jié(结束)
jiē(结巴)
铺
间
结
jiàn(间或)
jiān(空间)
2.多音字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里
引用俗语有什么作用?
俗语
形象地说明了北京春节的序幕在一年里最冷的时候拉开的。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采用北京话口语
北京方言
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时间 活动
腊月初八
除夕
共学活动一
快速浏览文章,找到时间段圈画出来,按照顺序,记录在时间轴的表格中,也将其时间段所对应的活动记录在表格中。
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
腊月初八
泡腊八蒜
熬腊八粥
腊月初八
时间 活动
腊月初八 熬腊八粥 泡腊八蒜
初九至二十二 孩子:买杂拌儿 买爆竹 买玩意儿
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
腊月二十三 祭灶王 吃糖
过了腊月二十三 大扫除 把吃的准备充足
除夕 做年菜 贴对联 贴年画 穿新衣 灯火通宵 放鞭炮
吃团圆饭 守岁 祭祖
正月初一 店铺关门 男人拜年 女人待客 逛庙会
正月初六 乔听戏 店铺开张 逛庙会 逛天桥
元宵 小孩放花炮 吃元宵 看花灯
正月十九 春节结束
这样处理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有利于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
想一想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一些?
详写
腊八、除夕、初一、元宵节
略写
初九到二十三、小年、过了二十三、初六、正月十九
详略得当 突出重点
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