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八中2024—2025学年度(上)期末考试高二年级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计43分,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5分,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5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以下是某同学对磁场相关概念、公式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奥斯特实验中通电导线一定要东西方向放置
B.磁感应强度就是电流元所受的磁场力与的比值
C.磁感应强度大的地方,线圈面积越大,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也越大
D.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穿过垂直磁场方向的单位面积的磁通量
2.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应先滴油酸酒精溶液,再撒痱子粉
B.图乙为水中炭粒运动位置的连线图,连线表示炭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
C.图丙为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的关系图,分子间距从增大时,分子力先变大后变小
D.图丁为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速率分布图,曲线②对应的温度较低
3.图甲为某款无线门铃按钮,这款门铃可以自己发电,不需要连接外电源。其“自发电”部分电路如图乙所示,按下门铃按钮过程磁铁靠近螺线管,松开门铃按钮磁铁远离螺线管回归原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下按钮不动,门铃会一直响
B.按下按钮过程,螺线管上有从到方向的电流
C.松开按钮过程,螺线管与磁铁之间有排斥力
D.松开按钮过程和按下按钮过程,螺线管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一定相等
4.如图所示,虚线框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是三个质量和电荷量都相等的带电粒子,它们从边上的中点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磁场,图中画出了它们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若不计粒子所受重力,则( )
A.粒子带负电,粒子、带正电
B.粒子在磁场中的速度最大
C.粒子在磁场中的加速度最大
D.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
5.鼠标滚轮是鼠标上位于左键与右键之间的部件。某一鼠标滚轮上使用了霍尔效应传感器,传感器上有一块非常小的金属板,如图所示,、端与电压表相连,左右端与电源相连。当环形磁铁旋转时,电压表就会有读数,图示时刻磁铁的、极分别在竖直面的下、上两端。则( )
A.图示时刻金属板左端积累了负电荷
B.图示时刻金属板端积累了负电荷
C.图示时刻金属板中电子恰好不受磁场力的作用
D.磁铁的旋转不会对金属板中电子运动产生影响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是自感系数较大、直流电阻不计的自感线圈,、是两个相同的小灯泡,是理想二极管,关于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瞬间,灯和灯均是缓慢变亮
B.闭合开关瞬间,灯不亮,灯缓慢变亮
C.断开开关瞬间,灯和灯均是立即熄灭
D.断开开关瞬间,灯闪亮后再熄灭,灯逐渐熄灭
7.通过光敏电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光控电路,增加植物光照时间,有效地提高了作物的产量。电阻箱阻值调整为,闭合开关后,秋天傍晚6点时,灯泡两端的电压达到一定值,恰好能发光。已知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的增强而减小,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灯泡的光对光敏电阻的影响不计,不考虑灯泡电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照减弱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增大
B.光照减弱的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比值不变
C.光照减弱的过程中电压表变化量绝对值和电流表变化量绝对值的比值变大
D.若电阻箱阻值大于,则秋天傍晚6点之后才可能发光
8.在图甲所示的交流电路中,输入端、所接电源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原线圈电路中接有“8V,4W”的小灯泡,副线圈电路中所接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电阻恒为,定值保护电阻。滑动变阻器的触头滑到适当位置时,两个灯泡恰好都正常工作。假设变压器是理想变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灯泡的电流方向每秒改变25次
B.电源的输出功率是
C.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D.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
9.列车进站时如图所示,其刹车原理可简化如下:在车身下方水平固定一材质均匀的矩形线框,利用线框进入磁场时所受的安培力,辅助列车刹车。已知列车的质量为,车身长为,线框的和长度均为(小于匀强磁场的宽度),线框的总电势为。站台轨道上匀强磁场区域足够长,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车头进入磁场瞬间速度为,方向水平向右。列车停止前所受铁轨及空气阻力的合力大小恒为,方向水平向左。车尾进入磁场瞬间,列车恰好停止。下列正确的是( )
A.列车进站过程中
B.列车边进入磁场瞬间,线框的电流大小为
C.列车边进入磁场瞬间,加速度大小
D.列车从进站到停下来的过程中,线框边消耗的电能为
10.如图所示,半径为的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圆形区域内、为互相垂直的竖直和水平两条直径,沿方向距点为的点处固定一足够长的挡板,挡板与的夹角,粒子打到挡板上会被吸收,圆形磁场区域以外空间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电荷量为的带负电粒子(重力不计)自点沿方向以速度射入磁场,经磁场偏转后从点沿方向射出磁场,之后恰好未打在挡板上,图中已画出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下列正确的是( )
A.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B.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
C.若将原电场换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粒子之后也恰好未打在挡板上,其磁感应强度大小
D.若将原电场换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粒子之后也恰好未打在挡板上,粒子返回圆形磁场区域边界时的位置到点的距离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计15分,第11题6分,第12题9分。)
11.硅光电池是太阳能电池的一种,某同学为了测定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设计了如图1所示电路。图中与串联的定值电阻的阻值为,、均视为理想电表,在一定强度的光照下进行下述实验(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电流表、的值、。为了作出此电池的曲线,需要计算出电路的路端电压,则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2)根据测量数据作出该硅光电池的图像如图2所示,该电池的电动势________V,在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不大于的情况下,此电池的内阻________;
(3)若将该硅光电池两端接上阻值为的电阻,此时对应的电池内阻________。
12.为探究“RFP602”型半导体薄膜压力传感器的电阻随压力的变化关系,将图甲的传感器固定在图乙的铁架台支架平面上,总重量为的形金属框架上沿压在传感器上,下端悬吊钩码。改变钩码的数量(每个重),就改变了传感器所受的压力。已知该传感器的电阻约,电阻测量采用伏安法,主要器材如下:
A.电流表(量程,内阻约)
B.电流表(量程,内阻为)
C.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
D.电阻箱(最大阻值为)
E.电源(电动势为)
(1)电阻的测量电路图如下图所示。为提高测量精度,测量的电路中,电流表应选择________(选填""或"");电压表应选择________(选填""或"")和电阻箱串联改装成量程为的电压表,电阻箱的电阻值应调节为________;
(2)正确连接电路后,多次改变形金属框架下悬吊钩码的数量,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并算出第2、3两次实验数据的压力值,填入下方表格当中: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钩码数量 0 1 2 3 4 5
压力 0.5 ________ ________ 2.0 2.5 3.0
电阻 55.52 34.63 27.17 25.26 24.14 22.12
(3)把上题两组数据描到图丁中,连同已描出的点绘出图线;
(4)根据图线可知,“RFP602”的电阻随压力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用它测压力时,灵敏度较大的区间是________(选填“1N左右”或“4N左右”)。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2分,第13题10分,第14题14分,第15题18分。)
13.如图甲所示,轻绳吊着匝数的正方形闭合线圈,下方区域分布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线圈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线圈的质量、边长、总电阻,取。求时:
(1)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大小;
(1)轻绳中的拉力大小。
14.研究人员在研究“电磁弹射”、“磁悬浮列车”等的工作原理时,常常设计各种分布规律的磁场对金属线框产生作用。比如下图所示的垂直于光滑水平桌面的磁场区域:边界、位于水平桌面且彼此平行、相距为,区域I、II、III的宽度分别为、、,其中区域III中无磁场,区域I、II中存在方向相反、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的匀强磁场。若干个这样的区域I、II、III依次排列。长、宽分别为、的矩形金属线框平放在桌面上,其匝数为、质量为、总电阻为。时,线框刚好与第一个匀强磁场区I重合,并在水平向右的力(大小未知)作用下以速度向右匀速运动;
(1)当矩形线框的边、边分别处于磁场区I、II中时,求线框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2)求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
15.某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粒子加速器的模型,如图甲所示。“加速装置”为一对平行金属板,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循环部分”由4个圆形磁场区域组成(其磁感应强度大小可调);“测速装置”用于测量粒子是否达到预期速度。一束质量为、电荷量为的负电粒子流,通过“引入装置”无初速飘入加速装置,经加速装置加速次后从“引出装置”引出,并保持速度大小不变从中点进入一边长为的正方形匀强磁场(边界处无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其中且可调节、),如图丙所示,不计粒子重力、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及碰撞,计算结果可以保留根号。
(1)求粒子离开“引出装置”时的速度大小;
(2)“测速装置”是一个长、宽、高分别为、、的长方体中空装置,如图乙所示,其中上、下两面为导电板,前、后两面为绝缘板,左、右两面开放,两导电板间有磁感应强度为,方向向里的匀强磁场。调节加在两导电板的电压,可以使粒子每次经过“测速装置”时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求粒子最后一次经过装置时,加在两导电板的电压;
(3)由于干扰,导致粒子流以发散角(在纸面内)从点进入正方形匀强磁场(速度大小相等),如图丙所示,其中.若要求所有粒子均能从边射出(不含、点),求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