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兴铭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兴铭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07 09:2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题
八年级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
请将1-10这十个数字的汉字大写数字依次准确、工整、美观地书写在
下面的田字格中。(2分)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克扣(kè)
淡薄(báo)
提防(tī)
长途跋涉(bá)
B.憧憬(chóng)
针灸(jiū

憎恶(zēng)
锐不可当(dāng)
C.疮疤(chuāng)
琐屑(xiè

签订(qiān)
纷纷溃退(kuì)
D.笨拙(zhuō)
诘问(jí)
震悚(sǒng)
眼花缭乱(liáo)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惧惮
荒谬
丰功伟绩
富丽堂皇
B.渴慕
瓦砾
大庭广众
低眉顺眼
C.赃物
悼念
微不足道
世外桃源
D.霹雳
惊骇
风尘苦旅
月明风轻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这次研讨会,大家对如何提高复习效率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
B.通过开展“拆墙透绿”活动,使我市城市品位有了很大提升。
C.漫长的人生中,谁也不可能不一帆风顺,谁也难免要经历挫折。
D.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感动中国”人物为榜样,从他们身上汲取正能量,将感动
变成行动。
5、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这一次来到黄山北海,早晨天还没有亮,就有人跑着、吵着去看日出。我一骨碌
爬起来,在凌晨的薄暗中摸索着爬上曙光亭,那里已经是黑鸦鸦的一团人。我挤
在后面,同大家一样向着东方翘首仰望。天是睛的。但在东方的日出处,
却有一线烟云。

①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
②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
③须臾,彩云渐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
④然而立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
A、①④③②
B、②③①④
C、②③④①
D、②①③④
二、古诗词名句填写(共8分)
1.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3.乡泪客中尽,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4.
李白的送别诗别有情味:《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

”,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寄托对朋友的一片深情;《送友人》中的“

”用徐徐而下的一轮红日隐喻对朋友的惜别之情。
5.《陋室铭》中表现主人公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6.
古诗词中有很多体现亲情的名句,请写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下相联的两句:“

。”
7.
我们常用古语“树欲静而风不止,
”来劝诫世人孝敬老人要趁早。
三、文学常识。(11分)
1、新闻六要素:

五部分指:
(2分)
2、《芦花荡》作者是
,是“
派”的代表作家,本文选自《
》,与《
》并称为“姊妹篇”。(3分)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
( http: / / www.21cnjy.com )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

国人,代表作有《
》、《
》、《

等。
(4分)
5、默写三句关于“战争”的古诗词。(3分)
四、综合性学习(6分)
某校八(1)班主持了一场“我看汉语魅力”的辩论会,正反方激烈交锋。
正方: 。同样一组词语,按不同顺序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就能表示多种多样的意思。目前,在亚洲、欧美许多国家,一股汉语学习的热潮正随着中国对外影响的扩大而日益高涨,汉语必将成为全球的强势语言。
反方:汉语的魅力在消退。
( http: / / www.21cnjy.com )(1)汉语中有些同音字、同义词混淆难辨,造成听读障碍,影响我们的学习兴趣。(2)目前,许多幼儿园开了识字课,增加了幼儿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幼儿快乐成长。(3)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外语的强势地位越来越突出。因此,汉语的魅力之光逐渐暗淡了。
(1)你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2)你为正方确立的观点是:
。(2分)
(3)请你再为正方补充一条阐述观点的理由。(2分)
五、阅读理解(32分)
(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分)
⒈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⑴可爱者甚蕃(

⑵濯清涟而不妖(

⑶香远益清(

⑷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⒉ 翻译文言语句(2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⒊ 选文第1节从  
、     、     三个方面对莲花进行了描写。(3分)
⒋ 短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对待的?请简述理由。(3分)
⒌ 模仿例句,用同样的方法造句。(2分)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爱
,因为它

(二)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分)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
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⑵晴初霜旦(    )
2.
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2分)
A.或:或王命急宣
 或以钱币乞之
B.故:故渔者歌曰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C.绝:哀转久绝
 沿溯阻绝
D.素: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
3.
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     描写手法,其作用是               。(2分)  
5.文中对三峡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请从文中再选出两处景物,仿照例句进行描写。
例:碧绿的潭水,怪异的松柏。(2分)
                                             
(三)、阅读赏析(共13分)
父亲和他的稻
①我的老家在一片广阔而深远的田野的边缘上,离家50米的地方,有父亲栽种的一块稻田。我就在这块稻田里跟着我的父母学习稼穑,怎样种谷、收谷。
②种谷也就是把秧苗插进田里。插
( http: / / www.21cnjy.com )秧当然不是那么简单。在明媚的春光里,母亲成了我学习的老师。母亲插起秧来,就像蜻蜓点水,只见水动,不见水响,一板秧几下子就插到头了。母亲告诉我,插秧如同写字,脚要立稳,腰要端直,手要灵活;插秧第一步是把腿插进去,然后把手插进去,再然后把秧插进去。我似懂非懂,跟着母亲学起了插秧,反复练习插腿插手,整天把自己插进田里。
③秧苗刚插上去的时候,长得较慢。两道追
( http: / / www.21cnjy.com )肥洒过后,秧苗一个劲地赶着上长,拔节、分蘖,很快就再也看不见田水,密实得连风也难穿透。秧苗长至齐腰深,开始抽穗。那些谷穗,不知是什么时候窜出来的,隐在宽大的稻叶间,并不惹眼,偶尔才露风韵,恰似怀胎少妇,羞赧地把肚子遮遮掩掩,不好意思呢。但它们哪里躲得过父亲的眼睛呢,谷穗一露脸,父亲就瞅见了,会心的笑意在脸上荡漾开来。
④水稻扬花了,谷穗上花粉霜白。这期间,父母严禁孩子们下稻田捉鱼、摸泥鳅,碰落了花粉,谷子就成了秕壳,降低收成。
⑤入夜,村口的大槐树树下,常聚着乘凉的庄稼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谈天说地,也说在望的收成。萤火虫提着小灯笼,一闪一闪在田野游逛,逗引着孩子们。天边不时划过一道闪电,似金蛇在眼前窜过。父亲说,那是在扯谷花闪呢。
⑥扯过谷花闪,扬过花的谷粒,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开始灌浆,日渐饱满,日益沉甸,把谷穗压弯了腰;颜色也逐渐泛黄,直到粒粒都变得金黄。这时候,父亲最忙,一天几次往田边跑。晨曦里,看几回;夕阳下,又看几回。他走上田埂,弯腰捋一束稻穗,摊开手掌吹吹,然后瞪大眼睛默默地数着饱满黄澄澄的谷粒:一、二、三……一抹阳光洒在他脸上,那眼神,就像自己的孩子即将呱呱落地一样陶醉。
⑦稻香氤氲的夜晚,月亮似乎格外圆润。父
( http: / / www.21cnjy.com )亲把挂在墙上的一把把镰刀取了下来,有的镰刀,已经锈迹斑斑,沉淀着往昔的日子。冷寂的月光射在磨石上,父亲一下一下地磨着,嚓嚓的声响传出很远,穿透在这静寂的夜空里。磨一会儿,父亲就会拿手指在镰刀的刃上弹试一下,镰刀的刃面反射着清冷的月光,像是长剑的一道清吟。
⑧第二天,我跟着父亲学割稻。父亲什么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没说,只扔给我一把镰刀。父亲站在田里,开始割了起来,我知道,父亲是要我模仿他的样子,他怎么割,我就怎么割。父亲也像稻子一样弯着腰,一手拽着稻子,一手拿着镰刀,稻子在他利索的动作中一片片倒下了。我看见,大颗大颗的汗珠在他的头上、黝黑的脊背上滚动闪烁。
⑨打下的新谷,第一担总是父亲弯腰挑起,试
( http: / / www.21cnjy.com )试,觉得很沉,朗朗地笑了。一担担带着泥土香味的谷子,伴随父亲吱吱呀呀晃动的扁担,渐渐堆满了老屋前面的晒谷坪。
⑩在父母的教诲下,我终于学会了插秧、割稻。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重要的是,我从他们插秧、割稻的姿势中获得了一种宝贵的哲学启示:即如何做人,怎样生活。虽然,我在一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况味中离开了乡村。始终没有成为真正的种田人。
每年的收割时节,父亲总要打电话给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希望我回去。当我手拿如月的镰刀,看见所有的水稻站在温暖的水里,低着头,保持成熟保持质朴,期待我下镰。父亲挥舞着镰刀,连贯流畅,轻松自如,仿佛一位老艺人自由的杂耍。那一刻,我惊奇地发现,父亲一生的精彩竟在这块稻田里。
1.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在稻子生长的过程中,父亲的心情是如何表现的?请摘录文中相关语句回答。(2分)
(2)如何理解第 段“父亲一生的精彩竟在这块稻田里”这句话?(2分)
2.请对第⑥段中画线句子作一点赏析。(3分)
他走上田埂,弯腰捋一束稻穗,摊开手掌吹吹,然后瞪大眼睛默默地数着饱满黄澄澄的谷粒:一、二、三……
3.文章第⑤、⑦段都描写了乡村的夜晚,请简要分析第⑦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4.阅读文章第⑩小节,联系前文具体说说插秧、割稻需要怎样的姿势,这两种姿势让“我”学得了怎样做人的启示?(4分)
插秧:姿势——
启示——
割稻:姿势——
启示——
三、写作(30分)
从小到大,我们的父母老师、亲朋好友、先贤哲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给我们说过许许多多的话,这些话,或让你热泪盈眶,或让你豁然开朗,或让你信心满怀……
请以“我又想起了那句话”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要叙真事,抒真情;
2、在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班名、人名;
3、字数600字以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