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季新修订教材】统编语文三上第六单元《18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秋季新修订教材】统编语文三上第六单元《18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1 18:5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8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融、侧、欣、封(二上)、浸、乳、梢、宿(二上)、药(二下)、眠”10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兴、舍”,会写“抽(二下)、封(二上)、严、挡、坛、显、苍(二上)、药(二下)、材、软、刮、捉”12个字,会写“东北、密密层层、严严实实、视线、山谷、起来、照射、各种各样、花坛、显得、苍翠、药材、捕捉、野兔、景色、宝库”16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长句子,初步体会“抽出”“浸”等词语表达上的好处。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喜欢小兴安岭的理由。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长句子,初步体会“抽出”“浸”等词语表达上的好处。
教学过程:
再次出示中国地图:
师:本单元我们随课文游览了祖国南部富饶的西沙群岛,走进海滨小城领略了南国风光,今天我们来到了祖国的东北部,将欣赏这里独具特色的北国风光。
第一课时
一、回顾单元,揭示课题
师:本单元,我们跟随课文,欣赏了祖国的壮美河山,在学习的时候,我们用到了一个很好的方法: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语句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样,我们就能很清楚地知道课文写了什么,帮助我们读懂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样的方法学习第18课——美丽的小兴安岭。
1.板书课题,指名学生读课题,正音:“兴”读xīnɡ。多音字:读“xīnɡ”时:通常表示动作或状态,有兴起、兴盛、举办等含义,如:兴奋、兴旺、兴盛、兴衰、复兴、兴许、兴建、望洋兴叹、百废俱兴、方兴未艾、兴风作浪;读“xìnɡ”时;主要表示情绪或情感,指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如:高兴、兴趣、扫兴、尽兴、雅兴、即兴、助兴、兴冲冲、兴致勃勃、兴趣盎然、兴高采烈。
给出语境,判断读音。
社区为了丰富居民生活,特意兴(xīnɡ)办了这场民俗活动,现场十分热闹。活动不仅让传统文化得以复兴(xīnɡ),更让参与的人们都饶有兴(xìnɡ)致,直呼玩得尽兴(xìnɡ)。
在本课读一声,齐读课题。
2.请同学们先欣赏一组图片。(出示小兴安岭四季代表性图片,学生欣赏)
师:同学们,这就是小兴安岭,看了刚才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到处都是森林,树多,……)
3.随机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自由读。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提问: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些地方写出了你看图片时的感受?指名学生交流:数不清 绿色的海洋。
4.多美的小兴安岭呀!谁再来读一读课题,读出美美的感觉。再次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长句子多读几遍。
学生按照要求初读课文;同桌轮读,订正字音。
2.检查初读情况,教师指导点拨。
(1)字词反馈。
师:课文中的生字词都会读了吗?咱们来试试看!
第一组:抽出枝条 积雪融化 溪水淙淙 侧着脑袋 欣赏倒影
第二组: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 封得严实 挡住视线 浸在浓雾
乳白色 穿过树梢 照射宿舍 各种各样 大花坛
第三组:显得苍翠 落叶飞舞 酸甜可口 又香又脆 名贵药材
第四组:雪花飞舞 又松又软 刮过树梢 洞里冬眠 捕捉野兔
学生练读,同桌互读,纠正读音,再指名读,齐读。
交流:哪些字已经认识了,用什么方法认识的?
教师点拨:
融(字源识记):“虫”,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冬眠后蠕动的小动物。甲骨文=(三个“虫”,众多虫子)+(土,地面),字形像很多蛇从地里钻出来。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土堆的形象写成“土”。有的金文像村郭房屋(郭)附近有两只(很多)虫蛇在活动。籀(zhòu)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郭”(村郭)写成“鬲(ɡé)”。篆文将籀文字形中的“蟲(chónɡ)”简化成“虫”。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鬲”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虫”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冬眠中的昆虫在春日恢复生机。组词:融入、融合、融化、消融、融洽、通融、金融、融资、融会贯通、融为一体、情景交融、其乐融融、水乳交融、孔融让梨。
侧:做动作理解。组词:一侧、两侧、左侧、右侧、侧身、侧目、侧面、侧重、旁敲侧击、辗转反侧。
欣:看小视频。组词:欣赏、欣然、欣慰、欣喜、欢欣、欣欣向荣、欣喜若狂。
浸:看小视频。组词:浸入、浸水、浸泡、浸没、浸润、浸透、沉浸、浸染。
乳(字源识字):
观察甲骨文,妈妈在喂养孩子,所以,是哺乳、乳汁,像乳汁一样的颜色就是乳白色。组词:乳牙、乳牛、乳汁、乳母、乳白、乳名、豆乳、哺乳、腐乳、乳制品、石钟乳、水乳交融、乳臭未干。
梢:树梢、末梢、盯梢、眉梢、眼梢、柳梢、炕梢、喜上眉梢。
眠:入眠、不眠、长眠、失眠、冬眠、安眠、休眠、催眠、催眠曲、睡眠、长眠不起。
多音字“舍”:“舍”字读三声“shě”时,通常用于表示动作,有舍弃、放弃、给予等含义,组词:不舍、舍身、舍弃、取舍、施舍、割舍、恋恋不舍、舍生取义、难舍难分、依依不舍、舍近求远、舍我其谁;读四声“shè”时,一般用于表示名词,有房屋、住所等意思,也可用于谦称,组词:房舍、宿舍、客舍、旅社、寒舍、舍人、舍弟、舍利、左邻右舍、退避三舍、魂不守舍。
给出语境,判断读音。
周末,小宇去乡下奶奶家玩。奶奶家的茅舍(shè)旁有棵大树,树下有只小狗。小宇从书包里拿出面包,想舍(shě)些面包给小狗。这时,奶奶从屋里出来说:“这小狗是邻居家的,昨天还在猫舍(shè)那边玩呢。它的脾气不太好,小心被咬到了。”小宇听了,恋恋不舍(shě)地离开了。
把生字送回到词语中,再读四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每组词语分别描绘了什么?(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四季)
(2)指导读好句子。
师:把词语送回到课文中,读好课文。
出示长句子,指生朗读: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①圈画出句子中的四字词语,读好这些词语;关注句子中的形容词,想象画面,练读;指导读好“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这两个长句子,注意读好停顿,练读,指名读。
②教师小结:朗读长句子,除了要注意标点符号以外,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注意在句子中间适当停顿。
再出示两个句子,指生朗读: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①自由朗读,指名朗读。
②发现特点:找找这两句话在文中的位置,从这两句话中你读出了小兴安岭哪些特点?(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
学生交流,相机开始画思维导图,填写关键词语。
这两个句子一个在文章开头,一个在结尾,而且独立成段,总地介绍了小兴安岭的特点。这种文章的结构叫“总分总”结构。这两个句子就是课文的关键语句,抓住关键语句,不仅可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还可以帮助我们知道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首、尾两个段落,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四季变换的顺序)相机画出思维导图。
试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以( 春夏秋冬四季变换 )的顺序,介绍了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 美丽景色 )和( 丰富物产 ),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 赞美 )与( 热爱 )之情。
课文以( 春夏秋冬四季变换 )的顺序,介绍了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 美丽景色 )和( 丰富物产 ),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 赞美 )与( 热爱 )之情。
小结:我们发现课文用首尾两段总地介绍了小兴安岭的特点,围绕这两段,作者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变换的顺序来具体写出了小兴安岭是“美丽的大花园”和“巨大的宝库”。
三、指导书写,总结下课
1.出示要求写的字“抽(二下)、封(二上)、严、挡、坛、显、苍(二上)、药(二下)、材、软、刮、捉”:书写这些生字时需要注意什么?
(1)指名学生交流,教师强调。
(2)教师重点指导范写“严、显、软、捉”。
(3)学生练写。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中展示评议。
2.出示本课词语,学生开火车读。
东北 密密层层 严严实实 视线 山谷 起来 照射 各种各样
花坛 显得 苍翠 药材 捕捉 野兔 景色 宝库
(1)提问:这些词语中的哪些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学生交流后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回顾前文,引入新课
1.由词唤画,走近四季。
师:读下面四组词语,说一说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分别是哪一个季节?
第一组:抽出枝条 积雪融化 溪水淙淙 侧着脑袋 欣赏倒影
第二组: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 封得严实 挡住视线 浸在浓雾
乳白色 穿过树梢 照射宿舍 各种各样 大花坛
第三组:显得苍翠 落叶飞舞 酸甜可口 又香又脆 名贵药材
第四组:雪花飞舞 又松又软 刮过树梢 洞里冬眠 捕捉野兔
2.借助支架,梳理脉络。
课文以( 春夏秋冬四季变换 )的顺序,介绍了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 美丽景色 )和( 丰富物产 ),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 赞美 )与( 热爱 )之情。
二、创设情境,抓住关键语句,品读课文
师:你们想不想让更多的人走进这座巨大的宝库,领略小兴安岭的美?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小兴安岭的导游:请你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选一个你最喜欢、认为最美的季节推荐给游客。
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选一个你最喜欢、认为最美的季节多读几遍:圈画出这个季节能看见的景物,填在下面思维导图上;想想这个景物有什么特点,抓住关键字词边读边想象画面。
学生按自读要求,自读课文,自读思考后,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的季节。全班交流,教师随机点拨:
(一)春天:学习第2自然段,提炼方法
师:让我们走进春天的小兴安岭。
1.指生汇报第2自然段,交流圈画的景物:树木、积雪、春水、小鹿。完善思维导图。
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指名学生继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1:学生围绕第1句话,交流树木的勃勃生机。
(1)追问:可以把“抽出”换成其他词语吗?把“抽出”换成“长出”“发出”读一读,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抽出”一词将春天枝条快速生长的样子描绘得形象直观)
(2)播放“树木抽枝长叶”的视频,引导学生谈谈观看视频后的感受,丰富学生对春天树木生机勃勃的感受。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预设2:学生围绕第2、3句话,交流春天的勃勃生机。
(1)引导学生围绕“融化、汇成、流着、涨满”等表示动态的词,体会春天生机和作者用词的丰富。
(2)引导想象画面:读着这个句子,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预设3:学生围绕第4句话,交流春天给动物带来的喜悦。
(1)引导学生围绕“散步、俯下身子、欣赏”等词语,感受小鹿的可爱和语言的生动。
(2)想象:可爱的小鹿们还会干什么?
(3)指导朗读。
(4)配乐齐读第二自然段。春天的小兴安岭,万物复苏,冰雪融化,小鹿可爱,想象着这样的画面,读出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
(5)所以,我们说,学生齐读——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3.学法总结:游览小兴安岭的春天,我们先找出春天的景物,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画面,读好描写景物的句子,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小兴安岭就像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二)夏天、秋天、冬天:迁移学法,自主学习第3~5自然段
师:我们继续游览夏天、秋天、冬天的小兴安岭。
1.请同学运用刚才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再次自主学习3、4、5自然段,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自学成果。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1:学生选择“夏天”进行交流。
(1)交流景物:树木、浓雾、太阳、野花。(相机板书思维导图)
(2)引导学生围绕“葱葱茏龙、密密层层、严严实实”等词语体会树木枝叶的茂密。读读这些重叠的词语,你仿佛看到什么样的画面?
(3)提问:在这个句子中“封、挡、遮”能不能调换顺序?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树叶的茂密和作者用词的准确。指导学生读好描写夏天树木枝叶的句子。
(4)学生交流描写雾的句子时,教师引导想象:读着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出示“森林浓雾”的图片,学生欣赏,体会“浸”字在表达上的好处(写出了被浓雾笼罩的整个森林宛如仙境一般的美)。“笼罩”是什么意思?(像笼子一样覆盖在物体上方,形容广泛覆盖的状态或比喻某种气势)造句。指导学生朗读描写雾的句子。
(5)第三、四句简单汇报即可。
(6)学生配乐齐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小兴安岭夏天的美。
(7)所以,我们说,学生齐读——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预设2:学生选择“秋天”进行交流。
(1)交流景物:树木、落叶、山葡萄、榛子、蘑菇、木耳、药材。(相机板书思维导图)
(2)引导学生抓住“酸甜可口”等词语体会小兴安岭物产的丰富和特点。
(3)出示小兴安岭其他物产的图片,让学生进行仿说练习: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还献出了( )的( ),( )的( ),( )的( )……
(4)指名学生读第四自然段,齐读。
(5)所以,我们说,学生齐读——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预设3:学生选择“冬天”进行交流。
(1)交流景物:树木、白雪、西北风、黑熊、紫貂。(相机板书思维导图)
(2)教师播放小兴安岭雪景的视频,学生欣赏雪景,体会冬天的美。
(3)引导学生从动物在冬天所做的事情中体会小动物的可爱。
(4)指名读第五自然段,齐读。
(5)所以,我们说,学生齐读——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3.回看思维导图,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每个季节作者都要写“树”呢?联系第一自然段,从“数不清”“几百里”及“绿色的海洋”体会树多。
补充资料,从“林区面积”及“树的品种”进一步感受广袤丰饶的景象。小资料:
小兴安岭林区面积1206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500多万公顷。树种较多,除红松外,还有臭松、鱼鳞松、樟子松、水曲柳、核桃琸走、黄菠萝、椴、榆等。小兴安岭其实是一片大森林,我们去小兴安岭旅游其实是看这片“树海”,“树”是这座“森林公园”的主要景观。
三、分层表达,完成课后选做题
1.选择喜欢的季节,说明理由。
(1)提问:如果到小兴安岭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你的理由。指名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①用一句话说说喜欢的季节带给自己的感受。
②借助思维导图把季节中的景物说清楚。
③运用“严严实实、苍翠”等文中的词语或自己积累的词语来描述景物的样子。
(2)学生练习,同桌互说。指名学生集体交流。
(3)小结:我们从景物和景物的样子两方面,运用积累的词语,把喜欢的季节介绍得那么吸引人,怪不得作者说——小兴安岭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2.“选做”练笔。
(1)过渡:小兴安岭的四季这么美,我们的家乡什么季节最美?
指名学生交流,追问:有哪些景物特别吸引你?是什么样子的?
(2)引导交流:你能学着介绍小兴安岭四季的方法介绍一下咱们家乡美丽的季节吗?这个季节有哪些景物?填一填思维导图。
(3)借助思维导图,围绕一个意思,介绍家乡。选择一个季节的几种景物,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介绍家乡。对照表格,自我评价。
序号 评价标准 星级
1 围绕一个意思写 ★★★
2 写了几种景物 ★★★
3 能用上课文里的优美词句 ★★★
(4)布置练笔任务:把刚才介绍的内容写下来。
示例:
春天的东港,是嫩绿色的画卷。鸭绿江边的柳枝抽出新芽,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垂在水面,微风一吹,便轻轻拂过波光粼粼的江面。湿地里的冰面渐渐融化,成群的候鸟从南方归来,丹顶鹤迈着优雅的长腿在浅滩踱步,白鹭舒展翅膀掠过水面,溅起一圈圈涟漪。田野里,农民伯伯赶着牛犁地,新翻的泥土散发着清香,播下的稻种在湿润的土里悄悄酝酿着生机。
夏天的东港,被浓绿和清凉包裹。万亩稻田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稻叶在阳光下闪着油亮的光,风过时,稻浪翻滚,送来阵阵稻花的清香。大孤山的树木长得郁郁葱葱,蝉在树上不停地唱着“知了——知了”,山间的溪流潺潺流淌,水清澈见底,偶尔能看到小鱼在石缝间嬉戏。傍晚时分,海边的沙滩成了人们的乐园,孩子们光着脚丫追逐浪花,大人们坐在遮阳伞下聊着天,咸湿的海风带着凉意,吹散了一天的燥热。
秋天的东港,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稻田褪去绿装,换上金黄的衣裳,沉甸甸的稻穗弯着腰,像在向辛勤的人们鞠躬。果园里,苹果红得像小灯笼,梨黄得像金元宝,山楂缀满枝头,红得似火。黄海之滨,渔船满载而归,甲板上堆满了肥美的梭子蟹、皮皮虾,渔民们的笑声在海面上回荡。湿地里的芦苇变成了金黄色,随风摇曳,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候鸟们在这里停歇、觅食,准备开启南迁的旅程。
冬天的东港,是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给稻田盖上了厚厚的白棉被,给树枝穿上了洁白的纱衣,给海边的堤坝镶上了一层晶莹的冰边。鸭绿江面上结了薄冰,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着天空的湛蓝。大孤山的古刹在白雪的映衬下,更显古朴庄重,偶尔有几只麻雀在雪地上跳跃,留下小小的脚印。孩子们最喜欢冬天的东港,他们堆雪人、打雪仗,笑声在雪地里此起彼伏,为寒冷的冬天增添了浓浓的暖意。
四、布置作业,总结下课
1.布置观察作业: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美丽的地方,只要我们留心去观察,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课后,请同学们去观察一个自己觉得美的地方,看看那个地方有些什么景物,它们的样子是怎样的。可以用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自己的观察发现。
2.总结下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