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季新修订教材】统编语文三上第六单元《17 海滨小城》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秋季新修订教材】统编语文三上第六单元《17 海滨小城》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1 18:5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海滨小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滨、胳、滩(二上)、睬、载、逢”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臂”,会写“滨、棕、帆、灰、跟、渔、壳(二下)、院、亚、透、除、踩”12个字,会写“海滨、街道、交界、水平线、机帆船、来来往往、朝阳、渔民、贝壳、汽笛、出海、银光闪闪、庭院、亚热带、散发、打扫、干净”17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
3.能找出第四至六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4.能摘抄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能找出第四至六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教学过程:
师:前两节课,我们随课文一起游览了富饶的西沙群岛。这节课,继续游览祖国的壮美河山,出发第二站,走进广东的——海滨小城。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教学“滨”字
1.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2.学习生字“滨”。
出示海滨、湖滨、江滨等图片,看看图片,再看看“滨”的偏旁,猜一猜,“滨”是什么意思?理解“滨”的意思就是“水边、靠近水的地方”。靠近海的地方叫海滨,靠近湖的地方是湖滨,靠近江的地方是江滨,引导学生通过看图片说词语积累“海滨、湖滨、江滨”等词语。“海滨小城”就是——一座靠近海边的城市。
海滨 湖滨
江滨
指导书写:师板书,生书空,一起来写好课题中的生字“滨”。滨,左边三点水,右边是“宾客”的“宾”,左窄右宽,下横稍长。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林遐,去看看这座南国的海滨小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要求:大声朗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再想一想,作者写了海滨小城的哪些景象?(课后第一题)
学生自读课文,自主思考;同桌轮读课文,订正字音。
2.句子归类,识记字词,理清脉络。
课文读得怎么样?一起来检测一下。
【第一组】
海天交界的水平线上,棕色的机帆船和银色的军舰(jiàn)来来往往。
帆船上的渔民,军舰上的战士,他们的脸和胳(ɡē)臂(bei)也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海边是一片沙滩(tān),沙滩上遍地是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
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cǎi)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船上满载(zài)着银光闪闪的鱼,还有青色的虾和蟹(xiè)、金黄色的海螺(luó)。
(1)自由读:读准带拼音的字词。自主识记“胳、滩(已学过)、睬”,理解“理睬”的意思(近义词替换法)搭理、理会。
(2)抽读:交流不明白的地方,相机解决重点字词。
多音字“臂”:仅用在“胳臂”一词中,这是个口语化表达,读 “bei”更顺口、省力;其余基本读“bì”,双臂、手臂、臂膀、左膀右臂、失之交臂。情境练习:游行的人们挥舞着手臂(bì),朝阳为他们的脸和胳臂(bei)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学习生字“载”:指名学生读,出示“栽(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与“载”进行比较,识记字形,提问:你能将句子中的“满载”换成另外的词语吗?帮助学生理解“载”的意思就是用运输工具装。组词:满载、载人、下载、车载、载体、载重、超载、承载。
(3)发现:这组句子是从第1~3自然段中找出来的,且是含有生字的句子。请大家把它们送回课文中读一读,边读边思考这三段写了什么地方呢?(板书:海上、沙滩)
小结:原来第1~3自然段围绕“海滨”,写了海上、沙滩两处美景。
【第二组】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小城的公园更美。
小城的街道也美。
树下摆着石凳,每逢(fénɡ)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1)同桌互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字“逢”:缝(二上)去掉绞丝旁就是“逢”,组词:每逢、重逢、相逢、逢年过节、逢凶化吉、左右逢源、绝处逢生、千载难逢、枯木逢春。每逢的意思是每次到了(某种时候),用“每逢”说话。
(3)发现:这组句子来自第4~6自然段,请你把它们送回课文读一读。读了第4~6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特别之处呢?(结构相同,第一句都是这段的关键句。画出关键句,这三段话每段都是围绕这一句关键句来写的。)
提问:第4~6自然段还在写大海吗,这是写了什么地方?(板书:庭院、公园、街道)
小结:第4~6自然段围绕“小城”,写了庭院、公园、街道三处美景。
3.聚焦课题,概括内容。
师:课文紧紧围绕题目“海滨小城”,先写海滨,再写小城。结合板书,你能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吗?
学生试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小结主要内容:课文按照先写海滨、后写小城的顺序,让我们不仅看到了海上和沙滩的风光,还领略了庭院、公园、街道的美量,表达了作者对海滨小城的热爱之情。
所以课文的题目就叫“海滨小城”。
三、圈画品读,体会海滨之美(第1~3自然段)
1.圈画景物:我们先来欣赏海滨美景,如果你就是小小摄影师,来到海滨,会拍下哪些喜欢的镜头?把你在文中找到的美景圈画出来,美美地读一读。
学生读文,画出自己喜欢的景物。
2.交流感受:你最喜欢哪处景物,用书上的词语,和我们分享一下吧。
(1)顺势梳理出优美短语。
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
棕色的机帆船 银白色的军舰
白色的、灰色的海鸥 跟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
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
银光闪闪的鱼 青色的虾和蟹 金黄色的海螺
师:读这些短语,你发现了什么?(都是“的”字短语)指导读好“的”字短语。
师:读着这些景物,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抓住景物和描写颜色的词语交流想象的画面。
示例:
天空是澄澈的蓝,与下方同样湛蓝的大海在远处连成一片,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海。
海面上,棕色的机帆船缓缓航行,银白色的军舰则透着一股英武之气,两者在蓝天下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
空中,白色和灰色的海鸥舒展着翅膀,时而低空掠过海面,时而盘旋上升,它们身旁,是一朵朵和海鸥毛色相近的云朵,像棉花糖似的飘在天上,仿佛与海鸥玩着追逐的游戏。
沙滩上,散落着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红的、黄的、带斑点的、呈条纹状的,俯身就能拾起一枚,指尖能触到贝壳表面细密的纹路。
海水里更热闹,银光闪闪的鱼群游过,像撒了一把流动的碎银;青色的虾和蟹在礁石间灵活穿梭,时不时挥舞一下钳子;还有金黄色的海螺,静静趴在水底,仿佛藏着大海的秘密。
如:
围绕“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体会贝壳颜色之美和数量之多,想象说话:沙滩上的贝壳真美啊! 。
示例:沙滩上的贝壳真美啊!它们有的像精致的小扇子,扇面上布满了细密的纹路,仿佛是大自然用刻刀精心雕琢而成;有的像五彩的纽扣,圆润饱满,在阳光下闪烁着珍珠般的光泽;还有的像小巧的号角,轻轻一吹,仿佛能听到来自大海深处的回响。
在学生交流,想象画面的过程中,教师适时板书主要的景物,如:天、海、海鸥、机帆船、贝壳、舰队等。
师:回过头,我们再读这些短语,你们有什么发现?(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抓住景物颜色,写出了海滨美景的色彩丰富。)
(2)把这些短语送回到课文中,有感情地朗读第1~3自然段。
师:这些短语是来自哪些自然段的?(第1、3自然段)
(3)理解“镀”的特殊用法。
出示第2自然段:
早晨,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帆船上的渔民,军舰上的战士,他们的脸和胳臂也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师:早晨的大海又有哪些色彩?(金黄色)读一读,有没有不理解的字词?
对比理解:你觉得“镀”可以换成这些字吗?(染、涂、抹)为什么课文用“镀”?(通过査字典、看图片等方法,理解“镀”的本义:使一种金属附着到别的金属或物体表面上,形成薄层。)课文为什么要用“镀”呢?(一个“镀”字,把金灿灿的阳光和海边景物,完全融合在一起了,充分展现了朝阳下大海的壮丽辉煌。)作者用词真是生动准确呀!
3.表达训练:海滨真美!美在这些独特的景物上。请同学们试着借助书中或自已积累的词句,学着课文第1~3自然段,结合板书,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向我们介绍一下海滨的美景。
4.摘抄喜欢的句子。
5.小结学法:我们通过“圈画景物、想象画面、摘抄喜欢的句子”的学习方法体会到了海滨小城的海滨之美。(板书:圈画景物、想象画面、摘抄喜欢的句子)
四、指导书写,总结下课
1.出示前三自然段要求写的字“棕、帆、灰、跟、渔、壳(已学过)”:书写这些生字时需要注意什么?
(1)指名学生交流,教师强调:横笔多的字,要注意横笔之间的间距要均匀;有撇、捺的字,书写要舒展;“灰”的左上部分也要写得舒展,为里面的部件留出空间。
(2)教师重点指导范写“棕、帆、灰、跟”。
(3)学生练写。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中展示评议。
2.出示前三自然段的词语,学生开火车读。
海滨 街道 交界 水平线 机帆船 来来往往
朝阳 渔民 贝壳 汽笛 出海 银光闪闪
(1)提问:这些词语中的哪些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学生交流后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回顾前文,引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这是一座怎样的海滨小城吗?
生: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板书:美丽、整洁)
师:还记得海滨的美景吗?让我们再去欣赏一遍。
2.出示句子,回顾前文。
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
海天交界的水平线上,棕色的机帆船和银白色的军舰来来往往。
天空飞翔着白色的、灰色的海鸥,还飘着跟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
沙滩上遍地是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
船上满载着银光闪闪的鱼,还有青色的虾和蟹、金黄色的海螺。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提问:上节课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
圈画景物→想象画面→摘抄喜欢的句子
师:蓝蓝的天空,浩瀚的大海,还有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以及海螺、鱼、蟹,海滨真的太美了。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抓住了关键词语,圈画景物、想象画面、摘抄喜欢的句子,欣赏到了海滨的美丽景象。
小城内的景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咱们一起去小城内看看。
二、抓关键语句,体会小城之美(第4~6自然段)
1.找出关键语句,初步感知庭院、公园、街道的景象。
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第4、5、6自然段,想一想:庭院、公园、街道的景象是怎样的?
(2)请分别用一句话来描述庭院的景象、公园的景象、街道的景象是怎样的。
预设一:学生直接找到了每段话的关键语句。(第一课时在讲字词时,已经初步接触了第4、5、6自然段的关键语句。)
教师点评:找到这样的句子很关键,能大致了解这段话写了什么,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预设二:学生没有找到每段话的关键语句。
教师引导:在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出示《富饶的西沙群岛》第5自然段)后,我们知道了有的段落是围绕着一句话来写的。这三个段落也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你能找到这样的句子来描述庭院、公园、街道的景象吗?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2.学习借助关键语句,理解第4自然段的意思。
(1)齐读关键语句“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提取关键语句中的关键词“很多树”。
(2)围绕着“很多树”这个意思,再次品读第4自然段,找出具体描写了“很多树”这个意思的词句。
出示学习要求:
默读第4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很多树”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很多树”的词语。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预设一: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①出示四种树木的图片,简单介绍亚热带树木。
②点拨:抓住关键词“别的许多”,读出树木的种类多。
③指导朗读句子。(提示朗读要领:适当加重语气强调关键词。)
预设二: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①质疑:你从句子中的哪个关键词读出“很多树”这个意思?
②想象画面:读到“满街满院”这个词,你仿佛闻到了满街满院都是什么?仿佛看到了满街满院都是什么?
③点拨:抓住关键词“满街满院”想象画面,我们知道了:之所以叶香浓,是因为树木多;因为树木多、所以叶香浓。
预设三: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①继续运用抓关键词想象画面的方法,用上“读到( )一词,我仿佛看到了( )”的句式,把想象到的画面表达出来。
②点拨:“笼罩”的意思是什么?“热闹、笼罩、一片片”抓住这些关键词想象画面,我们读出了花儿多、花儿红。花儿多是因为树木多,树木多所以开花多。
③(出示凤凰花开繁茂的图片)瞧,花儿多就是这样的景象。带着你的想象读一读。
(4)借助思维导图,说说你的发现:围绕关键语句写一段话。
(5)小结学法:在第4自然段的学习中,首先找到了关键语句,想着关键语句的意思“很多树”,继续品读其他句子,抓住关键词想象画面,读懂了后面的三个句子分别写了树的种类多、叶香浓、花儿多,段落里的每个句子都表达了“很多树”这个意思。也就是说:这段话是围绕这个关键句,从树的种类多、叶香浓和花朵多三个方面具体写了树多。像这样的段落在《富饶的西沙群岛里》我们也学到过,(出示《富饶的西沙群岛》第5自然段)这一段,从鸟的种类多、鸟蛋多、鸟粪多三个角度来写鸟多,和这段有相似之处。像这样的段落我们称为“总分结构”,“总”就是这段的关键句,“分”就是从哪几个方面写。(板书:总分结构)
(6)有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提示朗读要领:适当加重语气强调关键词,边读边想画面会有身临其境之感。(配朗读背景音乐)
3.运用方法,借助关键语句理解第5、6自然段的意思。
师:作者又是怎么围绕关键句写“公园”和“街道”之美的呢?请同学们运用我们刚才学习“庭院”的方法——“围绕关键句,抓关键词,想象画面,体会特点”,学习第5、6自然段。
(1)寻找美。
①齐读第5、6自然段的关键语句,提取关键词“美”。
②小城的公园、街道美在哪里?请你抓住关键词想象画面,寻找小城的公园、街道与众不同的美。
出示自学要求:
画: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公园、街道美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公园、街道美的词语。
说:和同桌交流你发现的美。
(2)分享美。
预设一:第5自然段的二、三句写出了榕树美。
预设二:我从“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读出了小城的和谐温馨之美。
预设三:第6自然段的第二句写出了走在路上的感觉,路美。
预设四:我从“连一片落叶都没有”读出了小城人的心灵美。联系上文我知道小城里有很多树可大街上连一片落叶都没有,是小城人把大街打扫得干净整洁。
小结:第5自然段是从榕树的数量、样子及休息的人们三个方面写了公园的美;第6自然段是从走在路上的感觉、干净的路面两个方面写了街道的美。
(3)朗读美。
请你选择小城的一处美,美美地读给大家听。
4.围绕关键语句组段,初步发现段落结构特点。
(1)围绕关键语句组段。
①描写海滨美的这三个段落也是围绕着一个意思来写的。请在导学单中找到描写海滨美的关键语句画上横线,然后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把下面这些句子排列成一段话。
出示导学单:
( 4 )金黄色的沙滩上,躺着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
( 1 )多么色彩斑斓的海滨啊!
( 2 )大海蓝蓝的,有棕色的机帆船和银白色的军舰来来往往。
( 3 )天空蓝蓝的,飞翔着白色的、灰色的海鸥。
②学生汇报展示学习单。
(2)回读全文及段落中的关键语句,感知全篇结构特点。
①回读全文。
②学到这里,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赞美海滨小城吗?
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③小结:这篇课文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所以我们说它是全文的关键句。所以,有的关键语句还能帮助我们理解一篇文章的意思。
(3)摘抄文中优美语句。
三、迁移运用,写家乡之美
师:咱们东港市也是一座海滨小城,这里有蓝蓝的天空,浩瀚的大海,虽然海水不是那么清澈,但也很美。海面上有来来往往的渔船。我们还可以在海塘上抓螃蟹。你想用一句什么话夸夸我们家乡的海呢?
生:东港的大海真美啊!
师:接下来用上咱们学到的“总分结构”的方法,围绕关键句,介绍一下家乡的大海。老师这里还有几个温馨小提示:
出示:
(1)能围绕一句话来写,有明显的关键句。
(2)能从几个方面(至少两个方面)把关键句的意恩写具体。
(3)语言优美,能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学生围绕“东港的大海真美/真漂亮/真辽阔”这样的关键句练笔、分享、评价,略。
示例:
东港的大海真美啊!天刚亮时,海面上还蒙着一层薄薄的雾,像给大海披上了轻纱,远处的渔船只剩模糊的剪影,随着波浪轻轻摇晃。太阳升起来,雾慢慢散了,海水就像被染成了渐变的蓝,从近岸的浅蓝一直延伸到远处的靛蓝,阳光下波光粼粼,仿佛撒了一把碎金。傍晚时分,夕阳把天空和大海都染成了橘红色,归航的渔船带着收获靠岸,渔人的笑声和海浪声混在一起,成了最动听的歌。
四、指导书写,总结下课
1.出示后三自然段要求写的字“院、亚、透、除、踩”:书写这些生字时需要注意什么?
(1)教师重点指导范写“亚、透、踩”。
(2)学生练写。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中展示评议。
2.出示后三自然段的词语,学生开火车读。
庭院 亚热带 散发 打扫 干净
(1)提问:这些词语中的哪些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学生交流后抄写词语。
3.总结:在海滨小城,我们领略到了与西沙群岛不一样的美丽,学习了“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方法。我们身边到处都是美,只要我们去用心观察,就能发现。课余时间,可以和大人一起去找一找身边美丽的地方,比一比谁发现的地方更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