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1成比例线段
一、填空题
1.鹦鹉螺是一类古老的软体动物. 鹦鹉螺曲线的每个半径与后一个半径的比都是黄金比例,是自然界最美的鬼斧神工. 如图,是的黄金分割点,若线段的长为,则的长为 . (结果保留到)
2.如图,在中,点D、E、F分别在边、、上,,,如果,那么的值是 .
3.已知 ,则 .
4.如图,练习本中的横格线都平行,且相邻两条横格线间的距离都相等,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都在横格线上若线段,则线段 .
5.如图,锐角内接于,,在,上,,,过,分别作,的垂线交于点,连结,若的半径为,那么的长是 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二、单选题
6.若线段 成比例, 其中 , 则 值为 ( )
A.1 cm B.2 cm C.3 cm D.4 cm
7.若,则下列等式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8.如图,,若,,,则的长度是( )
A.2 B.3 C.6 D.9
9.如图,已知,若,则的长为( )
A.3 B.5 C.5.5 D.6
10.如图,直线,直线分别交,,于点,,,直线分别交,,于点,,,直线与相交于点,若,,则( )
A.1 B. C. D.
11.如图,中,E为对角线上一点,过点E的直线分别交边,于点F,G,交射线,于点M,N.若,,则的值为( )
A.6 B.8 C.10 D.15
12.下列四条线段不成比例的是( )
A.a=3,b=6,c=2,d=4 B.a=,b=8,c=5,d=15
C.a=,b=2,c=3,d= D.a=1,b=,c=,d=
13.如图所示,,,,,则的值为( ).
A. B. C. D.
14.若(),则( )
A. B. C.1 D.2
15.如图,在矩形中,平分,将矩形沿直线折叠,使点A,B分别落在边上的点,处,,分别交于点G,H.若,,则的长为( )
A. B. C. D.5
16.古希腊时期,人们认为最美人体的头顶至肚脐的长度与肚脐至足底的长度之比是(,称为黄金分割比例),如图,著名的“断臂维纳斯”便是如此.此外,最美人体的头顶至咽喉的长度与咽喉至肚脐的长度之比也是.若某人满足上述两个黄金分割比例,且腿长为,头顶至脖子下端的长度为,则其身高可能是( )
A. B. C. D.
17.如图,在正方形中,分别以点A和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和,作直线,再以点A为圆心,以的长为半径作弧交直线于点(点在正方形内部),连接并延长交于点.若,则正方形的边长为( )
A. B. C. D.
三、解答题
18.如图,在中,点、、分别在边、、上,且.若,求的值.
19.在设计人体雕像时,使雕像的上部(腰以上)与下部(腰以下)的高度比,等于下部与全部的(全身)的高度比,可以增加视觉美感,按比例,如果雕像的高为2m,那么它的下部设计为多高?(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参考数据:,,
20.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经过A(1,6),B两点,直线AB与x轴交于点C.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若点C的坐标为(4,0),求的值.
21.已知线段 a 、b 、c 满足 a : b : c =3: 2 : 4,且 a+2b+c=33 .
(1)求 a 、b 、c 的值;
(2)若线段 x 是线段 a 、b 的比例中项,求 x 的值;
(3)将线段b按黄金分割比例分为两条线段,求黄金分割比例后的较长线段的长度;
22.如图,在△ABC中,D、E、F分别是AB、BC上的点,且DE∥AC,AE∥DF,,BF=6cm,求EF和FC的长.
23.如图,矩形中,,点在边上,在同侧以为边作正方形,直线交直线于点.
(1)如图①,若点是的中点,求的值;
(2)如图②,若点在矩形内,且,求的长;
(3)连接,若,直接写出的值.
24.如图,在中,,,,点为边上的动点,点从点出发,沿边往运动,当运动到点时停止,若设点运动的时间为秒,点运动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
(1)当时, , ;(请直接写出答案)
(2)当为何值时,是直角三角形;(写出解答过程)
(3)求当为何值时,是等腰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
2.
3.
4.6
5.
6.D
7.D
8.B
9.B
10.C
11.C
12.C
13.C
14.B
15.A
16.B
17.D
18.
19.1.24米.
20.(1)
(2)
21.(1)解: 设定未知数:设a=3 k,b=2k,c=4k,代入a+2b+c=33 ,
解方程: 3k+2·2k+4k=33,即3k+4k+4k=33,得到11k=33,
解得k=3 ,
所以得到a=9,b=6,c=12
(2)解:根据比例中项的定义,线段x满足x2=ab。代入a=9,b=6,
解得
(3)解:黄金分割比例是指线段分割成的两段长度之比为,且两段之和等于原线段长度。
根据此比例,线段b=6分割后,较长线段的长度为,
代入b=6,得到,
化简得
22.解:∵AE∥DF,
∴,即,
∴EF=4,
∴BE=BF+EF=6+4=10,
∵DE∥AC,
∴,即 ,
∴CE=,
∴CF=CE+EF=.
23.(1)
(2)
(3)
24.(1)4;21
(2)解:①∠CDB=90°时,AC BDAB BC,
∴BD,
所以CD=,
∴,
解得:(秒);
②∠CBD=90°时,点D和点A重合,
∴,
解得:(秒);
综上所述,当或秒时,△CBD是直角三角形;
(3)解:①CD=BD时,如图1,过点D作DE⊥BC于E,
则CE=BE,DE∥AB,
∴CD=AD=AC=,
∴,
解得:(秒);
②CD=BC时,CD=15,
∴,
解得:(秒);
③BD=BC时,如图2,过点B作BF⊥AC于F,
∵S△BCA=AB×BC=AC×BF,
∴×20×15=×25BF,
∴BF=12,
在△BCF中,
∵BC=BD,BF⊥AC,
∴CD=2CF=18,
∴,
解得:(秒);
综上所述,当或或秒时,△CBD是等腰三角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