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 同步课件 教学设计 学习任务单 分层练习 古诗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 同步课件 教学设计 学习任务单 分层练习 古诗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1 19:02:25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回顾内容
本单元课文里,哪些词句让你觉得新鲜?请和同桌说一说。
小组交流,全班分享
请拿出‘词句积累卡’,和同桌分享你课内外积累的新鲜词句,说说它‘新鲜’在何处(如用词特别、想象奇特)。”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把树枝、鸟儿、蝴蝶想象成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样的写法特别新鲜。
总结方法,抄写示范
遇到这些有新鲜感的词句,可以多读几遍,想想词句的意思。还可以抄写下来,平时要注意积累,在习作时也可以尝试运用和仿写。
注意句子抄写的格式,
开头要空两格。
多读
抄写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成语转盘
zhǎo
diào
chì

zào
摇头晃脑
披头散发
张牙舞爪
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
口干舌燥
动作猜词
摇头晃脑 披头散发
张牙舞爪 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 口干舌燥
摇头晃脑 披头散发 张牙舞爪 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 口干舌燥
这8个成语都含有人体器官,都和人有关。
发现特点
人的动作
描写人的心理
人的外貌、状态
摇头晃脑 披头散发 张牙舞爪 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 口干舌燥
第二行成语的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意思相近。
发现特点
第一行成语的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意思相近;
弟弟背古诗时________,可爱极了。
语境运用
摇头晃脑
面红耳赤
两人争论得________。
拓展积累
垂头丧气
心灵手巧
目瞪口呆
兴高采烈
眉飞色舞
挤眉弄眼
唇亡齿寒
唇枪舌剑
点头哈腰
虎背熊腰
怎样朗读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想一想,练一练,然后和同学交流。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交流讨论
C
尝试朗读,一边读一边说一说想象到的画面。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C
“真的”“地下的”“一点儿” “不懂就要问”要读重音。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尝试朗读,一边读一边说一说想象到的画面。
重音可以有不同的读法。“真的”可以轻读,“一点儿”要重读。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尝试朗读,一边读一边说一说想象到的画面。
“不懂就要问”可以慢读,慢读更能表达句子的含义。
如果成立‘读书、绘画、歌唱’小组,你们会取什么名字?
要求:“名字要体现小组特点,加上个性词语(如‘小书虫’‘神笔’)。”
_______合唱团
_______读书会
_______绘画屋
百灵鸟
烛光
奇妙
这些名字好在哪里?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所 见
【清】袁 枚

zhèn
yuè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所见
【清】袁 枚
再读古诗,借助插图,理解诗意
牧童
林樾

放牛的儿童。
牧童
振荡,回荡。

道旁成荫的树。
林樾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诗句大意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清】袁 枚



想要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诗句大意
再读古诗,借助插图,理解诗意
鸣叫

站立

所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园地一 分层作业
一、读拼音,写词语。


二、用“√”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傣族(tài dǎi) 粗壮(zú cū) 飘扬(yán yáng) 阿昌族(chāng cāng)
坪坝(bà bèi) 洁白(jiè jié) 摔跤(jiāo jiao) 做游戏(yoú yóu)
三、给下面的划线词语注音并填空。
蝌蚪( ) 飞蛾( ) 螃蟹( )
鲤鱼( ) 鲫鱼( ) 鲨鱼( )
第一行划线字都是( )偏旁,表示这个字和( )有关。
第二行划线字 。
四、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在下面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成语。
( )心( )胆 ( )头( )发 摇( )晃( )
( )牙( )爪 ( )红( )赤 眼( )手( )
( )干( )燥 ( )忙( )乱
1. 的意思是形容对事情不能放心,非常害怕。
2.上面的成语都含有表示人的身体部位的字,请再写出一个这样的成语: 。
3.平日里努力学习,到考试时才不会 。
4.他们总是为了一件小事争得 ,这是不对的。
五、交流平台。
1.学完本单元,同学们在班级微信群里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毛毛虫: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素养是“阅读时,学会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比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中提到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有新鲜感的词语中,我感到这是一所体现 的学校。
小甲虫:《花的学校》中“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运用 的修辞手法,我感受到 。
小豆子:《不懂就要问》中“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我感受到 的精神。
小蜜蜂:《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把“ 、 ”看作了人,运用了 的手法,我能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再写一句: 。
花蝴蝶:看到“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这样的词句,我会: 。
2.日积月累,请工工整整地默写下来。
所见 袁枚(清)
牧童 , 振林樾。
意欲 , 。
六、句子训练
1.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照样子,写一写)
(1)太阳一出来,他们 。
(2)风一吹,那些花朵 。
2.“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这句话赋予了东风人的情态,写出了东风吹过荒野的动态。请你仿照这种形式来改写下面的句子。花儿开放了。
3.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这句话描写了边疆小学的风景,我能把句中的名词找出来。
4.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这句话描写了花的宴会,我会把表示动作的词找出来。
5.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 ”一词写出了同学们读书时自得其乐、自以为是的样子;“ ”一词写出了课堂里十分安静的情景。
参考答案
一、荒野、跳舞、狂欢、能够、双臂、罚站、放假、互相
二、dǎi√;cū√;yáng√;chāng√;bà√;jié√;jiāo√;yóu√
三、kē dǒu;fēi é;páng xiè;lǐ yú;jì yú;shā yú
第一行:虫;昆虫(或 “动物” )
第二行:都是 “鱼” 偏旁,表示这个字和鱼类有关
四、提心吊胆;披头散发;摇头晃脑;张牙舞爪;面红耳赤;眼疾手快;口干舌燥;手忙脚乱
1.提心吊胆2.示例:手舞足蹈3.示例:手忙脚乱4.面红耳赤
五、1. 民族团结;拟人;东风的活泼有趣;孙中山不懂就问;树枝、鸟儿;拟人;示例:微风拂过,柳树在河边梳理长发;多读几遍,感受其中新奇的表达
2.骑黄牛;歌声;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六、1. (1)便露出笑脸 (2)便跳起舞来
2.示例:花儿绽开了笑脸
3.铜钟、大青树、枝干、凤尾竹、影子、粉墙
4.跑、跳舞、狂欢
5.摇头晃脑;鸦雀无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课题 语文园地一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核心素养 目标 1.学生能够交流课内外阅读里有新鲜感的词句,主动积累这类词句;说出 “摇头晃脑、面红耳赤” 等含人体部位名称成语的特点,并进行积累;能根据语意读出句子重音;依据兴趣小组特点,起有个性的名字;准确朗读、背诵古诗《所见》。 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分享,提高合作与表达能力;在朗读训练中,掌握朗读技巧,增强语感;在给兴趣小组取名时,发挥创意与想象力。 3.培养学生对阅读的热爱,激发主动积累语言素材的兴趣;感受古诗《所见》的意境与童趣,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重难点 1.识别含人体部位成语特点并积累,掌握依语义读重音的技巧,流利朗读背诵《所见》并体会韵味。 2.积极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理解积累重要性并养成习惯,结合小组特点创意取名。
教学过程 一:梳理与交流—— 积累新鲜词句 1. 回顾导入:“本单元课文里,哪些词句让你觉得新鲜?比如《大青树下的小学》里‘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这样的句子美在哪里?”
2. 小组交流:“请拿出‘词句积累卡’,和同桌分享你课内外积累的新鲜词句,说说它‘新鲜’在何处(如用词特别、想象奇特)。”
3. 全班分享:
(1)指名展示卡片,举例:“我积累了‘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冲’字像小朋友跑出来一样,很生动。”
(2)引导总结积累方法:“这些词句要多读几遍,抄在积累本上,以后写作就能用啦!”
4. 抄写示范:“请选择 1 个最爱的句子,像老师这样抄在积累本上(开头空两格,标点占一格)。” 二:词句段运用(一)—— 玩转成语 1. 成语闯关:
(1)出示 “成语转盘”(含 “摇头晃脑、面红耳赤” 等 8 个成语),指名转动并认读,纠正 “爪(zhǎo)、赤(chì)” 等读音。
(2)动作猜词:“老师做‘摇头晃脑’的动作,你们猜是什么成语?请你也来演‘张牙舞爪’!”
2. 发现特点:
(1)提问:“这些成语都和什么有关?(人体器官)圈出每个成语里的器官名称(头、脑、面、耳等)。”
(2)小结:“第一行成语前两个字和后两个字意思相近(如‘摇’和‘晃’),第二行也是哦!”
3. 语境运用:
出示句子:“弟弟背古诗时______,可爱极了。”“两人争论得______。” 引导选择成语填空。 三:词句段运用(二)—— 读好重音 1. 出示句子:
①“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②“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③“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2. 讨论重音:
(1)提问:“句①想强调‘花朵在上学’是真的,哪个词要重读?(真的)”
(2)引导分析:“句②‘一点儿’说明懂的程度,要轻读还是重读?(轻读,突出‘完全不懂’)句③‘不懂就要问’是关键,要读得坚定。”
3. 多样朗读:
(1)指名读,师生用 “△” 标出重音。
(2)分组比赛读,带上表情和语气,评选 “朗读小能手”。 四:词句段运用(三)—— 创意取名 1. 出示范例:
“篮球侠”“巧手剪纸组”“鲲鹏航模队”,提问:“这些名字好在哪里?(‘侠’显勇敢,‘巧手’显特长,‘鲲鹏’有气势)”
2. 分组取名:
(1)提供场景:“如果成立‘读书、绘画、歌唱’小组,你们会取什么名字?”
(2)要求:“名字要体现小组特点,加上个性词语(如‘小书虫’‘神笔’)。”
3. 展示评选:
各组上台展示,说明取名理由,如 “‘小书虫读书会’,因为我们爱啃书”,全班用星星贴纸投票。 五:日积月累 —— 古诗《所见》 1. 看图猜诗:
出示牧童骑牛图,提问:“图上有什么?(牧童、黄牛、蝉)这是清代袁枚的《所见》,我们一起读一读。”
2. 读准节奏:
(1)范读:“牧童 / 骑黄牛,歌声 / 振林樾。意欲 / 捕鸣蝉,忽然 / 闭口立。”
(2)指名读,纠正 “振(zhèn)、樾(yuè)” 读音。
3. 理解背诵:
(1)提问:“牧童为什么‘闭口立’?(想捕蝉,怕惊动它)”
(2)配乐齐背,想象画面。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1. 新鲜词句:多读、抄写
2. 成语(含人体器官):摇头晃脑、面红耳赤……
3. 重音:根据意思标重点
4. 古诗《所见》(袁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园地一 学习任务单
一:交流平台 —— 积累新鲜词句
回顾分享:
本单元课文中,让你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 “新鲜”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积累:
记录 1 个课外积累的新鲜词句,并说明理由:
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方法总结:
积累新鲜词句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抄写练习:
选择 1 个最喜爱的句子,规范抄写在横线上(注意格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词句段运用(一)—— 玩转成语
1.成语认读:
给下列成语注音:
摇头晃脑( ) 面红耳赤( ) 张牙舞爪( ) 手忙脚乱( )
2.特点分析:
(1)这些成语都包含_______,请圈出其中的器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发现,成语中 “摇” 和 “晃”、“红” 和 “赤” 的意思______________。
2.语境运用:
选择合适的成语填空:
(1)弟弟背诵古诗时_______,可爱极了。
(2)两个小朋友为了一件小事争论得______________。
三:词句段运用(二)—— 读好重音
1.标出重音:
在下列句子中,用 “△” 标出需要重读的词语:
(1)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2)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3)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2.朗读练习:
带着感情朗读上面的句子,注意重读词语的语气。
四:词句段运用(三)—— 创意取名
1.范例分析:
“篮球侠”“巧手剪纸组” 这些名字的优点是_______。
2.创意命名:
为下列兴趣小组取有个性的名字,并说明理由:
小组类型 小组名称 取名理由
读书小组
绘画小组
歌唱小组
五:日积月累 —— 古诗《所见》
1.古诗诵读: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_______)。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划分节奏,朗读古诗:
牧童 / 骑黄牛,歌声 / 振林樾。
意欲 / 捕鸣蝉,忽然 / 闭口立。
2.理解背诵:
(1)牧童 “忽然闭口立”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背诵古诗《所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