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1课时)(课件 23张ppt+视频+课后检测卷+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1课时)(课件 23张ppt+视频+课后检测卷+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9-02 16:54:45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1课时)
第4章 代谢与平衡
引入新课
1、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 、无机盐、 、糖类、 和脂肪等七大类。
2、糖类是人体所需 的主要来源。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 。脂肪是生物体内 的主要物质。
蛋白质
膳食纤维
维生素
能量
基本物质
贮存能量
食物进入人体后,大多数的营养素都要经历复杂的变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这些变化都是怎样进行的呢?
人体内都有哪些器官共同参与并完成这些复杂的功能呢?
新课教学
人体要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利用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素。
人体的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道:
口腔、咽、食道、胃、 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
唾液腺、胃腺、肝脏、 胰腺、肠腺
主要功能:
进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主要功能:
分泌消化液,参与食物的消化
新课教学
口腔

食管

小肠
大肠
肛门
消化道
唾液腺
肝脏
胃腺
胰腺
肠腺
消化腺
新课教学
牙:
人体口腔内取食和消化的重要器官
牙的作用:
牙的咬切、撕裂和磨碎食物,将食物粉碎。
牙的分类:
乳牙:
乳牙和恒牙
幼儿时长出的一组牙,共20颗
恒牙:
约6岁起,乳牙逐渐脱落,换上恒牙,共32颗
一般恒牙脱落就不会再长出来。
新课教学
牙的结构





牙釉质
牙本质
神经
牙髓
血管
牙本质:
组成牙的主体结构,内部有一腔隙,内含牙髓
牙髓:
位于由牙本质围成的牙髓腔中,具有丰富的神经、小血管等
牙釉质:
包绕在牙本质外侧,表面光滑而坚硬,是人体最坚硬的结构
新课教学
龋齿
龋齿俗称蛀牙,是青少年中发生率很高的牙病。
龋齿的形成过程(如图):
牙面上残留的食物(主要是糖类)→微生物分解→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出现黑斑)→破坏牙本质→牙髓受细菌感染而发炎疼痛。
新课教学
视频:蛀牙的形成
思考与讨论
龋齿有哪些危害?根据其成因,谈谈日常预防龋齿的方法。
龋齿的危害:
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消化和吸收,导致个人体质下降,还关系到口腔卫生。
预防方法:
健康饮食,少吃甜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定期检查,一般每半年检查一次。
新课教学
我们每天都在刷牙,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掌握科学的刷牙方法。不正确的刷牙方法不但起不到保健作用,反而还会损伤牙齿和牙龈,如有些人采用像拉锯一样地横着刷牙,这种刷牙方法有害无益,严重时会造成牙髓炎。
目前,最受推崇的科学刷牙方法是改良巴斯法。
步骤如下:
(1)使牙刷保持水平。
(2)将刷毛置于牙齿和牙龈交界处,使刷毛与牙长轴呈45 度,轻压刷毛进入牙龈沟。
(3)来回拉动牙刷,
幅度不超过一个牙位。刷毛尖部几乎不动或是小幅度的转圈转动。颤动或转圈20 下左右,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清除牙斑。动作一定要轻柔。
新课教学
(4)从牙龈向咬合面方向(刷下排牙时向上,刷上排 牙时向下)滚动或弹动刷毛,将牙斑从牙龈线中清扫 出来。
(5)2~3 颗牙为一组,刷完后定位到下一组。重复以上
运作,直到牙面和牙龈线清洁干净。对于内侧牙齿,可
改为竖直方向刷,并以同样的方式颤动,完成后再从牙
龈向咬合面滚动或弹动刷毛。
(6)清洁咬合面。将刷毛面向下,采用前后或转圈的方法,一组一组地清洁。
(7)用清水将口洗漱干净。
刷牙的注意事项:
(1)每次刷牙时间应控制在3 分钟左右。太短太长都不合适。
(2) 一天刷牙2~3 次,尽可能在餐后。你可以选择每天固定的时间。
(3)至少3 个月更换一次牙刷。
新课教学
视频:巴氏刷牙法
新课教学
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都要通过相应的管道进入消化道,胃和小肠是重要的消化器官,它们具有怎样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呢?
1.各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流入的部位在哪里?请记录在表4-3中。
新课教学
消化腺 唾液腺
消化液的流入部位 口腔
对应的 消化液
唾液
胃腺

胃液
胰腺
小肠
胰液
肝脏
小肠
胆汁
肠腺
小肠
肠液
2.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请描述胃壁的结构特点。你认为胃能完成哪些功能?
胃的剖面
胃腺
胃壁
结构特点:
胃壁肌肉发达,由平滑肌构成。胃内表面的上皮组织凹陷入胃壁中形成胃腺。
功能:
胃液杀菌、消化和保护胃壁,
平滑肌蠕动以促进食物与胃液的混合。
新课教学
视频:胃
新课教学
3.小肠壁的最内层由大量小肠绒毛组成,小肠绒毛具有哪些结构特点?
小肠绒毛
上皮细胞
肠腺
毛细血管
肌肉
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大。(小肠长,小肠壁的内表面有皱襞和许多微小的指状突起即小肠绒毛)
②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③壁薄。(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
④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胆汁、肠液、胰液,利于消化。)
⑤小肠壁平滑肌发达,小肠的蠕动有助于食物的最终消化。
结构特点(适于消化和吸收):
新课教学
视频:小肠
新课教学
肝脏、胰腺、胆囊、十二指肠的相互关系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分泌的胆汁流入胆囊浓缩和贮存。
胆汁能促进脂肪的消化
肝脏还有具有解毒的作用。
胰腺分泌胰液。
进食后,胆汁和胰液经胆总管和胰管流入十二指肠,帮助消化。
当堂检测
1、龋齿俗称虫牙、蛀牙,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主要原因是牙粕质被腐蚀、软化,变色,最后龋洞会深人牙髓腔引起牙痛。下列行为习惯中,容易形成龋齿的是(  )
A.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B.经常喝牛奶
C.经常摄人含钙的食物 D.睡前吃含糖量较高的零食
D
2、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  )
A.胃、肠和消化腺 
B.口腔、胃和消化道
C.消化道和消化腺 
D.小肠、大肠和消化腺
C
当堂检测
3、牙是人取食和消化的重要器官。下列对牙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的牙自出生后就不变,应加强保护
B.人的一生共有两组牙,到一定年龄乳牙脱落会换上恒牙
C.牙齿有再生功能,因此脱落的牙会再长出来
D.每个人的牙齿数目是一样的
B
4、“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这种情况说明口腔病菌已经入侵( )
A.牙釉质 B.牙本质
C.牙髓 D.牙冠
C
当堂检测
5、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的部分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肝炎病人怕吃油腻的食物,原因是①分泌的消化液过少
B.蛋白质消化的起始部位是②,在④处最终分解成氨基酸
C.③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D.④的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
D
板书设计
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1)
消化系统
消化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
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
消化腺: 唾液腺 胰腺 肝脏 胃腺 肠腺
消化液: 唾液
胰液 胆汁 胃液
肠液
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
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3、预习“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相关内容。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1)课后检测
班级 姓名
1.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其中与吸收营养物质相适应的形态结构有( )
①小肠长约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②小肠内有许多种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如胰液、肠液等
③小肠内壁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大量的小肠绒毛
④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人体消化道组成不包括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B.食物无须经过消化即可被吸收
C.胃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
D.肠液中只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
4.龋齿俗称虫牙、蛀牙,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主要原因是牙粕质被腐蚀、软化,变色,最后龋洞会深人牙髓腔引起牙痛。下列行为习惯中,容易形成龋齿的是(  )
A.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B.经常喝牛奶
C.经常摄人含钙的食物 D.睡前吃含糖量较高的零食
5.小华吃西瓜时不小心把一些西瓜籽吞进肚里了, 最终这些西瓜籽会随粪便排出体外。这些西瓜籽在小华体内经过的部位依次是 ( )
A.口腔→咽→小肠→胃→大肠→肛门
B.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C.口腔→咽→胃→大肠→小肠→肛门
D.口腔→咽→胃→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6.“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这种情况说明口腔病菌已经入侵( )
A.牙釉质 B.牙本质
C.牙髓 D.牙冠
7.牙是人取食和消化的重要器官。下列对牙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的牙自出生后就不变,应加强保护
B.人的一生共有两组牙,到一定年龄乳牙脱落会换上恒牙
C.牙齿有再生功能,因此脱落的牙会再长出来
D.每个人的牙齿数目是一样的
8.下列关于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小肠很长且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B.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小肠绒毛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有多种消化腺分泌消化液
9.龋齿形成的原因是(  )
A.口腔内细菌分解糖类产生酸腐蚀牙齿
B.寄生虫把牙咬坏
C.咬硬物损坏牙釉质
D.吃醋太多损坏牙齿
10.人吃饱时,一般是指人体消化道的某个器官中含有了较多的食物,它是(  )
A.口腔 B.食道
C.胃 D.大肠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A D B C B D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