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季新修订教材】统编语文三上第六单元《单元整体设计 16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秋季新修订教材】统编语文三上第六单元《单元整体设计 16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1 18:5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单元导读》教学设计
人文主题:饱览大好河山,感受祖国之美。
语文要素: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习作要求: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学习目标:
1.认识39个生字,读准5个多音字,会写37个字,会写49个词语。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感受课文中描绘的祖国山河之美和语言文字的魅力,增强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能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意思,积累描写景物的优美词句。在习作中运用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描写身边的美景,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
3.通过寻找段落中的关键语句,培养逻辑分析与概括能力;在观察景物、构思习作的过程中,提升观察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思维能力。
4.感受祖国各地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美,体会课文中景物描写的生动形象。在习作中尝试运用优美词句描绘美景,展现对美的感知与表达能力。
学习内容:
◇精读课文:《16富饶的西沙群岛》《17海滨小城》
《18美丽的小兴安岭》
◇略读课文:《19*香港,璀璨的明珠》
◇习作:这儿真美
◇语文园地:梳理与交流、语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学习重点:
1.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祖国山河的美丽与富饶。
2.在习作中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将身边的美景具体、生动地描写出来,运用积累的好词好句提升表达效果。
单元整体设计:
师:山是我们大地的脊梁,河是我们民族的血脉,山河交织成了我们美丽的祖国。江山如画,每一处风景都是大自然馈赠的瑰宝。北国雪林银装素裹,南国海滨四季如春,西陲山河雄奇壮丽,海疆风景美不胜收。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走入第六单元的学习。
任务一 小导游初试身手
(一)出示地图,激趣导入。
1.出示中国地图,出示之前在课文中“游览”过的城市或地点,大致了解它们在祖国的什么地方。
2.在地图中标记自己跟家人游览过的城市或地方,并用几句话说说这个地方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整体感知,绘制游览路线。
1.出示单元导读页,明确本单元的:
人文主题:饱览大好河山,感受祖国之美。
语文要素: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习作要求: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2.出示本单元的目录,明确这个单元我们要跟着文字去到的地方。
(1)自读本单元四篇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在地图中找到和文章相对应的游览目的地,圈一圈地点,写一写景点。
(3)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同桌互相说说对这个景点的了解。
(4)小组合作,用记号笔在地图上绘制出本次的旅行路线。
(三)发布任务,明确本单元学习要求。
1.发布任务,明确本单元我们要跟着文字去旅行,开展“山河之旅:争做金牌小导游”活动,领略祖国各地风光,打卡最美中国。
任务情境:山河之旅:争做金牌小导游
任务一:小导游初试身手
单元导读,准备一张中国地图,在地图上标注出本单元
四篇课文涉及到的地理位置,按课文顺序安排行程
任务二:导游词撰写妙招
活动1 寻找关键语句 《16富饶的西沙群岛》
《17海滨小城》
《18美丽的小兴安岭》
活动2 总结关键语句 梳理与交流
活动3 运用关键语句 《19*香港,璀璨的明珠》
任务三:金牌小导游显本领
习作:这儿真美
语文园地四
2.学生再次阅读中国地图,为第一站出行做好准备。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出发第一站——富饶的西沙群岛。
《16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饶、优、崖、懒、划、威、武、插、栖、厚、粪、辈”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景、优、淡、浅、底、岩、鹿、划、布、茂、密、厚、料”13个字,会写“风景、优美、物产、交错、岩石、鹿角、成群结队、布满、条纹、周身、皮球、茂密、肥料、祖国、事业、发展”16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能发现第五自然段是围绕关键句来写的。
3.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4.能用几句话描述图中的景象。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写了西沙群岛哪些风景和物产,初步培养“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读课题,激发兴趣
1.板书绘群岛,激发学习兴趣。
师:(在黑板上画小岛)谁能说说老师画的是什么?
生:一座小岛。
师:(画更多的岛)在一片海域中有很多这样相距很近的小岛,我们就可以说它们是——
生:群岛。
2.指导读长句,认识地理位置。
师:今天我们就要去一个群岛,叫西沙群岛。它在哪里呢?一起读一读下面这个句子。
出示:
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
(生齐读)
师:像这样表示地理位置的长句子,如果停顿不恰当,会让人难以听懂。我们在朗读时,可以在大地名后、小地名前稍作停顿,这样读就很容易让人听明白了。
出示:
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
师:谁能读一读?(生读)句子会读了,也让人听明白了。现在你能在中国地图上找到西沙群岛在哪儿吗?
(出示地图,生指位置)
3.解释关键字,抓“富饶”人文。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西沙群岛。(出示课题)一起读。
生:(读)富饶的西沙群岛。
师:课题中有一个字需要大家注意。
饶:比较识字:
“饶”有四种解释,在课题中它应该是哪种解释?
出示:
①丰富;多。②没有代价地增添;另外添。③饶恕;宽容。④表示让步,跟“虽然、尽管”意思相近。
组词:富饶、求饶、饶命、饶舌、饶恕、不依不饶、不可饶恕、饶有兴趣。
生:根据题目,我知道“饶”是第一个意思。
师:所以,富饶的意思是?
生:富饶的意思物产多,财富多,可以用近义词替换的方法来理解,富足。
师:所以“富饶的西沙群岛”意思就是——
生: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
二、发布任务,明确要求
1.初步感知课文描写的景色。
(1)播放西沙群岛风光短片,学生欣赏。
(2)指名学生交流:西沙群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畅所欲言。
2.初读课文,找文章中心句。
师:西沙群岛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岛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哪句话是作者对西沙群岛的总体印象。
(学生自读)
生:我觉得“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句是作者对西沙群岛的总体印象。
小结:这句话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或者说全文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这就是本文的中心句。
(学生用直线画出中心句,并标注上“中心句”)
中心句:中心句,又称主旨句或主题句,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中最能概括其主要内容或表达核心观点的句子。它通常位于段落的开头或结尾部分(偶尔也可能出现在段落中间),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帮助读者迅速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核心信息。
小结:借助文章的中心句,我们知道了课文是围绕一个意思从不同方面为我们介绍西沙群岛的。
师:西沙群岛真美!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一起读一读第1自然段。
学生齐读:
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3.提问:这么美的西沙群岛,大家有什么办法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引导:我们可以做“西沙代言人”,把西沙群岛介绍给更多的人。
(1)讨论:我们可以怎样为西沙群岛代言?
(2)指名学生交流,教师梳理代言的要求:
第一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第二关:了解西沙群岛,走进景点。
第三关:紧扣关键词,深入品味。
第四关:选择喜欢的部分,为其代言。
三、合作交流,积极闯关
第一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出示闯关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自读后,同桌轮读,订正字音。
2.读词串,说发现
第一组: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第二组: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 相互交错 山崖峡谷 有深有浅
第三组:珊瑚 绽开 海参 懒洋洋 划过来去 威武
成群结队 布满条纹 周身插扇
第四组:栖息海鸟 遍地鸟蛋 厚厚鸟粪 宝贵肥料
第五组:富饶 祖祖辈辈 祖国 事业 发展
(1)多种形式读词语,认读生字,理解词语。
①指导读准多音字“参”:引导学生回忆“参”另外一个读音,并进行组词练习:参与、参加、参军、参赛、参观、参照、参考、参谋;出示海参和西洋参、红参等的图片,请学生认一认、读一读,教师介绍海参;第三个读音:参差cēn cī、参差不齐、参差错落。
②饶、优、崖(二上语文园地七)、懒(二上5)、划、威(二上22)、武、插(二下10)、栖、厚、粪、辈:交流哪些字已经认识了,怎么认识的。重点讲解:
划:
武:看小视频。组词:威武、武艺、武术、武器、英武、动武、武功、武装、练武、武警、武断、文武双全、能文能武、耀武扬威、武汉。威武的意思(查字典)力量强大,有气势。出示文中句子,指导朗读: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栖:看小视频。组词。栖息的意思停留,休息(多指鸟类)。出示句子: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
厚:看小视频。组词。反义词。
粪:
“粪”的本义是一手拿扫帚,一手拿粪箕,把地上的粪便扫除掉,是动词扫除的意思,后来才引申为名词的粪便。
辈:
本义为“分列成行的兵车”,引申为“类别、等级”。组词。
③回读五组词语。在读中巩固字词。
(2)在文中圈出以上词语,回到文中再读一读,交流其中的发现:分别写了什么。
预设:
第一组:写出了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第二组:写了海水的美丽景色。
第三组:写了海底的生物及特点。
第四组:写了海岛是鸟的天下。
第五组:写出了富饶的西沙群岛是祖辈生活的地方。
3.小组合作,闯关验收。
以四人小组组成闯关团队,每组成员既是闯关者,又是验收者。每名组员轮流闯关,其余三人验收:能读准字音,读通段落(可以每人读一个自然段,朗读弱的学生可以读长一点的段落或者是两个自然段),则闯关成功。教师相机反馈,注重激励表扬。
第二关:了解西沙群岛,走进景点
师:生字词语认识了,我们再来读课文。
1.出示“西沙群岛游览信息表”,布置任务:默读课文,结合刚才的五组词语,填写信息表。
学生默读课文并根据信息表边读边圈画相关信息。
西沙群岛游览信息表
著名旅游景点 西沙群岛
地理位置
风景和物产 第二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
2.反馈信息表,归类梳理景物。
(1)指名学生反馈信息表,其他学生相机补充。
(2)引导学生根据信息表梳理归类。
西沙群岛游览信息表
著名旅游景点 西沙群岛
地理位置 南海的西北部,是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
风景和物产 第二自然段 海水
第三自然段 珊瑚、海参、大龙虾
第四自然段 鱼
第五自然段 鸟
①提问:仔细观察信息表,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西沙群岛?
指名学生交流,相机板书: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
②引导:借助板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出示:
课文从( )、( )、( )三方面描绘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③小结:课文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三方面描绘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3.小组合作,闯关验收。
每名组员轮流闯关,其余三人验收:能根据信息表,组织好语言,通顺地说一说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主要的风景、物产,则闯关成功。教师相机反馈,注重激励表扬。
第三关:紧扣关键词,深入品味
1.提问:大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西沙群岛的海水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
按照自读要求,自学第二自然段。
2.指名学生交流,指导学生体会海水的美丽。
(1)追问:你是从哪里读懂了海水的这个特点的?
①点拨学生围绕描写颜色的词语,初步体会海水的美丽。
指名学生读。
②引导想象说话:读着这一段话,你仿佛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体会海水颜色之美。指名学生读。
③追问: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海水颜色美的话,你会用哪个词语?帮助学生理解“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指名学生读。
(2)播放各色海水的视频,引导学生直观理解“交错:交叉错杂”,体会海水颜色的美丽。
(3)海水为什么色彩不同呢?原因是什么?用书上的话回答。
(4)指导学生抓住描写颜色的词语,读出海水的美。
3.小结:我们在“读文本——找关键词——谈感受——品读句子”的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海水的美丽。第三关的闯关到这里先暂停,下节课我们继续进行。
四、指导生字,练写词语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景(二下) 优 淡 浅 底(二上) 岩 鹿 划 布(二下) 茂 密 厚 料
2.引导生观察每个生字的结构、笔顺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重点指导“浅、鹿、茂、密、厚”的写法。
4.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展示评价。
5.练写本课词语。
五、课堂小结,延伸下节课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小组合作闯关读通了课文,感受了海水的美丽。课下,可以试着运用抄写的词语,把美丽的海水介绍给别人听一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主要写了西沙群岛的海水、珊瑚、海参等景色和物产。我们在闯关做代言人的路上,连闯两关,感受到了海水的瑰丽。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挑战!
2.课件出示“西沙群岛景物细赏表”。
(1)回顾:西沙群岛海水的什么特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补充表格。
(2)提问:我们是怎么读懂西沙海水的美的?学生交流第二自然段的学法,教师板书:读文本——找关键词——谈感受——品读句子。
西沙群岛景物细赏表
风景和物产 关键词 理由(可以填写,也可以在文中圈画)
海水 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珊瑚
海参
大龙虾

海鸟
二、合作交流,继续闯关
第三关:紧扣关键词,深入品味
1.过渡,现在,就让我们用这样的方法继续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勇闯第三关!先自己读课文,试着完成“西沙群岛景物细赏表”,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西沙群岛景物细赏表
风景和物产 关键词 理由(可以填写,也可以在文中圈画)
海水 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1)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2)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珊瑚 美丽 “有的……有的……”“……像……”
海参 懒洋洋 到处 蠕动
大龙虾 威武 全身披甲 划过来,划过去
鱼 好看多 成群结队 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各种各样 数不清
海鸟 鸟的天下 各种 遍地 厚厚的
2.指名小组交流学习发现,其他小组补充,教师相机指导。
(1)交流第三自然段,体会海底生物的有趣。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预设1:学生围绕美丽的珊瑚进行交流。
①追问: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珊瑚的美丽的?
引导学生围绕“有的……有的……”“……像……”交流珊瑚的美丽。
②出示珊瑚图片,指导学生用“还有的像……”进行说话练习。
还有的像交错的树枝,在海水中舒展着虬曲的枝干;
还有的像蓬松的羽毛,轻盈地随着水流摆动;
还有的像堆叠的山峦,层层叠叠间藏着深浅不一的沟壑;
还有的像玲珑的扇面,在光影下宛如一件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
还有的像丛生的灌木,密密麻麻的枝丫向四周延伸。
③指名朗读、齐读句子。
预设2:学生围绕懒洋洋的海参进行交流。
①引导学生抓住“到处”和“蠕动”体会海参的数量多和爬行的速度慢。“蠕动”是怎样的动呢?还有哪些动物也是蠕动呢?
②追问:你在生活中见过懒洋洋的人吗?他是怎样的?
③小组朗读句子。
预设3:学生围绕威武的大龙虾进行交流。
①引导:看到“威武”这个词,你想到了谁?引导学生理解积累“威武”。
②提问:你是从哪里读懂龙虾的威武的?引导学生抓住“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体会“威武”。表演读大龙虾。
③男女生比赛读句子。
(2)交流第四自然段,体会鱼的多和美。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①引导学生抓住“彩色的条纹、红缨、像插着好些扇子、长满了刺、飘飘摇摇”等词语体会鱼的颜色美丽和样子有趣。指名学生朗读句子。
②出示各种各样的鱼的图片,布置任务:选择一幅图,仿照课文中写鱼的句子,用一句话来说一说。
有的鱼身披蓝黄相间的鳞片,像穿着一件华丽的铠甲,游动时鳞片反射出的光芒在水中划出一道道流动的彩虹;
有的鱼嘴巴尖尖的,身体细长如箭,通体银白,仿佛是用月光锻造而成,穿梭在珊瑚丛中时快得像一道闪电;
有的鱼背部是深邃的墨蓝,腹部却泛着柔和的粉白,身体两侧还点缀着几颗星星般的光斑,远远望去就像把夜空的一角裁了下来披在身上;
有的鱼尾巴像一把展开的小扇子,上面布满了橙黑相间的圆环,游动时尾巴左右摇摆,如同在水中跳着优雅的舞蹈;
还有的鱼头部扁平,身上长着不规则的褐色斑点,趴在海底的沙面上时,简直和周围的礁石融为一体,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它们的踪迹。
③提问:这一段话除了写鱼的好看之外,还写了什么?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指导学生从“成群结队”“各种各样”“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词语体会鱼儿数量多。
④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⑤小结:我们通过抓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和借助图片等方法,在小组合作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欣赏到了海底生物各不相同的样子,感受到了海底生物的美丽和有趣。所以——
学生齐读: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3)交流第五自然段,体会海鸟的多。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①追问:第五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分别在讲什么?引导学生从“各种、遍地、厚厚的”等词语理解段落的后面三句话分别是在写鸟多、鸟蛋多和鸟粪多。
②出示课文中的阅读泡泡提示语,提问:你觉得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③教师小结:如果一段话是围绕某一句话来写的,那这句话就是这段话的关键句。
④学生齐读第五自然段。读中进一步感知关键句。所以——
学生齐读: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3.师:这么富饶的西沙群岛,是——
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第四关:选择喜欢的部分,为其代言
1.提问:怎样才能把课文中你喜欢的那个部分介绍给大家呢?指名学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整理,并出示“‘我为西沙代言’评分表”。
“我为西沙代言”评价表
介绍的景物 声音响亮语速适当 根据要求介绍清楚 星数合计
海水 ★★ 介绍清楚海水的颜色及其形成交错的原因 ★★★
海底的生物 ★★ 用上“有的……有的……有的……”等句式和积累的词语介绍清楚生物的样子或动作 ★★★
海岛上的鸟 ★★ 用上积累的词句介绍鸟的多 ★★★
2.学生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自由练习。
3.指名学生交流,其他学生根据评价表中的要求进行评议。
4.小组合作,闯关验收。每名组员轮流闯关,其他三人根据评价表要求打分,得到四星者可以成为“西沙群岛代言人”;得到五星者可以成为“西沙群岛金牌代言人”;未达到四星者,给予重新闯关的机会。
三、迁移写法,开展小练笔
1.出示课后小练笔中的四幅图,引导:西沙群岛还有很多生物和美丽的景象,你能像刚才介绍课文中喜欢的部分那样来介绍介绍吗?
2.学生观察图片,自己练习。
3.指名学生交流,引导其他学生从有没有围绕物产的外形、动作等来介绍以及有没有用上“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像……”“……像……”等句式两方面进行评价。
4.布置任务:自己选择一幅图写几句话。学生练笔。
5.交流练笔。教师评价时,关注学生是否把图片上的内容写清楚了,句子是否通顺。
示例:
第一幅(多彩游鱼与珊瑚):海底的鱼,模样繁多。瞧瞧这些,彩色条纹在身的,像流动的彩虹;身上带斑点的,似会游的“花手绢”。它们穿梭珊瑚丛,一会儿凑一起,一会儿又散开,把珊瑚礁海域闹得热闹极啦,连珊瑚都跟着“晃脑袋”!
第二幅(珊瑚与条纹鱼):这片珊瑚,像大朵大朵的“海底花”,橙红的枝杈张着,成了小鱼的“游乐园”。那些黑白条纹的鱼,排着队绕珊瑚游,像给珊瑚戴了会动的“花边”,海水都被它们“搅”得活泼起来,满是生机。
第三幅(海龟与珊瑚礁):大海龟慢悠悠趴在珊瑚礁,壳上花纹像古老地图。它有时伸脖子“看”四周,有时又把自己“埋”进珊瑚,像在和礁石玩“躲猫猫”。周围小珊瑚“站”得稳稳,陪着海龟,成了海底安静又有趣的一景。
第四幅(海鸟与海岸):海岸边,海鸟是“主角”!它们翅膀张张合合,有的刚从海面叼起小鱼,有的正“排队”往天上飞。沙滩、海浪当背景,海鸟的叫声、翅膀扇动声,让这片海岸热闹得像在开“音乐会”,和海底的热闹遥相呼应!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在“西沙群岛景物细赏表”的帮助下,通过“读文本——找关键词——谈感受——品读句子”的学习过程领略到了西沙群岛优美的风景和富饶的物产,还仿照课文描写物产的样子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其他物产,真了不起!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美丽的地方,课余时间可以去找一找,然后把它介绍给同学们。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